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品味 链接融通 积淀运用
——探寻古诗之美的教学策略
2021-02-27张清芬
张清芬
(晋江市永和镇教委办,福建 晋江 362235)
在小学阶段,古诗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一是古诗时间跨度大,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诗人的生活背景都与现代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很难心同此情、意同此理;二是教师为了节省教学用时,往往仅满足于诗意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无暇顾及诗的文化底蕴;因为上面的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是比较陈旧和保守。[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古诗教学提出要求:“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提出:“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是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古诗教学时,教师应注重通过诵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链接融通,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积淀运用,让学生学以致用,诠释文化美。
一、诵读品味,感受语言美
“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最好方式。古诗具有韵律美、意境美,适合反复诵读品味。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层次品读,多样化诵读,通过诵读品味,发现诗中蕴含的语言美。
(一)想象画面读
古诗虽寥寥数语,却蕴藏着精美绝伦的画面和意境,读之如置身于图画中。探寻古诗的语言美,想象画面读不可或缺。如教学杜甫的《绝句》,教师用童趣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生机勃勃的春天:此时,你们就是那两只快乐鸣唱的黄鹂。阳春三月,日光柔和,微风徐徐,诗人杜甫正伏案研读,忽然听到屋外传来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映入眼前的是——(生读:两个黄鹂鸣翠柳)诗人陶醉于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那是——(生读:一行白鹭上青天)如此以画入诗,诗中寻画,学生陶然其间,美哉妙哉!想象画面读,构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诵读情境,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二)对比迁移读
古诗阅读教学不仅在于理解的深度,更在于其广度。对比迁移读,可以由此及彼,勾连课内外,帮助学生领略中华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教学《出塞》时,抓住“月”这一意象,链接多首明月诗。教师引导:这轮明月,也出现在许多诗人的笔下。(课件依次出现三首明月诗)诗仙这样写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圣这样写明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这样写明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笔下的明月都与什么联系在一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此时,课件出现边疆荒凉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画面思考:“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觉得本诗中的明月和其他诗人笔下的明月所传递的情感有何不同?”学生领悟:其他诗人的明月所传递的思念,仅仅是生离之苦;而《出塞》一诗中,则随时都可能变成死别的痛,这样的思念更加孤苦凄凉。连类比照,以诗教诗,帮助学生拓展认知的宽度,在对比中加深对“秦时明月”的独特感受,在迁移中积累更多“以月抒怀”的佳句。
二、链接融通,体会意境美
中国古诗词文化生动地体现了意境的美学特征。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聚焦关键词、链接典故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段,让课内外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一)聚焦关键词赏诗景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其作用是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有艺术魅力。教学古诗时,教师可聚焦关键词,引导学生渐入诗中所描写的意境,领略诗人的眼前景、心中意。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时,教师问:“关注‘无穷碧’和‘别样红’,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此时,学生眼前仿佛出现这样的画面:荷叶的绿和荷花的红,一红一绿相互映衬,娇艳和谐。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接天”和“映日”,将学生带入美丽的景象中:荷叶层层叠叠,一直连到天边,绿如翡翠;初升的太阳映照着朵朵荷花,粉得如霞,红得充满生机。诗中有景,眼中有景,心中便有景,文字的意义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在学生心中形成鲜活的画面。
(二)借用典故悟诗情
借用典故,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古诗借用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神话故事等,表达作者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如教学《出塞》一诗时,教师导入:战争残酷,将士痛苦,诗人发出这样的感叹——(生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刻,将士们除了思念亲人,还想念谁?(李广)接着,教师链接李广的相关资料。学生了解李广将军的神勇后,教师再次发问:“假如李广将军出现在唐朝,会怎样呢?(句式:要是李将军在,)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总结:“要是李将军在,多好啊!这是无数边关将士的希望。可是李广是汉朝人,唐朝的战士们实际上在期盼着什么呢?”至此,学生明白战士们的期盼,也读懂作者渴盼朝廷能够早日启用良将保家卫国,结束残酷战争的殷殷爱国之情。教师巧借诗中典故,将典故中的人物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领略诗歌的丰富内涵,从而更深入地领悟诗情。
三、积淀运用,诠释文化美
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经过古诗词文化的洗礼,涵养美的品格和气质。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古诗词教学中的语用实践,主要是在适度理解和感悟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后,通过仿写、改写、描写、续写、补白等实践形式,结合生活,用整洁的语言对古诗词进行诗意化的想象。[2]
(一)扩写古诗,诗中生趣
扩写古诗是指学生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将古诗句进行拓展,使其更加丰满、具体。扩写古诗,既可以加深对诗文的理解,也锻炼阅读和想象能力,训练诗意的想象思维。如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教师让学生想象诗中的意境后,用自己的话扩写为一个小故事。刚开始,学生仅仅是把古诗的意思翻译一遍,缺少故事情节和趣味性。此时,教师引导:观察插图,可以扩写“蓬头稚子”的外貌和性格。可以想象他在钓鱼的过程中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遇到有人问路,稚子为何不应人?他不说话,但会有怎样的表情和动作?路人问而不得,又有怎样的反应?学生在一连串提示下,展开第二次创作,写出来的文章生动有趣,富有童真。
(二)仿写古诗,诗外有诗
历代诗人的优秀作品是学生仿写创作的绝佳素材。对古诗名句、名篇进行模拟仿写,既能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感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及语言创造能力。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后,教师让学生仿写古诗,学生写下《秋风戏黄蝶》(秋色艳艳一径深,树头落叶舞秋风。儿童急走追黄蝶,是叶是蝶分不清。)、《花园公路》(路灯通明大道深,路旁花香自成阴。谁家孩子不听话,躲进树丛何处寻?)等。虽是仿写作品,只有寥寥数语,但既有诗意、趣意又有新意,读来不禁让人感叹:儿童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诗意的世界。学诗、悟诗、写诗,引导学生用古诗的思维方式表达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古诗中的文化美,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总之,通过诵读品味、链接融通、积淀运用,能够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文化美,提升语文素养,丰厚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