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共享 协同共治 助力智慧政务发展

2021-03-06张晓燕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

消费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共治政务协同

张晓燕 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

发展智慧政务、建立智慧城市已成为提升政府科学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发展智慧政务,实现政府服务智能化的基础,就是数据信息的开放共享。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

一、发展智慧政务是提升治理能力的路径

智慧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向社会管理的相对人提供优质、便捷、规范、透明且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在智慧政务、智慧城市建设中,通过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以及基于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政务大数据共享,实现政务大数据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政务管理服务水平,方便行政相对人,为发展智慧政务、建立智慧城市提供保障,同时也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开放政府和智慧政府的重要途径。

智慧政务发展要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政府职能部门治理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适应“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让位,通过政府自身能力智能化提升,减轻市场主体的办理成本。二是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思维由权力管控向协同共治转变。智慧政府的核心是去中心化,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构建精诚共治的格局,一方面提升管理效率,一方面限制了权力寻租空间,实现简政放权、方便群众、激发活力的目的。三是政务服务模式由“群众跑路”向“数据跑路”转变。比如在营商环境创建过程中,推行最多跑一次,到不见面审批、全程网上办理等,真正实现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市场活力创新力的“加法”。

二、传统三大壁垒阻碍智慧政务的发展

目前智慧城市、智慧政务建设发展已在国内一系列城市率先开启。但数据共享、场景应用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智慧政务建设阻碍主要存在三大壁垒。

一是互联互通难。相关职能部门之间信息系统重复建设、相互不兼容,政务数据、信息缺乏互通共享,割裂的信息系统阻断了信息互通、政务互联的桥梁。二是数据共享难。数据孤岛丛生、数据烟囱林立。信息系统割裂,导致相互之间数据的口径、标准不统一,是数据进行统一归集,并开展后期比对应用的重要障碍。三是业务协同难。部门之间各自为阵,部门分割、条块掣肘,以致在管理中协同事项办理效率难以提高,非协同事项在办理过程中的数据共享遭遇体制机制与技术上的双重障碍。

技术层面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难,数据共享难都是表面形式,真正打破阻碍智慧政务发展的壁垒,是要构建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的机制。通过打通各行政管理部门政务数据集中和共享的路径,构建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体系。通过充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数据融合,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领域,创新数据共享应用场景,真正提升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三、助力智慧政府发展的内容和原则

智慧政府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共建共享共治发展理念,围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强化政务业务数据化为核心,以推动各部门的数据开放与共享、深化应用创新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和安全保障为支撑,促进数据、业务、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政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智慧政务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协同共治。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治理领域内,要以数据、信息的共享,构建精诚合作、协同共治的格局。主要四个内容是智能办公、智能监管、智能服务和智能决策。建设统一、规范的政府智能办公平台,实施一体化、规划化的办事流程,所有业务协同办理。通过信息技术、数据支撑实现对管理相对人的自动感知、自动识别和跟踪,监管领域体现智能化的协同监督,提高监管水平。在智能服务方面,通过信息协同,实现预测民众所需的服务,为其提供的更加高效、个性化的服务。在智能决策方面,采用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工具,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辅助。

主要四大原则是一体规划统筹、促进开放共享、推动创新发展和做好安全保障。一体化规划统筹,是落实“数据是生产要素”新要求,坚持数据建设集中统一,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作用,统筹规划基础制度、资源管理、供给服务、应用管控、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合理平衡现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推进数据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开放共享。按照国家信息共享统一部署,推动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跨区域信息交互和业务协同,加强各类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利用,积极促进数据流动增值,提高共享共建共用的数据应用成效,更好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推动创新发展。准确把握大数据发展趋势,创新大数据和互联网新技术在政务管理服务全业务域的应用,加强以大数据驱动业务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提升服务效能,降低服务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安全保障。坚持数据安全底线思维,实施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增强数据应用安全防护能力,统筹数据安全和数据应用的双重保障,防范化解数据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四、智慧政府发展的五大主要任务

(一)强化政务数据共享组织管理保障

加强对政务数据的组织管理,借鉴杭州等城市做法,组建政务数据发展和政务信息应用工作的专门机构。杭州在城市大脑建设过程中,专门成立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加强对数据资源管理工作,拟定数据资源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制度体系并组织实施。当地政府要建设大数据中心,统一完成数据存储脱敏、开放共享和计算应用。

(二)加强重点应用场景的开发建设

做好政务数据共享应用的规划,明确挖掘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场景,发挥其在决策、管理、服务、监督等方面的驱动作用。利用大数据共享融合分析推进智慧决策。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实现智慧决策,提升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比如通过数据分析,抓住发展热点,主动服务新经济企业,为其发展主动提前提供保障。利用大数据开放倒逼改革推进智慧管理。通过数据的开放,挖掘有效信息,优化管理流程和方法,提升政府有效管理的能力。比如将网联支付数据与税务部门发票数据联动,实现支付即开票,推进智能化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简政放权推进智慧服务。通过数据的流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让更多的企业在办事过程中“最多跑一次”,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利用大数据强化管理水平推进智慧监督。通过数据的分析,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政府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搭建政务大数据共享应用框架

政务大数据共享应用框架设计要遵循数据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思路,整合政府各部门信息系统,构建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汇聚整合。完成全市不同部门、不同系统平台的数据采集,将纵向、横向的数据汇集到全市“一朵云”上,夯实智慧政务的数据基础。基于“大数据中心+应用”的框架设计模式,在大数据中心架构支撑下,建立政府各部门服务、管理应用场景,实现信息交互共享、一体化的大数据服务模式。完成结合不同数据源信息的深度结合、分析,在共享的基础上提供各类强化社会治理和科学管理功能的应用。

(四)制定政务数据管理流程办法

制定政务数据资源归集、治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等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优化目前政府信息共享数据资源目录,规范各部门应该按照要求与大数据中心实现系统互联互通,按照规范口径,定期将数据归集至平台,由政务数据管理部门统一进行加工处理和后续应用开发。

(五)建立数据共享应用管理机制

以实现政府效能提升、建立智慧政府为目标,做好数据共享的顶层设计、搭建组织框架、建立配套机制。为解决政务信息资源多口径采集和重复输入,影响数据实时性、一致性和准确性的问题,应从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进行规划,以清晰、完整、规范的管理机制促进技术应用的落地。明确政务资源的所有权、采集权、开发权的归属、转移及相关管理原则。制定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的政务数据资源归集、治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等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推进以数据统筹服务基层治理,统筹协调、规范标准,以大数据为纽带,打通横向纵向应用壁垒,实现信息互联和数据深度分析。

猜你喜欢

共治政务协同
“多元共治”乐融融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探索代建制 共治团结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