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基层班组建设研究
2021-03-01兰波
兰波
摘 要:在现代企业建设中,强化基层班组建设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单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基层班组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对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创造良好条件,确保能够实现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进而保证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分析基层班组的主要构成和工作任务,然后综合探究央企建设基层班组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现代企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基层班组建设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基层班组是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主體,现代企业需要对其加强重视,合理优化班组建设,确保基层班组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对其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创造良好条件,希望能够使现代企业建设得到更大发展,为了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企业如何更为高效的建设基层班组,特此进行本次研究。
一、基层班组构成
一般情况下,班组是针对工作现场服务或产品的工艺要求和技术标准,由一定物料,工具,设备和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班组是企业开展生产活动的重要主体,班组需要保管和使用企业大部分资源,同时,还需要生产产品,所以,班组工作质量对企业经营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企业需要针对生产过程合理化纷纷,通常是具有密切关系的操作岗位,确保能够有效地指导和组织工人生产活动,同时,还需要引导工人参与管理,班组规模需要高度适应企业业务流程和生产过程的特点。
二、基层班组任务
(一)提升产品质量
具体是指尽量避免制造不合格产品,使其不合格服务得到消除或减少。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就是要提高电能质量,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企业具体建设中,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则会浪费大量劳动力,能源,材料和工时。与此同时。不合格服务和产品会在一定程度内引起客户不满意,进而使其产生较大的损失。在工作现场,如果想要提升企业利润,需要确保能够使其不合格产品得到有效减少,只有实现质量的有效提升,才能扩大销售,从而实现市场占有量的合理增加,确保企业利润可以实现更大化。
(二)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是指在使用相同工具和设备时,通过改进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法,使其实现多产出,高质量,低成本。例如,在相同对我们设备,材料和劳动力投入的同时,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对于发电企业,则是要多发电量,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合理增加。企业如果想要实现自身利润的增加,需要进行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提升。为了实现劳动生产力的有效提升,需要使其设备和人员方面的浪费得到有效减少。首先,在进行人员管理时,需要确保班组长能够积极履行自身管理职责,合理调配劳动力,加快作业效率,使其无效班率得到有效减少,同时,还可以确保在工作中能够有效减少无效动作。此时,班组长需要引导组成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确保能够加快作业速度,同时还需要合理优化劳动调配,使其在时间方面的无效消耗得到有效减少,避免停工待料。其次,在设备管理方面,需要使其设备作业周期得到有效缩短,尽量避免发生故障,使其修复时间大大缩短。
(三)降低生产成本
一般情况下,在企业建设中,利润普遍来自开源和节流两个环节,其中,开源具体是指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节流则是使其成本费用降低,为了实现企业利润的有效提升,相关人员不仅需要提高效率和提高质量,同时,还需要使其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1]。
(四)避免重大事故
在企业建设中,如果出现灾害或工伤事务,则会使其损耗大量利润,部分安全事故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毁灭性打击,在工作现场,为了实现整体利润的有效提升,需要尽量避免出现灾害或工伤事故。针对该情况,需要不断提升和科学改善设备和机械的安全水平,同时,还需要确保作业人员具有更高的安全意识,并对其安全措施进行科学改进。
三、企业基层班组建设策略
(一)优化班组载体
其一为看板管理,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班组而言,看板是实施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条件,能够有效推进自主管理和全员管理,进行班组文化的合理创建,强化团队和谐和员工凝聚力,为职工畅所欲言搭建更大的平台,确保职工可以积极行使个人民主权利,针对班组建设发表个人意见,使职工对班组具有更高的责任感。在实施具体工作时,首先需要组织全体职工制作和管理看板,其次,看板具体包括风险预控管理,荣誉平台,学习园地,安全视角,文化长廊,工作管理六个模块。最后,需要由员工负责更新各板块,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平板,同时,看板还需要有效结合安全提醒,案例分享等日常管理工作。其二为案例管理,案例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针对选定问题,利用身边事和身边人描述特定情境,央企在进行具体工作时,需要将员工阶段性成果,同时,在工作中存在一技之长的同事或工作中获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素材,总结分析列举的案例,通过轮值发布的方式,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分享,确保能够实现案例激活文档记录的有效形成[2]。案例类型具体包括标杆案例,问题案例和创新案例。其中,标杆案例强调提取和吸取标杆经验,分享成功经验。而问题案例是分析探究具体问题,寻求进行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而创新案例强调,改革创新工作工艺和工作流程。其三为班组例会,为班组职工成果享受,学习提高,经验分享,搭建更大的平台,在班组内评选技术之星,安全之星,进步之星,引导员工自我点评。通过绝活展示,案例发布,小课讲述组织班组成员综合探究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安全知识和工作体会,确保职工在交流探讨中能够有效提升个人技能。对于笔者所在单位,通过安健环体系建设,融入上述各要素,有效提升班组建设管理水平。
(二)强化安全生产
企业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如果想要对职工的健康和安全进行有效保障,需要强化班组环保安全健康建设,确保班组成员具有更高的节能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还需要对职工和班组长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责任制进行重新修订与科学完善,对各级职工生产活动行为进行合理规范。在班组内需要科学创建安全文化的主题活动,通过编制安全手册,安全流程再造,征集安全小故事等多种方式,确保基层班组职工具有更高安全认知水平。在具体开展日常工作时,需要使班组基层队伍充分发挥自身帮教,调解,普法,巡逻,治安的作用,进行治安生产一岗双责制的科学实行,不仅需要保障岗位安全生产,同时,还需要进行民事调解,普法,治安,防范等各项工作,及时解决矛盾纠纷。针对基层班组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员工开展消防演练和消防知识培训。
(三)丰富班组文化
企业需要进行班组文化理念的科学提炼,确保能够对其班组人文内涵进行合理丰富,在工作环境中展示文化,在班组中建设两个园地,张贴与廉政,普法,安全相关的学习心得和漫画作品,确保能够实现职工遵章守纪意识的有效增强,同时,还需要在班组内悬挂班组成员的全家福照片,并由家庭成员为其写出安全寄语,确保能够使职工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提示。需要在制度中合理渗透文化,利用企业文化形式,任务教育等各项内容,组织员工开展有奖问答活动,确保能够实现职工文化意识的有效增强[3]。最后,还需要下发形式各异的任务宣传单和简报,引导员工学习政治理论,强化职工民主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其进行良好职业道德的科学培养,帮助职工正确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组织开展团队精神训练,合理丰富文体活动,确保能够对职工情操进行有效陶冶,实现职工精神文化的合理丰富,从而实现团结友爱,和谐融洽人文环境的合理营造,强化班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改进班组长队伍
在一线生产中,班组长是其非常重要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其工作质量对企业经营效果具有很大影响。企业需要对班组升级进行动态管理,如果发现不合格班组需要将组长免职,确保能够对后进班组进行有效的刺激,使其可以主动学习先进班组。企业在具体落实班组建设时,需要进行班组长的科学选择,并将其作为关键环节,在进行班组长的选拔和任用时,需要确保其技术精,能力强,人品正,同时还需要进行竞聘上岗制度的全面推行。在人才成长方面,需要将优秀班组长及时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并在班组长中着重发展党员,使其在工作和事业方面具有更大的干劲。最后,需要强化班组长培训,将提升班组长素质和企业长期规划有效结合,确保班组长具有更高的管理技能和技能素质,合理细化班组长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对其进行培训课程的合理设置,保证班组长具有更高综合素质。
(五)发展比武练兵
一般情况下,基层班组具有相对紧张的生产任务,企业在建设基层班组方面,需要以减少书面材料,简化学习形式基层班组减负为基础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建立宣传网页,结合班组人员需求提供相关材料,组织开展多种活动,确保能够引导班组员工积极培训自发学习,实现学习实效性的有效提升[4]。此时,需要对岗位职工需求高度重视,对其培训工作制定三年规划,确保能够实现班组职工素质的全面提升,在班组内形成创一流,比技能,学技术的良好氛围。基于职工培训,建立培训组织体系,确保生产单位能够更为高效的建设培训室,进而保证能够对各级培训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实现技能培训力度的大大提升。最后还需要科学实施技能竞赛,导师带徒等活动,确保能够实现岗位职工技能的全面提升,进行优秀技能人才的科学培养,确保职工积极学习岗位知识。笔者单位通过内部技能比武,选拔出优秀的技能人才,参加行业、集团公司及上一级单位的技能比武,有力促进了争创一流的企业氛围,发掘出单位的技能标兵。
四、结束语
企业通过优化班组载体,强化安全生产,丰富班组文化,改进班组队伍,发展比武练兵,采用安健环体系建设手段,能够确保更为高效的建设基层班组,确保能够对其班组建设进行合理优化,进而保证能够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避免重大事故,为现代企业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能夠实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推进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振武,郎少先.提升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水平的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4):429.
[2]戚飞,闫恒.班组建设与管理的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No.627(10):18-19.
[3]黎藜,李晓锋,蔡雨辰.新时期促进班组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0,000(001):61-65.
[4]雷嗣义.国内班组建设标准现状,问题及标准框架规划研究[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20,No.71(0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