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2-28童海玥陶雪施明毅
童海玥 陶雪 施明毅
摘要: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发展形势之下,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必须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作为重点,该文立足于双创的浪潮之下,从当前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近些年来已经取得的成效,以及至今仍存在的部分问题出发,基于CDIO的视角,并以其为主要指导思想,分析当代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不足,提出对于如何改善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的几条思考,在双创背景下结合CDIO理念为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CDIO理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5-0246-03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l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CDIO
TONG Hai-yue, TAO Xue, SHI Ming-yi*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current sever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our country cannot do without the cultivation of new tal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Based on the tid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current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DIO, taking it as the main guiding ide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thoughts on how to improve the current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and enhanc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innovative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combined with CDIO concept,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DIO concep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
1 引言
创新是民族前进的重要推动力,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灵魂[1]。当今时代,普通高等院校毫无疑问成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伊甸园,不仅要培养既能适应时代的新时期大学生,还要培养能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重点扶持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高校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理念并坚持此理念为办学宗旨。然而,在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课程安排等方面存在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真正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基于CDIO视角,高校可以构建更完善的,适合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丰富教学资源以支撑创新能力培养,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树立“双创”意识,并接受全面的创新创业的指导思想,提升自我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创新创业之路做好铺垫。
2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而大学生正是科技创新、兴国的中坚力量且为创新人才的核心部分[3]。在不断的推进之中,人才培养模式也处于不停的改革演进之中,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这里分别进行阐述。
2.1我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就
在國家的大力倡导之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核心,在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很多瞩目的成就。
2.1.1产教融合协同创新
“产”是校企合作模式,主要通过是校内外的实训项目与实习基地等方式实现学生对企业发展,组织文化,生产管理以及工艺等的具体了解。“教”是以思政教育为前提,依据现有职业培养目标,精准结合现代化信息教育平台,并以此重新制定有效、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此外,选取恰当的教材化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确保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完成完善教学成果并作出科学评价[4]。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以工作室和协同创新平台工作室等作为辅助形式,专业课程教学融项目、学赛一体练项目、校企合作做项目、产教融合创项目[5],通过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灵活教学,进一步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以景教学,借助校企合作联合开发的一体化实训操作室进行实体化教学,最终达到在“产中教、教中产”的融合。
2.1.2 “互联网 +”高校创新
互联网+的时代应用背景下,“互联网+”高校创新应运而生,利用互联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平台,为双创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模式,增强了高校双创教育的活力,同时也为大学生进行思维创新,行动创业带来了无尽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专门为大学生服务的服务平台,职能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大学生的双创实践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服务的范围涵盖从初级的意识培养到最终的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整个生命周期[6-7]。
2.1.3 “广谱式”双创教育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广义的创新”和“广义的创业”这两个基本概念而形成的一个综合性概念[8]。这一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考虑大多数,顾及极少数,有效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内涵深度契合,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之一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既是当前中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长期努力方向,成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9-10]。
2.1.4 以孵化器为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
孵化器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通过为新建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上的空间和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基本建设方面一系列的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减少创业初始的成本,提高创业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11]。近年来,依托于孵化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涌现了多批各具特色的學生专业团队,与此同时,包括北京大学以及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各类时报实时报道,其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
2.2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完善当代大学生双创教育体系是新时期各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近几年的模式探索中,虽然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成就,但在现有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中,仍存在部分不足:
2.2.1“三位一体”衔接不充分
当今时代,仅仅以学校为主体的培养模式,不足以支撑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形成“政府积极参与+院校开放共享+企业深度介入”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协同育人新机制[13]。让政府部门、工业企业以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进而精准完成“有企业需求、由学校培养、各方面互动参与、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完整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链,实现“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14]。
2.2.2专创结合度不高
当前我国创新发展战略正在稳步推进之中,高校也多以培养双创型人才为核心教学目标,然而其教育理念陈旧,专业和创业结合都不足,无法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的指导思想[15]。各大高校皆设立了有关创新创业的教学课程,其形式复杂多样,然而,大多数学校还是仅限于课本知识,无法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设相关创新实践,仅能够激发部分已经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双创知识的课程仅仅是水课一门,无法将课程与专业相结合,学生们的上课体验度不高,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双创思维,提高学生双创素质。
2.2.3 学生实践平台机制不够完备
创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实践教育,在进行基本的学校理论教育后,开展相关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而实践教育平台正是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16]。现如今各大高校都纷纷建立了实践基地,然而其质量与数量远远不足以支撑学生们的创新性发展需要。由于资金、时间、场地等的限制,在课程集中的实践教学中,学校开设的实践基地不足以容纳多数学生,致使多数学生的实践无法充分完成,无法实现理论体系中1+1>2的教学效果。
3 CDIO理念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CDIO这一教学理念是近年来美国团队率先提出的,CDIO分别是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的首字母缩写[17]。此培养模式涵盖了生产的完整过程,是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的有机结合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交叉融合CDIO与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促进CDIO理念的进一步发掘,同时也对高校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效益,对于如何有效地结合CDIO与目前高校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如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Conceive(构思) 构建精神层面的相关理论课程体系。在原有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需要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为学生设置开展一系列的实习实践练习等活动,丰富课堂,灵活授课、令教学方式充满互动性和启发性,给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和实习时有充分自主发挥所学知识的空间,继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工作学习中实现思维方式的有效转变[1]。课堂时间不充足时,也可以在课下通过小组实践——利用 MOOC、翻转课堂、网络视频公开课等现代教学形式[18],让同学们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在理论教学方面,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效结合成功案例以及实时的政策分析,激发学生的双创兴趣,引导更多的有意义的思维风暴。
Design(设计)提升学生自主设计的创新能力。在整个创新创业的教学设计中,融入专业特色,结合专业的对口职业,让学生在有了简单的构思之后,设计一些可行的方案,在这里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团队的logo,名称等,它所包含的要求是整个项目的需求分析设计,可行性分析设计,结构化设计,以及后期的运维设计……总而言之,这里的设计方案,贯穿整个项目的存活期,并且是能够随着项目推进,时代改变而随之变换的整体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老师结合专业,为学生们讲授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们来设计一下可能的方案,时代的发展不可估测,方案的可行性可以参考未来的一些设想,以引导的方式,动手的设计,方案点评以及修改,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设计的创新思维。
Implement(实施) 初步实施已有项目。结合学校教学资源,有效结合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让同学们实施自己的项目方案,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参赛,以结合专业特色的科学竞赛促进CDIO 项目的实践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竞赛的信心和能力,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创新创业视角教育的发展[19]。许多技术上的难题可以通过虚拟的空间建模逐步计算,加以实施,搭建数字化实施平台,摆脱学校场地,资金等的资源限制,达到最大化的全面实施,增强项目的可行性。指导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跨平台的机制,进一步摆脱地域限制,实现跨区域融合实施。
Operate(运作)择优选取可行项目运作。项目的真正运作需要大量的时间,空间以及经济财力,因此有必要选取出创意突出,且切实可行的项目,依托学校的平台以及现有的创新创业竞赛,学校与社会企业团体结合,合力推动学生项目的运作,以学生团队作为主体,高校作为坚强的后盾,进行引导和保障。项目组结合团队中成员的个人特点,对成员进行分工,使项目组的每个成员的能力得到最大化发挥,进而最大化地展现成员间的交叉优势,积极发展师生各有的客户资源,充分利用搭建的微课制作软硬件平台、“互联网 + ”创新应用成果[20],在高校实践基地的未来运作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并且依据现有经验进行总结,结合校外企业加大对于学生自主设计的创新创业运作项目的扶持力度,采取实训基地+竞赛机制+创新创业的模式,增长学生的实战经验,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学生项目的转化率。
4展望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日渐增多,然而学生走出校门后就业压力大,社会面临创新型优秀人才资源短缺等问题,究其源头,实为高校当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到位。将CDIO这一经典的培养模式融入实际的课程体系安排之中,结合政府政策支持能够有效地满足企业需要以及社会进步发展需求。高校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可以参照CDIO进行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C(构思):各大高校可以结合现有的课程体系构思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灌输型创新理念早已不能够满足时代需求,当代物质、精神文化水平决定了创新思维的学生不占少数,而将思维具体转化为行动创新创业就是高校面临的难题之一,高校可以采取开展自主创业成功人士的讲座,以及其他采用让学生去主动构思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将思路经由抽象转化为具体,注重学生思维模式的引导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D(设计):具体的创新点得到转化后,需要指导教师主动引导,但也理应仅限于引导,学生拥有自主设计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进行团队设计,是指导老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其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设计产品会涉及知识产权等问题,常常会挫败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规范化地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可行性分析设计,合理运用知识产权知识是指导教师的另一重要任务
IO(实施与运作):高校充分发挥学校现有以及与相关企业或者孵化园的有效资源,有效渐进地推进学生项目的具体实现与运作,依托于学校这一坚实可靠的后盾,提高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产品转化率,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此外,还能够有效地激发高校内创新氛围,为进一步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下基础。
本文从各大高校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关键点出发,借助CDIO的视角,对当今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加以个人的思考,进而提出基于CDIO的视角,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侧重,将CDIO的理念与教学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指导教师的引导力以及对学生成果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游海英,吳晓荣,沙红梅.CDIO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79-81.
[2] 梁月俏.基于就业视角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3):17-18.
[3] 谭玉,李明雪,吴晓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变迁和支持研究——基于59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文本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5):112-118.
[4] 赵凯,刘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背景下高职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5):98-99.
[5] 陈志军,李时辉.高职“学赛一体、研创融教”的双元协同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38-142.
[6] 张莉,王善蒙.“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5):100-104.
[7] 赵军,杨克岩.“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34(5):59-63.
[8] 刘红玉,彭福扬.创新理论的拓荒者[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 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36(5):56-63.
[10] 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通论》简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4):130-134.
[11] 姬生国,黄柳芳,刘文伟,等.高校创新创业培育模式的探索——基于企业孵化器运营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7-9.
[12] 丁宁.新时期高校影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9):230.
[13] 周步昆,耿颖.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0):220-223.
[14] 秦乐乐,于乃文,杜洪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6(21):81-84.
[15] 马雪霞,宋泽.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比[J].知识经济,2020(21):109-110.
[16] 何晓敏.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南社会科学,2019(2):166-172.
[17] 陈华辉.CDIO理念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23):46-48.
[18] 张海军,张淑兰,戚晓利,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8):222-225,254.
[19] 孙雷,王海荣.基于CDIO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6(11):244-246.
[20] 方中玉,宋怡慧,刘晨,等.基于“互联网+CDIO”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6(4):83-86.
[21] 王凤玲,陈庆林,葛丽萍,王国贤,由金玲. “互联网+”时代大学数学的在线课堂资源与其他专业联合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 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Singapore)、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USA).Proceedings of 2018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EBMEI 2018)[C].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Singapore)、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USA):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8:6.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