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研究
——以天水市为例
2021-03-02王明亚
王明亚
(天水市行政学院,甘肃 天水 741018)
全国省域经济大多表现为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优先快速发展,其他城市相对滞后的状况。甘肃省在以兰州为中心的城市圈形成后,在沿陇海线狭长的区域纵深内,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自湖北省社科院秦尊文根据湖北东西发展不平衡,提出“省域副中心城市”概念后,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并得到各省政府部门肯定,纷纷出台城市发展规划,全国有48个城市被决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紧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三大国家战略平台作用,提出“构建一廊四轴多中心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并确定兰州为省域中心城市,天水、酒泉—嘉峪关、平凉—庆阳为副中心城市地区。这是根据甘肃省区域发展实际作出的战略选择,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研究价值。因此,加快天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对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十二五”以来天水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逐年前移,赶超进位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市生产总值从2011年357.55亿元增加至2018年652.05亿元,年均增长8.96%,总量由2011年全省第5位前移到2018年第3位,增速由2011年全省第13位前移到2018年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从2011年292.40亿元增加至2018年656.67亿元,年均增长13.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73.82亿元增加至2018年104.70亿元,年均增长5.12%。大口径财政收入从2011年60.17亿元增加至2018年162.52亿元,年均增长15.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1年150.08亿元增加至2018年269.80亿元,年均增长8.74%。
(二)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市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133.15万人减少至2018年底15.04万人,累计减贫118.1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43.31%下降到2018年4.87%,2019年预计减贫11.6万人以上,全市贫困发生率预计将下降到1.11%以下。
(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壮大,2018年全市果品、蔬菜、畜牧业产值分别达到87.5亿元、88亿元、85.1亿元,劳务收入达到145.6亿元,中药材产值20.31亿元,乡村旅游综合收入9.2亿元。工业产业加快转型,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良好,华天科技、长城电工、星火机床三大产业园建成,岐黄中医药产业园、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军民融合、通用航空等产业有序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迅猛,接待游客从2011年850万人次增加至2018年4219万人次,年均增长25.72%,旅游综合收入从2011年46.03亿元增加至2018年253.3亿元,年均增长27.58%。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甘肃(天水)国际陆港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由2011年18.74∶39.76∶41.50 调整为 2018 年 13.97∶30.68∶55.35。
图1:2011-2018年天水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
(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启动“八大新城”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1年42.5平方公里增加到2018年68平方公里。红桥、天润桥、天秀桥、成纪大道、秦州热源厂、天水高铁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及站前广场、翠湖公园、马跑泉公园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绿化景观项目建成使用,城区引洮供水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市体育中心、秦州大道、麦积山大道主体完工,曲溪城乡供水、有轨电车示范线一期、藉河风情线二期等项目投入使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天平铁路、宝兰客专、宝天高速、十天高速、甘谷至麦积二级公路等项目建成通车,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加快推进。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1年31.11%增加至2018年41.65%。
(五)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13051元增加至2018年26581元,年均增长10.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3266元增加至2018年7693元,年均增长13.02%。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社保、棚改等取得新进展,民生得到较大改善。
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实力较大,经济辐射能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距离省会城市有一定距离(通常为150公里以上),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一个真正的副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不仅应当与周边城市相比有相对优势,而且其经济总量不得低于2500亿元(2016年标准) 才有资格(西部城市除外)。人口总量既能反映当地的经济实力,也能反映出当地的经济活力,因此副中心城市必须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人口规模。二是周边有相应的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周边应该有相应的城市群,具备发展的载体与网络,具有自己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经济网络,并与之有密切的经济、文化、物流联系。三是距离中心城市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与中心城市太近,则完全处于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内,起不到弥补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空白的作用;与中心城市太偏,则不能起到中心城市与空白地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省域副中心城市距离中心城市距离在300~500公里范围为最佳。
三、天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天水自然资源富集,区位优势突出,产业优势明显,商贸繁荣,人文荟萃,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第一重镇、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中转站、关中平原城市群向西开放的前沿、甘肃承接东部产业梯次转移的重要基地,具备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良好基础条件。
图2:2018年甘肃省各市州常住人口
(一)人口规模较大,人力资源相对丰富。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5.49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2637.26万人的12.72%;全市城镇常住人口139.73万人,占全省城镇常住人口1257.71万人的11.11%。
(二)区位优势明显,承载中转功能突出。天水位于陕甘川三省之要冲,东邻陕西宝鸡,西连兰州,北接平凉,南通陇南和巴蜀,位于西安、兰州两大省会城市中点,距离西安市、兰州市约260公里,距离成都市约600公里、重庆市约800公里,兰州市等大城市对天水及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相对较弱。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横贯东西,十天高速向南与湖北、成都、重庆相接,天平高速公路北通宁夏、内蒙。天水机场开通了西安、重庆、天津、杭州、南京等多条航线,宝兰客专开通运行,实现了与全国多地城市间的快速连接。随着宝兰客专、十天高速、天平高速、静天高速建成通车,天水公路、铁路、民航“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交通物流枢纽和通道优势进一步提升,天水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日益增强。天水自古以来就是陇东南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物流枢纽,天水与陇东南其他市产业互补性强、关联度高,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广泛紧密,具有广收兼容、辐射四周的区位优势。
(三)工业基础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天水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和重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地,已形成了以星火机床、风动机械等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以213电器、长城开关等为龙头的电工电器产业,以华天科技、华洋电子等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岐黄药业、太极阿胶、长城果汁等为龙头的医药食品产业,以天水祁连山、天水中材等为骨干的建筑建材产业,产业体系较为齐备。航空维修制造、数控机床、电子封装测试、汽车轴承、中高压开关柜、风动工具、石油钻机电控系统等行业和产品,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部分产品和技术处于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其中华天科技电子封装测试规模已发展为全球第六,国内第二。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39个。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是西北五省区唯一一所中低压电器专业检测机构,拥有国家高低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12项国家级授权资质。国家级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县域工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初步形成,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大幅提升。
(四)特色农产品繁多,发展前景广阔。天水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农产品质优品繁,是甘肃省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等农特产品生产基地。2018年,全市果品总面积350万亩、产量240万吨,蔬菜总面积135.1万亩、产量380.8万吨,畜禽饲养总量2675万头(只),中药材总面积40.2万亩、产量8.8万吨,拥有花牛苹果、秦安蜜桃、麦积葡萄、秦州大樱桃、甘谷辣椒、武山蔬菜等一系列农产品知名品牌。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十大名园”。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五)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富集。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五大文化”源远流长。天水风光秀美,自然景观兼具北雄南秀,是享誉国内的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胜地,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天水康养资源丰富,拥有中草药资源517种,药品生产批准文号310个,药品生产企业15家,生产中药制剂151种。地热资源丰富,已建成街亭、清水、武山三处规模较大的温泉度假村,发展大健康产业要素齐全、优势明显,白鹿仓、绿地、天适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投资的康养产业项目在天水落地。
(六)自然生态独特,人居环境优良。天水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市区平均海拔为1100米,年平均降水量574毫米,常年平均气温在1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风光秀美,森林覆盖率为36.4%,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358天,是陇上最佳宜居城市,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天水建设西部最佳宜居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条件。
尽管天水具备诸多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优势,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经济实力不够强大。2018年,天水市生产总值652.05亿元,总量位列全省第3位,分别为甘肃省、兰州市的7.91%、23.86%,低于庆阳市56.10亿元,高于平凉市和陇南市;天水市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为19479元,分别低于甘肃省、兰州市、庆阳市11857元、53663元、11833元,高于平凉市、陇南市803元、5083元。与陕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宝鸡市相比,不论生产总值、还是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差距都较大。
二是交通“瓶颈”制约较大。民航方面现有天水军民合用机场等级低、航线少、吞吐量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天水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铁路方面路网布局和建设不够完善,天平铁路功能单一,客运能力弱,且有待改造提升并向庆阳延伸,连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天水至陇南铁路尚未打通;公路方面高等级公路占比低,二级以上公路比重仅占6.5%,清水县和张家川县未通高速公路,以天水为中心的陇东南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战略通道优势在目前条件下尚难以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表1:甘肃省、陇东四市及宝鸡市2018年部分指标对比
三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存在一产不强、二产不大、三产不优的问题。农业基础条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大路货”产品比较多,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工业方面除个别重点企业外,大部分加工制造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弱,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缺少大企业大集团引领支撑,产业技术升级缓慢,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严重不足,工业经济总量偏小、整体质量和效益水平不高。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发展滞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水平不高,尚未形成在国内极具影响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星级酒店、知名旅行社、金牌导游发展培育缓慢,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比较低,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不强。产业发展成为天水创建省域副中心城市最大短板。
四是城市功能有待完善。自1985年实施地改市以来,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因长期受规划滞后、投入不足等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分区不尽合理,城镇服务功能不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严重不足,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市场、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缺乏。2018年,中心城区面积达到68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1.65%,但仍然低于全国(59.58%) 和全省(47.69%) 平均水平。
五是要素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天水人多地少,山多川少,受“两山夹一川”特殊地形制约,建设用地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愈益突出,承载产业发展和聚集人口能力有限。天水军民合用机场位于秦州、麦积两区主城区中间,受机场净空限制,机场及周边近20平方公里的土地无法深度利用,城市发展空间严重受限。天水是甘肃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3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5,全省人均水资源的2/5,水资源供给与发展需要还存在差距,水源地建设与保护、水质监测、科学用水、污水处理等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六是竞争软实力较弱。天水虽为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不高不大。天水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群众就业渠道窄、就业压力大,居民收入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许多当地劳动力因就业岗位不足转移到外地创业或就业,加之房价与周边地区相比明显偏高,与收入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导致部分有在天水创业发展意愿的投资者转移到外地发展,直接影响了城市人口的增加、产业的发展和消费的有效扩大。与其他城市相比,天水的空气质量整体上比较好,但季节性、阶段性的沙尘暴、雾霾时有发生,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有所增加,水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四、天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
(一)总体思路。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为底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十大生态产业为统揽,突出工业强市战略,突出优先发展丝路寒旱现代农业,突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首位产业,突出强化交通水利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打造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突出全面优化美化生态环境,着力把天水打造成省域副中心城市。
(二)目标定位。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重点是建设“三城两地一枢纽”,即: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西部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陇东南区域交通物流枢纽。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一项战略性重大工程,不仅需要国家、省、市规划和政策的强化推动支持,更需要市县区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的主动作为。
五、加快建设天水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本举措
(一)统筹规划城乡功能,完善省域副中心城市体系。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正在形成“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的战略格局和空间组合链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新发展理念,顺应城镇化建设的大局,加强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一是加快构筑大城市框架。由市政府主导,依据五县县城、重点乡镇的区位与中心城区的空间关系以及未来交通发展规划,立足于发挥各自优势,以2030年为远期、2025年为近期,制定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规划以及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健全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一核、三轴、两区”城镇核心地区空间协调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城镇空间拓展、风景名胜区保护、重大设施建设以及关键资源保护利用等工作,进一步调整优化城乡建设规划布局,将甘谷、秦安两县纳入中心城区组团,积极推进甘谷、秦安撤县设区,以五县县城为基础,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建设。赋予洛门、磐安、六峰、安远、龙山、大地湾、甘泉等省列重点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在计划、规划、房地产、建设、土地等方面的必要管理权限,争取国家省上在我市非县级政府驻地的洛门、磐安等部分特大镇增设一批小城市,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型、商贸发展型、工业带动型、历史文化型、生态旅游型等新型小城镇、专业镇、专业村,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组团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加快建立以中心城区、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等现代城镇群为主体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促进核心地区优先发展。以中心城区为重点,采取片区统筹开发,综合配套建设,整合做大项目的方式,加快旧城区的整理改造,完善中心城区功能,积极推进“八大新城”建设,尽快搬迁天水机场,扩大秦州、麦积两区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加快开发东柯河—颖川河河谷和太京—藉口片区,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通市区连接三阳川的三条隧道,形成天(水) 定(西) 高速公路—天(水)平(凉)高速公路—三阳川隧道—渭河河谷麦(积)甘(谷)二级公路环线;结合机场搬迁与城区供水工程的实施,加快推进二十里铺、社棠工业新城、西十里至藉口镇片区四大区域的开发建设,强化支撑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平台。
(二)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承载力带动力。具有较强承载力和带动力,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础和重点。一是加快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坚持基础优先战略,以公路、铁路、民航骨干网络为重点,加快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主要出口公路、旅游交通网络和高速铁路、普速铁路、机场建设,打造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全面畅通连接陕西、四川及周边市、县区的运输通道,实现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广通,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二是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以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建设为重点,谋划和建设一批跨区域、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全面加强城乡水源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和高效配置,保障重点城镇、工业园区用水需求。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庆阳、平凉等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加快论证筹划建设陇东南煤电化工基地,成为西电东输、北气南输、陇东煤炭西南输出通道。三是加快城镇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启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步消除“马路拉链”和主要街道蜘蛛网架空线现象。四是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高速宽带网络基础建设,加快光网城市和5G网络建设,实施铜缆光纤化改造,推动光纤到户,推进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由乡镇向自然村(组)延伸,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推动基础信息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加快建设天水大数据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制造天水”向“数字天水”“智能天水”转变。
(三)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创业就业聚集人口。只有产业强才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引和聚集人口向城镇集中,进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按照“一产调结构、二产扩总量、三产强基础”的思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科学构建产业布局,加强与周边城市产业对接,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一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高水平推进“4+2”农业产业振兴行动,大力发展果品、蔬菜、畜禽、中药材、食用菌、特色粮油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落实好第二轮土地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支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构建具有天水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化转型。二是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把工业作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核心,以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引领,以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机械制造、电工电器、医药食品、建筑建材产业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依托华天科技、华洋电子、长城电工、213电器等重点企业,整合市内外分散布局的集成电路、电工电器等企业,布局建设一批微电子产业项目,突出发展新一代智能化输配电装备、电路元器件、应用电子设备。加快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好大型客机改货机及维修能力建设等项目,将天水打造成国家集成电路生产封装基地和智能化输配电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抓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建设,大力开发生产、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钢结构等新型建材和新技术,提高建筑质量效益,将天水打造成西部重要的装配式建筑生产示范推广基地。抓好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区增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引强引大,创新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动能,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形成特色工业竞相发展新优势。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把第三产业放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强力推进商贸活市战略实施。积极推进天水现代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融资租赁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天水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在天水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基地、贸易集散地和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健康、养老、养生、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吸引金融和担保机构、企业财团在天水设立分支机构,发展信贷、保险等金融业务,繁荣金融服务业。鼓励市内外科研院校、各级科技推广组织、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质检中心等以多种方式参与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先导产业,抓好麦积山、伏羲庙、大地湾等大景区建设,深度挖掘天水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培育一批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产品,壮大一批文化旅游企业,努力把天水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生态宜居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最终目标和重要保障。一是强化污染防控。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十大工程”,严格落实环境准入制度,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八项机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土壤污染防治,强化城乡生活污水收集治理,加大渭河、藉河、葫芦河、散渡河等重点河流整治力度,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档次。二是加快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2018年7月发布的《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出到2020年建成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中原、关中—天水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和200个国家森林城市。我们要抢抓机遇,积极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荒山荒坡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切实抓好小陇山、秦岭北麓、黄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等重点区域造林绿化、美化,提高造林绿化档次质量。积极推进国家级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和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清水县三黄谷、清水县温泉、武山县卧牛山、武山县老君山、秦州区太阳山、秦州区绣金山、秦安县凤山、甘谷县尖山寺、张家川县云凤山等省级森林公园建设。以南北两山,渭河、藉河两河为重点,加快城市间成片森林、湿地,道路、水系林带等区域生态廊道建设,拓展生态游憩空间,完善休闲绿道网络,发展惠民生态产业,全力打造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三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为目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积极推广利用地热、地岩热等清洁能源,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及重点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广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产业链延伸、资源综合利用及废弃物循环利用,持续降低工业、建筑业等领域能耗物耗。深入实施《天水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天水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推广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循环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种养加相结合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十大绿色生态产业,促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四是着力打造宜居环境。立足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建设,加大名城保护工作力度,加快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地上地下停车场、停车楼以及立体式停车场方便居民生活,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为广大群众创造舒适便捷、无后顾之忧的宜居环境,努力把天水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城。
(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强大动力。一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全面落实促进科技进步与体制机制创新,整合天水现有科技人才、科研设备和科技信息等资源,进一步加大财税政策支持、优化服务、营造公平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加强与周边城市科技资源进行对接,建立综合孵化器、专业技术孵化器、留学生(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快数控机床、制管设备、电工电器、高端集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保健食品、节能环保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积极引进培育人才。加快制定引进紧缺人才(技术、研发、设计人才等)和高层次人才(管理人才)的政策措施。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政策,拓展人才引进渠道,扩大人才引进范围,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入产业集群或是进行短期讲学和进行技术指导。持续推进校企联合,大力整合做强做大职业教育,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深入推进全民终身教育,促进全体职工立足岗位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全面提高职业技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和积累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三是弘扬“企业家”和“工匠”精神。要把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提升放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经营者、员工更新管理知识,修补知识漏洞、提高技能,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技能,勇于作为、敢于担当的“企业家”和“工匠”,为做大做强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六)搭平台建机制促协调,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一体化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点之一。一是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可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及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天水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强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有序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相关各项工作。由市政府统筹,制定行动计划,将每年重点工作、重大建设项目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确保落实见效。二是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联合工作机制建设,加强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及省内外城市合作交流,与中亚、欧洲等国家相关城市建立友好互建城市,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创新合作交流新模式,加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科技、教育、人文交流合作。全力支持天水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宽天水装备制造、电工电器、挖掘机、防霜机等名优工业品,果品、蔬菜、中药材等农特产品在国内外的销售市场。
(七)提早谋划出台优惠政策,探索破解瓶颈制约路子。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动能转换时期,城镇化呈现出新动向、新表现(部分学者称为二次城市化)。主要特征是:城市发展逐步由点状城市向互联互通城市带转移,这一阶段,一二三四线城市划分标准不再适用,未来如不能融入城市群,就有可能变为收缩型城市。主要表现是:不少城市人口绝对数量开始减少,部分城市出现了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的“户口倒挂”现象(2018年,天水市户籍人口372万人,常住人口335.49万人,常住人口已显著低于户籍人口);许多城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不增反降;城市常住人口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速度明显放缓。为此,推动天水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必须研究出台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近年来,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挑战,增强城市发展实力和竞争力,东部发达地区的引进“人才”政策措施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和调整,部分城市已由吸引“人才”转向了吸引“人口”,“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年轻人”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稀缺品”。建议决策层面要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加快实施以提高质量为导向、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研究制定出台适合天水实际、留住当地人才、吸引外来人口来天水落户创业就业的新型城镇化配套政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允许在城镇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镇公共户口落户,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并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加大城市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促进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率,为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二是制定出台“人地财挂钩”等配套政策。根据国家、省上有关政策规定和统一部署,市政府在做好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乡村规划管理、合理引导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出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在安排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财政扶持资金时,增加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的权重,探索城镇贫困人口在原籍的宅基地复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在输入地使用,调动县区吸纳农民转移积极性,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步伐。三是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天水市农村存在着大量的闲置宅基地、养殖场等建设用地,市政府坚持在符合城乡建设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制定出台农村闲置宅基地、养殖场等建设用地复垦腾退优惠政策和实施细则,吸引农户依法自愿退出闲置宅基地、养殖场等闲置建设用地,由所在村复垦,新增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就地就近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加快推进集体经济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所有权一体化、分割转让。积极探索推动城中村、城边村等连片开发土地依法合规整治入市,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做大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四是健全城市投融资机制。在有效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前提下,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投入、政府投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适度扩大信贷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进行项目融资,加大对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城市补短板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能吸引民间投资的项目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广泛向民间资本推介,多种途径吸引民间投资。五是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公平有效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用地、人才、降低成本、市场准入和财税支持等要素保障,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