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阅读核心技能的教学策略
2021-02-27万桂园
万桂园
(福州市小柳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1)
美国读写专家苏珊·齐默尔曼和克莉丝•哈钦斯总结出优秀读者必备的七项核心技能:构建感官图像、建立联系、提出问题、推断、筛选重要信息、整合信息、监控文意,提出理解文本意义的基本方法。《阅读的7 项核心技能》指出: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1]基于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的阅读核心技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适时补充资料,构建感官图像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阅读完,却难以回忆起文章的具体内容,即便是倒回去反复阅读,也往往记不住或记不全,这是因为阅读时没有构建感官图像。感官图像是指画面、味道、口感、声音和感觉等。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补充图片、数据、文字、视频等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构建感官图像,让阅读内容立体化,更加生动、多彩、有趣和难忘。在学生脑海里,会出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与之相应的画面,从而对阅读内容投入情感。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一课,让学生在阅读后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多媒体课件适时补充“一把钥匙、一盒五颜六色的颜料、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金色的小蜡笔、一曲丰收的歌”等相关资料,使学生在视觉(钥匙、颜料)、味觉(甜甜的)、嗅觉(好闻的气味、香香的)、听觉(丰收的歌)、触觉(清凉和温柔)等方面获得相应的感受,自然而然构建感官图像,对阅读内容“秋天的雨”产生情感。
二、结合思维导图,运用背景知识建立联系
背景知识指一个人过去生活中的见闻、经历、人际和情感等总和。对读者来说,背景知识直接影响其阅读感受,阅读内容也会因为背景知识补充而更加完整。在阅读核心技能中,建立联系最常见的三种方式是:1.联系自身;2.联系世界;3.联系阅读。在教学中,一些较为抽象、远离生活实际的课文,可通过表格、提纲、思维导图等形式,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或课后巩固释疑。[2]教师可适时巧妙地将思维导图植入微课,将阅读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水》一文,结构起承转合,阅读感受渐入佳境,使读者内心经历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教师可引导学生边默读,边画出描写猴子、水手、孩子的词句,把情节梳理成三条清晰的“线”:猴子放肆的线、水手笑的线、孩子心情的线,发现故事中每个人物的思维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制作微课视频,表现这三条“线”:“水手拿猴子取乐→()→()”。学生结合背景知识,联系日常被人取笑气得脸红的经历、极度恐惧时心惊胆战的经历等,把握故事中船长拿枪逼孩子跳水的思维过程。
三、前理解支持提问,尝试推断重要信息
已有经验直接影响“文本对话”。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不能理解的文本,学生往往会通过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即运用“前理解”。前理解使学生自然产生疑问,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互动,从而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教师可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信息,帮助学生充实“前理解”。再把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提出问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个人物为什么这么做?作者为什么会让人物做出这样的选择?并引导学生尝试推断,解读文本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含义,为深度阅读做好准备。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社会背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世界较远,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周恩来其人。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分享,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什么是修身课?什么是光耀门楣?什么是当效此生?为什么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占有一块地盘?”学生尝试查字典“修”字,解释为“使完美”,推断“修身课”就是修养、修心,提升道德品质的课。或依据主题提问:周恩来为什么会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推动学生继续通过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深入体会周恩来的非凡志向。
四、整合丰富信息,概括文本大意
在阅读过程中追踪思维的轨迹,有助于整体把握文意。一般来说,学生在分析、加工和优化信息后,必须整合信息,形成全面的观点,使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资源的运用,使原本抽象的教育信息直观传递到学生的大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3]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学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色兼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整合信息的方法有:复述故事的重要内容,然后删减次要内容,概述故事大意;确定故事主线后,想一想:作者如何呈现信息?文本的整体结构是怎样的?结合全文以及文本结构,用一句话概括主要观点。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中,让学生说一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小组交流后,用课件呈现示意图,如“猎狗攻击小麻雀(起因)—老麻雀拯救幼儿(经过)—猎狗退缩(结果)”。课文虽然篇幅短小,用词却准确传神,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等,一只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也要拯救孩子的老麻雀形象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教师再呈现关键词句,动画演示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勇气和力量,在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中,学生领会“老麻雀为什么要这样做”,进一步理解文章主旨。
五、监控文意补漏,课内延伸课外
在阅读教学中,存在学生看过一遍课文却一无所获的现象。这就需要培养监控文意理解进程的自觉性和补漏的能力,让思维更“自觉”。常用的方法是做笔记,使用不同符号和便签贴,边阅读边记录阅读情况。学生掌握监控文意补漏的阅读技能后,一旦发现注意力涣散,就能够立即采取措施重回正轨。如果脑海中的画面消失,能够意识到要停下来专注阅读;捕捉不到重要信息时,明白应分析并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障碍;无法在文本和自己的生活或外部世界之间建立联系时,知道做出判断,仔细思量已有的和需要补充的背景知识,将阅读从课内延伸至课外。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课,语言别具韵味,将感情蕴含在景与事之中。如“栽花、拔草、下种、溜土、铲地、追蜻蜓、浇菜”等,“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每件事都是快乐的。教师出示课后“阅读链接”,在阅读中监控文意,停下来做判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对祖父、对园子、对已逝去事物的深切怀念之情”的感情。为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开放式学习格局,教师可制作或提供几个相关的网站,指导学生查阅更多和阅读链接相关的知识,以监控文意,及时补漏,拓展学生的阅读时空,把课堂向课外延伸,让教学与生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