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任务设计策略探究
2021-02-27吴海燕
吴海燕
(厦门市演武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0)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回归生活,亲身经历实践过程,自己去调查、探索、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使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多维度的。多维度的能力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多样性的内在要求。”[1]但在教学目标任务的设计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围绕一个主题,教师挖空心思,设计了很多活动,但如果追问:这些活动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主题系列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往往无法回答,容易失去方向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中,教师虽有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但较其他有教材的课程来说,课程内容的选择更挑战教师的设计能力。本文从真实性、实践性、层次性三个维度,阐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任务设计。
一、讲究层次性,兼顾个体差异
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任务”。目标任务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过程中,要始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也就是说“目标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2]
例如,在《走近剪纸艺术》主题活动的目标任务设计中,根据三维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等综合考虑,教师与学生协商,共同制定八个参考任务:
(一)查一查:课前查一查剪纸的意义,了解剪纸的起源、历史和发展;
(二)听一听:通过多种途径,搜索剪纸艺术的传说故事;
(三)找一找:通过多种途径,找一找剪纸图片和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问一问:通过访问身边的相关人士,了解剪纸各个门派的艺术大师,感受他们的魅力;
(五)学一学:向同学、家长、教师学习,掌握剪纸的基本方法和表现形式;每人至少要完成1-2 件剪纸作品;
(六)秀一秀:在班级开辟园地,秀一秀学生的剪纸作品;
(七)整一整:各组整理查找到的有关剪纸的资料,并梳理自己的心得体会;
(八)评一评:请家长、教师、同学评价本次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评选班级最佳剪纸高手、主题活动开展最佳小组、合作最佳小组等。
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从以上的“任务参考”中自由选择完成任务。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如喜欢研究剪纸艺术的历史,可以选择任务(一);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内容,如采访或者调查能力比较强,可以选择任务(四);有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则可以多选择几个任务。这样分层次设计目标任务,使不少学生能够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无法完成目标任务,那么教师需要反思:是不是目标任务设计出现问题?在目标任务的设计时,是否需要考虑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能力范围之内?是否讲究目标任务设计的层次性,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挖掘实践性,发挥主体能动性
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综合实践学科更注重发挥学生的实践性,调动其学习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在目标任务设计时,挖掘目标任务的实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实践出真知”,教师要善于打开“实践”的大门,做到“知与行”“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与统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熏陶,习得各种能力,不断提高交往协作、观察分析、动手实践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等。
例如,在《校园安全我能行》单元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形式多样的目标任务设计:1.课前引导学生深入校园,留心观察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看看能够发现什么问题,把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成一份调查报告,在班级汇报交流。2.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演示,以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本插图中的情景:如楼梯挤拥、翻墙进校、木棍追打、高空掷物、走廊踢球等,让学生分析这些危险的行为可能引发什么后果?针对这些现象,能够提出什么建议?3.鼓励学生当小小摄影师,把学校存在安全隐患的角落拍下来,向学校提出整改建议。这样的目标任务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主题活动中,学生主动学习、亲力亲为、积极参与,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当然,如果仅仅是为了实践,匆忙布置实践任务,这样的实践是没有效果、流于形式的。因此,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分组,制定目标任务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督促学生根据详细可行的研究计划,完成实践活动。
三、落实真实性,实现自身价值
教师在设计目标任务时,常见的问题是目标任务不真实,常常设计基于假设的不真实任务。首先,这样的任务无法激起学生真实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由于目标任务是虚设的,学生难以产生真实而具体的问题,往往会为提问而提问;再次,假设的学习任务只能在口头说一说,无法在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落地生根;最后,基于假设的学习任务,其结果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价值认同,学生难以获得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结果后真实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真实的目标任务才可能引发有意义的学习”。[2]教师不妨将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中,促进学生形成关注社会的态度和热爱社会的情怀。
例如,一次国庆节过后,笔者学校所在的社区发生了一起居民因抗议物业管理不当而把生活垃圾倒在校门口,挡住学生进校门的事件。笔者抓住这一契机,在当天的任教班级,把现场拍的几张照片回放给学生看,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说,自己早上在上学路上也看到了这一事件,并深受其害:为了避开这个垃圾堆,还特意绕了一圈才进入校园。当笔者提出“你们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可以告知居委会,请他们出面解决;有的说请学校出面解决更好。教师引导:“如何发挥社区小主人的作用呢?”通过讨论,学生共同写出《致演武社区居民的一封信》。信件在征求校长意见、盖章并印刷上百张后,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序地前往社区分发信件。有的小组负责把信件投递到居民的邮箱,有的负责给居民和店面的老板分发,有的负责张贴在居民的门口,让所有的居民都能第一时间关注到这件事。活动过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因为主动参与整个事件,体会比较深刻,都提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并学会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用自己的力量为社区、学校做些事情,培养了小主人意识。
总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任务时,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水平、兴趣爱好等,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从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其次,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团队互助的精神,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单纯的活动设计,关注目标的明晰;走出一味追求‘好看与新奇’的教学设计,回归教学与目标的一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