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意美术作品展示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1-02-27张丽治
张丽治
(泉州市温陵实验幼儿园,福建 泉州 362000)
在倡导“充分开发美术课程资源,让每个角落都会说话”的今天,创意美术作品的有效展示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很多幼儿园的幼儿美术作品被罗列式地展示于班级的走廊墙上,有的班级没有设置展示幼儿作品的空间,有的教师不知道如何将幼儿的作品作为环创的资源,有的教师随意地将幼儿作品贴在区域中,甚至零散而杂乱地堆砌在角落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创意美术作品展示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创意美术作品展示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1]美的环境可以提升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儿童作品展示的意义,体现在儿童发展、教育教学和家长工作等方面。
(一)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在儿童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美术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儿童用来表达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自己的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儿童在美术创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体验成功、获取自信。教师应尊重幼儿作品,有效地展示幼儿作品。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不仅能提升幼儿的创作自信,也能促进同伴间的互相欣赏,共同提高。
(二)对教育价值的意义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把儿童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儿童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的地位。”[2]儿童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审美能力。观察通常是作品欣赏的首要环节。幼儿通过对作品的仔细观察、比较和分析,获得与对象有关的鲜明而具体的形象,以及作品表现手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感性经验。有效观察是理解的基础,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观察,是有效观察的保证。展示儿童的作品,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因为这些作品更加接地气,更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标准,更能引发幼儿的共鸣,更利于幼儿的观察与理解,更能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对家长工作的意义
当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被郑重其事地展出,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展出幼儿作品,能让家长看到幼儿园的教育成效,从而更加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当的作品“介绍语”或“欣赏引导语”,有利于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如在小班的作品栏上,可附上一段介绍涂鸦期幼儿的创作特点及幼儿作品与幼儿心理之间的关系的话语,温馨提示家长,用欣赏的眼光和包容的态度来欣赏品味幼儿的涂鸦期作品,帮助幼儿树立创作自信,萌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家长不再单纯从“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
二、儿童创意美术作品展示的方法
展示幼儿的作品要讲究方法,每一种展示方法都不可能适应每一幅作品,每一幅作品也不可能单纯地局限于一种展示方法。教师能否有效展示幼儿的创意作品,和自身的审美能力及作品展示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审美能力需要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欣赏、评析等行为积累相关经验,提升情趣和能力;作品的展示经验则可以现学现用,要求教师具备主动思考的学习态度,愿意主动吸收养分、汲取经验。常用的、实效性较强的作品展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情景展示增趣味
所谓“情景展示”,就是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一个情景。无论是从儿童多元文化观的养成,还是从深度理解美术作品内涵的角度,强调作品展示中的文化情境性都是必要的,尤其是作品中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判断、宗教信仰、民族习俗审美观和文化心理以及含有文化特征的图示及符号的视觉理解。在具体的作品展示中,设置与幼儿学习掌握新知识相关的情境,使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验,产生生动鲜明的表象特征,从而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和认识。尤其在欣赏不同文化的美术作品时,无论是外国的美术作品,还是中国古人的山水情结,甚至是一些民间美术样式,都是幼儿比较陌生的,甚至是排斥的。道德习惯的不同,或对传统的审美观念的陌生和距离感,都会对欣赏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创设具体、形象、感性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可以提高幼儿深入理解作品的含义和意蕴。如将幼儿创作的各种各样的“鱼”布置成一幅“海底总动员”图;请大班幼儿将自己创作的“卫星”“火箭”“飞机”等组合成一个“太空世界”;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立体花朵错落有致地展示在“花园”里。情景式的展示,既可以在墙面上,也可以在班级的某个角落;既可以是平面的、半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它不仅可以增强情境性和趣味性,还能为班级环境创设锦上添花。
(二)悬挂展示更立体
主要利用墙面或者三维空间悬挂展示作品。不仅能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给幼儿以美的感受,还能作为班级、走廊等空间的间隔物,起到分隔区域的作用。常见的悬挂展示方式有以下几种:
1.风铃式。利用竹筛、网片或者竹片等,将幼儿的作品垂吊在这些材料下方,像一串风铃一样展示出来。如端午节前夕,将幼儿手工创作的“粽子”三五成串,尾部加上中国结,再垂吊于竹筛下,变成一串串的“粽子风铃”,展示于“端午节”主题区域上方,营造浓浓的端午氛围。
2.藤蔓式。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在绳子上,像一条条藤蔓一样悬挂于班级区域或者走廊上方。如在“叶子”主题活动中,教师将幼儿创作的形状各异、颜色不一的“叶子”粘贴在绿色的细绸布绳上,垂吊于横梁下。轻盈飘逸的绸布绳带着幼儿的“叶子”作品在半空中随风飘扬,不仅增添了灵动的气息,美化了环境,还可作为幼儿活动区的分隔线。
3.贴片式。将作品贴在统一形状和材质的底板上,两片或者三片串成一组进行展示。如在欣赏吴冠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作品后,幼儿用滚珠摇画出一幅幅江南水乡绿意盎然的抽象景象。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分别裱框衬底后,2-3 幅串成一组,悬吊展示在美术区周围。既发挥区域间隔的作用,又让环境充满艺术气息,陶冶幼儿的情操。
(三)剪贴展示显创意
许多幼儿园在走廊、楼道、大厅等处都保留大量的空白,给幼儿的创意作品提供很大的展示空间。但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创作展示作品时,大多采用的是普通或有颜色的长方形A3 或A4 纸张,也有少量会用到圆形的纸张,外形统一的作品容易局限展示的方法。因此,教师可在尊重儿童原创的基础上,对幼儿作品进行适宜的剪贴。将幼儿创意作品中的精彩部分剪下来,贴在合适的有色底板上,装饰在有文化底蕴的校园里,以提升画面效果,增强美感,提高可欣赏性。例如,幼儿设计出各种线描茶壶,黑线白纸让整体作品的展示略显单调。此时,可将“茶壶”剪下来,疏密有度地拼贴于整片的KT 板上,底色可选黄色、红色或者蓝色等颜色进行提亮,做到既有创意点又有统一的地方,既有个性又给人和谐的感觉。这样的作品展示更有创意,更能产生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有效丰富幼儿的审美和创作经验。
(四)组合展示拼花样
1.选择多种材料。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必须经过艺术家的有机组合。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和表现形式,同时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能够传达特定信息或含义的视觉语言。儿童也会根据不同的材料,按照不同的组合形式,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如利用木片、树叶、花朵等自然材料,或纽扣、螺丝帽、吸管等生活物,在固定范围的“画框”内进行组合创作,形成一幅幅丰富多元、层次分明、色彩协调、视觉感强的作品,直接展示于墙面。
2.选择形式。既可以是小型的作品组合拼贴成同类型的大型作品,也可以大小混搭展示。如组合拼贴幼儿创作的京剧脸谱,形成一张巨大的京剧脸谱;把幼儿设计的鞋子组合成一双大鞋子等。把幼儿的一些低结构作品组合成各种物体,如把幼儿扎染的花布组合成青花瓷、花朵、服饰等各种造型;把幼儿画的蒙德里安格子布组合成大象、抱枕、花瓶等;把幼儿彩绘的石头组合成人物、动物、植物等;把幼儿画的一张张笑脸组合成爱心形的相框等。按照作品的色系来分类组合展示,如按照冷色系和暖色系分类。
3.选择适宜方法。在平面创作前,教师要对展示的效果进行预判,并根据要展示的方式准备纸材的材质和形状。如在材质上,有的作品适合用卡纸,有的适合用刮画纸,有的适合用宣纸;在形状上也有讲究,如古典风作品适合圆形、扇形、菱形等形状的纸张,现代风适合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教师在将作品组合进行平面展示时,还要根据作品的内容或风格来确定组合的图形,如梅花、青花瓷、花灯等作品偏向古典风,可组合成扇形、圆形、菱形、回字形等具有古典美的图形;格子布、波点艺术、借形想象等抽象画,则可组合成方阵、心形、Z 字型、L 型、品字形等体现现代风的图形。除了平面展示外,还可以进行立体组合展示,如将幼儿彩绘装饰的各种盒子组合成机器人;将粗细、长短不同的PVC 管组合成动物和景观等。组合展示的方法能够拓宽幼儿的创作思路,丰富幼儿的拼贴组合和立体造型经验。
(五)造型展示多功能
所谓造型展示,就是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精心设计的富有创意的且具有装饰美、造型美和形式美的展架上。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是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认真观察及耐心细致的习惯,形成立体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常见的手工制作活动有折纸、剪纸、撕纸、泥塑、贴画、生活物创意手工等。这些作品大多是立体的,容易变形,无法很好的保存。教师可以将幼儿创作的手工作品展示在高低不同、层次分明的架子上;利用铁网片组合成屏风,用S 钩来展示花灯、动物等创意手工作品;利用鞋盒等废旧纸盒做成相框贴于墙面,做出一定的造型,展示幼儿的彩泥作品、立体小手工等。造型式的展示方式,因其装饰效果强、有创意、灵活、便于幼儿欣赏取放等多种实用功能而适合幼儿园广泛采用,并且多用于展示立体作品。
以上五种展示方式,目的都在于通过美化作品来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帮助幼儿进一步树立创作自信,丰富幼儿的视觉经验,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深化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三、儿童创意美术作品展示的注意事项
在展示幼儿作品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明确作品的欣赏主体是儿童。应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考虑作品展示的高度,尊重幼儿审美的特点,避免单纯从成人的视角进行布置展示。其次,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审美特点。根据幼儿的思维方式,布置能有效提升幼儿审美水平、激发幼儿丰富想象力的作品展示,满足幼儿审美与想象、欣赏与评价的需求。再次,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儿童的作品是他们思想活动、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的产物。每个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3]所以,在表扬优秀作品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作品和提升自信的机会,都能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得以发展。特别是能力较弱的幼儿,更需要教师关注和鼓励,并给予中肯的评价和适度的期盼。最后,避免将创意美术作品局限于墙面和立体空间的展示。创意美术作品除了可以成为班级三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投放到区域中使用,丰富区域活动内容。如将幼儿创作的人物、动物等角色做成指偶或者桌面偶,甚至面具等,投放于语言区或表演区,让幼儿开展讲述和表演活动等。
幼儿的创意美术作品能否被合理有效地运用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育经验,还取决于教师对幼儿作品的态度。一个爱幼儿、懂幼儿的教师,会积极调动自己的教学智慧,努力将幼儿作品以自己经验中最好的方式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