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素养的内涵、结构体系及培养路径

2021-03-05纪德奎陈璐瑶

关键词:劳动素养教育

纪德奎,陈璐瑶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从指导思想、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等方面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劳动教育看重的是劳动素养”[1],由此,本文尝试探究劳动素养的内涵、结构体系及其培养路径,为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一、劳动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劳动素养的实现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立足新时代,全面把握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内涵与特征是优化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劳动素养的内涵

“劳动素养”一词从结构上分析,由“劳动”和“素养”组成。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是指“人通过自身肢体对外输出劳动量而产生价值的人类运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2]。具体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形式。素养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解释为“平日的修养”[3]1248,而修养则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正确接人待物的态度”[3]1475。因而,素养主要指个体后天形成的知识、思想、价值观念和态度等良好的品质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由此,劳动素养是指个体通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形成的与劳动相关的品质修养和行为能力。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劳动素养是中小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以及志愿服务劳动等教育活动逐步形成和深化的相关必备人格品质和行为能力。

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素养是中小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结果体现,其内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劳动素养是中小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深化的必备素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多种素养来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和满足生活以及未来工作的需求,其中劳动素养是个体在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健康生存、锐意进取的必备内容,具有兼内外素质发展而至超越的价值作用,决定着个体在多领域中和谐发展、价值创造以及理想目标的实现与否。第二,劳动素养是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涵盖劳动意识这一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等[4]。劳动素养的提出是对劳动意识的完善与补充,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继续发展,是实现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第三,劳动素养是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评价指标。劳动素养是中小学生从思想理念到行为习惯、从意识观念到实践创新的内在因素,是评价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的核心指标。因而,培育中小学生劳动素养是新时代劳动教育塑造人才的基本素养要求,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劳动素养是促进和推动学生生命成长、从容步入社会的有效手段。

(二)劳动素养的特征

中小学生劳动素养是时代发展与个体成长的双重需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劳动素养具有综合性。综合性是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的根本属性,劳动素养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其内容与外化行为的多样性。劳动素养在内容上涵盖了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等多项内容,是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多样性的侧面体现。同时它也是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劳动创新以及劳动技能等多方面人格品质和行为能力在生活与学习中外化的凝结呈现,体现了中小学生观念行为的知行合一样态。劳动素养的综合性外化呈现样态是学生进行劳动活动与劳动教育的理想效果。

其二,劳动素养具有体验性。体验性是劳动素养的一种重要属性,蕴含了其形成过程的身心亲历性。“劳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5],实践活动强调的是主体全身心的体验过程,从体验中形成对知识经验的理解和思维的建构。劳动素养形成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校内外各类劳动活动的参与体验。具体而言,中小学生需要在劳动参与中熟悉与锻炼劳动技能,验证劳动知识,并形成具体的劳动能力;需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积极正确的劳动观念,在身体力行中提升对劳动的整体认识并激发劳动创新等。

其三,劳动素养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劳动教育的特殊性质,陈宝生曾指出:“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要求面对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学会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塑造自己,提升自身素养。”[6]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结果之一,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的成果,社会性的教育活动造就了劳动素养的社会性特点,为学生未来社会化发展奠定基础。

其四,劳动素养具有培育的阶段性。阶段性是指劳动素养的培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以及国家劳动教育要求所表现出的培育内容逐步深化、难度递增特点。比如小学生与中学生在身体素质、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劳动素养的培育可以从简单的家务劳动,逐步深化到部分专门化和职业化的劳动。劳动素养的阶段性为中小学更科学合理地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依据。

二、劳动素养的结构体系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出大中小学生劳动素养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内容[7]。本文依据上述劳动素养的四个维度,结合《意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劳动教育内容要求,对劳动素养结构内容予以阐释。

(一)劳动素养体系之基础: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是中小学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以及劳动活动实践创新等多项内容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劳动知识、劳动技能”[8]与劳动创新,是学生个体劳动观念、劳动精神以及劳动习惯等人格品质形成的坚实基础。劳动能力素养的形成始于学生对劳动知识的学习与劳动技能的尝试。其中,劳动知识是历史潮流中前人在劳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推动社会生产和发展自身的经验结果与传承积累,它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劳动技能是指运用一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劳动任务的活动方式。”[9]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中小学生需要系统学习劳动知识,包括劳动项目的起源、发展历程、社会作用以及未来意义等内容,体系化和专业化的知识掌握形成了学生劳动知识素养;而劳动技能素养是指学生在具体的劳动活动中所形成的稳定技术性能力等,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简单的劳动项目并能够熟练运用常见的劳动工具等,帮助学生从日常劳动中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小学生应该学会扫地、洗衣、叠被等,中学生应该掌握除尘器等科技化劳动工具,等等;劳动创新是指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各类劳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劳动创新思维以及在以往劳动基础之上继承创造的能力。如对传统劳动工具进行改造的想法、对如何优化劳动效率的思考等,这些都是青少年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体现,也是未来人才所必备的竞争性能力。劳动知识的积累、劳动技能的掌握以及劳动创新的培养完善了学生知识结构体系、提升了劳动能力,为劳动品质与劳动习惯等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劳动素养体系之重心:劳动观念

劳动观念是指学生在劳动活动中所形成的综合性认知,是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思想和劳动态度的表达。“意识,来源于人对大脑内外所收获信息的觉察”[10],劳动意识是学生个体关于劳动信息的主观性想法表达,比如小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想法、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安全劳动等意识。劳动意识是正确认识劳动创造价值的核心,并进一步影响着学生劳动态度与劳动行为;劳动思想是指学生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以及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劳动观”的具体内容,促进学生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等思想认识的形成;劳动态度是学生对劳动活动系列内容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常常外化为个体行为表现,如中小学生书桌整理、洗衣做饭等主动承担劳动的行为,是积极劳动态度的表现。劳动观念是学生劳动素养体系的重心,是消除因家庭淡化劳动教育所形成的“宅男”“宅女”“啃老族”和“佛系青年”等现象的良药[11]。劳动观念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体力付出中形成劳动平等与劳动最光荣等思想观念;在规范自我劳动行为、学习劳模精神和体认劳动过程中,端正劳动态度;在社会公共劳动活动中形成公共服务、劳动自立、自我实现等意识。劳动观念的培养是中小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隐形奠基石,折射出个体内涵式发展的光芒,为其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三)劳动素养体系之核心: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指学生面对劳动所秉持的精神风貌和人格气质,是学生劳动素养的核心内容。一般意义上,“劳动精神,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的精神状态、精神面貌、精神品质”[12]。劳动精神是个体思想、意识、思维等心理认知的凝练与升华,它指导与规范着个体外在劳动行为的表现。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劳动精神的培育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心特征来核定其主要内容,为塑造合格的时代新人提供保障。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培养勤俭、奋斗、奉献等劳动精神[13],奋斗、奉献、勤俭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服务性等劳动活动中所必备的精神内容,也是培育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良好德行修养的重要因素。因而,学生劳动精神素养主要包括劳动奋斗、劳动奉献、劳动勤俭等基本劳动精神风貌。劳动精神素养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品德的要求,也是当今青少年学生所要学习和达到的个人品德标准。同时,劳动精神也是指引中小学生劳动品质与劳动思想形成的核心力量,是促使学生在社会公益劳动、日常生活劳动以及生产劳动等活动中学会自立自强、勤奋坚强、勇于克服困难、乐于奉献的动力源泉,对未来提升社会公益活动质量、形成社会劳动风尚以及推动学生突破自我劳动认知限度具有促进作用。

(四)劳动素养体系之关键:劳动习惯和品质

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是随着学生成长而养成的人格品质,体现为日常的自觉化劳动行为与思考方式,是从个体内在思维、思想到外在行为表现的素养展现,也是学生劳动素养体系的关键内容。个体的行为习惯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积极的劳动行为习惯激励着中小学生的劳动热情,督促着学生规范劳动行为,劳动习惯是劳动自主的体现。同时,《指导纲要》指出:学生要“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7]。进而,本文认为劳动习惯和品质主要包括劳动自主、劳动诚信、劳动责任。具体而言,劳动自主在于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积极自愿地投入到家务劳动、班级服务劳动等劳动活动之中,形成自觉能动的能力和主动劳动的习惯;劳动诚信是指学生养成尊重劳动事实、遵守劳动规范的行为品格;劳动责任是指学生要在各阶段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类劳动实施责任感,具体表现为个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劳动责任等,以此来强化青少年社会、家国发展的责任感。选择、坚持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是中小学生养成劳动品质、形成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的关键,也是自身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14]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的生成,不仅是满足课程专业发展的需求,更是自身幸福感的来源,也是获得感得以实现的重要渠道。

劳动素养结构主要包括了劳动能力、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四个维度,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学生劳动素养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学生劳动素养结构体系图

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素养是从内部塑造学生健全的心灵,从外部规范学生行为,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三、劳动素养的实现路径

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灵魂,如何协同各界资源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是目前教育领域的研究方向。依据劳动素养的结构体系,可从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氛围、劳动教育方式等方面来加强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一)细化劳动教育内容,提升学生劳动能力

以课程教学为载体细化劳动教育内容是培养中小学生劳动能力的起点。第一,以生活现象为切入点,优化中小学生劳动知识结构。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劳动内容为基本点传授多样性的劳动文化知识,促进劳动知识素养的形成。比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以早餐为出发点,共同探究大米的种植、生产方式以及相关劳动工具的介绍等,以此方式解决中小学生相关生产劳动知识的盲点。第二,强化动手制作、亲身体验的劳动活动内容,锻炼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动手实践、身体力行是中小学生劳动技能能力提升的捷径,通过实践操作强化学生对劳动工具的充分认识和劳动方法的熟练运用,帮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掌握工具的使用和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学校可以采用项目式、主题式等教学方式开展不同实践操作类劳动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相关劳动技能。“项目式学习突出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资源对问题的自主与合作探究”[15],在项目式等劳动教育活动中实现学生对劳动工具的认识与技术的学习以及劳动合作能力的形成。再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杏林小学所设计的系列劳动课程,其内容要求不同年级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掌握不同技能[16]。第三,注重劳动知识的对比分析,激发中小学生劳动创新能力。劳动创新能力表现在思维、实践等方面的创新,而师生、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流等是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形成的关键,注重劳动知识间对比分析是提升中小学生劳动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例如,通过对传统剪纸与现代剪纸的制作技术、成果特点等内容的分析对比,激发学生对剪纸选材、图案设计等创新想法。科学的劳动教育内容设置有利于学生自身对劳动知识、技能等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层层推进劳动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二)强化多种劳动活动反思环节,涵养学生劳动观念

以劳动活动反思环节为关键点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第一,通过劳动课堂中动手实践活动反思,增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学校劳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学校班级责任田的除草、浇水工作反思农民耕种劳动之艰辛,形成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杜绝浪费的意识;通过动手制作简易洒水器、缝制沙包等劳动活动,反思使用工具的安全性,例如剪刀的正确使用等,延伸对安全劳动的知识拓展,形成安全劳动、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拓宽对行业劳动者的劳动精神与品质的了解,强化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第二,基于课后家庭服务性劳动活动反思,端正中小学生劳动态度。家庭服务性劳动主要发生在校外,这就需要教师在校内组织进行学生劳动活动的反思交流,引导中小学生在家庭生活劳动中体会劳动的价值、感受父母劳动的意义,从而端正学生认真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态度。第三,设计劳动反思评价,强化中小学生劳动思想。鼓励、肯定与认可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行为实施的动力,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真实、有意义的劳动反思进行口头鼓励或发放小红花等行为的实施,是激发儿童劳动热情的催化剂,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自我价值等劳动思想的形成。“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能够确保人获得一种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17]家长、教师以及同伴的肯定认同是学生通过劳动活动获得自我存在价值感的意义彰显。

(三)营造多维劳动教育氛围,培育学生劳动精神

以营造劳动教育氛围为重点培养中小学生劳动精神。第一,依托学校网络软件,营造良好的网络劳动教育环境,强化劳动精神的浸染。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化,网络教育逐渐崭露头角,大部分中小学已经具有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体交流渠道。因而依托学校网络平台推送劳模、典型工匠等案例,弘扬奋斗不息、艰苦卓绝、无私奉献等劳动精神,营造信息生活化、常态化的劳动教育氛围,达到学生能够在课下通过手机等常用设备进行劳动精神学习的目的,并在劳动者光辉、朴实的事迹中形成热爱劳动的风尚。第二,合理利用班级环境,营造劳动文化教育氛围,弘扬劳动精神。班级是学生在校共同生活的场所,班级劳动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息息相关。通过教室墙壁上劳动知识、劳模事迹等内容的张贴,教室板报上劳动观念的宣传,以及教室书角里有关劳动书籍的添置等,创设班级劳动文化氛围。在该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教育中小学生如何劳动、什么是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促使学生劳动品德与劳动精神有效生成。第三,举办劳动类趣味活动,营造愉悦的劳动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劳动精神。儿童的天性具有游戏属性,组织实施“劳动游戏”,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劳动兴趣[18]。在趣味劳动游戏中巧妙融入劳动精神知识,形成新的游戏形式和游戏规则,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劳动知识、感受劳动奋斗的精神,从而促进相关劳动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的形成[19],实现劳动教育目的。

(四)实施协同劳动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品质

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核心建构协同劳动教育方式,联结校内外资源实施劳动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第一,关注家庭生活能力的培养,提高中小学生劳动自主素养。生活能力是学生在面对生活需求与困难时所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独立性的表现。目前,受社会科技化、劳动分工以及家长教育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处于劳动意识淡薄、动手能力较差的状态,不会做饭、不会整理内务等已经成为目前中小学生常态化表现。通过多种家庭日常劳动,能够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自主规划的劳动习惯,并在习惯养成中锻炼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能力,为未来独立自主的生活提供保障。第二,通过学校报刊、主题讲座和班会等宣传劳动诚信事例,培养学生劳动诚信品质。诚信品质是青少年应该从小培养的品质素养,通过主题班会、话剧汇演等活动宣传劳动诚信的事实案例,并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分析来宣扬尊重劳动事实、遵守劳动规范、诚信劳动的价值意义,培养中小学生形成劳动诚信的优良品质。第三,体验社会公益劳动活动,强化学生劳动责任。中小学生劳动责任感在学校以及家庭的服务性劳动中能够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但社会责任感较难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生心智发展不够成熟,难以理解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含义和意义。因而,通过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性劳动,能够使中小学生体会到作为社会成员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比如参加公益性防沙植树活动,使学生明白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等。

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中小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良好的劳动素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升社会竞争力。因而,探析学生劳动素养的内涵、结构体系以及培育路径,对丰富劳动教育研究内容、推动学校劳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