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韩城的营造风韵
2021-03-04韩卫然编辑吴冠宇
◎ 文 | 韩卫然 编辑 | 吴冠宇
韩城古城风景 摄影/视觉中国
韩城市老城 摄影/魏然
韩城的古建筑,既带有黄土高原的那种“朴实坚韧”的文化内涵,也有着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建筑造型厚重大气,院落形式宽窄有度;空间序列上讲究规整明确的轴线对称,布局规划上随形就势,因势利导,在严谨的章法中又保持了一定的灵活性。这些无一不是体现出韩城历代子民们通过对建筑的营建,来表达对于这块土地的敬畏与爱戴。
韩城,一个地处陕西关中盆地东北隅而倚傍黄河,历史悠久的古城,其开发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足迹。三代时期,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尚书·禹贡》载“龙门,禹贡雍州之域”。韩城的城建史,则以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始称韩(侯)国为标志,其后历代各有兴替。隋开皇十八年(598),此地以古韩国故事改名“韩城”,自隋以降,韩城虽经1400 余年的兴衰,古城风貌依旧犹存,放眼中外,实属弥珍。1986 年12 月,韩城作为全国范围内鲜有保存特别完整的古城,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此,韩城犹如一棵千年古木,再一次遇上了时春润雨,正待新枝焕发。
韩城目前保存着大量的相对完好的古建筑,城内建有文庙、九郎庙、城隍庙、北营庙、庆善寺、圆觉寺(遗址)等;城外周边有大禹庙、司马迁祠、法王庙及其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等。这些建筑或琉璃彩饰,金碧辉煌;或重檐叠屋,气势恢弘;或临崖幽隐,沿河而址。它们章循可见,营筑有道,使人越看越觉得像那些古典气息浓郁的活字雕模,抑或文人印章,矗立其间。
韩城的古代建筑,既带有黄土高原的那种“朴实坚韧”的文化内涵,也有着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建筑造型厚重大气,院落形式宽窄有度;空间序列上讲究规整明确的轴线对称,布局规划上随形就势,因势利导,在严谨的章法中又保持了一定的灵活性。这些无一不是体现出韩城历代子民们通过对建筑的营建,来表达对于这块土地的敬畏与爱戴。
大禹庙:生民之功,泽被久远
韩城大禹庙,原名大夏禹王庙,简称大禹庙,位于韩城市苏东乡周原村北,韩城新城以东的黄河之滨。1984 年被纳入韩城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大禹的祭祀,历代不辍,传承久远。北魏时,官方确认大禹肇迹之地在晋南安邑,“禹御洪水之灾,建天下之利,可祀于安邑”。“禹都夏,位于今夏县南,安邑东南。”隋唐后,对于大禹之祭形成定制,“使祀先代王公……夏禹于安邑,伯益配”,金代“三年一祭,于仲春之月祭……虞舜、夏禹、成汤于河中府”。元代,黄河两岸纷纷创建大禹行宫。周原大禹庙的营建,亦是受到了这一遣官祭祀的影响。
相传韩城县北有大禹开凿龙门的遗址,故在其附近建起大禹庙,以寄托当地人对大禹的怀念之情。韩城大禹庙的修建,乃是基于“禹之迹,天下有之……禹之德,海内戴之。而尤切于韩土(韩城)何者?以其迩龙门也……(周原大禹庙)大元间建兹禹庙,想亦睹河洛思明德之不忘尔”。
大禹庙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明万历七年(1579)重修,是韩城市周原民众历代自发组织祭祀大禹的场所。
韩城大禹庙 摄影/ 刘玉虎
陕西韩城大禹庙大禹塑像 摄影/ 刘玉虎
大禹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现存有山门、献殿、寝殿三座建筑。其中,山门为明代嘉庆间遗存,献殿、寝殿皆为元代遗存。献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硬山屋顶,灰陶瓦屋面。前檐明间两柱为八角形石柱,东侧石柱上刻有“峕大元国大德五年岁次辛丑孟夏置……”及捐资人名等。前后檐皆置通梁大檐额,建筑立面三开间,梁架却分成五间,在建筑上形成了“明三暗五”的结构关系。献殿中除了石供桌外,东、西各立有石碑6 块,多为历代维修庙宇和老百姓的捐银记事碑,献殿与寝殿屋檐相接,较之寝殿,献殿更加开敞通透。
寝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屋顶,灰瓦屋面,前檐下设有斗拱,无补间铺作。殿内设有神龛,彩绘壁画古朴庄重,设色高古,龛上有藻井壁画168 幅。龛内有三组彩塑神像,总共12 尊,中间为禹王坐像,神态威严;东为三头六臂驾龙腾雾的灵官神像;西为唐代名将郭子仪和头戴凤冠、怀抱婴儿的送子娘娘,二人两旁还有侍者站立。在左右龛正面墙上,有清代绘制的“八仙过海”“花鸟屏风”“达摩东渡”等内容的壁画。寝殿东西两边山墙有两幅壁画:西边墙上的壁画,右下角画的是《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左上角画的是《贺寿宴庆图》;东墙上的壁画为《西游记》中孙悟空收降红孩儿。
寝殿之外西侧为一处偏院,称作清修院,存有清代偏殿一座。偏殿面阔三间。清修院内有一座两层硬山建筑,原为西戏楼化妆室。清修院现改作郭子仪纪念馆,现存有道房,西厢房,院落门楼。此外,大禹庙内还包括三义庙遗址和东、西戏楼基址。
韩城文庙明伦堂 摄影/ Fotoe
大禹庙距今已有720 年的历史,庙宇建筑多遭损毁,所幸主体建筑保存完好。现今大禹庙总体占地近2625 平方米,1998 年经过全面维修后正式开放接待游客,2013 年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后,韩城大禹庙占地面积扩大到12067 平方米,建成了新门楼和祭祀广场,并重新对院落进行了绿化,形成了一条轴线,两进院落,三级平台的新布局。
文庙:圣贤之迹昭圣贤之德
韩城文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区东学巷东端北侧,1992 年公布为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 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去世后,鲁哀公为示尊敬,于公元前478 年在其旧宅为孔子立庙祭祀。后人为追思孔子,将其生前的衣、冠、车、琴、书等日常所用陈列于庙中,以表睹物思人的哀思之情。其他还有诸如孔子手植松柏、孔宅故井、鲁壁、颜回陋巷、子贡庐墓等共同构成了以孔子为中心的先贤遗迹群,以圣贤之迹而昭圣贤之德。
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孔子世家论》中行文赞叹道:“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自西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以尊孔,尤至隋唐以后,科举制逐步发展完备,儒家学说作为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得到进一步强化,后世因地立庙盛行,在全国各地开启了岁时奉祀、尊儒祭孔的文化传统。
陕西韩城文庙棂星门的斗拱彩绘木雕 摄影/Fotoe
在目前已知的孔庙营建规模上,韩城文庙是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国子监孔庙的第三大孔庙建筑群组。若是从建造年代上看,韩城文庙的营建时间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据明《一统志》记载:“韩城县学于洪武四年(1371)在旧址重修。”《陕西通志》载:“洪武四年知县周吉成重建。”近年出版的《韩城市文物志》中对于文庙的建造年代总结道:“韩城文庙具体始建年代不详,通过相关文物考证、推断,文庙当始建于唐初,经历代的重修扩建,其建筑风格集宋、元、明、清于一体,有‘四代建筑一庙收’之说。”
现存的韩城文庙虽然始建年代有唐代之说,但目前遗存主要为金大正年间整修和扩建,元代修葺,明洪武四年(1371)在元代旧址上重建而成。庙院坐北朝南,南北长180 米,东西宽80米,占地面积14400 平方米。庙院四进,沿200米的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五龙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正谊明道山门、明伦堂、尊经阁。轴线两侧设有东西木牌楼、致斋所、更衣室、东西庑、东西附院及碑亭、碑廊、掌酒司、典库司、东西书斋等共 22 座建筑。庙外东西还有名宦祠、文昌阁等附属建筑,并与庙内相通。该庙仿佛古代的儒学宗师,正襟危坐。对称的格局,利用层层递进的院落,形成了往来有鸿儒的文气。按功能合理布置建筑,庙学结合,是研究明初地方文庙建筑的范例。
五龙影壁,为18.80 米的仿木构砖雕宫墙式影壁。从棂星门至戟门为第一院落,院内古柏参天,据载这些柏树均系元至清时栽植。院中有泮池,正中有双孔石桥,池子四周围以石栏。院内有对称的东西屋,东侧为“更衣亭”,西侧为“致斋亭”,并有记载明清两代重修概况的碑亭六座。院北三间为“戟门”。由戟门至大成殿为第二院落。
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规模最为宏伟,它位于中轴线上,整个殿基为石砌高台,台基上为月台,周围绕以石栏,雕蟠螭纹,踏石阶向上进入殿内。大成殿面阔三间,暗为五间,进深四间,筒瓦歇山顶,大殿两侧为东西廊庑,各为十三间。向北东西有过角门,殿后用花墙相隔,与北面明伦堂组成第三院落。明伦堂建于明洪武四年,《孟子·滕文公上》有言:“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本三代庠序以明人伦,后世学宫悉宗此义。堂为五间,两边有东西“碑林”“掌酒司”“典库司”,上边正中悬挂有“师道尊严”四字大匾额。这里昔日教论、训导均对诸生讲经督课于此,教育英才之所。通过明伦堂,往北拾级而上的高台上为“尊经阁”,组成第四院落。尊经阁是藏经书的地方,登阁四望,县城景物尽入眼帘。
文庙大成殿 摄影/ Fotoe
“文庙”古建筑群布局完整,空间富于变化,建筑形式多样,结构巧妙,建筑构件工艺精巧,形成独特的建筑群体景观,是韩城重要的人文景观与城市景观。“文庙”古建筑群的妥善保护也充分体现了韩城崇文重教的社会环境及重视历史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
司马迁祠:宋代营造的重要实例
韩城司马迁祠,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南芝川镇东南,黄河西岸梁山东麓的一处高岗上。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310),《水经注》载:“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垣。”后经北宋宣和七年(1125)增修扩建,至元、明、清均有修葺,1956 年公布为第一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 年国务院将司马迁祠列为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韩城市诸景之冠,2014 年晋升为国家4A 级景区并对外开放。
司马迁祠在当地又被称作司马庙,是为纪念我国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而建的祠墓。其地傍崖而建,登临其址,向东可览望滔滔黄河;向西可凭眺巍巍梁山。陶渠水(芝水)左侧萦绕汇入黄河,南侧司马古道,始建于春秋,古时是由韩城通往咸阳、长安的必经之路。总体格局蔚然大观,登临其上,大有俯瞰开雄之势。凭山就水,气象多姿,变化万千。千年来,高山大川,仰俯西东,静动相参,无不衬托出太史公司马迁的千秋史绩与高尚人格。
司马迁祠整体建筑坐西朝东,包括祠门、献殿、寝殿和道房等建筑。祠外踏步、坡道分布有砖木牌坊、山门等建筑。
入祠牌坊为砖木结构,下部青砖墙基,其上为木构牌楼,是作为由司马古道正式进入祠庙的界标。牌坊建于清康熙年间,正面书有“高山仰止”,背面“既景迺冈”,为韩城书法家强汉三于1944 年所题。
献殿建于北宋靖康元年,面阔5 间,进深2间。前后无檐墙封闭,直接连通其后的寝宫,坐西朝东面向院门,遥应黄河,建筑风格庄重素雅,1957 年进行过建筑修缮。寝宫建于北宋靖康元年,面阔3 间,进深2 间,中间置木质神龛,内有太史公泥质彩塑像一尊。司马迁墓,为圆丘状砖砌墓冢,高3.08 米,直径5.80 米,墓顶有古柏一株,枝分为5 枝,名之曰“五子登科柏”,墓冢周围饰“八卦”纹样及花卉砖雕图案,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汉太史司马迁公墓”碑一块。
此外,司马迁祠周边,东北侧芝水之上保存有芝秀桥,是通向祠墓的主要通道。芝秀桥,又名芝阳桥。古时,芝秀桥为古韩城交通要冲,最早修建于明隆庆年间,因水毁曾多次重修。据乾隆年间《砌修芝水桥基址记》载:“邑(韩城)南二十里之遥,是为芝水镇,有水曰芝,有桥维石。北达龙门之镇,南接司马之坡,诚要衢亦巨绩也。特以大河逼临,因之下流迅突,其址既渐次以冲剥,柱梁将尽失所凭依……则铺石水底,系以铁锭,自西向东,凡四丈,阔六丈有奇……行见长虹卧波,绩与清泉俱永,中流砥柱,名随芝草齐芳矣。”1936 年,杨虎城与邵力子来韩城,恐古桥残破危及行人安全,乃拨付银币30 万重修,保存至今。桥为石拱形,5 孔,长110 米,宽5.2 米,两侧设有石栏杆及望柱123 个,柱头饰以“瓜果”石雕。
韩城司马迁祠九十九级台阶 摄影/刘玉虎
司马古道,原名韩奕坡,最早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有3000 余年的历史,现存石条为北宋时铺设,已有800 余年,古道原为韩城通往西安唯一官道,长3 里有余,现仅存300 余米。在目前尚存的这一段,石板早已抹去了棱角,变得圆融凹凸,行走其上,伴随着两旁幽密的松柏,历史的代入感油然而生,令人顿生出一种仰之弥高的敬仰之心。
司马迁祠是一处融合了周边山川形势选址极为考究的历史名人祠庙,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撰写者,司马迁所享有的崇高史学地位和高尚情操,向来为后世所崇敬。司马迁祠作为珍贵的历史遗存,是研学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风尚的重要场所;祠庙本身在古代建筑及其规划设计上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祠庙众多的建筑遗存中,以祠门和寝殿形制较为古朴,其大木结构仍保留有宋代《营造法式》的做法特征,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史的重要实例。
古建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每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坐标”,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化,其内在的人文涵育与千年的历史痕迹是无法替代的。我们应当去好好感受这些传统建筑,去保护和传承好那一份独特的历史记忆。这些饱经沧桑又风韵独存的古建筑,是韩城特有的人文标识,是韩城对外宣传的最好名片,也是韩城当下发展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是历代先民们在韩城这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历史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