中职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理实一体化方法探析
2021-03-06许国军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许国军 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一、引言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用于职业教育中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提高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的实效性有重要影响。将理实一体化融入职业教育中有利于突破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问题,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从而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工作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为电工电子行业培养出紧缺的技能型人才。虽然现阶段理实一体化教学尚未在日常教学中得到全面应用,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但越来越多的中职教师已经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如何进一步推动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理实一体化成为诸多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问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二、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理论基础薄弱
中职生大多是由于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不得已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的,这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较低,基础知识薄弱,且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对于教师而言不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教学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基础知识理论性强,且内容抽象,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不透彻,对相关理论模棱两可,不仅严重打击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影响到后续实践过程中的理论应用。目前我国对于高端的技术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但中职学生却无法填补这一巨大缺口,说明对于中职生电子技术培养仍有待加强。
(二)实践教学不足
中职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比重相差过大,无法发挥协同作用。一方面,受课时的限制,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压缩教学内容,导致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大多数情况下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或自己动手演示,学生缺乏参与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在实训中得到巩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践对相关设备有较高的要求,但学校资金有限,无法满足每一项实训需求,且现有的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与电子技术行业最新的技术不相适应,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行业脱节,毕业后很难与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三、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理实一体化方法
(一)更新教学思路
中职教师应顺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不断革新教学思路,始终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应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进而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应用到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等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应用技能的培养。为增加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定期到相关电子技术行业的企业中进行调研与交流,了解各个工作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计划,使学生更好的满足岗位需求,提高就业率。
(二)完善教学内容
就现实情况而言,中职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仅仅依靠现有教材无法满足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应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教学中的空白。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选择适当的部分对教学内容就行补充。其次,教学内容应做到深入浅出,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及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实例中,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并与实践教学进行衔接,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
(三)构建良好教学环境
中职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既包含硬件条件,也包含软件条件。硬件条件主要指在电工电子教学中需要用到的一系列设备,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实践教学中的实训台、万用表、示波器、连接导线等,以及实训的场地。软件条件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在提高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行相应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在实训中能够针对学生个性化的问题给予指导与帮助。中职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年轻教师与有经验的教师互相学习提高,增加教师与企业沟通交流的机会,使教学紧跟时代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四)丰富实践形式
传统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无法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相适应,长此以往学生提不起兴趣,影响实践效果。因此,教师应丰富实践形式,开展多渠道的实践训练。教师可以先进行演示,再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其次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共同配合完成学习任务。此外,还可以进行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有机会进入企业中进行实习,接触实际岗位中的工作,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总结:中职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理实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教学实效性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应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师应更新教学思路,完善教学内容,构建良好教学环境,丰富实践形式,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电子技术行业输送优秀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