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材背景下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的两个着力点

2021-02-27刘仁增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阅兵式战士群众

刘仁增

(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福州 350500)

红色经典课文因为具有传承红色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独特优势,历来为各种版本教材编排所重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不仅保留了原有教材的许多红色经典篇目,而且在数量上大为增加,更重要的是,采取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编排体系。这使得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试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两篇课文为例,提出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的两个着力点。

一、以人文内涵为导引,带动语文要素的学习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不仅仅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更承担着培养人的重要使命,表现在课程内容上,就是其价值特征要充分反映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1]以母语教育为独当之任的语文课程,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2]为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要“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红色经典课文无疑是实现这一课程任务的主力军。但是,又因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历史痕迹,距离当下学生的生活较远,常常出现理解片面、随意误读的现象,与“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课文有着较明确的价值取向,最好不要做多元的解读,不能因为时代感的要求,随意改变其编排意图”[3]的要求相违背。这就决定了人文内涵的定位与处理,成为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的难点。人为地拔高人物形象,空洞地赞颂“牺牲”“无畏”,使教学呈现脸谱化、标签化、概念化的倾向,也让学生对英雄人物敬而远之,在心理、情感上产生隔膜,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人文内涵的理解与欣赏。因此,渗透怎样的人文教育,以及如何渗透人文教育,需要特别关注。

《狼牙山五壮士》叙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最悲壮的故事,五位八路军战士完成掩护任务后,纵身跳崖,壮烈殉国。这样的行为,这样的伟大,常人难以触摸,更无法复制。事实上,他们本是一群平凡的战士,跟普通人一样,都是血肉之躯,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在关键时刻选择放弃平凡,放弃小我,用钢铁般的意志成就英雄的人生。课文在叙写故事时,隐含着这样丰富的信息。细读课文会发现,“五壮士”这一称谓并非开篇就有,而是出现在“选择绝路”这一部分之后。在“阻击敌人”和“生死抉择”这两个部分内容中,作者一直使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班长”“副班长”“战士”“五位战士”“战士们”等表示身份的词语,此时的他们就是革命队伍中普普通通的战士,接受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做的都是一个战士的份内事,每一个部队战士都会这么做。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一样。可是,从“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不是一群普通的勇敢的战士,而是宁死不屈、慷慨赴死的壮士。因为他们放弃生的希望,选择死的危险,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的抉择。由此,作者对他们的称呼发生重大改变,由之前的“战士”变为此后的“壮士”,人物的精神境界由此升华,作者对他们的崇敬赞颂之情由此生发。

根据文本这一写作特点,可采取以人文内涵为抓手,带动语文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首先,初识人物形象。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把握全文大意,说说五位壮士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这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他们会用“勇敢顽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惊天动人”之类的词语来概括。这一环节的理解,只是处于粗浅、模糊的层面,学生对人物的认知是浅表化、概念化的。

其次,感受人物形象。学生细读课文,想想自己对人物的认识从课文的哪些内容、哪些文字中获得,引导学生进入课文重点段落的学习。比如第2 自然段,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描写五个战士痛击敌人的语句,抓住“沉着”“吼”“喷不完”“抡”“绷”“全神贯注”等词语,感受五位战士对敌人的满腔怒火和刻骨仇恨。同时,发现这里是四句话写了五个人,每句话的写法相同,都采用动作、神态的描写方法表现战斗场面,表达内心情感。把这几句话放入整个语段时,学生还会发现,这段话除了一个战士一个战士的具体描写外,还作了总体叙述,如“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等,从而认识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法及其妙处,无形中渗透单元训练重点。又如“顶峰歼敌”一段,学生既能从班长马宝玉的“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等语句中,感受班长的英勇无畏、指挥有方、打击有力;又能从“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的语句中,感受到五壮士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深深为人物行为所震撼、所感动,再次领会点面结合写场景在表达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再次,丰富人物形象。在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五壮士的认识。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适机引导发现课文中人物称谓的变化,并重点探讨两个问题:一是“战士”与“壮士”有什么区别?二是课文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战士”为“壮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变化?通过问题讨论,学生明白课文中的“壮士”源自“战士”,又超越“战士”。作为战士,他们跟其他普通的战士一样,消灭敌人,保护人民,渴望战斗的胜利,把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作为壮士,他们把中华民族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精神、气节和尊严放在首位,作为自己的使命与担当。而这样的转变,就在于对活路与死路的抉择。

最后,领悟“英雄”内涵。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宣传、报道等多种原因,社会上对英雄形象的认识产生严重错位,以为只有牺牲了的人才算是英雄,给人以英雄难当、英雄遥不可及的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材中的许多英雄人物,像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邱少云等,很多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这样的英雄太高大、太伟大,学生学不来,也不想学。为了破解这样的片面认知,教学的最后环节,可引入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英雄事迹,如冲锋在抗击新冠疫情第一线的普通医务人员、2021 年郑州特大暴雨灾害中解救被困群众的市民、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的志愿者等,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却在关键时刻做出不平凡的事。如此,学生就会深切地体会到,在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平凡人的挺身而出。进而对“英雄”产生全面、立体的认识,彻底颠覆“牺牲才是英雄”的固有观念,让“英雄”走下神坛,走进学生心里。

二、以语文要素为抓手,优化红色基因的渗透

统编教材第一次提出“语文要素”的概念,它成为统领单元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自然也是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的重点价值取向。因此,把人文内涵融入语文要素的教学过程之中,才能使革命传统教育不成为空洞的说教、机械的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人文思想的滋养。

《开国大典》是一篇带有历史回忆性质的记叙文,记录翔实,层次分明,点面结合,描写生动,再现当年开国大典隆重、庄严的盛况,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喜悦的感情。这样的盛况和感情,体现在场面描写上。场面描写是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和人物的活动三者的有机融合、动态描写,其最大的特点是,借助“点”与“面”的相互渗透、组合和过渡,使语言描写层次清楚,有条不紊,从而达到突出重点、营造气氛、再现场景的写作目的。这篇课文之所以给人气势宏大、气氛热烈、场面感人的原因,就在于多处、多次成功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与“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的点面结合;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与“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的点面结合;毛主席的按动旗杆电钮与“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的点面结合;毛主席宣读政府公告与广场上人们热烈地欢呼的点面结合;阅兵式上毛主席向空中招手与群众抛帽子、报纸以及欢呼、鼓掌的点面结合;群众游行时毛主席向群众挥手、高呼“人民万岁”与群众游行高呼的点面结合,不仅描绘出开国大典热闹、喜庆、欢乐的动人画面和感人氛围,刻画了毛主席的领袖风采和人格魅力,表达人民群众对领袖无与伦比的拥戴与热爱,而且揭示党和人民、领袖与群众心意相通、血肉相连的浓厚情谊和鱼水深情。由此看来,点面结合描写不仅是一种写作手法,更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抓住点面结合写场面,也就把握住写法知识与人文养育的契合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历史场景,重温红色经典,深受爱国主义教育,最终实现语言学习与精神洗礼的和谐共振。

如此众多的点面结合运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自然成为《开国大典》一文最为鲜明的写作特色,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本课教学的首要目标。为此,本文的课后练习是“想想从群众入场到举行游行,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和“读课文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这是对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和“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的具体细化。因此,本课教学要“牵”语文要素这“一发”,“动”内容理解、语言品味、情感体验、人文教育之“全身”,从而保证文道并重、言意兼得。教学框架简述如下:

第一,强化整体感受。一篇文章的教学,阅读初感的价值不可忽略。高年级的“阅读初感”,要重视文本内容的突围,关注文章表达。《开国大典》一文不仅介绍了新中国成立的盛况场面,更传达出全国人民激动、自豪、幸福的感情,而大典的隆重与喜庆、人们的欢悦与激动,都是借助点面结合这一写法来实现的。因此,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初感很有必要。不仅要了解典礼过程,知道课文大意,更重要的是,要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概括课文在盛典场面、氛围、情感等方面给自己的总体感觉或印象,从而引出教学重点:典礼的隆重、心情的激越、场面的热闹,课文是怎么写出来的?

第二,细读发现写法。在深入阅读环节,要以课文的重点语段为例子,强化《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学习过的“点面结合”的写法认识。比如“阅兵式”一段,可设计以下教学环节:1.聚焦重点。自由轻声朗读,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品读发现。(1)问题思考:声势浩大,场面壮观,这些感受是从哪些文字中读出来的?它在写法上藏着什么样的秘密?(2)品味语言。引导学生抓住圈画出的相关词句,揣摩品读。试比较,如果把这些词句删除,将带给你什么感觉?教学时,可紧扣“齐步前进”“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等,体会这样写能够生动表现人们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兴奋激动的内心情感,烘托出隆重、热烈、壮观的典礼场面和欢庆氛围。(3)体味情感。当年的开国大典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像课文中描写的这样?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播放电影《开国大典》阅兵式片段,让学生谈观看感受,再有感情朗读这段话。(4)强化认识。这种写法叫什么?哪篇课文学习过?再读读“阅兵式”这段话,哪些语句写“面”,哪些写“点”?

第三,体会表达效果。任何一个场面描写都会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或热闹,或冷清,或欢乐,或悲伤,或紧张,或舒缓。“阅兵式”给人的感觉是威严壮观,声势浩大,气氛热烈,洋溢着浓浓的欢快气氛和雄壮色彩,这与作者的表达意图密切相关。“阅兵式”这段话,始终聚焦事物的行为特征、外形神情、言行举止,如两个排都是“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列成方阵,齐步前进”“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一队队排成人字形”等,表现各兵种队列的整齐划一、战士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群众的激动心情,从而烘托出隆重、热烈、雄壮的活动场面和特定氛围。一旦删除这些文字,隆重、热烈、雄壮的感觉就荡然无存。教学时,可采取删除这些文字与原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第四,巩固具体写法。“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是习作方面的语文要素,也是单元训练重点内容。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知道点面结合的具体写法。如“阅兵式”中的点面结合,丰富多样:单独看第12 自然段,毛主席向空中招手,是“点”的描写;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飞机的队列,群众的反应等,是“面”的描写。其中,写受阅部队的几句话也是点面结合,既从整体上写受阅部队缓缓前进的情景,又分别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如果把第11-13 自然段连起来看,会发现“点”“面”之间不断变化:交代阅兵式的情况是“面”;按顺序分写各个兵种的行进方阵,海军的服饰,步兵的步伐,炮兵的各式各样的炮,战车师的装甲车和坦克车,骑兵师的红马连、白马连和马的步伐,人民空军的飞机排成人字形等,是“点”;飞机飞过时,毛主席“向空中挥手”,是更小的“点”;群众“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以及整个检阅过程中群众的“欢呼”和“鼓掌”,又是“面”。不仅如此,这些“点”和“面”不是随便结合的,而是富有层次,有序组合。或从“面”到“点”再到“面”,形成“面”“点”“面”的表达顺序;或一会儿“点”一会儿“面”的互为交替,有序展开,而且用“开头是”“接着是”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各个方阵进场的情形写得井然有序,避免表达上的混乱。这样把场面描写得错落有致、灵动鲜活,生动再现阅兵式的规模宏大、阵容浩大,给人以势不可挡的视觉冲击和内心震撼,突出人民军队的强大气势和威武形象,表达人民群众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有了这样的理解与体会,学生会对“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写出氛围;层次清楚,有条不紊”的点面结合写法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从而为迁移练习打下知能基础。

第五,发现同中有异。同样是采取点面结合的写法,“阅兵式”与“狼牙山上激战”“群众游行”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思考,进行两次比较阅读,同质拓展,强化认识:第一次,先引导发现“阅兵式”重在表现“面”,“狼牙山上激战”重在突出“点”。再交流讨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发现“阅兵式”主要渲染场面的壮观和气势,“狼牙山上激战”目的在于表现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进而明白“点”“面”的多与少,是为了特定表达的需要。第二次,设计以下教学环节:(1)自由阅读“群众游行”一段,说说这段话给我们呈现了什么样的情景?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学生汇报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比较“群众游行”与“阅兵式”两段话,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两者都是点面结合的写法,但“群众游行”还加上环境描写。(3)阅读环境描写的两句话,说说为什么要加上这样的描写?(4)全班齐读环境描写的句子,男女生再分别朗读“点”和“面”的语句,以强化写法认识和情感体验。

第六,尝试迁移运用。点面结合是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一种常见、好用的写作方法,单元目标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因此,了解点面结合的具体方法还不够,还得创设生活情境,实现知能转化。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参加过的、至今印象深刻的活动,如学校运动会、“六一”游园、升旗仪式、掰手腕比赛等,再出示一些多数学生参与的活动图片,要求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选取学生的典型性作品,引导从“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写出氛围;层次清楚,有条不紊”三个方面进行评析,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自主补充、修改、完善。

猜你喜欢

阅兵式战士群众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沙漠中的“战士”
多让群众咧嘴笑
超级战士要上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无名战士有名剑
一场关于Couple们的时髦阅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