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效果

2021-02-28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医师

李 静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在社区相关慢性疾病的统计中,糖尿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其主要是由患者自身体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受损,或二者兼有引起的症状[1]。该疾病的发病人群主要为成年人,因此又被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该疾病的发生原因是由多种病因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人体自身不能对胰岛素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的现象[2]。如果不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会使患者长期存在高血糖现象,甚至会导致其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受到慢性损害以及出现相关功能障碍[3]。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以及经济压力。目前,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只能结合相关的药物控制病情,并通过患者的饮食管理维持血糖指标,暂缓病情的持续发展[4]。本研究旨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社区中采用防治模式后的整体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分为常规组(n=40,未实施防治模式)和试验组(n=40,实施防治模式)。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分布在46~78岁,平均年龄为(49.90±3.70)岁;体质量指数为18.25~30.12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3.71±1.94)kg/m2;大学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患者分别为12例、8例、20例。试验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在46~78岁,平均年龄为(49.50±3.50)岁;体质量指数为18.26~30.18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3.58±1.86)kg/m2;大学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患者分别为15例、8例、17例。所有患者均在家属的自愿情况下接受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比。纳入标准:①经相关辅助检查确诊并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5],且年龄在18岁以上的患者。②病历资料齐全且无语言障碍,可进行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眼、肝、肾并发症的患者。②精神疾病、认知障碍,配合依从性整体较差的患者。③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在社区内主要以患者自我管理为主,必要时可向社区医师咨询有关2型糖尿病的防治措施,由医师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6]。试验组患者在社区内接受较为规范化的管理防治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社区医师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接受教育程度等情况为其进行糖尿病综合防治知识的讲解和传授,采用宣传单页、视频播放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症状告知患者,使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为患者讲解2型糖尿病在病情变化时大血管与微血管的损伤对患者全身多个器官的影响,使患者提高对社区医师的认可度和依从性。②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防治模式以及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社区医师在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普及的同时需时刻关注其面部表情及心理状态,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治疗态度,开导患者家属与患者一起对抗病魔;并指导患者进行良好的自我监测,对于血糖、尿糖、血压和体质量指数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测量,嘱患者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③社区医师需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为其制订相关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强健自己的体魄;在为患者制订饮食计划的同时,还需考虑避免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等,在日常进食过程中尽量搭配脂肪、蛋白质和糖,多食用富含镁、钾、钙的食物,严禁服用浓茶、咖啡、烟酒等,尽可能的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果;在运动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以及年龄安排锻炼内容,运动量的增加需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另外,还需社区医师为患者制订和完善三级管理方案,对于部分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防治管理,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疾病防治的认识,使患者均能够掌握相关的预防措施和技能,实现对疾病的科学防治和管理,进而达到血糖等常规指标的控制。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评估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内容包括糖尿病防治的意义、糖尿病的判定标准、糖尿病的危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7]。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SAS评分、SD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比较 常规组糖尿病防治的意义、糖尿病的判定标准、糖尿病的危害评分分别为(52.21±2.36)分、(53.22±2.41)分、(60.33±2.38)分,试验组分别为(71.02±2.85)分、(73.22±3.02)分、(80.33±3.25)分(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模式以及生活质量也一直在不断改变和提升,致使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相关文献发现[8],2型糖尿病疾病的治疗并不主要依靠胰岛素,在通常情况下可直接通过患者的自我管理以及降糖药物改善病情[9]。因此,为了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减轻住院治疗的经济压力,有必要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防治模式干预。

社区防治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社区管理模式,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连续、协调、人性化的特点,由具有经验的社区医师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开展一定的健康宣教、心理干预、日常饮食、锻炼指导等内容,做到早发现、早监护和早治疗,同时也可全面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并发症的预防[10-17]。另外,该防治模式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情况以及病情特点调整治疗和服务方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自我防护和管理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常规组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社区防治模式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同时可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