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长课文”教学策略探析

2021-02-27陈瑞琼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文本课文

陈瑞琼

(德化县尚思小学,福建 德化 362500)

统编语文教材将阅读能力提升作为核心编排理念,对小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数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长课文的编排比例也有显著的提升。统编版教材在不同学段编入许多长课文,即便是低年级,也有数篇400 字以上的课文。[1]长课文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教师着重研读教材中长课文的编排意图和教学价值,从教材、学情、语文能力等多个维度出发,揣摩隐含在篇幅中的规律,破译语言文字背后的密码,即如何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精选教学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长文短教,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一、设置预习任务,扫除阅读障碍

对于新授长课文的阅读教学而言,课堂四十分钟的容量是极其有限的,光课文阅读的时间就要占到十几分钟。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布置预习导学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带着任务预习,扫除阅读障碍,梳理课文内容。在新授课时,教师就能以较快的速度进入课文重点内容的教学。

如三年级下册《漏》这篇课文,教师可提前布置几个任务,让学生在预习时完成:1.初读课文,标清课文段落序号。2.找出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三个习题的示意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4.再次借助课后习题中的示意图,尝试复述故事。这四个预习任务的难度是逐层提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次预习预设:第1、2 个任务所有学生都要完成;第3 个任务由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第4 个任务由思维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尝试完成。在预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可以先标注段落层次、梳理课文生字词;接着,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最后,尝试复述故事。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有大致了解后,教师只需要检测预习效果,就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教学的活动主题,大大节约课前阅读时间,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如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复述故事等环节)也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

二、着眼核心目标,把握教学重点

每一篇课文都有核心教学内容,都是紧扣单元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读懂单元以及具体课文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有所侧重和取舍,将课堂教学的重心向与教学目标紧密关联的部分倾斜,把长课文浓缩来教,或把长课文教短,即“长文短教”或“长文精教”。

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小说,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细读单元语文要素,我们会发现没有“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感受人物形象”这一阅读小说的方法。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品质上。为突破此教学重点,可围绕课后第二题“‘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进行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1.初读文本,找出哈尔威船长与船员的对话。2.品悟对话,感受船长与众不同的美好品质。3.情感升华,交流分享。“所有人都获救后,哈尔威船长却选择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海底,对船长这样的行为,你有何看法?”学生在研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哈威船长在危难时的沉着镇定、尽职尽责的美好形象。这样设计,不仅立足单元语文要素,还把握文本教学的重点,真正做到“长文短教”。

三、关注文本细节,迁移运用学法

对长课文而言,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引导学生将整篇课文进行文本细读。“长文短教”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短”字,即如何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精选教学点。这就需要教师正确、深入地解读课文,在吃透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适当取舍,还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来进行考量。因此,与其带领学生条分缕析地一一阅读分析,不如选择其中的有代表性的文本细节进行细读,以此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使之学会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抓住重点语句,思考语言表达上的巧妙以及语言表达对主题思想的突出作用。再让学生迁移和运用学会的阅读方法,完成其他学习目标。

如《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编排在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七彩童年”,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有六个部分的内容,其中第一、二部分介绍雨来游泳本领高超以及在夜校读书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作铺垫。第三部分开始,进入故事发展主题。教师可对第一、二部分进行略教,再以第三部分为抓手,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感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教学“十二岁的雨来使尽力气,才把缸挪到原地”这句话时,教师引导:“为什么要强调‘十二岁’?”学生体会到雨来年龄小,挪缸对他来说并不容易。“十几把雪亮的刺刀、子弹嗖嗖地飞来,说明了什么?”学生体会到情况很危险,雨来的举动很英勇。最后,学生发现:在长课文阅读中,如果能够抓住文本的一些细节进行思考和体会,有助于感受人物形象和感悟事情发生的情境。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就能从“向前弓着身子”“像鹰的爪子”等语句中,感受到扁鼻子军官的残暴凶恶;从“像小鸭子抖着”“用手抹”“扒着”等细节中,看出雨来的可爱和机灵。

四、注重合作学习,降低学习难度

从整体上看,长课文的篇幅长、阅读量大、主题分散,既难教又难学,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造成较大的困扰。如果能将课文分解成几个部分,课文内容就会变得清晰、简单,阅读理解的难度也会随之降低。[2]因此,教师可依据学段特征和学情,围绕语文要素分层设计,尝试将长课文的若干自然段,根据主要内容进一步划分为几个大段。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分配,让学生以小组“包干”的方式,“攻克”自身负责部分的学习任务。这样化整为零,减少阅读任务,学习长课文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如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这篇课文,在教学时,可根据阅读提示中的三个学习任务“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任务,根据学习任务将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明白阅读目的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抓住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去设计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任务由全文变成小组中各自负责探究的一小部分,简化了个人学习任务。同时,有课前预习对整篇课文的了解,以及倾听其他小组学生对其他部分课文内容的学习汇报,也能综合性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通过合作学习,化整为零,减少任务,降低难度,提高长课文的学习效率。

总之,长课文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对文本和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确定教学重点,实现“长文短教”。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