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三新”时代价值及其建设框架
2021-03-03金仁旻
金仁旻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9)
一、引言
生态文明是由气候变化所形成的人类社会结构变化而引起的生态变迁[1]。世界气象组织(WMO)等联合国机构共同完成的《2020团结在科学之中》报告指出,2016-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预计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比1850-1900年高出约1.1℃,比2011-2015年全球平均气温高出0.24℃。2016—2020年,每年北极海冰面积都低于均值。2016-2019年记录的冰川质量损失比1950年以来的所有其他五年期都要大。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期间,全球平均海平面已加速上升。
气候变暖正成为影响人类生态文明的重要因素。最直接的影响是极端天气多发,并对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面对严峻的气候形势,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政府明确了自身的宏伟目标,中国将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义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如期实现提交给气变公约秘书处的自主贡献目标。正如习近平2020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作出的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在2030年达到峰值,并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客观需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不仅包含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还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总体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我国社会新矛盾的现实需要。
基于内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本文首先以多维视角深化理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代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为更好地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二、变迁视角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批判吸收了西方生态主义、生态伦理、后现代主义等生态观点,孕育了人与自然主客体关系的和解思想[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立足马克思主义“两个和解”生态思想,坚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吸取中华传统“天人合一”文化精髓[3],创造地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是对人类文明思想的批判继承,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现代化应用,具有重大时代价值。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变迁新阶段
生态文明是人类更高级别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新阶段新的社会特征、文明特征[4],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5]。
从人类诞生到一万年前农牧业的出现被称为原始文明阶段。此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认识自然水平有限,主要依靠自然界现成的资源维持生存。人类的存在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没有多少干预,产生的废弃物也能够被自然系统消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总之,人类本能地融入自然界,以同其他生物一样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与自然保持着原始的和谐关系[6]。大约一万年前到三百年前,被称为农业文明阶段。此阶段,人类开始模仿自然,学习自然,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开荒种地,驯化动物,“刀耕火种”成为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并出现了农耕和畜牧业。农业文明中,人类同自然保持着天然的接触,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处于初级阶段,对自然界的影响比较小,破坏范围也是局部的,人类与自然以基本平衡的状态存在[7]。始于三百多年前到今天被称为工业文明阶段。此阶段,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工业水平大大提高,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大大增强,但同时,工业发展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8],人类与自然以失衡的状态存在。
总结文明变迁史,人类以不同方式存在于各阶段。原始文明阶段,人类被动依赖自然天然资源生存发展。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总体顺应,局部改造自然的方式存在。工业文明阶段,人类以“大自然主人”的姿态与自然相处。这种状态下,资源消耗了,环境污染了,生态破坏了,甚至一些文明消失了,出现了不可持续现象,所以人类需要跨入新阶段,即生态文明阶段。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认识世界的新思维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维方式。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了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催生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这种思想指引下的人类行为导致工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人类被迫重新思考环境问题背后深层次原因,提出“生态中心主义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自然是具有内在生命和内在价值的,人与自然是平等的[9]。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平等的外延在不断扩大,进而提出了既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后代生存发展的理念。人类开始倡导人与自然的平等,人与人之间代内与代际的平等。
世界各国在该理念的指引下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同样自新中国成立就进入了加速形成过程。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2012年,“美丽中国”第一次被写进中共十八大报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同的高度,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2019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自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我国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思维方式。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传统工业文明将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物质供给者。因此,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人类不断从自然环境中攫取资源,掠夺经济价值,选择的是零和发展路径。这种路径下,生态价值创造和经济价值创造通常是顾此失彼的。获取生态价值就要放弃经济价值,获取经济价值就要以牺牲生态价值为代价。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两山理论”原则下的发展路径认为离开保护的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发展的保护是“缘木求鱼”,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和保护是一体的。
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变迁新阶段,是倡导人与自然平等、人与人代内代际平等的新思维,是追求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发展新路径。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框架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变迁新阶段,要坚持政府导向性作用,把握文明变迁正确方向,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为文明变迁提供内生动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发展新路径,要倡导生态经济,为文明变迁提供绿色运行体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倡导全面平等的新思维,要培养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发挥其润滑剂作用。动力体系、运行体系和润滑体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框架,详见图1。
图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框架
(一)以双轮驱动动力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一个发展阶段,需要打破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禁锢,一方面要坚持政府方向盘的作用,牢牢掌握建设方向的正确性、有序性。另一方面要利用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发挥其动力源作用,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内生动力。方向盘和动力源构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轮驱动动力体系,共同提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1.发挥政府方向盘作用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公共物品、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分配,因此离不开政府总体运筹,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国土开发思路进行调控[10]。以前,我国能源、资源和生态利用空间相对较大,为快速实现工业化,对国土调控遵循经济发展优先,能用尽用原则。随着工业化发展,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为保证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首先,党和政府从全局出发,对国土重新认识和规划,构建生态环境安全格局。中央首先将国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四种区域划分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有利于优化各地区功能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11]。其次,按照“多规合一”思路稳步实施。具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空间类规划整合阶段。2025年要完成国家、省、市、县、乡镇所有层级空间类规划的多规合一,具体是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它的分区为标准,统一所有空间规划。第二个阶段整合空间类规划和发展类规划,做到一个行政区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12]。最后,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规范建设进程。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颁布实施,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初步建立,未来重点依托我国根本经济制度,进一步细化生态文明市场管理体系,健全和落实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全方位提升政府生态环境治理执行力和监督力。
2.发挥市场动力源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市场机制配置资源,释放高效的内生动力作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归属清晰的产权。因为产权能够克服外在性,降低社会成本,从而保证资源配置效率[13]。因此,发挥市场动力源作用首先要确定明晰的产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对所有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相应责任。其次,在产权确定基础上,确立市场价格机制。改变以前自然资源无偿使用,资源利用责、权、利不匹配情况,明确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制度,按照成本-收益相统一原则,充分考虑社会可承受能力,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形成合理的价格。最后,建立用能测量、核准与交易体系,深化碳排放权交易。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完善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将自然资源交易纳入公共交易平台,让自然资源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下,按照市场规则找到均衡价格,实现自然资源社会效用最大化[14]。
(二)以生态经济运行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经济运行体系首先要构建生态化产业结构。传统工业文明走的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直线型路线。这种单向发展模式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之后发展模式衍生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废弃物治理”扩展型。这种衍生链条以末端治理解决环境问题,虽然能部分缓解污染问题,但社会成本巨大[15]。随着资源短缺和环境约束达到极限,末端治理模式也难以持续,需要重构产业结构,将生产链条发展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循环发展模式。生态化产业结构将各个经济部门和产业有效联结,对地域空间内的产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最小化,产品产出最大化。其次,建设生态经济运行体系还应创新生态技术。生态技术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引入生态学思想,包括资源利用生态技术、产品生产生态技术和工艺设计生态技术。生态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减少资源消耗总量,在实现经济价值同时,创造生态价值,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工具。最后,建设生态经济运行体系还应该在生产领域坚持模式创新,发展蓝色经济。蓝色经济将生态系统成就应用于经济体系,使得人类系统,甚至是一切生物系统都稳定地、安全地沿着进化和再生之路运行。蓝色经济不仅保护了地球环境及资源,还使得人类撷取了可持续发展的好方法,同时,还能提高生产企业效能,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三)以生态文化润滑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起到润滑加速的作用[20]。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就是要实现文化建设生态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形成。生态文化形成需要经过生态意识、生态知识和生态思维三个培育阶段。生态意识是生态文化初级阶段,是人类对生态环境最直接、最形象的认识,包含心理、感知和情感等。生态知识是理性化、科学化生态意识,剔除了生态意识中不系统和非理性因素,是对生态意识的抽象归纳和科学提炼。生态思维则是生态知识的递进阶段,人类经过生态意识和生态知识洗礼,形成对生态文明发展规律和本质的最终认识,影响着人类实践行为[17]。
生态文化润滑体系建设首先要培育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认识,由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与法律意识等内容构成,是生态知识和生态思维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能够激发社会公众对生态问题敏感度[18]。人类从没有生态意识,到具备生态危机意识,再到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逐步发展过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提倡多渠道生态意识培育。政府要提供坚实的制度和物质保障[19],家庭应履行生态意识启蒙教育,学校承担主要教育责任,社会发挥引导功能。生态意识培育还要在实践中实现。公众通过生态参与,切实感受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文明理念,进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和能力,并通过社会交往,影响和辐射更多人群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20]。其次,生态文化润滑体系建设要普及生态知识。生态知识是系统化、科学化、理性化生态认识,是以生态“具象”为主的生态认识发展到以生态“抽象”为主的生态知识[21]。生态知识传播需要教育机构承担起绿色生态教育使命,培养具有生态思想以及掌握生态技术的新型人才。生态知识能够克服生态意识局限,确保公众理性地维护生态权益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避免不理性生态事件发生。上世纪80年代的邻避运动(Not In My Back Yard)就是由生态知识缺乏导致的群体性不理性社会行为。公众出于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担忧,而对工程项目建设秉持一种“欢迎建设,但请远离我家后院”的态度,通过群众性聚集阻止项目建设。一些“邻避运动”事件就是由于生态知识缺乏,非理性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态权益,结果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提高生态意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公民生态知识,推动公众理性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最后,生态文化润滑体系还需要塑造生态思维。思维方式生态化就是要把生态思想正确地纳入思维对象领域,在认知模式上实现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系统观。一方面,把自然界看作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并且意识到这种系统是纵向、横向、以及纵横交错的关系。意识到自然系统内各因子之间不仅互惠互利,还存在着相互竞争、制衡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意识到人与自然系统中,不仅存在着经济关系,还存在着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和生态关系等。用系统的观点看待人类社会的生态危机,要实现从工业文明单向“反生态思维”向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维方式转变[22],要克服传统的人与自然对立思维,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作为平等的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23]。生态思维塑造也要依靠教育,既要依靠学校教育,也要依靠社会教育,两种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育对象应该是全社会性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员工,尤其是广大农村村民。除此之外,还应该完善有利于生态思维形成的体制机制,体系化生态研究,建立绿色绩效评价体系,拓展生态法治功能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道德教育与法治警示相结合,多方位、多维度、持续地塑造生态思维。
四、结束语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追求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我们要牢固把握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以市场机制为手段配置资源,构建生态产业结构,创新生态技术,发展蓝色经济。同时应加强绿色宣传教育,将绿色理念融入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每个公民自觉思维。总之,动力体系、运行体系和润滑体系是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体系,三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共同为实现美丽中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