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药卫生人才课证融通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1-02-28李巧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课证资格考试融通

李巧芳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1101)

课证融通是在分析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对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标准等进行设计,将职业资格标准的考核内容与课程内容一一对应,将课程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职业资格标准是岗位能力的体现,是学生就业的方向标,更是日常教学的教学方向。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药学系毕业生就业方向包括医疗机构药师岗位、医药公司内勤岗位、药品生产企业技术员岗位、药品研发企业检验员岗位等。医疗机构药师岗位的就业要求是:学生首先以药房辅助员身份就业,毕业1年后参加药剂士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毕业3年后参加药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药师的资格证书后,才能独立上岗,从事处方调剂、药物咨询等岗位工作。因此,在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课证通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明确专业课程对应的岗位需求及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目标就业岗位技能,助力学生通过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满足医疗机构药师岗位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职业发展。“课证融通、理实一体”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教学内容衔接岗位实践需求,从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资源库建设、课程考核体系、团队建设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整体设计。

1 确定课证融通式人才培养的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确立适宜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增强人才培养工作针对性、适宜性、有效性的有力保障[1],也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课证通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与岗位证书考核要求相互融通,教学更有的放矢,学生能更好适应岗位需求。

结合药师岗位需求,以临床所需为指导,依据药剂士、药师资格考核大纲,确定药师人才培养方向,并细化培养目标到各个课程的教学标准,使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要求精准对接。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药剂士、药师资格考试考核内容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1。

2 确定课证融通式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媒介之一,课证融通的教学方式对教材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内容应贴近考核内容但又不能完全照搬,教学内容的取舍要充分考虑零基础学生的情况[2],适宜的理论基础是必要的。(1)要重视现有教学内容的筛选。整理药剂士、药师药学专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要求,采用思维导图方式,逆推知识技能必备的理论基础,理论知识筛选深度适宜、范围适宜,不宜过深过宽,够用即可;部分药物作用机制复杂甚至未明,可简化内容保留主要作用机制,能满足药剂士资格考试要求即可,后期较深层次的学习可在就业后实践中学习。(2)做好药师岗位调研和实习生实习反馈工作。通过对一线药师岗位调研和实习生的实习反馈,总结药师工作对职业技能的需求,结合学生感受适当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如抗病毒药,因其抗病毒作用选择性较低,对因治疗效果不如抗细菌药的针对性强,病毒感染性疾病较细菌感染发病率低,因此一般不作为教学重点要求,但岗位调研发现,临床抗病毒药品种类较多,广泛应用于艾滋病、腮腺炎、带状疱疹、肝病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需求量较多,同时实习学生反馈情况也显示学生对抗病毒药部分较为陌生,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后调整了该部分教学内容和授课学时。(3)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尤其是临床常见疾病的常见治疗用药知识,既是教学重点又是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重点。例如β受体阻断剂可用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冠心病、青光眼、甲亢等疾病的治疗,既是临床常用药物,又是资格考试重点,因此尽管β受体阻断剂的作用机制复杂多样,学生不好理解掌握、应用,但该部分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的学习仍然不能被精简。

表1 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

3 建设课证融通式人才培养的资源库体系

医药行业教学具有临床实践指导理论教学的特点。医药行业发展动态变化会影响医药岗位的就业需求,建立和不断完善融通式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库,有利于资源积累,使教学与临床需求紧密衔接,提高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契合度。同时可展开校企联合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依据药剂士、药师资格考核大纲,筛选适合知识点进行教学资源创作。注重学生的参与,设立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鼓励已就业学生提供临床实践教学资源,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试题库建设是资源库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药学专业人员资格考试真题及模拟试题可作为试题库建设的重要分支,不断补充完善试题库试题,作为考教分离课程考核试题库使用,同时也可作为药学专业资格考试的练习试题库使用,这有利于学生自学自测,能为毕业生提供持续性学习机会,协助提升岗位技能,使教学不脱离临床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以可用”。

4 实施“理实一体”的融通式人才培养训练

药师岗位技能具备理论实践性特点,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是检验其是否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的唯一标准。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可致用”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3],“理实一体”的实践模式可有效促使学生快速具备职业代入感,在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理念和职业素养。

分解一线药师工作内容,设计药师岗位技能模拟训练模块,如处方调剂、用药指导、药物咨询、医患沟通等模块,每个实训模块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教学案例。鉴于药师工作的特殊性,在技能模拟训练中,除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外,还应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职业行为表现等。

在仿真模拟药房实训室,利用情景模拟、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采取角色扮演法,分组完成实训模拟任务。秉承学什么就模拟什么的原则,使学生亲身体验职业活动,在掌握职业岗位技能的同时也能感受职业氛围,提升职业素养。如处方调剂模块,分为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发药四步流程,是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合理、适宜用药的最后防线,其中处方审核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学生模拟医师身份开具处方,可锻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分别要求学生针对性开具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可加大学生对处方审核的认知力度,掌握处方审核的内容、结果及处理措施;同时要求医师介绍处方审核的内容、依据,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语言沟通表达能力等。

实训模块要依托一线药师工作内容随教学进程进行设计,实训项目注重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打破课程界限,倾向于培养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此外,开放实训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思考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注重能力为本位的课证融通考核理念

课证融通式教学方式的目的是提高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就业岗位对学生的技能需求。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以药剂士职业资格考试难度为宜,实践考核以专业技能鉴定考核为主。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侧重职业活动的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考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6 注重课证融通教学团队建设

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理念,注重实践性锻炼。课题团队教师有4人为双师型教师,1人具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药房辅助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5位教师均有在医疗机构脱岗实践半年以上经历。两年来,在各医疗机构就业的药学专业毕业生药剂士证书通过率约95%,用工单位反映良好。

猜你喜欢

课证资格考试融通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原画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城市郊狼资格考试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