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终点事件的影响

2021-03-03夏晶晶魏俊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米沙坦氨氯地平高龄

夏晶晶,魏俊霞

(遂平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河南 驻马店 46310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为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类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占60%,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1]。替米沙坦为治疗ISH的常用药物,能特异性结合ATⅠ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压升高,但整体降压效果不够理想,患者预后较差[2]。临床研究显示,钙通道阻断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可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调节心率,在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方面有较高潜能[3]。本研究旨在观察替米沙坦联合CCB对高龄ISH患者血压控制及终点事件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遂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高龄ISH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4例。替米沙坦组接受替米沙坦进行治疗,男20例,女24例;年龄80~89岁,平均(84.92±1.43)岁;体质量指数20~28 kg·m-2,平均(23.74±1.35) kg·m-2;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73~77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75.18±0.74)mmHg,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6~159 mmHg,平均(151.84±1.16)mmHg;病程 3~18 a,平均(10.34±3.35)a。联合用药组男19例,女25例,年龄80~88岁,平均(85.33±1.25)岁;体质量指数21~28 kg·m-2,平均(24.01±1.18)kg·m-2;DBP 72~79 mmHg,平均(74.97±0.68)mmHg,SBP 145~159 mmHg,平均(152.17±1.30)mmHg;病程 3~20 a,平均(11.02±3.09)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DBP、SBP、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遂平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DBP<90 mmHg,SBP≥140 mmHg;②年龄80~89岁;③有自主意识;④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双期高血压;②继发性高血压;③严重肝肾损害;④入组前3个月内发生过心脑血管不良事件;⑤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史。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戒烟限酒限盐。替米沙坦组患者接受替米沙坦(湖南迪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597)口服,每次40 mg,每日1次。联合用药组接受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杭州国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529)治疗,替米沙坦用法和剂量同替米沙坦组,氨氯地平口服每次2.5 mg,每日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疗效评估标准治疗后SBP为90~120 mmHg为显效;SBP下降10~20 mmHg但高于120 mmHg为有效;SBP下降不足10 mmHg为无效。显效、有效纳入总有效。

1.4 观察指标(1)疗效。(2)血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白昼平均收缩压(day systolic pressure,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 systolic pressure,nSBP)、24 h平均收缩压(24-hour systolic pressure,24 h SBP)。(3)血管弹性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管弹性指标,采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美国HDI)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4)终点事件发生率。随访3 a,比较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住院、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心血管死亡。

2 结果

2.1 疗效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替米沙坦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收缩压治疗前联合用药组患者dSBP、nSBP和24 h SBP水平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患者dSBP、nSBP和24 h SBP水平低于替米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管弹性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C1、C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患者C1、C2大于替米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dSBP、nSBP、24 h SBP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管弹性比较

2.4 终点事件发生率随访3 a,联合用药组脱落1例,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心力衰竭住院1例,非致命性卒中1例;替米沙坦组脱落2例,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心力衰竭住院2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1例,非致命性卒中3例,心血管死亡1例。联合用药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为6.98%(3/43),低于替米沙坦组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7,P=0.031)。

3 讨论

ISH发病因素与血压调节神经基质异常、血流动力学变化、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瓣膜改变等有关,致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为发生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若未及时治疗不仅会加重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且易影响心、脑等重要器官血供,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其临床治疗原则为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4]。

替米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作用具有较高选择性,可特异性与ATⅠ受体结合,阻断AⅡ血管收缩发挥促生长效应,降低血压水平,但其治疗ISH整体效果欠佳。氨氯地平为CCB类降压药,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细胞上的L型钙通道,阻断钙通道,抑制钙离子内流,从而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进而发挥降压效果,可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dSBP、nSBP和24 h SBP水平较替米沙坦组低,总有效率较替米沙坦组高,表明替米沙坦联合CCB治疗高龄ISH患者降压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在于替米沙坦、CCB降压机制不同,二者联合可协同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此外,高龄ISH以血管重构为主要病理改变,高龄患者血管胶原纤维增多,弹性纤维减少,弹力下降,从而致使抗血管冲击力减弱,外周脉搏反射时间提前,会增加脑动脉硬化、肾动脉狭窄、脑出血、猝死等发生风险[6-7]。而替米沙坦联合CCB可通过减小血压波动降低对血管内膜的损伤,进而减轻血管硬化,改善血管弹性。本研究在上述基础上还发现,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患者C1、C2大于替米沙坦组,可见联合用药能有效增强患者血管弹性,抑制血管重构,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本研究随访3 a发现,联合用药组3 a内终点事件发生率较替米沙坦组低,提示替米沙坦联合CCB可预防高龄ISH患者终点事件,改善预后,其原因在于替米沙坦还可预防甚至逆转高血压对心血管的重塑,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而氨氯地平可调节心率,降低心肌氧耗,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减轻或延缓左室肥厚,有助于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综上所述,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龄ISH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增强血管弹性,降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米沙坦氨氯地平高龄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双层片处方工艺研究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误解:吃降压药能平复情绪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桃红四物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米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