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菌渣对设施土壤肥力及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2021-03-06张洪勇魏龙雪张书良
张洪勇 魏龙雪 张书良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德州253015)
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又名茶薪菇、杨树菇、柱状环锈伞,是一种食药用菌[1],近年来发展迅猛。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8 年度我国茶树菇总产量为 88.62 万 t[2],按照茶树菇生物转化率平均70%计算[3],将产生108.88万t茶树菇菌渣。徐江兵等[4]认为茶树菇菌渣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房华等[5]盆栽试验表明茶树菇菌渣对番茄根结线虫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为进一步探索茶树菇菌渣资源化利用途径,笔者进行了茶树菇菌渣替代鸡粪应用于设施番茄的试验,以期为茶树菇菌渣肥料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园温室内进行,该日光温室连续多年种植番茄,土壤容重为1.44 g/cm3,总孔隙度为45.5%,有机质质量分数为20.68 g/kg,全氮 1.01 g/kg,有效磷 218.68 mg/kg,速效钾106.17 mg/kg,pH为9.01,含盐量0.154%。
1.2 试验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为‘普罗旺斯’,供试菌渣由山东夏津县同兴号茶树菇栽培基地提供,栽培料配方为:玉米芯30%,棉籽壳45%,麸皮18%,玉米粉5%,石膏1%,生石灰1%;腐熟鸡粪为市购,总养分质量分数≥6.0%,有机质质量分数≥50%;化肥为总养分质量分数45%的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
1.3 试验设计
番茄种植采用栽培槽式进行,栽培槽深40 cm,宽60 cm,槽间距80 cm,每槽种植2 行番茄植株,株距35 cm,内铺无纺布。试验按照茶树菇菌渣、鸡粪的质量配比分为5 个处理,茶树菇菌渣占比分别为0%(处理1)、25%(处理2)、50%(处理3)、75%(处理4)、100%(处理5)。以处理1 为对照,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1 m2,于定植前按照有机肥45 000 kg/hm2加氮磷钾复合肥1 500 kg/hm2作基肥施入,其他按照常规管理。
1.4 指标测定
1.4.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番茄收获后取栽培土壤进行测定,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用环刀法测定;容重-比重换算法测定土壤孔隙度[6];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半微量开氏法、Olsen 法和NH4OAc 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pH 采用水土比为5∶1 电位测定法;水溶性盐采用水土比 5∶1 浸提法[7]。
1.4.2 番茄指标测定
定植后每10 d 测定1 次番茄株高、叶片数等指标,到第1 穗花开花时结束,连续测5 次。株高按照根颈部到生长点为基准测定,叶片数为展开叶数。统计小区实际收获产量,最后折算成1 hm2的产量。取第3 穗果在果实成熟期测定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测糖计测定,VC 含量用2,6-二酚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测定[8],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比色法测定[9]。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利用SigmaPlot14.0 软件作图,DP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各处理对土壤的理化性状产生了较大影响,由表1 可以看出,除了单施鸡粪的处理1 外,其余各处理土壤容重均较背景值(种植之前)有所降低,并且土壤容重随着茶树菇菌渣用量的增加逐步降低,当施入的肥料全部为茶树菇菌渣时,土壤容重降低为1.06 g/cm3,比背景值降低了0.38 g/cm3;施入茶树菇菌渣,还对土壤总孔隙度产生了影响,各处理均较背景值有所增加,呈现随着茶树菇菌渣用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处理4 孔隙度最大,达58.10%;土壤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趋势与总孔隙度类似,也以处理4最大。
表1 不同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与背景值相比,除单独施鸡粪的对照外,其他处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且表现出随着茶树菇菌渣施入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的趋势,茶树菇菌渣100%的处理5 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达21.95 g/kg,较对照增加5.30%,比背景值增加了4.51%。
与对照及背景值相比,施入茶树菇菌渣的各处理土壤pH 均显著降低,且随着茶树菇菌渣施入量增加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以处理5最低,为8.11。
土壤的含盐量,单施鸡粪的处理1 含盐量较背景值有所上升,但是差异不显著,其余各处理均较背景值降低,并且随着茶树菇菌渣施入量增加逐渐下降。
土壤中的有效磷、速效钾在各处理均较背景值显著增加,有效磷以处理4含量最高,其次为处理5;速效钾以处理5 含量最高,其次为处理4;土壤中的全氮含量表现为单施茶树菇菌渣的处理5比背景值略有下降,但是差异不显著,其余各处理均较背景值有所增加,以单施鸡粪的处理1最高,整体表现为随鸡粪施入量减少而降低。
表2 不同处理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2.2.1 不同处理的番茄植株叶片数比较
由图1 可以看出,定植之后20 d 内番茄叶片数量各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定植30 d 后施茶树菇菌渣的各处理均较单施鸡粪的处理1叶片数明显增多,并且随着茶树菇菌渣用量增加叶片数呈上升趋势,茶树菇菌渣占比100%的处理5平均单株叶片数最多;定植40 d 之后,番茄单株叶片数表现为随着茶树菇菌渣用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叶片数量差距进一步增大,叶片数量以处理4最多;定植50 d后,各处理与对照叶片数差距变小,但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片数量以处理5最多。
图1 不同处理的番茄植株叶片数比较
2.2.2 不同处理的番茄株高比较
由图2可以看出,番茄定植后10 d内,各处理之间番茄株高差异不明显;定植20 d、30 d,各处理之间株高开始出现明显差距,但是幅度不大;定植40 d后,各处理之间株高差距加大;定植后50 d,各处理之间株高差距进一步加大,并呈现出随着茶树菇菌渣用量的增加株高逐渐增高。
图2 不同处理的番茄株高比较
2.3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由表3 可以看出,虽然各处理之间平均单株结果数量不尽相同,以处理4最多,其次是处理3,再次为处理2,平均单株结果数最少的是处理5,但是各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从平均单果重上看,以处理4最高,达224.40 g,对照最低,为208.50 g,两者之间差异显著。番茄产量,施入茶树菇菌渣的各处理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处理4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1.26%,增产效果显著。
表3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处理4的番茄VC、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处理1(对照)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并且随着茶树菇菌渣施入量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出现下降趋势,处理5 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与对照差异显著。
表4 不同处理的番茄果实营养品质比较
3 小结
食用菌对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仅70%左右,菌渣中还残留有众多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N、P、K、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微量元素以及其他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类、有机酸、酶、酚等,对于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有着积极作用[10-12]。
试验结果表明,75%茶树菇菌渣+25%鸡粪配施显著提高了番茄的株高、叶片数、平均单果重,增加了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此外,施用茶树菇菌渣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含盐量及PH,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增加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因此施用茶树菇菌渣对于改良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延缓设施栽培土壤次生盐渍化也具有一定的意义。生产中需要注意的是施用茶树菇菌渣土壤全氮会略有降低,要注意合理增施氮肥。
因研究只对土壤肥力、株高、叶片数等指标进行了测量,还不能阐释茶树菇菌渣与鸡粪配施对番茄增产的机理,今后还需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