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1-03-01梁炳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8期
关键词:德育策略德育课程小学德育

梁炳根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德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它在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现代小学教育阶段,要想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就要在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有效途径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课程;德育策略

加强小学德育建设已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当前小学道德教育建设的必要课题。对此,本文进行了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的分析。

一、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缺乏正确指导

对小学道德建设缺乏认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父母忽视了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各科成绩分数,不太注重学生的其它方面,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只求学科成绩分数高,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对德育课程建设不够重视,德育课时安排的相对较少,教师私自挪课、占用知识技能课,拼命抓主科的教学成绩,导致德育工作只注重形式,无实质内容,只注重主科教学质量,轻视德育工作效果,甚至疏于管理;一些学科教师只传授教材知识内容,没有进行学科德育渗透,没有认真汲取教材中关于德育的精华,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学校德育工作不考虑学生实际,不注意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探讨,导致小学生在学校缺乏系统的道德教育。

2.教学观念的滞后性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新的道德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出现和提高,因此,德育的内容亦需要不断更新。小学德育教材内容,相对于当今道德生活而言是陈旧的、匮乏的,小学德育内容已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特别是教育内容和现实情况相差太大,甚至对立而行;教师的观念逐步改变的时候,家长的观念也是严重滞后的;再有就是,学校教育是按照规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规划,可是地方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却是另一个样,凡此种种,都或重或轻地影响着道德教育、德育工作和成效。要想增强道德教育的切实作用,就要与实践相结合。

3.互联网对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是把“双刃剑”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已进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在如今这个全新的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但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会发现,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它在为学生带来海量的学习资源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例如,暴力、色情、毒品等有害信息充斥着网络世界,这对于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小学生极易沉迷其中,从而在网络上花大量时间,不仅耽误了学生的正常学习,还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道路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对策

1.创建学科性德育课程

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想有效提高效率,就要提高全民德育水平。实施全民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在学科教育中实施德育。所谓学科道德教育渗透指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要求,结合学生的情况,再进行深入探讨课程中的德育资源。通过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机制的有效运用,不仅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也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学校应该在理论上给教师一些指导。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个性的和谐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如何加强学科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仍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虽然很多教师对此很感兴趣,但却不知道从何入手。因此,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学习不同学科的教学策略,真正了解将德育融入不同学科的有效途径。其次,应该在制度方面给予教师一定的指导。除了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作用外,规章制度还具有监管和主导作用。因此,学校应不断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方面为出发点,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参与,德育目标实施及实现情况以及教师课堂行为等相关因素。再次,在活动方面,学校应当为教师创造更大空间。比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校可积极开展“一课一得”活动,使教师在每次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并且将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记录下来。对于教师的反思内容,不但要在教研活动中进行讨论及交流,在学科德育工作中也要以此为素材。

2.加强学校、社会、家庭合作,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学生要想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付出努力的不仅局限于学校,学生的家庭,包括社会,也有着巨大的责任。所以,只要学校、家庭、社会联起手来,互相努力才能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品质道德。特别是在家庭中,学生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学生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受到父母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中的父母一定要做好表率的作用,指导孩子正确的成长路线。其次是在学校和社会,学校的大环境和教师的行为举止都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品质。而社会的风气也在无时无刻不触及学生的心灵。因此,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努力建立起良好的道德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有全民道德素质提高了,社会才会发展得越快,才能建立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真正实现道德教育和生活道德化。

3.发挥互联网作用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面对网络带来的冲击,中小学德育教师必须正确引导,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一是要加强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得学生在互联网世界可以甄别出有用的信息,防止学生沉迷于网路世界。所以,增设网络应用技术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二是为了防止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步入歧途,大力开展有关网络世界的法律主题活动,让学生知道不好的网络信息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第三,如今网络世界含有大量学习资源,有关德育的学习资料在网络上也有许多,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搜集相关学习资料。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使得德育信息化。不仅是学校教授学生互联网的知识,政府相关部门行动起来,为学生们构建一个良好的绿色网络环境。

三、结语

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道德教育的倡议越来越突出,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构建学科积极的德育活动,使小学德育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巧花.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J].科教导刊,2014(6)

[2]李炽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文渊(高中版),2020(5).

[3]杨吉荣.小学思想品德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德育策略德育课程小学德育
浅析离异家庭学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
浅谈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德育策略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