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each-back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1-02-28颜玲琴龙春频武丽娟吴海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育法出院入院

颜玲琴,龙春频,武丽娟,吴海红

(萍乡卫生职业学院,江西 萍乡 337000)

老年患者认知能力及记忆力较差,健康教育效果较差,血糖控制不佳,缺乏对糖尿病的认知,故导致病情加重[1],因此必须加强健康教育才能控制疾病发展。Teach-back法是一种简单、行之有效的双向健康教育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调动患者参与自主行为管理的积极性,使自身健康状况和功能维持在一个令人满意的状态,是一项简单易行、花费低、效果明确的干预措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健康教育中。将Teach-back法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某院同期收治的8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方案 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法,即按照健康教育—询问有无疑问—解答疑问—结束健康教育4个步骤进行。患者入院时进行入院相关知识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出院前进行出院宣教,主要内容包括饮食、休息活动、药物、并发症、自我监测,健康宣教后针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此外,科室组织的集体健康宣教也照常参加。出院后每2周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包括饮食、休息、活动、药物、并发症、自我监测等方面的内容,主要针对患者提问进行知识讲解。出院后3个月,电话了解患者3个月内的再入院情况,并收集患者出院后3个月来院复查资料。

1.2.2 干预组实施方案(1)前期准备。根据前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调查研究结果,结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特征及治疗护理注意事项,制订Teach-back健康教育方案。①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制订健康教育手册,包括饮食、休息、用药、并发症等方面的内容,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具体实施过程的指导,干预方案的组织、协助与监督,资料的收集与问卷发放、回收及数据录入。②制订Teach-back测评单,在参考国内外Teach-back法的基础上制订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Teach-back测评单,包括饮食、休息、并发症等方面的内容,以检测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干预前,将测评单发放给健康教育小组成员。

(2)具体实施。住院期间:①小组成员根据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内容,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入院相关知识宣教,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及心理状态;②住院治疗期间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主要内容包括饮食、休息活动、药物、并发症、自我监测;③出院前进行出院宣教,包括出院后的用药、自我监测、复查等。科室组织的集体健康宣教照常参加,但在宣教后采取Teach-back法进行反馈评价和纠错讲解。出院前进行总体评价,根据患者掌握情况调整出院后健康教育的时间及内容,对未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宣教。

出院后:出院后每2周进行一次电话干预,如果通过电话讲解患者无法理解可以约患者来院复查时采用面对面干预,必要时上门服务进行干预,针对性进行院外健康教育。出院后3个月,电话了解患者3个月内的再入院情况,并收集患者出院后3个月来院复查资料。

Teach-back法实施步骤:①知识讲解: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根据老年患者的听力、视力、理解力、病情等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讲课时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保证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充分理解。②评估理解:健康教育完成后按照Teach-back测评单的问题询问患者,要求患者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了解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的理解程度。③澄清或纠正:干预前研究者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根据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调整宣教方式,对患者理解错误的内容给予再次宣教,并将责任归咎于研究者,减轻患者愧疚心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④再评估以确认理解:针对患者理解错误的内容,再次使用Teach-back测评单提问患者,不清楚的内容再一次重复宣教,直到患者真正理解,本轮健康教育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比较

干预后,采用王璟璇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检测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显示:干预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比较(±s,分)

干预组 对照组t P量表得分 99.26±11.4986.19±10.69-6.968<0.05

2.2 两组患者出院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出院时,干预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干预组 对照组t P满意度评分 88.63±9.0565.95±8.36-5.478<0.05

2.3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再入院率比较

统计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再入院情况,结果显示,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再入院率比较[n(%)]

3 讨论

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健康教育效果[2]。

3.1 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自我管理是通过患者的自主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3]。Teach-back法作为一种回馈性教育方法,不是简单的灌输式教育,也不是简单提供信息,而是一种实用的双向式健康教育方式。通过对患者进行询问、让患者叙述来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发现未理解、未掌握、存在疑问的内容,再进行针对性讲解。患者的疑问可以及时得到解答,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改善自我管理行为。Teach-back法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教育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本研究也显示,Teach-back健康教育法能全面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3.2 对并发症的影响

Teach-back法能积极改善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此,医护人员应将患者的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的整体认知水平。

3.3 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5]。本研究发现,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在反复讲解、回馈、评价、再讲解、再评价的循环中,加强了医患间的沟通交流,获得了患者的尊重与信任,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及肯定。良好的护患沟通能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也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前提。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医护人员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全面提高患者满意度。

3.4 对再入院率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再入院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采用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可有效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患者的疾病认知和医护宣教不足、院外干预措施不到位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再入院的根本原因。Teach-back法通过对患者反复进行知识传授、评价、纠错或知识再传授、再评价,使患者理解并熟练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再入院率。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配备足够的健康教育者、充足的健康教育时间、全面的健康教育内容,采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注重出院后的随访工作,切实落实延续性护理,促使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和再入院率降低。

猜你喜欢

教育法出院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色彩健康教育法在老年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激励教育法在农村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
我国加紧修订(职业教育法)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