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非尼酮对食管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2021-02-28吴陈宾庄桂宝吴金通彭俊英丁金琴陈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2期
关键词:吡非尼酮肺纤维化放射性

吴陈宾,庄桂宝,吴金通,彭俊英,丁金琴,陈丽

食管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多数食管癌患者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1]。此外,我国食管癌患者95%以上为鳞状细胞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2-3],鳞状细胞癌对放射线相对敏感,可明显抑制鳞状细胞的增殖分化,杀死肿瘤细胞,促使病灶组织缩小或坏死。因此,放射治疗是我国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可明显改善患者进食梗阻的症状,且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该方式常导致患者发生肺纤维化。肺纤维化是放疗并发症,一旦发生很难逆转,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主要是由于放疗导致肺泡、肺小血管及间质等多部位发生炎性反应,最终发展为肺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脏和呼吸功能。另外,肺纤维化可导致患者出现弥散功能障碍、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缺乏关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针对性治疗,基于此,如何预防放射治疗导致的肺纤维化成为临床医师的关注重点[4]。因此,本研究观察吡非尼酮对食管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2020 年3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7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 例。研究组男24 例,女12 例;年龄40~72(59.12 ±6.41) 岁。对照组男22 例,女14 例;年龄42~70(58.97 ±6.36) 岁。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 (1) 纳入标准:均符合《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5]中食管癌的诊断标准,并经病理活检确诊;年龄18~75 岁;一般状况ECOG 在0~1 级;预计生存期>6 个月;接受过2~3 周期诱导化疗或拟接受胸部同步放化疗;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60%。(2) 排除标准:既往有胸部放射治疗史,胸部手术史患者;存在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

1.3 治疗方法 2 组患者均行适形调强放疗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交叉置头顶(左手在上),体膜固定,采用16 排CT 模拟定位机增强扫描,层厚5 mm,上界至下颌骨水平,下界至腹腔干。照射靶区:肿瘤靶区(GTV):包括原发食管肿瘤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病灶;临床靶区(CTV):GTV 外放0.5~1.0 cm+淋巴引流区,计划靶区(PTV):考虑到器官运动、患者的移动、体质量改变、线束的不确定性等,CTV 适当外放0.5~1.0 cm,或在模拟机下观察肿瘤运动幅度,根据具体测量的数据确定PTV 的范围;照射剂量:每周照射5 次,每次180~200 cGy。总剂量不低于DT 50 Gy;照射技术:采用适形调强照射技术。正常组织体及剂量限制:脊髓≤45 Gy;双肺V20≤28%,平均剂量≤13 Gy。外照射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 线,采用5 野照射。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吡非尼酮(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初始剂量为200 mg,口服,每天3 次,2 周内每次增加100 mg,最后维持剂量保持在每次400 mg,每天3 次,后期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给药剂量,疗程为8~12 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肿瘤治疗效果,观察2 组患者治疗1 个月、3 个月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随访6 个月、12 个月,比较2 组慢性肺纤维化发生率。肺功能测定: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仪(德国耶格,型号:Master-Screen) 测定2 组患者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 及FEV1与FVC 的比值。

1.5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即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6],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病变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率(%) 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2 组患者FEV1、PEF、FVC、FEV1/FV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 组患者FEV1、PEF、FVC、FEV1/FV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

2.2 肿瘤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4,P=0.551) 。见表2。

表2 2 组肿瘤治疗效果比较 [例(%) ]

2.3 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治疗1 个月,2 组患者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3 个月,研究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3.89%,低于对照组的38.89%(χ2=5.791,P=0.016)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1 个月、3 个月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例(%) ]

2.4 慢性肺纤维化发生率比较 随访6 个月、12 个月,研究组慢性肺纤维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4 2 组随访6 个月、12 个月慢性肺纤维化发生率比较 [例(%) ]

3 讨论

食管癌是多发于40 岁以上人群的消化道肿瘤,临床表现为咽下食物梗噎感、食物通过缓慢、胸骨后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治疗上多行放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放射治疗常导致患者肺部受损,早期出现放射性肺炎,并逐渐转变为放射性肺纤维化[8-9]。放射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计划的实施、放疗后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0]。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预防肺纤维化发生的疗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既往研究[11-12]表明,胸部肿瘤在放射治疗后约20%的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急性放射性肺炎多发生在放疗后1~3 个月,病情差异较大,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导致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刘锐锋等[13]发现放射性肺炎与放射性纤维化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异常有关。当机体出现免疫功能低下时,导致机体内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水平急剧升高,促使肺部组织发生炎性病变,进而发展为肺纤维化,影响患者的肺功能[14]。吡非尼酮为一种小分子吡啶酮类药物,通过抑制或调节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的表达,发挥抑制成纤维细胞活性的作用,进而减少基质胶原的合成及细胞增殖[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患者FEV1、PEF、FVC 及FEV1/FVC 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2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3 个月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随访6 个月、12 个月,研究组慢性肺纤维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与史广超等[16-17]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吡非尼酮可减轻放疗对肺功能的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肺纤维化的程度,且不影响放疗疗效,其原因在于吡非尼酮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而阻止肺泡壁增厚,延缓肺纤维化,且吡非尼酮还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发挥抗氧化作用,进而减轻放疗对肺组织的损伤,延缓肺纤维化。

综上所述,吡非尼酮应用于食管癌放疗患者不影响放疗疗效,且有利于减轻放疗对肺功能的损伤,降低肺纤维化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吡非尼酮肺纤维化放射性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吡非尼酮联合止咳化痰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效果
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探究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吡非尼酮联合尼达尼布治疗小鼠肺纤维化的效果
吡非尼酮联合高压氧疗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影响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