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艰难梭菌导致的重度伪膜性肠炎1 例

2021-03-05刘俊枫殷国民程振娜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亚胺毒素粪便

刘俊枫, 李 刚, 王 文, 殷国民, 程振娜, 贾 伟

(1.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银川 750001; 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银川 750004;

3.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沂 276000)

1 病历资料

1.1 主要病史

患者女性,77 岁,主因“摔伤至右下肢疼痛伴活动障碍9 d,发热伴稀便5 d”于2019 年8 月18 日入院。患者9 d 前突发晕倒后摔伤致右下肢疼痛,伴右下肢活动障碍,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右股骨正侧位片示:右股骨颈骨折。5 d 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 ℃,伴腹痛及排便次数增多,为糊样稀便,便中无带血及带脓。全腹CT 示:乙状结肠肠壁广泛增厚、水肿,炎性病变可能性大。当地医院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补液等治疗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仍间断解有稀便。以“肠道感染与右股骨颈骨折(Garden1 型)”收住我院急诊科。

1.2 专科查体

T:37.7℃,BP:132/63 mmHg。腹部平软,下腹部压痛阳性,余腹无压痛及反跳痛,余未见明显异常。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9.4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8.9%,血红蛋白106.0 g·L-1。生化常规示血钾4.50 mmol·L-1,血钠137.4 mmol·L-1,白蛋白31.2 g·L-1。粪便常规示稀便,粪便红细胞0~3个/高倍视野,粪便脓细胞稀布,隐血试验OB(+)。

1.4 诊疗过程

急诊科依次单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地尼片抗感染,予调节肠道菌群、抑酸、补液等治疗,建议行肠镜检查,患者拒绝。9 月5日转入创伤骨科予脱水消肿、患肢功能锻炼;9月17 日肠镜下见片状浅溃疡(图1)。9 月25 日全麻下行骨折手术,术后卧床,出现腹泻不适;10月5 日出现腹痛、高热,最高达39 ℃,消化内科会诊考虑腹腔感染,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腹痛腹胀加重,体温血象进行性升高。10 月6 日转入ICU,单用亚胺培南抗感染,积极对症治疗,生命体征平稳。10 月9 日转回创伤骨科予肠外营养、继续亚胺培南抗感染,腹泻不能缓解。10月14 日转入消化内科,使用亚胺培南第10 天,遂换为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10 月15 日完善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检查,初步鉴定为CD。10 月16 日肠镜下见广泛附着黄白色簇落样分泌物,局部黏膜糜烂,考虑伪膜性肠炎(图2),请药剂科会诊,遂更换为万古霉素125 mg QID 口服,联合甲硝唑片500 mg TID 口服抗感染等治疗。10 月25 日体温、血象、炎性指标及便常规恢复正常,好转出院。

图1 9 月17 日肠镜图

2 病原菌分析

2019 年10 月15 日接收粪便标本,95%乙醇预处理后接种于CD 选择性培养基(头孢西丁-环丝氨酸-果糖琼脂,CCFA);厌氧条件下、37℃培养48~72 h 后观察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初步鉴定。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鉴定,提取菌株DNA,对16Sr RNA 序列进行扩增,产物由上海生工测序,最终鉴定为CD(图3)。参照Persson等[1]的方案对CD 菌株的毒素基因(tcdA 和tcdB)、二元毒素基因(cdtA、cdtB)以及CD 鉴定基因[Tpi 和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进行PCR 扩增检测。再将产物点样于1.0%的琼脂糖凝胶,100 V 电泳30 min,将胶块置于凝胶成像系统下曝光,观察有无特异性扩增的条带(图4)。结果显示本病例中粪便培养CD 菌株,毒素基因tcdA、tcdB 为阳性,确认无二元毒素基因cdtA、cdtB。

图4 CD 毒素基因电泳图

3 讨论

CD 是一种存在人体肠道中的厌氧梭状芽孢杆菌,为条件致病菌,最早由Hall 在1953 年从婴儿的粪便中分离得到[2]。当存在宿主(高龄、基础性疾病、长期住院等)和医源性(抗菌药物治疗、胃肠道手术、胃饲、抑酸药的使用等)这两方面危险因素时[3],在肠道内定植的CD 产毒株释放毒素,引发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严重者导致以发热、腹泻为表现的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抗菌药物治疗是造成CDI 重要的危险因素,风险较高的为克林霉素类、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而大环内酯类、磺胺类风险较低[4]。CD 产毒株能产生A、B 两种毒素[5],A 毒素为肠毒素,可导致肠壁出血坏死,液体蓄积;B 毒素为细胞毒素,可直接损伤肠壁细胞,严重的可以造成伪膜性肠炎。在一些CD 产毒株中还检测到了二元毒素(binary toxin),它有更强的致病性,可以导致更高的死亡率[6]。

该病患系老年女性,因骨折外伤入院,骨折数天后开始反复间断出现腹泻症状,血常规、生化等检验指标示血红蛋白、白蛋白较低,提示患者轻度贫血,营养体质较差,同时有外伤、反复使用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PPI 制剂等多项CDI 危险因素,尤其是外科全麻术后,致使患者出现腹泻加重,体温高达39℃,伴有腹痛等中重度结肠炎症状,结合CD 毒素基因回顾分析,该患者感染的CD 能产生A、B 两种毒素,破坏肠壁细胞。当患者病情危重,转入ICU,而研究表明ICU 患者由于病情比较危重、基础疾病相对较多,部分患者需联合应用抗生素以及有可能长期住院,更有可能增加CDI 的发生风险,甚至暴发流行,这对ICU 患者来说可能是致命的[7]。该病患尤其在使用超广谱抗生素亚胺培南治疗10 d后,对比抗生素使用前,肠镜出现结肠大量白色伪膜,肠黏膜糜烂的典型PMC 特征变化,故考虑为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所致,可能药物为头孢哌酮和亚胺培南。根据指南推荐[8],该患者属于CD 重度感染,使用甲硝唑片500 mg TID 联合万古霉素125 mg QID 口服治疗10 d 后复查粪便常规无明显异常。

目前CDI 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较多,尚无一个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方法或策略组合[9],可以使用CD 鉴定培养基对患者的粪便直接进行厌氧培养、细胞毒性中和实验、GDH 抗原+酶免疫测定(EIAs)毒素A/B 联合检测[10],但这些检测方法大多耗时过长,不利于指导临床诊治。本病例通过对CD 16S rRNA 测序鉴定的方法及PCR 法检测CD 特异性管家基因Tpi 联合编码CD 细胞壁上GDH 基因检测CD 菌株,以及是否具有A、B 毒素基因和对二元毒素基因的确认,这使得对CD 菌株检出更为迅速,并对其毒力进行评判,这对指导临床治疗十分重要。但此案例仅是单个病例的总结,需要后续对更多的CD 培养阳性粪便标本进行实验研究。总之,临床上当存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等CDI 危险因素,又出现间断腹泻迁延不愈时,应积极完善CD 相关检验、检查,查找病原菌,而核酸水平快速PCR方法检测病原菌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并及时地应用万古霉素及甲硝唑等针对性抗菌药物。

猜你喜欢

亚胺毒素粪便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纸和纸制品中乙烯亚胺的迁移量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What Makes You Tired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许多艳丽的蘑菇会有毒?
亚胺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研究
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中亚胺离子的断裂特征及其在肽段鉴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