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应用及针对性护理模式研究
2021-02-28李云玲
李云玲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500)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伤疾病[1-3]。近年来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同时骨折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特别是老年人患者,常常伴有骨质疏松,较容易发生骨折,从而导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这将对患者的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4-6]。采用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至关重要,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老年患者生理功能较为低下,术后康复相比较年轻人较慢,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加快其康复时间,为此,本次对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应用及针对性护理模式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治的80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40例,男性为27例,女性13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8.23±6.85)岁。对照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7.67±6.79)岁。以上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标准,已经排除患有器官严重功能性障碍疾病,以及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两组基本资料之间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加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全髋关节置换术:根据患者病情情况,选取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健侧卧位;对患者手术位置进行消毒,从后侧方予以切口,切开肌肉层,将髋关节显露,取出关节囊;外旋内收髋关节,促使股骨头能够脱离位置,把生物假体股骨植入患处,并予以固定;清除髋臼内软骨,结合患者病情和其患处特点来选取合适的人造髋臼,对人工股骨头和髋臼位置进行微调,确保位置处于正常状态;手术后适当活动髋关节,检测有无脱位现象,若无脱位则对创口进行缝合,在手术区域放置负压引流管。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治疗存在担忧,害怕术后活动会导致切口裂开和关节脱位,且害怕承受疼痛,对早期康复训练产生抵触心理。为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向其普及早期康复训练的作用,对其内心存在的顾虑予以消除。②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加强创口护理,避免切口抗感染。为了避免患者的血管壁出现损伤,禁止对患肢进行抽血或者输液,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患者在术后会因可能出现并发症而担忧,出现负面心理,护理人员要及时疏导患者情绪。术后根据麻醉方式选择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避免患者因注射抗凝药物导致大出血。③康复计划制订: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法,并对患者以及家属做好宣教,使其能够积极接受早期康复训练。④施行康复计划:患者手术后,护理人员要立即安排患者卧床休息,做好体位护理,避免产生髋关节外旋和内翻的情况。在术后的第1天,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和髋关节的相关训练,同时指导其呼吸,防止并发心肺系统相关疾病。在术后的第3天,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按摩下肢,同时将按摩手法传教于家属。指导患者进行下肢锻炼,训练周期为14 d。在术后的第5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下床适量活动。⑤加强饮食护理:若患者摄入饮食不合理将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为此术后要对其加强饮食指导,饮食以清淡为主,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以及辛辣食物的摄入,促进切口愈合,促使患者早日恢复。⑥疼痛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如疼痛较轻的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加以常规护理干预。手术过程中要密切保护髋臼软骨和盂唇的完整性,按照研究组的方式安装假体。对患者采取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干预。
1.3 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和治疗有效率。优良率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来进行评判。标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小于70分)。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可例数)/总例数×100%。髋关节功能评分采取Harris进行评估,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疼痛评分则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予以评估,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治疗有效标准:显效(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显著恢复);有效(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所恢复);无效(患者髋关节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结果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n(%)]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为26例,比例为65.00%;良为7例,比例为17.50%;可为6例,比例为15.00%,差为1例,比例为2.50%,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为9例,比例为22.50%;良为13例,比例为32.50%;可为8例,比例为20.00%;差为10例,比例为25.00%,优良率为75.00%。研究组患者治疗护理后髋关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为:髋关节功能优良率(χ2=8.537 5,P=0.003)。
2.2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7 d疼痛评分为(5.65±2.32)分;术后30 d疼痛评分为(4.14±1.23)分。对照组患者术后7 d疼痛评分为(7.42±2.45)分;术后30 d疼痛评分为(6.41±1.32)分。研究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分别如下:术后7 d疼痛评分(t=3.318,P=0.001);术后30 d体疼痛评分(t=7.957,P=0.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为25例,比例为62.50%;有效为14例,比例为35.00%;无效为1例,比例为2.50%;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为14例,比例为35.00%;有效为18例,比例为45.00%;无效为8例,比例为20.00%;治疗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135,P=0.013)(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多见。发生该病的部分原因是老年人自身体质衰退,且身体功能降低,同时伴有骨质疏松等。近年来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在增长[7-10]。采取内部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因老年患者体质相比年轻人较弱,且术后恢复较慢,需要长久的卧床,较容易引发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心肺功能衰退等,从而具有局限性[11-14]。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较好的效果,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结合性,能够良好的维持机械强度。人工髋关节的材质为常见的耐磨性强的陶瓷和高分子聚乙烯材料,使用这两种材料来代替病变关节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5-20],对患者下肢的正常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21-25]。半髋关节置换术拥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特点[26-30],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风险较小,能有效的帮助患者在短期内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有效避免发生并发症。但术后患者有一定的概率会发生髋臼软骨损伤,导致髋关节脱位等症状[31-32]。其引发原因是由于假体与骨性髋臼不能完全契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操作较为复杂,且有较高的风险,但可促使假体与髋臼、股骨头完全契合,假体对组织的摩擦可有效减少,从而可降低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以及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基础上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有显著的改善。针对性护理主要基于患者的病情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法,其中采取心理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同时提升其康复训练的积极性,该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3-35]。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两组患者通过治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护理后髋关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结果比较可以充分的证明,全髋关节置换术加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常规护理干预。
综上所述,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加以针对性护理,其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