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等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对合并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2021-03-05刘帅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腺样体等温中耳炎

刘帅军*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儿童合并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儿童发病率较高。患儿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鼻塞、打鼾、听力下降甚至呼吸停止等症状。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表现出的一种非化脓性病变,主要为腺样体肥大阻塞压迫患者的鼻咽喉部所致,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临床特征[1]。目前,临床上对合并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相关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反应、咽鼓管功能异常、感染致病菌等因素有关[2]。

临床上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常见术式为鼻内镜下切吸钻腺样体切除术及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但前者对术者的操作要求十分严格,且在切除时容易出现明显出血,也不能确定切割的范围和深度,有一定局限性[3]。而据相关文献报道[4],鼻内镜下等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种术式对合并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旨在为合并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4例合并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57)。

其中对照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7.22±2.09岁,病程5 m~3 y,平均病程1.72±0.61 y;研究组男35例,女22例,年龄3.5~14岁,平均年龄7.15±2.34岁,病程3 m~3 y,平均病程1.65±0.59 y。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儿皆满足分泌性中耳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5],并经耳内镜、鼻内镜等专科检查确诊;临床资料完整者;临床表现有听力下降、耳闭塞及闷胀感等;均采取手术治疗且无手术禁忌;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同意本次研究,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特殊类型的中耳炎患儿;排除合并感染性神经系性耳聋的患儿;排除手术禁忌的患儿;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术前均予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对照组患儿行鼻内镜下切吸钻腺样体切除术:充分暴露患儿口咽腔,使用弯头吸割刀头置入患儿鼻咽腔内切除腺样体并吸出。术毕,将纱球送至鼻咽腔内,压迫创面进行止血处理。

研究组患儿采用鼻内镜下等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操作方法如下:术者立于患儿右侧,用硅胶管自患儿鼻腔导入后经口咽腔导出,将两端打结固定,使充分暴露手术部位,采用等温等离子刀进行切割,70°鼻内镜观察口咽腔内部手术情况,切割时注意消融、块状切除两种方式交替,由上至下,由浅入深,直至咽鼓管圆枕周围无腺体组织残留,两侧后鼻孔完全显露,检查有无出血,术毕。手术完毕后对2组患儿予以鼻用激素喷双鼻、盐水洗鼻等对症治疗。

1.3 评价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根据腺样体肥大及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判定标准判断[6],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种效果,显效:患儿各临床症状消失,观察鼓膜状态良好;有效:患儿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鼓膜状态开始恢复;无效:患儿各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鼓膜标志不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听力水平

测试两组患者0.5 kHz、1 kHz、2 kHz各频率气导听力水平。

1.3.3 炎性因子水平

术前、术后1 m分别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处理后以3000 r•min-1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备用。使用酶联免疫发检测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

1.3.4 并发症

感染、脱水、鼻腔黏连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96%),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例(%),n=57)

2.2 听力水平

两组患儿0.5 kHz、1 kHz、2 kHz各频率气导听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以研究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表2 各频率听力水平对比(±SD,n=57)

表2 各频率听力水平对比(±SD,n=5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术前相比,aP<0.05。

?

2.3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表3。

表3 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X± SD,n=57)

2.4 并发症

研究组患儿有2例出现感染、1例鼻腔黏连,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患儿有3例感染、1例鼻腔黏连、1例脱水,并发症发生率为8.77%,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合并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拖延容易造成黏连性中耳炎等继发性疾病,严重者甚至会丧失听力,失去治疗机会[7-8]。合并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的积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鼻内镜下等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术野更为清晰,有利于医师对腺样体的大小及位置情况确认[9-10],操作空间广,手术盲区小,能够彻底将腺样体切除,术后效果明显。

在本文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儿术后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并且患儿在术后的听力水平也高于对照组,说明了内镜下等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减少了对周边组织及黏膜的损伤,从而提升了手术效果,可减少对患儿组织损伤,促进其听力尽快恢复。由于中耳炎患者随着病情发展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所以患者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也是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TNF-ɑ、IL-6、IL-8作为敏感炎性因子,会在炎症发生短时间内出现上升,可提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而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儿的TNF-ɑ、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无并发症增加,说内镜下等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可减轻患儿的炎症水平,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合并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鼻内镜下等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治疗的疗效明显,可减轻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听力症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腺样体等温中耳炎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汽车用低合金钢的索氏体化与组织性能研究
奥氏体等温淬火工艺对冷轧高强钢扩孔性能的影响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一种非调质钢组织转变及性能的研究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用于汽车动力总成的等温淬火材料
呼吸不畅,并非都是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