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访全国劳模、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山阳县供电分公司、宽坪供电所电工宁启水

2021-02-26国网陕西山阳县供电公司

农电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供电所山区群众

国网陕西山阳县供电公司 王 森

本刊记者 傅雅琪

全国劳模宁启水从北京受奖归来,受到家乡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宁启水所在的山阳县委县政府、山阳县供电公司纷纷举行欢迎仪式,召开座谈会,谈感想,说愿想。“全国劳模绝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企业的荣誉、全体山阳人民的荣誉。它时刻提醒我,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服务好家乡老百姓,把家乡建设好,为时代发展多做贡献。”宁启水说。

1963年出生的宁启水是国网陕西山阳县供电公司宽坪供电所的一名普通电工,同时也是安家门村党支部副书记。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靠一双“铁腿”徒步跋涉,为山区群众用电保驾护航,用背篓为山中的留守老人和困难家庭捎带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成为乡亲们的贴心人。他,先后荣获陕西省“敬业奉献好人”“学雷锋标兵”“道德模范”“国资委最美丽一线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18年1月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20年11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尽管有这么多的光环在身,可乡亲们依然亲切的喊他“铁腿电工”“背篓电工”。

他是光明使者,他有着火一样的敬业情怀。岗位是他的战场;奉献,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就像负重的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步的到达了信仰的巅峰。近日,本刊专访了全国劳模宁启水。

农电管理:这么艰苦的工作,你为什么还能坚守二十多年?支撑你工作的精神动力是什么?

全国劳模宁启水

宁启水:我生长在秦岭腹地陕西南部大山深处的一个的小山村,至今那里还不通公路。从小与朴实的山民一起长大,见证了山区群众生活的艰辛与不易。1997年,我和妻子在西安开了一家小面馆,生意不错。当年2月,听说我们方圆100 km的山区要通电,我兴奋的几夜都没睡好,苦口婆心的说服了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女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家乡。乡亲们见我出过远门,认为我有见识,也有勇气带领大家把梦寐以求的电能送到各家各户。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裙子沟村分布在山山峁峁的400多户村民都如愿用上了电,看到大家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我心里确实有一种成就感。乡镇电管站成立后,我被聘为一名村电工,到1999年农电体制改革,成为了一名农电员工。从此,我与电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与山区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因为从小在山区长大,熟悉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因此我主动要求承担了4个不通路村用户的抄表收费、线路维护与日常服务工作。虽然用户只有486户,但全部散落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峡谷之中。其中最远的万佛山村,来回一趟直线距离就近100 km,最近的群子沟村,往返一趟也在60 km开外,仅抄表收费这一项,每月步行的路程在380 km以上,需要15天时间,早晚两头不见日头,才能走遍山山峁峁的农家,哪里黑哪里歇。期间,曾被被蛇咬过,被马蜂蛰过,被捕兽夹伤过腿脚,因大雪跌到深渊,幸好遇到过路的村民,才被及时送往医院救治。但不论有多难,我始终都没有想过放弃这份工作,因为,我见证了通电给这些高寒边远山区群众带来的好处与便利,忘不了用户那种期盼的眼神,为他们服务是我最大的快乐。

农电管理: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宁启水: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我个人认为,既然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名农电员工,就是为农村、为村民做好电力服务工作,太高深的理论我不懂,但我知道,急用户所及、帮用户所需,尽职尽责真诚为山区群众供好电、服务好,这既是党员的义务,又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没有理由不去做好这些事。回想起这些年社会发展给电力企业带来的变化,再看看电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山区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我觉得自己这些年的付出很值得。

今年,我57岁了,按照国家政策还有3年我就要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内心真的舍不得离开那些服务了多年的山区群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努力去做的更好,继续发扬“你用电,我用心”的精神,与山区群众一起去守望那里希望的光明。

农电管理:你的事迹经过各大媒体的广泛宣传,现在大家都在向你学习,你是否感到了压力?

宁启水:我自己还有不足,我的所作所为并不如别人好,所以一直觉得有压力。有些人说我的付出与实际得到的不相符,其实他们并不理解这些年我与山区人民建立起来的那份血浓于水的情感。几十年来,我始终忘记不了每月抄表收费、维护线路时,他们那期盼的眼神,忘记不了自然灾害过后群众积极参与抢修的感人场面。

近年来,村里的年轻人陆续外出打工,山里平时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很多老人至今没见过汽车是啥样,很想知道外面的消息。每次上山,虽然收回的电费不多,但却留下的是外界的信息、更多温暖和无声的慰藉。每次上山,一个山里人常用的背篓从来没离开过我的肩膀。里面装有必须的工器具、电线、电表、灯泡等外,更多的是为那些留守老人和儿童免费捎带的油盐酱醋、作业本等生活必需品,每次上山后,我都抽出一定时间,陪一些孤寡老人聊天,把他们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记在心里,下月准时给背上来。这么多年来,已累计重量在8 t以上,穿坏了老母亲给打的草鞋150多双,用坏了10个背篓,行程约10万km以上。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国网员工,我始终认为这就是我头上的光环和荣耀,也是驱使我这些年义无反顾坚守的动力。自己所做的这些简单而平凡的事情,经媒体传播后,社会及公司系统给予了我诸多的荣誉,我很知足,但也将这些变成一种压力和动力。

农电管理:你数十年如一日在大山深处奉献,就不想换个环境,到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工作?家人支持你的工作吗?

宁启水:这些村民谁家有几双筷子几只碗,我都非常清楚,换个人对客户情况不了解,对山路不熟,甚至会迷路。再说了,供电所人手不够,人均管理28 km2,都有难处,谁来都得这样干。说几心里话,这些年,我最对不起的是妻子,家里全靠她支撑着,春种秋收、照看老人,上山挖药给两个儿子挣学费。盖房时,所用的材料全是她背上山的,收的粮食,全部是她背下山换成钱,把家里操持好,把老人照看好,尽量给我减轻负担,不让我分心。农闲时节,她还带着孩子给我打下手、作伴,翻山越岭帮我去清理线路通道。每天傍晚天一黑,她在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门楼上的路灯,这是她多年的习惯了,我们这里山大人稀,她怕我一个人走夜路害怕,亮着灯,老远就知道这里是我的家。常走山路,知道穿草鞋利水不捂脚,老母亲已70多岁了,现在仍在帮我做草鞋,他们都理解、支持我的工作。

农电管理:在20多年为群众服务的时间里,对你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宁启水:为群众服务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特别重要。还记得是在2004年春节前,我接到万佛山长洼组汪宗奎老人的报修电话,那天下着大雪,小道被没过膝盖的积雪覆盖,我带着抢修工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不慎摔倒,左脚扭伤。望着冰天雪地的茫茫林海,想着马上就要过年了,群众等着用电,我忍痛继续前行。途中遇到一个外出打工回家过年的小伙,看我一瘸一拐、疼痛难忍的网友对宁启水点赞样子,要送我下山治疗,我坚持先去给汪宗奎老人把电修好。在小伙的搀扶下,赶到故障现场,很快接好了断线,恢复了供电。此时,我的脚已经红肿得不能下地走路了,大伙立即找来木棍做成简易担架,8个人轮换着在天明前把我抬到了板岩镇医院。

在长洼组还有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王尊德,从小生长在大山里,由于家庭成分,文革时期曾遭遇迫害,他一生未娶,生活窘迫。每次上山我都会给他捎带东西,照顾他的生活,用真诚打动了这位曾经不相信社会,不愿和别人接触的老人。自知时间不多的王尊德老人做了一个谁都想象不到的事情——修路。老人拿着铲子、锄头、钢钳、铁锤,凿碎凸起的石块,填满凹状的石槽,从村头百米之外开始,一直修到村后的山顶上,将近3 km的路程,铺上一条崭新的石板路,目的就是让我每次上山好走些。修完这条路不久,老人就突然去世了。10天后,当我再来看老人时,眼前的一个人变成了一座坟,老人的侄儿王先锋回忆,老人临死前,一直挂念着我,总是喊着我的名字,我在坟前站了很久,沿着这条狭小、幽长的石板路继续前行。

近年来,随着移民搬迁,山上的群众在逐年减少,但留守老人更多,就是山上只有一户人家,我都要坚持,要为每位用户服务到家。在外人看来,我比较呆板固执,干啥事爱较真,这是源于对山上用户的惦记,源于长期与“山里人家”建立起来的那份血浓于水的情感,我苦一点累一点算不了啥,不能耽误群众用电大事。多年来,我被马蜂蛰过无数次,被野猪、毒蛇惊吓过,被捕兽夹伤过脚,掉下悬崖摔坏过腿,但认定的工作,我都就要无怨无悔地坚持下去。

农电管理:你是一名供电所员工,还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你是怎样做到工作两不误双促进的?

宁启水:安家门村是全县地理条件最差的深度贫困村,群众要脱贫,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利用每月抄表、收费维护线路的有利时机,我经常走村串户亲近民生,把群众反映最关心,最期盼的每一件事解决好。

安家门村地理条件差,群众出行不是上山下岭就是跨沟过河,农产品和生活用品还得肩扛背驮。我和村“两委会”一班人积极反映,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实施了十里沟、东西台7.3 km村组路硬化,新建村服务中心和安家门小学教学楼,修建了金钱河便民桥及大山沟组索道,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作为宽坪供电所的安全监督员,我把村上的用电安全隐患向当地政府汇报,取得政府的理解支持,线路通道清理,农网升级改造线路走廊及青苗补偿在安家门村都是一路绿灯。同时,向山阳供电公司申请,完成了新建10 kV线路18 km,新布点增设变压器5台/1000 kVA的农网升级改造项目,解决了全村动力电不足和低电压问题。针对村上的实际,我们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产业,全村种植黄姜0.8 km2,柴胡0.54 km2,户均养猪3头,发展生态散养鸡合作社一家,贫困户除开五保户,户户有产业,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2019年全村整体退出贫困村。

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最吃紧的紧急关头,我通过使用喇叭、制作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及防疫知识,做好宣传,提高群众对疫情的防范意识。组织村组干部,开展入户细致摸排,对途经武汉返乡人员及疑似人员进行重点监测,责任到人。在全村设立3个检查点,严查过往行人车辆,落实1名村医全天对安门村各角落进行消毒,为全村乃至周边几个村子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坚强的堤坝,至今,全村无一例感染、无一例隔离和疑似病例。

荣誉是一种鞭策,我别无所长,只有立足我的农电工岗位,继续为当地群众服务,才不负社会和各级领导对我的期望。

猜你喜欢

供电所山区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关于加强供电所管理的思考
“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山区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供电所管理中同业对标的实践研究
探究同业对标在供电所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