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周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2021-03-01何改霞姬海瑞马苗苗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牙周护理人员研究组

何改霞,姬海瑞,马苗苗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医院,陕西 延安 716000)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牙周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是危害患者牙齿和全身健康且高发的口腔疾病,也成为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1]。牙周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牙结石、牙菌斑等局部刺激引起牙龈红肿、出血,不断破坏牙周附着,使得牙槽骨吸收,引起牙齿松动、移位,最终致使牙齿美观和咀嚼能力受到影响。牙周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臭、牙龈出血、牙周袋、牙齿松动、牙痛、牙石堆积、牙龈边缘红肿、牙龈边缘渗出脓液,牙疮、牙齿移位等等[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牙周疾病患者一般给予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能很好地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多数接受手术治疗的牙周疾病患者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均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负面情绪和压力,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加手术治疗的难度,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3],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牙周病科和牙体牙髓病科主要针对收治的115例牙周手术患者展开对比护理分析,旨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牙周手术患者的护理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牙周病科和牙体牙髓病科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并实施牙周手术治疗的患者115例分成2组,常规组57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8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18岁,年龄均值为(42.15±3.69)岁,其中翻瓣术患者15例,牙周植骨术患者10例,牙龈切除术患者20例,引导性组织再生手术患者12例;研究组58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6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19岁,年龄均值为(42.17±3.71)岁,其中翻瓣术患者16例,牙周植骨术患者12例,牙龈切除术患者22例,引导性组织再生手术患者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由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下通过。

纳入标准[4]: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X线牙片确诊符合牙周疾病的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治疗指征,且不存在手术禁忌证。

排除标准:合并较为严重的智力低下、先天性心脏疾病、精神障碍、沟通障碍、心肺肾功能不全及不同意参与本次观察的患者。

1.2 方法

常规组57例牙周手术患者进行基础性护理,研究组58例牙周手术患者在基础性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心理疏导:手术开展之前,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年龄、工作类型、文化程度及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等为患者制定心理护理计划。采用发放健康手册、PPT讲解、定期讲座、一对一问答等多元化的健康宣教形式强化患者和家属对于疾病、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让患者全面了解牙周手术治疗的意义和必要性,减少患者未知的恐惧,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及配合度。此外,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开展患者心理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包括音乐疗法、放松疗法、聚焦解决问题模式、陪伴疗法等,多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和正性暗示,向患者介绍手术室先进的医疗设备及主刀医生精湛的操作技术等,并为患者介绍以往成功治愈的案例数量及典型案例。叮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陪伴、关爱和支持,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手术治疗前的心理负面情绪和压力。②术中心理干预: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手术流程,交代术中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放松,针对局部麻醉的患者多与患者谈论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话题,给予患者眼神和肢体上的鼓励和鼓舞,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做好隐私护理、安全护理、保暖护理等减少手术治疗中不良事件的发生。③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深入患者群体全面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给予患者支持鼓励和夸奖,鼓励和引导患者克服自卑、害怕的心理,和患者一起回忆工作和生活中愉快的话题,增强治疗依从性和自信心。医院通过定期举办相同类型的病友会分享自我护理或护齿心得,促使患者之间相互鼓励和借鉴学习,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手术治疗后产生的害怕、紧张等心理。此外,护理人员应用专业的护理技能指导患者进行牙周护理,包括如何预防感染、出现某种并发症之后应如何处理、如何避免再次发生牙周疾病等,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增强患者的生活自信,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1.3 观察指标

对2组牙周疾病患者护理干预后进行评分,包括牙科焦虑量表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有效性指标的比较,具体方法参照文献[5-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护理有效性比较

研究组58例牙周手术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有效性显著高于常规组57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常规组与研究组患者牙周手术后不同 护理干预护理有效性比较

2.2 牙科焦虑量表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牙周手术患者干预后的牙科焦虑量表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相对于常规组患者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2组牙周手术后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焦虑量表、抑郁、疼痛评分比较分)

2.3 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牙周手术患者干预后的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牙周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2组牙周手术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的舒适度评分、 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牙周疾病主要是由于牙菌斑微生物等因素长期刺激导致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影响患者颌骨功能,甚至导致牙槽骨骨质的吸收,最终牙齿丧失,失去咀嚼能力。手术治疗控制菌斑,同时用药物控制炎症是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疾病的主要手段[8]。

对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人员的全面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治疗信心,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患者牙科焦虑症的主要措施。以往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围绕手术开展一系列基础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但缺乏预见性和心理层面的针对性,使得患者在手术前后依旧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预后[9]。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基于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手术类型、疾病严重程度、对自身疾病和手术的认知水平、年龄和性格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护理途径和护理方式积极影响患者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10]。本次观察中针对牙周手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等各阶段的一对一护理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手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负面情绪及抑郁状态,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从整体上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性[11-12]。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组牙周手术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的常规组牙周手术患者,说明心理护理对牙周手术患者的可行性较高,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牙周护理人员研究组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美观的影响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