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技术与装配式生产的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管理研究
2021-03-01郭曼曼
郭曼曼,路 旭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沈阳 110168)
引言
根据空间生产理论,空间是由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居民的生产、生活、娱乐等改造自然、融入自然的活动生产空间。与此同时,人在自我反思作用下形成特定的信仰、习俗、知识等地域或民族文化,特定的文化又以符号、图腾等表征方式作用于空间[1]。在人的实践与反思作用下,空间是伴随人类不间断的实践活动呈持续动态发展态势的[2]。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实践生产力水平和不同文化制度条件下形成的建筑空间也各不相同。中国东北地区的乡村空间从游猎生活到农耕生活、再到工业生产经历不同历史时期,各时期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不同的文化习俗和民居空间形式,尤其是近年来的工业文明时期,工厂装配化、数字化管理等生产技术被应用到乡村建设中,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文化审美正处于融合的初期,存在美学退化、千村一面等问题。
装配式建筑是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主要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式,把传统工匠现场作业化的建造生产转化成现代工厂化生产[3]。具有生产工期短、建设成本低、节能减排、节省人力、舒适度高等优势[4-5]的同时,也容易产生建筑单一化、建设成本高、与传统建筑风貌不协调等问题。装配化建筑应用于中国乡村民居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装配式轻钢结构体系为主[6]。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装配化建筑与传统工匠建造式民居的差异[4]、装配化建筑应用于乡村民居的优势与问题[4]以及在不同地区乡村装配化建筑的适应性探索类研究[7-13]等方面,总体研究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以东北地区乡村建筑风貌为研究对象,对乡村建筑风貌的历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乡村建筑的风貌特征,通过时间线梳理总结乡村民居的主要表征,结合现代的数字化和装配化生产技术,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策略。
1 传统东北乡村建筑风貌及演变
早期东北地区乡村居民的居住形式是伴随游猎生活方式产生的穴居和半穴居,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及山林遍布的地理环境造就其“夏则巢居,冬则穴处”的居住方式,产生“马架子”“撮罗子”“地窨子”“上下窝棚”等居住建筑形式。在有限的生产力和建造技术水平下,该时期建造主要采用树木、树皮、兽皮、干草、泥、岩石、沙子等天然材料,在白山黑水间的封闭环境内形成独特的乡村民居形式,奠定了民居建筑天人合一、自然朴素的美学基础[14]。从辽金时代开始,在中原文化的影响融合下,东北地区发展到农耕定居生活时期,告别“无市井城郭,逐水草为居”时期带有临时性质的建筑形式,居民伴随耕地聚村而居,产生乡村聚落及地面居住建筑,开始了乡村民居“大院小宅” “口袋房”的建筑形式。
1.1 传统乡村民居建筑
由于东北地区地域辽阔且冬季漫长,为尽可能多地争取日照,民居院落在选址时讲求“靠山面水,坐北朝南”,同时受中原建造文化影响,院落多采用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院墙内主要包括堂屋、厢房、菜园、索罗杆、影壁、大门等建筑及构筑物,成为乡村居民进行生产、生活和娱乐等活动的主要空间[15](图1)。传统的民居建筑以“口袋房,万字炕”等为主要特征,东北地区的地面居住是从火炕的发明使用开始的,“万字炕”和跨海烟囱的使用解决了冬季的采暖防寒问题,“口袋式”的建筑功能分区满足了传统大家族众多人口的分区居住需求(图2)。民居建造是改造自然、生产空间的过程。为应对地域严寒气候和洪水、猛兽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产生“高月台” “支摘窗”“硬山坡顶”等建造形式;同时,受限于生产力水平,大量采取泥、草、木、石等天然材料,传统的东北民居建筑中蕴涵人与自然共融共生的自然环境意识。
图1 “大院小宅”
图2 “口袋房”
清朝之后,受中原建筑技艺及文化影响,东北民居建筑在坚固性和美观性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建造材料由天然的泥草转变成青砖瓦,建筑更为坚固耐用(图3);石雕、砖雕和木雕等(简称“三雕”)建筑装饰物点缀在民居的内外各细节处,其中石雕主要出现在建筑的抱鼓石、柱础、门枕处和墩腿石等部位,砖雕主要集中在山墙的山尖、墀头、博风端、屋脊以及影壁等处,木雕主要在梁枋、雀替、室内家具等处,雕饰花样多为寓意生活美满的动植物纹饰。精雕细琢的装饰是建筑与文化的璧合,是在原有自然朴素的美学基础上增添人文情怀之韵。至此,传统东北乡村民居基本稳定,形成“大院小宅” “口袋房” “落地烟囱”等特征。
1.2 近代乡村民居建筑
到清末民初及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殖民时期,受外来殖民文化影响,在保留传统空间布局形式和屋顶形式的基础上,乡村民居出现拱券式门窗、柱式立面等诸多西方建筑元素。同时,除了中国传统的青砖青瓦外,乡村地区也开始出现西方流行的红砖红瓦,在建筑形式和色彩方面均出现中西并举的现象,该时期的乡村风貌带有鲜明的特殊时代特征(图4)。
1.3 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民居建筑
东北乡村民居建筑绝大部分民居建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初期,受限于乡村经济水平限制,乡村民居多采用红砖、红瓦和水泥等建造成本较低的建材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传统精美的建筑装饰大部分被省略。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复苏,乡村建筑墙体开始流行水刷石、石灰粉刷材料,但仍以木制门窗为主,出现白墙红瓦的建筑景象,细部装饰也开始复兴。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受城市文明影响越来越深远,乡村建筑以瓷砖贴面、金属门窗等材料为主,乡村民居建筑进一步向现代化趋势发展(图5)。
2 现代乡村民居建筑发展的现实困境
2.1 现代装配化与传统乡村风貌不协调
图3 典型传统民居建筑
图4 典型近代民居建筑
图5 新中国成立以后典型民居建筑
改革开放以来,受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现代的东北乡村民居建筑从功能空间到建造技术发生一系列的转变。在功能空间方面,乡村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居民受城市化影响,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民居建筑开始出现起居室、室内卫生间、停车库等功能空间。在建造技术方面,受工业化文明影响,原本应用于工业建筑,工厂批量生产的彩钢板、合金等材料被大量应用于乡村居民建筑的立面、门窗和屋顶建设中,乡村出现色彩纯度极高的大红大蓝,与原有乡村景观风貌不相协调。传统带有本土工匠技艺的索罗杆、影壁墙和“三雕”等象征地域文化意境的装饰性构件也在批量生产建设中被忽略。东北地区乡村传统带有乡土情怀和地域特色的建筑美学价值正在快速退化。
大连庄河市光明山镇佟岭村作为东北地区一普通村落,其大部分民居建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具有典型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连地域乡村民居特征。墙面为红砖、水刷石、石灰粉刷,色彩以灰白、深橘、白色、砖红为主,屋顶多为青瓦、红瓦,以浅灰、深灰和橙色、暗红色为主,门窗等局部装饰色彩以灰蓝和灰绿为主,总体色调偏灰,具有朴素、清雅的乡土风情(图6)。而近年来采用装配化方式建造的新民居,在工厂化生产的可供乡村选择的材料有限条件下,屋顶以明红色彩钢材料为主,墙体采用明黄色粉刷涂料,门窗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金属材料,缺少细节装饰,与原有的乡村色彩体系格格不入(图7)。
图6 庄河市佟岭村民居建筑色彩提取
2.2 乡村建筑风貌美学价值退化
图7 庄河市佟岭村代表性民居建筑
乡村建筑是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同时也是乡村文化的表征形式之一。东北地区乡村民居建筑生长于白山黑水的自然环境中,是乡村居民取材于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从泥草、兽皮为主的马架子等带有临时性质建筑到以砖石为主的“口袋房”,各个时期的建筑均是当下生产水平下的产物,既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空间需求,又蕴含不同时期的文化习俗及审美取向,均体现乡村居民在特定时期和环境下形成的自组织建筑美学。尤其是在明清以后,伴随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乡村民居建筑在基本形制基础上逐步出现石雕、砖雕和木雕装饰在建筑各部,在原有自然粗犷的建筑美学基础上增加细节的精致之美,逐渐形成“粗中有细”的美学基调。即便在近代动乱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战乱和生产水平低下,建筑细部装饰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化和简化,但建筑在墙面、腿子石、迎风石、戗檐、梁头等处仍保留不同装饰。在工匠建造时期,即使受限于生产水平和经济水平,建筑材料及装饰发生一定的转变,仍保留乡村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乡村居民不怕困苦、乐观向上的精神追求。而在现代,受现代文化和工业生产等影响,乡村民居建设不断简化,瓷砖、涂料、合金等材料的大面积应用导致传统的石雕、砖雕、木雕等装饰难得一见,乡村建筑出现千篇一律、单调、令人迷失的问题,传统生于自然、“一地一景”的乡村风貌正在遗失,原有乡土的文化及审美价值自然也逐步退化。
2.3 现有乡村风貌规划管控措施效力不足
传统的乡村建筑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其空间形式、建造材料、建筑色彩等方面也不断变换。发展到现代社会,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传统工匠式乡村建筑向现代装配化建造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但在现代乡村建筑装配化发展初期,由于缺少成熟的技术、审美和规划指导,乡村建筑装配化出现严重的统一化、工业化倾向,乡村原有的地域环境意识和乡土人文韵味迅速退化。而中国现有控制乡村建筑风貌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村庄规划中的风貌整治部分,以建议引导性的内容对其加以控制,管控强度难以把控,导致乡村规划对于乡村建筑风貌的控制效力十分有限。以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赫图阿拉村为例,赫图阿拉作为大金政权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历经时代变迁,形成以一座都城为中心,周围分布4个聚居点的村屯形式存在,从辽金时代到现代社会,村落现存有各时期的乡村民居建筑[15]。作为在东北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乡村,赫图阿拉获得包括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传统村落在内的多个头衔,先后编制美丽乡村规划、环境整治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等多项村庄规划,每版规划中均对其风貌发展作出具体规划方案制定。但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除赫图阿拉古城范围内划定为历史建筑的民居受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没有遭到破坏或大面积改建以外,周边村屯点近年来陆续新建明蓝、明红色的金属彩钢房民居、大体量彩钢工业厂房等,与原有村落色彩、格局和风貌格局显得格格不入。传统建筑风貌形态下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遗失。实践经验表明,除强制性法律法规约束外,单独依靠现有的村庄一级建筑景观风貌控制规划体系无法管控乡村民居建筑的建设风格发展,未来需要更加有效的新技术和规划管控手段加强乡村风貌建设的管控力度。
3 未来乡村建筑风貌规划与管理策略
为正确处理乡村建设方式现代化与传统乡土风貌相协调的问题,需要采取建设技术革新与规划管理手段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在建设技术方面,数字名城技术的兴起和现代装配化住宅技术的发展为乡村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规划管理方面,应在原有规划管控力度的基础之上加强乡村风貌的管控力度。
数字时代的乡村景观风貌规划应充分利用建筑数字化的优势,将乡村民居建筑数据库、装配式建筑生产标准、乡村景观规划技术标准进行衔接,或形成“建筑原型—装配式建筑产品—景观规划导则”共通共用的地域性乡村建筑数据库,实现乡村规划和建设管理的精确化与科学化。
3.1 建立乡村民居建筑原型数据库
为进一步明确东北地区乡村建筑的风貌特征和地区差异,对东北地区的乡村建筑进行调查、分类、整理和归档,按照建造年代、地域、建设材料及色彩、空间形态等依据对现有民居进行分类建档,建立健全乡村民居建筑数据库。乡村民居建筑不仅是不同时期社会生产的物质产物,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表征,按照不同建造时期对其进行分类,并总结各时期的主要建筑特征,不仅是对有形建造实体的保护,更是对历史文化的有效传承。东北地区乡村民居依据其发展历程可大体分为游猎时期的马架子、地窖子等穴巢住所、农耕初期的泥草房屋、农耕中后期的砖瓦房和工业时期的装配式建筑。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选取各时期的典型代表案例入库,形成历史乡村居民建筑数据库。东北地区幅员辽阔,区域内部不同地域条件造就不同特征的乡村民居风貌,如西部平原区的“屯顶房”、东南部丘陵区的“硬山房”以及北部山林区的“木刻楞”[16]等,虽然不同年代的建筑材料不同,但是各地域内民居的基本形式相对一致[17]。通过调查将其乡村民居进行地域划分,并选取地域典型代表案例入库,建立地域乡村民居建筑数据库。按照屋顶、墙体和局部装饰点缀对乡村民居的建造材料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乡村民居建筑材料及色彩数据库[18](图8)。同时以“三雕”为主的局部雕刻纹饰是东北乡村社会实践与文化信仰的重要体现,是最能够代表东北地区乡村民居建造技艺和文化审美的重要表征,建立局部装饰纹饰数据库是延续乡村民居建筑美观的重要措施。
由于近年来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渗透,乡村民居的空间布局方式也发生转变,原有讲究中轴对称的院落布局结构有所松动,在没有跳出“大院小宅”特征的框架下出现多种灵活组合方式(图9);同时,住宅内部也在“口袋房”的建筑形制下出现起居室、卫生间、厨房等城市化功能空间。为满足乡村居民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应建立乡村建筑空间形态数据库,包括院落布局选型库和建筑功能布局选型库,为未来乡村民居建设提供空间形态选型数据,确保乡村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与传统乡土风貌相协调。
3.2 形成乡村民居建筑的装配式生产标准
装配式建筑技术是适应现代建筑产业工业化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技术体系[5]。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搭建的建造方式,相比传统工匠现场砌筑的方式,具有建设工期短、经济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将其应用到低层住宅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积累一定的成熟经验[7],如日本的木结构装配式建筑、德国的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和美国轻钢木结构结构装配式建筑等。中国乡村分布从森林山区到流域平原区,分布广泛、地域辽阔,不同地域乡村建筑材料从木材、石材到草泥、砖瓦丰富多样,在现代化社会中,装配式建筑应用到乡村民居的生产建设中,一方面可以有效适应乡村建筑现代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又能从国外多种装配式建筑的成功经验中借鉴学习,延续传统乡村风貌。
图8 东北地区乡村民居建筑材料
图9 东北地区乡村民居院落选型
依据东北地区民居建筑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利用乡村民居建筑数据库的有效信息,形成基于乡村民居建筑原型数据库的民居建筑构建生产标准与体系,内含结构选型、功能模块和建筑模数等多种装配式模数选型。该生产标准适用于那些乡村规划要求应进行风貌保护、新建建筑风格应与传统建筑相协调的地段。当居民新建房屋时,依据规划要求和自身需求确定建筑风格,选取主体建筑材料,然后根据选取功能模块选取适用的结构组装方式。为增加建筑的个人审美志趣,根据生活所处地域并结合居民建设成本预算,在门窗、墙面、建筑构件、家具、装饰雕刻等建筑模数库中选取符合自身喜好的局部构件[19]。在乡村民居建筑BIM信息库的把控下,从设计到选型,再到组装等各个环节实现建筑的装配化生产。在装配化生产环节既能够满足村民多样的建设需求,又能够通过有限数据库控制乡村建筑风貌发展,同时通过装配式生产标准把控建筑的质量。
3.3 编制维护景观地域性的村庄景观规划导则
在市场化、逐利化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风貌自由建设的乡村逐步走向千村一面,原先富有地域文化和乡土风情的乡村风貌正在改变。民居建筑的装配化生产趋势将进一步导致各地村庄风貌的趋同,传统建构方式和建筑语言大量消失。中国现有关于乡村风貌控制的具有强制性法律约束的政策文件稀少,仅限于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局部领域,对于大多数乡村聚落的风貌控制只能依靠村庄规划中的风貌建设引导性规划,约束力十分有限。
因此,为确保乡村风貌延续式发展,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通过乡村景观立法,进一步规范乡村建设行为,有效把控风貌发展方向。村庄应编制乡村风貌规划导则,确定乡村整体风貌,并划定传统风貌协调区,提出与乡村民居建筑原型数据库相统一的规划要求。乡村建筑的地域差异正是其重要文化魅力所在,为加强乡村建筑地域文化特征,应根据乡村民居建筑数据库中建筑色彩及材料数据信息,分地区制定乡村民居建筑的色彩图谱,按照建筑屋顶、墙体、局部装饰等不同部位规定可选建筑色彩及建筑材料,作为各地区乡村民居建筑的色彩导则,指导各地乡村民居的色彩风貌发展。最后,为确保乡村民居建筑建设按照规划实施,采用数字监测技术定期对乡村地域施行调查监测,发现超出制定色彩导则现象应按照有关法律给予处罚及补救措施,通过“规划设计—规划实施—监测管理”的全程监控,管理乡村民居建筑风貌发展。
4 结语
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现代社会,乡村建筑的发展与其他事物的现代化历程一样,统一化、同质化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而对产生于传统农耕社会的乡村而言,地域性、民族性和乡土性是其建筑审美的根源。面对近年来乡村出现风貌美学退化的问题,结合名城数字技术和建筑装配化发展的契机,本文从建设技术革新和规划管理手段创新两方面提出解决策略。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加持下,乡村建筑风貌多样化的调查和统计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乡村民居建筑数据库,梳理各地乡村建筑的形态、建材和色彩装饰等风貌数据。其次,在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基于乡村居民BIM信息库,根据村民多样化需求,实现“设计—生产—组装—建设”全过程的装配化建筑生产线。最后,在规划法制化的趋势下,通过乡村风貌立法化,分地区制定乡村风貌景观导则,实现乡村建筑风貌的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