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刷一会就睡”:智能传播参与中的惯性身体与睡眠损害*

2021-03-03张守信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连续性惯性受访者

■ 张守信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网民规模总数达10.11亿,手机网民规模10.07亿,人均使用时长约4小时/天,整体网民中10—39岁用户占比已达到50%,①青年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信息实践的主要用户群体和参与者,其基于智能设备的智能传播参与已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与焦点。智能传播就是将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信息生产与流通中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②基于智能传播的在线沟通、信息获取、文化消费正在重构我们的日常生活。从“电子模拟”到“智能化生存”,青年的社会化、形成整体自我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与智能传播营造的虚拟空间相联结,其中产生的诸多参与行动,无不关联着技术、传播、个体等诸多方面的风险。

一项研究显示:每天看屏幕超过两小时的儿童,在思维和语言测试中获得的得分较低,部分长时间看屏幕的孩子的大脑皮层过早地变薄了。③德国的相关研究显示85%的大学生入睡时将手机放在床边或床上,61%保持手机处于在线状态,永久在线(Permanently Online,PO)、永久连接(Permanently Connected,PC)的智能传播参与状态在青年中表现显著④,并影响到日常生活的习惯与行为方式。

当前,每天起床和睡前“刷”手机已成为青年人的一种习惯,但39%的青年认为睡前使用手机已明显影响自己的睡眠质量⑤,因此,本研究针对青年睡前智能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田野观察和半结构化访谈,发现睡前使用智能设备已经成为青年群体的标准日常,尤其在就寝熄灯后,“刷”手机行为依然无法停止,智能设备在黑暗中发出的强光照射在使用者面部,不少青年睡前都抱有这样一种想法——“再刷一会就睡”,结果造成了睡眠的持续拖延,“困的时候,看手机还挺累的,一停下来就又精神了(受访者:CZH)”“晚上刷快手,越刷越精神(受访者:SRZ)”,一些青年的使用情况甚至达到了身体疲劳的阈值,不自觉地拿着手机睡着了,“玩到身体感觉累了,就睡(受访者:HXH)”“经常拿着手机或捧着平板睡着,偶尔还会砸到脸(受访者:CYH)”。据《2019年中国人睡眠白皮书》显示,中国人平均入睡时间为23:55,较2017年延迟了32分钟,43%的90后每天都熬夜,平均入睡时间为零点13分,90后和00后每日平均睡眠均不足7小时。⑥我国大学生平均入睡时间延迟至23:56—01:06,⑦不少青年已将自己的生活与智能手机全天候捆绑,随之也产生了问题性的智能传播参与。这种现象对青年睡眠的哪些层面产生影响?如何有效测量?如果阻断其使用和参与,是否会出现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或对睡眠有何种改善?带着这些疑问,本研究以智能设备(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可联网的智能影音设备)使用为代表,观察青年的智能传播参与,通过设计一项小规模的智能设备使用阻断实验,以实验测量、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开展智能传播对青年睡眠质量、情绪感知等影响的研究。具体研究问题为:

RQ1:问题性的智能传播参与,对青年的睡眠影响如何?有何表现?

RQ2:参与阻断后,青年的睡眠、日常活动、情绪有何变化?

二、智能传播参与阻断的实验尝试

(一)样本

本研究在接受半结构化访谈的青年中征集了6位志愿者(见表1),开展了一次由智能手环介入的智能传播参与和睡眠质量之关系的小规模实验——以智能设备使用为代表的智能传播参与阻断实验(以下简称“阻断实验”),是一次探索性的尝试,参加实验的被试,均为智能设备中度或重度依赖者,符合本研究被试选择的要求,并进行不少于3天的实验。

表1 阻断实验被试信息

(二)测量与实验过程

本研究采用“华为手环4”对被试的睡眠状况进行测量,相关数据标准和解释参照华为“运动健康”的适配指标。整体实验日程为:大部分被试为第一次使用手环,第一项日程为适应性项目,以提升个体与智能手环的融合度为主,降低佩戴智能手环带来的不适感,被试按照个人习惯,正常使用智能设备,若个体感知睡眠未受影响,数据则记为有效数据;第二项日程为对被试正常使用智能设备时睡眠质量的正式监测,被试按照个人习惯,正常使用智能设备,智能手环对被试的睡眠与心率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第三项日程为智能设备使用阻断,仅保留与家人通话、短信功能,单日使用时间不超过30分钟,智能手环对被试的睡眠与心率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第三项日程完成后,实验结束(见表2)。

表2 阻断实验日程表

(三)相关概念与指标解释

1.睡眠的结构

根据脑电(EEG)、肌电(EMG)、眼动电(EOG)等生物电指标变化,睡眠结构由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on-REM,NREM)睡眠构成,非快速眼动睡眠又称为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由浅入深分为S1、S2、S3、S4四期,S1为瞌睡期,S1+S2构成浅睡眠,意识保持不连贯活动、肌肉保持适度紧张;S3+S4构成深睡眠,脑电波频率明显变慢、意识消失、肌肉完全松弛,此时期大脑充分休息,又称为脑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又称快波睡眠),顾名思义,眼球快速转动的睡眠时期,有研究显示这一时期74%—95%的人在做梦,脑电与觉醒时相似,但肌张力消失,所以又称躯体睡眠,此阶段可能与大脑整理和存储信息有关。⑧正常的睡眠由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交替进行,每交替一次为一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90—100分钟,正常成年人的睡眠约上述4—6个周期,快速眼动睡眠的合理范围应占标准睡眠时间的10%—30%,浅睡比例应<55%,深睡为20%—60%,深睡连续性分数在70—100之间为正常,夜间醒来次数≤2次为正常。⑨

2.睡眠的意义

快速眼动睡眠可以提升个体创造力、缓解压力,但快速眼动睡眠不足或过多,个体将表现出焦虑和易怒情绪。慢波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精力恢复、存储能量、稳定情绪。睡眠剥夺发生时,情况较轻者,产生精神疲劳,情况严重者则造成思维能力和情绪的损害,有研究发现睡眠剥夺损害了恐惧情绪的习得,影响着恐惧情绪的加工过程。

(四)测量结果

数据采取每天同步一次的方式,由被试通过手机同步数据,报告智能设备使用时长、睡眠、心率等数据,智能设备使用时长、睡眠为本次实验的核心指标,为必须报告的项目,心率涉及被试隐私,由被试自愿报告(其中LEH、LHR自愿提供了心率数据),数据质量由研究者确认后,被试进行下一项实验日程的执行。若数据同步出现异常,在被试自愿的情况下,重复前一天的实验日程,直至设备同步数据正常为止,被试WZ由于软件版本和手机适配问题,在第一项日程和第二项日程之间,剔除了4次同步异常的数据。另外,CYH一直存在无法修正的数据同步问题,虽然全程参与实验,但监测数据被做剔除处理,仅参与后续访谈。

数据汇总后,研究者进行再次核查,数据概貌整体质量较高,但有单项指标异常的情况,由研究者手动修改为null(无效值),如LXM、WZ均有深睡连续性、睡眠时长较差的数据,但连续性评分给出100分,此项异常修正为null。阻断实验结束后,LEH、LLL自愿参加了后测。研究引入手机依赖指数(MPAI),对其量表进行完善后形成智能设备依赖量表,在实验前对被试进行测量,作为确定样本和结果分析的参照指标。

该量表包含四个因子: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使用5点式李克特量表,MPAI最后测得的值越高,代表被试的依赖程度越高,得分为0—22之间为不依赖、得分23—43之间为轻度依赖、得分44—65之间为中度依赖、得分66—85之间为重度依赖。判定智能设备依赖除了依据MPAI值外,还需要根据使用时间、戒断性等综合指标进行辅助判别。本研究为得分判定结果设定成立条件如下:不依赖(使用时间/天≤2小时)、轻度依赖(2小时<使用时间/天≤4小时)、中度依赖(4小时<使用时间/天≤6小时)、重度依赖(6小时<使用时间/天≤8小时),若使用者使用时间小于判定时间或戒断性分数≤8,则结果降一级,若大于判定时间,则结果升一级,升降级条件均满足时,则保持总分判定结果。

表3 被试MPAI测量结果及智能设备依赖程度

表4 LEH睡眠与心率监测数据

表5 LHR睡眠与心率监测数据

表6 LLL睡眠监测数据

表7 LXM睡眠监测数据

表8 WZ睡眠监测数据

三、问题性智能传播参与对青年造成睡眠损害

问题性智能传播参与形成了参与中的“惯性身体”,这是借用了物理学中的概念表述,“惯性”表示物体保持某种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性质,是对运动状态发生变动的阻抗程度,该程度形成惯性力,是当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使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倾向。借用这个概念,可以非常准确地描述智能传播中青年参与的身体状态。当青年以某一种使用状态,适应了一定的智能传播情境,其身体、情绪导致日常行为将保持一定的参与状态,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惯性身体”,当身体疲惫或准备入睡这种抑制智能传播参与的意念产生时,原有的身体参与状态将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运转,“刷”已经成为智能传播参与的典型动作,并以此形成了强度较大的参与惯性,“一刷就停不下来”“参与戒断那天,没事的时候,还是不自觉的拿出来解锁一下(受访者:CYH)”。惯性身体可以为个体带来智能传播参与中的身体沉浸、情绪愉悦、快感体验,但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比如认知资源的过多占用、身体与精神的过度疲劳,甚至身体和睡眠的损害。

高质量的睡眠是修复生理功能、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过程,长期的睡眠损害或剥夺将严重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智能设备依赖已成为睡眠损害的重要影响因素。过度兴奋或焦虑的心理因素、过度疲劳的生理因素、强光刺激或过于嘈杂的环境因素、不规律的生活节奏等都将导致对深度睡眠的损害,青年中度或重度的智能设备依赖,尤其是睡前长时间的智能设备使用与智能传播参与行为,都将产生过于兴奋或焦虑情绪、身体疲劳以及睡眠环境和生活节奏的变化,进而导致对睡眠的损害。根据阻断实验的监测数据,这种损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问题性智能传播参与导致青年入睡时间延迟

有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睡眠特征呈现入睡晚(平均入睡时间23:28±1:10)、入睡时间延迟(平均00:31±00:35)、睡眠不足(平均睡眠时间6.87±0.96小时/天)等,并且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等情绪或心理问题显著相关。这在本次以高中生为主的阻断实验中同样得到证实。

在正常使用智能设备的情况下,大部分被试的入睡时间为晚间12:00之后,有4位被试的入睡时间甚至接近或超过凌晨1:00,最早入睡时间23:53,最晚入睡时间01:49。10次监测中,有1次入睡时间在23:00—24:00之间,6次在00:00—01:00之间,3次在01:00—02:00之间,入睡时间推迟严重,从对被试的深度访谈中发现,智能传播中的内容吸引力、强刺激、算法推送机制、关系社交的卷入、使用的快感等是形成身体参与惯性并导致睡眠延迟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问题性智能传播参与导致青年睡眠结构失衡

与阻断使用当天的睡眠数据相比,被试正常使用智能设备期间的睡眠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失衡。根据华为手环4给出的参考标准,被试睡眠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第一,深睡占比低,前文已经阐释了深度睡眠对于个体生理和心理的重要意义,标准深度睡眠应占总睡眠的20%—60%,被试的睡眠监测数据显示,正常使用智能设备期间,整体深度睡眠占比不高,2位被试(LEH、WZ)均出现深度睡眠不足10%的情况;第二,浅睡和快速眼动睡眠占比过高或超过标准比例,浅睡和REM睡眠对睡眠和个体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比例过高,则会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甚至造成损害,被试正常使用智能设备期间的浅睡和REM睡眠占比长期处于上限阈值边缘,标准占比范围应为浅睡(L)<55%、快速眼动睡眠(R)10%—30%,4位被试(LEH、LHR、LXM、WZ)均有贴近上限阈值或超过标准范围的情况;第三,深睡连续性较差,深睡连续性反映深度睡眠的碎片化程度,连续性好可提升深度睡眠的功能效率,所有被试在正常使用期间,睡眠连续性均未有达标的情况(标准得分范围70—100),最低得分54分(LHR),并伴有3次睡眠中的清醒(标准范围2次),睡眠连续性较差;第四,总睡眠时长在低水平徘徊,标准睡眠时长在6—10小时,被试睡眠监测结果显示,正常使用期间,最长睡眠时间为7小时38分钟,最短为5小时22分钟,平均6小时39分钟,处于下限阈值边缘。

总体来看,以智能设备使用为代表的问题性智能传播参与导致青年个体入睡时间延迟、睡眠结构失衡,但这种表象背后,实质是由于智能设备依赖所形成的惯性身体。媒介依赖理论(media dependency theory)认为依赖行为中其实蕴含了个体的行动目的,即“个人媒介依赖诉求”,这种诉求包括自我理解、社交理解、行动导向、互动导向、自我娱乐、社交娱乐等六种类型,这与本研究的研究发现一致,基于智能传播进行的“形成自我的实践”,从多个维度满足了青年个体自我呈现、虚拟互动、自我认同、形成整体自我的需求,一方面青年通过不断增加使用时间来实现个体内在的满足感,形成了入睡的延迟,如被试LLL在阻断实验结束后,恢复智能设备正常使用的当天,入睡时间拖延到了01:32,这种补偿行为导致了她最晚的一次入睡经历的出现;另一方面在戒断使用(减少使用时间、停止使用)中极易引发烦躁、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本研究在访谈中也发现了被试的这些负面情绪,其表达了这种情绪上的“错失恐惧”及相应行动,“实验结束之后,立刻查看了手机,因为太想看了(受访者:LXM)”。由此,以智能设备为代表的智能传播依赖所形成的惯性身体,使青年在生理、情绪体验等方面受到困扰或损害。

四、睡眠与体验改善:智能传播参与阻断后的身体表现

本研究从同一受访群体中选择被试,保持了人口统计学变量、日常活动、学习强度、住宿条件等因素基本一致,通过阻断实验,发现中、重度青年参与者在阻断后,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睡眠结构更加合理、趋向均衡,主要表现为:第一,部分被试睡眠时长增加,最长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15分,平均睡眠时长达到7小时10分钟,比正常使用时的平均水平提升了30分钟;第二,深度睡眠、浅睡眠、REM睡眠分配更加均衡,4位被试的深度睡眠得到提升(LEN、LLL、LXM、WZ),其对应的浅睡和REM睡眠均由上限阈值边缘回落至常规水平;第三,睡眠连续性显著改善,在正常使用时的睡眠监测中,所有被试的深睡连续性均低于最低标准(70分),阻断实验中,LHR、LLL、LXM睡眠连续性分别达到79分、81分、97分,改善效果较为显著,“睡眠更安稳了,半夜没醒(受访者:CYH)”“戒断后,睡眠比以前好多了(受访者:LEH)”。

同时,被试报告其情绪体验与日常生活改善明显。此前,腾讯开展过一项社交媒体斋戒实验,结果发现参与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消极情绪显著减少,压力明显减小,深度阅读再次回归日常生活,知识满足、情感共鸣的体验再次出现。本研究的阻断实验结束后,通过深度访谈,被试均表示除了睡眠获得明显改善外,情绪、日常生活体验也得到了较大改变,如LEH是一位重度依赖的智能设备使用者,阻断实验使其感受到因“在线警觉”“错失恐惧”等产生的心理压力明显减小,“心情上更放松一点,没有什么顾虑了(受访者:LEH)”;再如,LHR、CYH是两位中度依赖的智能设备使用者,阻断实验后,使其对过去的智能传播参与和智能设备使用行为产生了深刻的自我反思,并由此调整了日程惯例,“戒断后,感觉挺好,晚上睡眠质量挺好的,不看手机也就不熬夜了。白天就增加自我学习的时间,补充睡眠(受访者:CYH)”“戒断一天之后,使用习惯发生了变化,不打游戏了,觉得之前太沉迷了,改成听歌了(受访者:LHR)”。

另外,2位自愿参加后测的被试数据显示,在阻断实验结束,恢复智能设备的正常使用后,被试睡眠质量与阻断前的水平相当,如LEH入睡时间由阻断时的23:38延迟至00:11,浅睡与REM睡眠占比明显升高,深睡连续性明显下降;LLL入睡时间甚至延迟至01:32,浅睡比例升高至52%,这些都再次证明了中度、重度等问题性智能设备使用和智能传播参与对青年睡眠、情绪等方面的身体损害。

五、惯性身体导致部分睡眠指标未改善

从监测数据中还发现,智能设备使用阻断可以有效改善青年的入睡时间,如LEH、LXM的最晚入睡时间由阻断前01:18、00:53调整至阻断后23:38、23:50,入睡时间调整明显。但一些被试的数据,也体现了长期睡前智能设备使用与智能传播参与所形成的惯性,导致阻断实验中,仍然保持与正常使用时相当水平的入睡时间,如LLL(阻断前00:46和01:08,阻断后00:51)、WZ(阻断前00:26和00:12,阻断后00:21),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第一,参与惯性使个体保持与此前一致的入睡时间。虽然原有使用习惯被打破,但长久的参与惯性所形成的生物钟,引发特定时段的身体感知习惯,睡前较高愉悦度需求和视听觉巅峰体验阈值未得到有效满足,产生个体的空虚感和无聊感,进而导致入睡时间并未提前。“阻断期间,感觉很烦,总想看,总想看,觉得很无聊,找不到事情做(受访者:LXM)”“以前我都习惯听书或听音乐,阻断那天,就有点睡不着(受访者:WZ)”。智能设备介入青年的日常生活场景,如起床(查看手机通知、阅览朋友圈)、洗漱(查看新闻)、早餐(刷微博)、上班途中(刷短视频)等,使对应场景具备了对应的“仪式”,而阻断实验导致智能设备和智能参与所形塑的仪式缺场,进而个体在体验线性时间时,心理时间体验非常缓慢,缺乏对于时间的掌控感。可见,智能设备的缺场,使个体时间体验产生变化,时间的序列及其感知发生改变,原本由智能设备介入的无聊、闲暇等日常生活场景,在智能设备缺场时,部分个体可能突然无所适从,形成连续性对碎片化时间体验的替代,进而引发个体的无聊感。

第二,惯性身体唤醒在线警觉、错失恐惧心理,使个体保持入睡时间惯性。当前在线社交已经全面浸入青年的日常生活,线上的虚拟空间其实已经充斥着有关现实社会问题的讨论,工作、学习、日常事务已无法离开基于智能设备的在线社交和信息传播的参与。有研究发现,智能手机成瘾直接影响青少年睡眠质量,同时也通过情绪的中介作用,进而对青少年睡眠质量产生影响,成瘾会增加个体苦恼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并削弱积极情绪,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所进行的认知加工过程占用了过多的认知心理资源,导致个体对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降低,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另外,腾讯有关社交斋戒的实验也发现,短期的斋戒引发了诸多负面影响,导致了被试“错失恐惧”心理的产生,仿佛游离于群体之外,出现被隔离和排挤的焦虑感,失联、信息闭塞、缺乏共同体验的谈资、情绪宣泄缺乏出口,这些都进一步引发了个体缺乏安全感、归属感的情绪反应,并伴随焦虑感的增加。这种身体惯性和情绪体验,对本研究中部分被试入睡时间并未改善的情况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从后期的深访资料中,也获得了相关论据支持,“不抓着手机,就感觉没有安全感(受访者:LHR)”“阻断那天,就总想看,忍不住,总是觉得手机上有点事,即使不看,贴身带着也行(受访者:LHR)”。

六、睡眠自我评估偏差将增大参与风险

除上述基于监测数据发现的睡眠未改善情况外,还存在一种被试主观报告的未改善情况,这种情况基于被试对自身睡眠的主观感知和自我评估,“我的睡眠感觉变化不大(受访者:LHR)”“睡眠没变化,感觉更延后了,有这些平板啊、手机的时候就刷着刷着就睡了,现在不让用,就得在那逼着自己睡,反而睡不着(受访者:LLL)”“根本睡不着觉(受访者:LXM)”。研究者通过智能手环对被试睡眠的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后发现,被试对睡眠质量的主观感知、自我评估与真实情况存在严重偏差。

LHR是一位中度依赖使用者,正常使用时,存在入睡过晚、浅睡比例超标、深睡连续性不达标、夜晚醒来次数超标等诸多问题,阻断后,其深睡连续性提升明显,醒来次数减少,这与其报告的“睡眠感觉变化不大”存在偏差。

LLL是一位重度依赖使用者,正常使用时存在入睡过晚、深睡连续性不达标、夜间醒来次数超标等问题,阻断后,其深睡比例明显提升,REM睡眠有所下降,深睡连续性大幅提升,这与其报告的“逼着自己睡、反而睡不着”存在偏差,该被试平时有用智能设备听歌睡眠的习惯,主观感知的偏差可能与其阻断时未使用智能设备听歌入睡而导致习惯改变有关,并且可以观察到其阻断后虽然深睡连续性大幅提升,但清醒次数也在升高,可能均与该习惯的改变有关。

LXM是一位重度依赖使用者,正常使用时存在入睡过晚、浅睡占比过高、REM睡眠超标等睡眠问题,这与其报告的“昨晚虽然睡的晚,但倒头就睡,感觉睡得不错”存在偏差。从睡眠监测结果观察,该被试正常使用智能设备期间,睡眠质量并不高。阻断后,其入睡时间显著提前、深睡比例和深睡连续性明显提升、浅睡占比下降,深睡连续性达到97,总睡眠时长达到8小时15分,改善效果非常明显,与其报告的“根本睡不着觉”存在偏差。

这种睡眠偏差的自我评估与感知,可概括为:智能设备使用与智能传播参与带来睡眠损害时,被试认为睡眠质量不错,这可能与沉浸使用、身体疲劳、精力透支有关,导致被试产生睡眠质量较高的错觉;而阻断后,被试认为睡眠质量没变化、没改善,这可能与突然改变惯性身体所带来的不适应和无聊感相关,导致被试认为睡眠质量不高的错觉。本研究所发现的这种自我评估偏差,在青年的智能传播参与中,对其自身存在较大风险。睡眠感知损害、自我评估等是抑制问题性智能传播参与、形成合理健康参与行为的重要内在要素,如果自我感知与评估存在上述偏差,将导致更加严重的睡眠延迟问题,从而造成对青年身体、情绪、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损害。

七、结语

阻断实验中,被试的负面情绪反应以错失恐惧为主,并且有被试报告了情绪上的短暂放松(LEH)的正向情绪反应,这可能与本研究阻断时间短、被试明确知晓其可继续使用智能设备的日期有关。另外,本研究的监测数据还提示,阻断使用时,虽然被试的深睡连续性大幅改善,但夜间醒来次数均显著增多,这可能与日常使用习惯突然发生改变有关;从两位自愿报告心率的被试的数据来看,阻断期间个体的心率明显比正常使用时期加快,这可能与更多地参与日常活动、现实交流以及情绪改善有关。但这些现象的成因均未在本次实验和研究中获得证据支持和解释,期待在后续研究中继续深度探讨。

“只要有替代的事项,其实我觉得手机还是可以和生活分离的,比如增加一些知识来源的东西,书籍呀、电视呀、广播呀这些(受访者:WZ)”,智能传播参与在提升青年知识水平、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先进网络文化的参与、匹配及触达机制尚不完善,算法推荐技术的文化适配性相比于兴趣匹配度应获得更高的优先级。不少备受问题性智能传播参与、虚拟社交等困扰的青年个体,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着一定程度的抵抗实践,如屏蔽、减少好友数量、减少信息订阅数量或社交媒体关注数量、关闭功能(如朋友圈)、不更新、不学习和参与新功能使用、卸载、远离手机、强制阻断(手机关闭、不带手机)等,通过主动阻断,形成体验美好生活的实践。但智能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研究发现其中所形成的惯性身体及其对青年睡眠、情绪的影响和损害,结论最终不是指向不参与,而是提倡合理参与,减少依赖和负面情绪,增加知识建构、自我修炼等,使青年个体摆脱惯性的身体,而更加关注自我,正如福柯所说“照顾自己”“认识自己”。

注释:

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21年9月15日。

② 张洪忠、兰朵、武沛颍:《2019年智能传播的八个研究领域分析》,《全球传媒学刊》,2020年第1期,第37页。

③ Anderson Cooper.GroundbreakingStudyExaminesEffectsofScreenTimeonKids.https://www.cbsnews.com/news/groundbreaking-study-examines-effects-of-screen-time-on-kids-60-minutes/.2018-12-09.

④ Peter Vorderer,Nicola Krömer,Frank M.PermanentlyOnline-PermanentlyConnected:ExplorationsIntoUniversityStudents′UseofSocialMediaandMobileSmartDevice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vol.63,no.10,2016.pp.699-701.

⑤ 陶圣屏:《手机即自我: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行为深描研究》,《现代传播》,2019年第11期,第146页。

⑥ 腾讯网:《华米科技发布2019国人睡眠报告:平均入睡12点,睡眠时长不到7小时》,https://new.qq.com/omn/20200321/20200321A03KE400.html,2020年3月。

⑧ 张景行:《探讨深慢波睡眠机制的重要意义》,《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年第8期,第67页。

⑨ 不同的文献,从不同角度划定了REM、浅睡眠、深睡眠在睡眠中的合理比例,指标各不相同。本研究使用“华为手环4”进行测量,相应的比例标准也即参照其给出的指标进行解释。

猜你喜欢

连续性惯性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基于KF-LESO-PID洛伦兹惯性稳定平台控制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连续性
无处不在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