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评估背景下的毕业论文线上指导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2021-02-28和丽秀马永欣
敖 博,陈 浩,王 玉,马 晓,和丽秀,马永欣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医学院,云南 丽江 674199)
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整个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水平既可以反映本科护生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以及分析信息、总结问题、逻辑归纳等综合能力,也是评判所在院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并完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有助于明确师生之间的角色、职责和任务,对指导过程的规范化起到重要的作用。疫情期间,师生之间无法面对面沟通,给论文指导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笔者通过线上教学完成对20名本科护生的论文进行指导,现将线上指导模式汇报如下。
1 毕业论文的线上指导模式
1.1 线上选题指导——“辨方向、筛题目、纠不足”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贴近护理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将科研理念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用科研思维把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性问题,再用科学的、循证的、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并解决问题,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选题是毕业论文指导的关键环节,指导教师要把好入口关,应做好“辨方向、筛题目、纠不足”这3项工作。所谓“辨方向”,目的是把护理领域的若干大方向“网格化”成若干小方向,通过列举“关键词”帮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让学生对选题方向有明确的辨认力,为下一步选题做好铺垫。“筛题目”指的是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初选题目转化为研究性题目,并对题目进行层层筛选、抽丝剥茧,目的是把笼统、模糊的题目具体化和清晰化,让学生对题目有审慎的认知力。“纠不足”需要指导教师针对每一个题目不断向学生提问,让其通过回答问题来思考题目的缺陷性、不确定性。这种一对一的形式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关注自己题目的可行性,直到确定题目。
1.2 线上开题指导——“列提纲、画导图、配案例”
开题报告是论文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正式指导的第一步。然而,很多学生初次接触开题报告,对撰写的顺序、内容、格式并不清楚,导致上交的开题报告顺序颠倒、结构混乱、内容烦琐,给指导教师的修改与审核增加了工作量,造成效率低下、资源浪费。鉴于此,我院指导教师借鉴其他高校的指导经验,采用集体指导结合线上直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三步式”指导,即“列提纲、配案例、画导图”。“列提纲”指的是指导教师以开题报告模板为样板,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把开题报告的结构和撰写内容进行逐一“批注式”解读,以提纲式问题进行标注,如字数要求,便于学生理解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配案例”是指对于涉及较多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调查报告类研究,通过列举“优秀毕业论文精华段”为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对优秀毕业论文进行学习、借鉴,推陈出新。“画导图”指的是指导教师要求学生把研究设计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反馈给指导教师,便于指导教师快速捕捉重要信息。
1.3 线上论文指导——“六方面、三评价”
论文指导占整个指导过程的1/3。采用微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对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针对“六方面”,做好”三评价”。“六方面”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三评价”是指难度评价、进度评价和质量评价。难度评价:研究前期要对每个学生研究设计的难易度做预估性判断,分析阻力与挑战,指导学生制订相应解决策略和措施。进度评价:研究中期要动态监督学生的完成进度,尽量用垂直式管理代替扁平化管理,缩短时间,提高效率。质量评价:研究后期要对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对毕业论文进行查重,并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论文质量写出评语。简化版毕业论文线上指导模式见表1。
表1 简化版毕业论文线上指导模式
2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良好指导关系的基础
护理科研能力和护理专业水平是评价指导教师胜任力的两大指标[1-2]。但也有研究显示,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耐心和表达能力对于论文指导同样重要[3]。由此可见,指导教师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对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起到关键性作用。在人文素养方面,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是:尊重学生、平等对待、耐心沟通、主动关心。研究显示[3],护理本科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焦虑程度较高,存在焦虑情绪者占55%,有7.5%的学生感到严重焦虑,需要指导教师积极引导,激发其科研兴趣,促使护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缓解护生的焦虑。对于思考不深入、态度不端正的部分学生,指导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及时督促并积极沟通,正确引导学生。在本次指导中,对于在研究中“碰壁”的学生,指导教师主动协助学生分析原因,并启发学生思考解决措施,尽量避免盲目催促或过度苛责。除此之外,指导教师应具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对于线上指导时间、上交时间、返修时间需明确告知学生并一一落实,避免因失信而影响师生之间的信任感。
3 科研表达是师生沟通的共同语言
从广义上讲,科研表达既包括科研写作能力的表达,也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的表达。长期以来,师生之间有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与师生在科研表达上的差异密切相关。具体原因如下:(1)科研信息量失衡:学生之所以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是因为师生双方科研信息量不均衡。与学生相比,指导教师经验丰富,文献阅读量大,学科知识面广,故可掌握的科研信息量也比较大。而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这一水准,导致产生沟通障碍。(2)思考角度失衡:角色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有差异。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往往以“当局者”的角色思考,难免存在“一叶障目”的现象,而指导教师作为“旁观者”更容易看清问题所在。(3)期望失衡:师生的期望不对等是导致沟通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指导教师希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到科研精神、科研方法,并获取科研写作的技能,但一些学生往往把完成毕业论文看作是完成一项“任务”,存在“应付了事”的心态,对自己缺乏严格要求,导致双方期望失衡。研究指出[4],护理本科生对撰写毕业论文认知不足,主动性较低。亦有调查发现[5],护理本科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指导教师的面对面、一对一的全程指导。因此,指导教师在注重自身科研表达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所在,采取个人指导的方式帮助其尽可能快速地提升科研表达能力。
4 结语
护理学本科毕业生的科研表达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与学院、指导教师对学生科研能力的线上全程指导与培养方式密切相关。护理院校教师在重视自身人文素质和科研表达提升的同时,更应该不断探索适用于本专业特色的毕业论文指导体系或线上指导模式。以人文化的沟通方式、科学的指导方法和个性化的技巧,保证护理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为学生在科研道路上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