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错误”的道德意蕴、价值及利用策略
2021-02-27李毅峰
李毅峰
(福建教育学院附属集美实验学校美山分校,福建 厦门 361021)
教学中的“错误”,通常指的是学生在知识、思维或方法上的错误,一般表现在语文、数学等以知识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科。道德与法治是德育课程,道德学习、品格涵养是课程的主要任务。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犯的“错误”,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厘清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的“错误”的内涵与价值,把握其特点,探寻“错误”的有效利用的策略与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学习,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预设错误,找准道德判断的生长点,纠正学生道德认知上的偏差;溯源错误,明确道德判断的出发点,在平等对话中走进学生的心灵;辨析错误,夯实道德判断的落脚点,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错误”的道德意蕴与特点
道德与法治课中,错误指的既不是学生的不良行为,如讲话、瞌睡、打闹等,也不是知识理解、思维过程和方法运用的不正确,而是学生对事物或现象的看法违背正确的价值取向,是道德认知上的偏离。它反映了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动态,是最重要的学情,具体表现为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的观点、看法或价值判断,可以概括的称之为“道德判断”上的错误。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鲜活性
学生道德判断上的错误,往往与当前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一定群体对某事、某物或某人普遍的观点,是学生社会生活或学校生活的投射。例如,当前盛行的一部动画片、一本书或一款游戏,学生个体对它的看法会受到同伴对它评价的影响。因此,从学生的道德判断中也能窥见当下学生思潮,十分鲜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生成性
学生错误的道德判断因某件事或某个人而产生。当教师呈现的议题或教学材料(事例或案例)与学生的先前经验产生关联时,学生就会形成对这件事或这个人的道德判断。因此,这种道德判断是生成性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正因如此,它也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
(三)差异性
因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的错误也表现出差异性。例如,什么样的消费是合理消费,不同家庭经济条件成长起来的儿童,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差异性。道德判断上的差异容易产生道德冲突,它反映了学生道德观念的多样性。
(四)隐匿性
学生的道德判断错误往往不是主动表现出来。它隐含在一定的情境或事件里,并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才呈现出来,它是学生潜意识里的道德观念。因此,情境或事件是学生道德观念的载体。要想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的,就必须引导学生融入具体的情境或事件里。
二、“错误”的道德价值
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犯“错误”是一种必然,也是学习的常态。这些“错误”是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的困惑或问题,是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学生的错误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既为教师创造教育的契机,又为教师提供教育的资源。只要教师敏锐捕捉学生犯的错误,把握其道德价值,因势利导,就能把“错误”转化成“资源”,生成课堂的亮点与精彩。
(一)教育的契机
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的错误主要表现为道德判断上的错误,而道德判断是学生表露情感、观点的方式,从中可以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学生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因此,道德判断上的错误给予教师教育的机会和可能。教学中任何防范、掩盖、回避甚至批评学生错误的方式,不仅显得狭隘,而且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和对儿童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心理学家盖耶也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相反的,如果学生课堂上都不犯错误,可能是学生主动迎合教师的期望,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真实表达”的意愿。如此,就会给教师造成一个假象,即学生在这件事情或这个议题上都形成了符合期望的道德观念,那么道德教育可能失去意义。
(二)教育的资源
教学中,有些教师害怕学生犯“错误”,期望学生顺着自己的教学预设学习。因此,课堂波澜不惊,平静如水,学生的困惑、疑问甚至问题被忽视。典型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答。如果学生的回答并非教师想要的答案,教师往往转向其他学生,寻求“标准答案”。教师并没有从学生的“非标准答案”中捕捉到信息,发现问题,做出恰当的引导与评价,从而错过了最有意义的教育契机。而这些“非标准答案”,往往反映着学生的思想、观点、看法,是道德与法治课中最应关注的问题,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也许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非标准答案”式的错误成为最重要的信息和资源,往往超出教师的预设。教师要善于把“错误”转化为教育的资源,才能正视学生的问题,并做出恰当的教学反应。
三、“错误”利用的教学策略
现实生活中,成人都无法避免犯道德认知与判断上的错误,因为人总是凭借自身的经验与经历对外界作出判断,何况是未成年人。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仅应持有一种包容的态度,还要掌握有效利用的教学策略,才能把“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解决学生道德成长中的问题。
(一)预设“错误”,找准道德判断的生长点
学生道德判断上的错误,有些具有普遍的时代特征和典型性,是可预知的。因此,教学中不是纯粹的等待学生错误的出现,而是充分预设,通过关联情境的创设或话题的引导,暴露学生的“错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的意义在于促进学习者进行反省,从而建构新的知识”。因此,错误可以成为学生形成正确道德判断的生长点。学生通过对错误的反省,纠正自己道德认知上的偏差,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以四年级上册《网络游戏的是与非》一课为例。城镇的学生几乎都玩过网络游戏,小部分学生甚至有丰富的网络游戏的实践体验。但他们对待网络游戏的利与弊方面的认识是不全面和不客观的。例如,有些学生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不在学习时间玩网络游戏,玩得久一点也没关系。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想法。如何引导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成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创造条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这个错误的认知。再组织讨论,更全面的认识“网络游戏的弊病与危害有哪些”,即使不影响学习,如果长时间玩游戏,还会带来哪些危害。通过多元的对话,让学生认识到,玩网络游戏如果处理得不好,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影响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在这个案例中,“错误”为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埋下伏笔,是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判断的生长点。要预设“错误”,教师课前就要了解学生,掌握学情,知道学生看过什么,经历过什么,有哪些普遍的想法,以此来设计教学活动。
(二)溯源“错误”,明确道德判断的出发点
学生错误的道德判断,往往都与其经历或生活相联系。课堂中,当教师捕捉到学生的“错误”时,不应急于判断或评价,而应多问问为什么。如果教师不了解“错误”背后的故事,那么任何评价都将失去作用,不会产生教化的意义。学生会感觉教师不了解他、不尊重他,讲的都是“大道理”。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都是一场心灵的旅程,这场旅程需要通过对话来完成。教师不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来评判学生的对与错,而应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关注他的情感体验与感受,在平等对话中表达理解与爱,并剖析其成因。因此,溯源“错误”背后的故事或生活经历,能够让教师找到产生“错误”的原点,因材施教,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7 课《课间10 分钟》的第3 个课题“课间还要做什么?”教师执教时,呈现了一幅图:打预备铃了,小明想起去上厕所,但又怕时间不够。
师:小明遇到了什么麻烦?
生1:他肯定是想上厕所。
生2:他可能刚下课的时候不太想去厕所,但现在想了。
师:你们都很能替小明着想。那么,你建议小明去上厕所吗?
生3:我觉得他应该去,跑的速度快一点就可以。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生3 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认为速度快一点就可以避免迟到,这是学生给出的一个判断。当然,建议小明去上厕所并没有错,但这个判断也蕴含着一个错误的假设:只要速度快,打预备铃时去上厕所也是可以的。他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造成小明上厕所的困扰的原因——没有合理安排课间活动。生3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教师此时不必急于对他的回答给出评价,而是要了解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进行必要的追问。
师:“跑着上厕所”,上课就能不迟到吗?
生3:我有一次也像小明一样,跑着上厕所。
师:有没有其他的同学有和他一样的经历?
(部分学生举起手)
师: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小明的班级离厕所很远的话,来得及吗?
生4:来不及。
师:是的。而且跑着上厕所,容易发生什么?
生5:与其他同学撞在一起。
生6:如果着急的话,也容易摔倒。
师:打预备铃时跑着上厕所,可能发生这么多意外事故。所以,我们要把事情做在前面,合理安排课间活动,尽量避免跑着上厕所。
由以上片段看出,学生的错误源于其真实且“成功”的生活经历,但显然这种“成功经历”是偶发性的,而且行为本身与教学目标导向相背离。因此,教师捕捉到学生的错误时,并没有立刻对其进行否定,而是追问“跑着上厕所,上课就能不迟到吗?”,挖掘出这名学生背后的生活经历。再引导学生讨论,这个行为能解决上厕所的问题吗?还会带来什么问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认识到,要解决小明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科学合理地安排课间的时间。教师抓住学生的隐匿性错误判断,循序善诱的加以引导,打消一部分学生的侥幸心理,让学生自然产生正确的判断。这样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三)讨论“错误”,夯实道德判断的落脚点
道德与法治课中,有些错误是生成性的,而且会带来新的议题。这个议题所折射的道德观念往往不是个体性的,而是有一定的受众,具有冲突性,即在不同的学生间形成道德观念冲突。此时,仅靠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已无法实现价值观的有效且充分的引导,而需要多维、多元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在观点的碰撞和对话中形成共识。组织讨论“错误”成为必然的教学活动。讨论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发表、论证自己的观点,在不断的质疑、否定中,形成合理化的道德判断。通过讨论,学生做出道德判断的基础就更加夯实,不是凭借主观的臆想,也不是靠先前的生活经验或经历,思考问题的视角更加开阔、理性和客观。
例如,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课,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当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会与他人的权利发生冲突。这一课的“活动园”中,以“装修房子影响邻里休息产生的矛盾”为案例,呈现不同的观点:高叔叔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林博远享有休息的权利。如何协调这两者的矛盾呢?引导学生围绕这个议题开展讨论。学生开始关注公民权利时,已经具有权利意识。在具体的生活事例的辨析中,实现价值澄清,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并逐步走向共识: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中,“错误”反映的是学生道德成长中的道德认知问题。它给予道德教育的空间与契机,也提供了生动的教学资源。教学中,只有正确认识错误的道德意蕴与价值,包容学生的错误,把握学生错误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才能“因材施教”,有效化解学生道德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