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课程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创新分析
2021-02-26方奕峰
方奕峰
【摘要】 艺术设计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中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全新教育时代背景下,需要以“互联网+”为导向,积极推动教学创新,要摆脱传统课堂的局限,拥抱“互联网+”,构建起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针对“互联网+”的内涵及特征展开剖析,再指出“互联网+”对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作用,提出需要把握的一些原则要点,最后提出创新教学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师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实现课程教学的转型。
【关键词】 艺术设计 “互联网+” 教学作用 运用建议
引言:
艺术设计是高校专业教育中的一个类别,其包含了很多具体的课程,比如陶瓷产品设计,便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这类课程其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但同时又要求学生要掌握理论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素养,这又体现出了很强的实践性。因为技能素养的形成,单纯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形成的,必须要通过大量实践锻炼,才能达到一定水平。而“互联网+”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制造了新的条件,通过运用“互联网+”,针对性创新教学,这可以推动教学活动进入到全新的局面。所以作为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师而言,便需要对“互联网+”加强研究,积极寻找“互联网+”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途径方法。
一、“互联网+”的内涵及特征
1.1内涵
对于“互联网+”的内涵理解,其实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其就是指“互联网+”传统行业,也就是互联网和其他行业的结合,将互联网平台、手段和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运用到其他行业当中,从而实现其他行业工作形式、业务形态等方面的转型创新,从传统渠道迁移到互联网渠道上来开展。比如会计工作,是社会中常见的一类工种,长期以来都是依靠线下传统方式来开展工作。
而基于“互联网+”就出现了共享会计、云会计等新模式,将会计工作转移到了互联网之上。而对于教育领域,也依靠对互联网的运用,可以将教育活动从课堂之中转移到互联网上进行,从而形成“互联网+”教育的新局面。结合当前发展来看,互联网在很多行业都在快速渗透,发挥出了显著的作用,实现了行业的变革创新。
1.2特征
在“互联网+”的发展、运用过程中,其逐渐显现出来了一些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也体现了互联网+所具有的技术优势。
一是交互性。“互联网+”能够实现多事物、多层次、跨领域、跨渠道的信息交互,这大大拓展了信息的传播范围。比如手机端可以和电脑端实现信息交互,电视也可以和手机交互。此外,在很多信息化设备方面,也可以依托“互联网+”,构建起交互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其具备了显著的信息传播优势,为各行业的运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是以人为本。“互联网+”是科技进步的产物,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互联网+”的发展,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特征,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将“互联网+”与相关行业结合,催生符合人们需求的一些新功能与新业态。以人为本,是“互联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开放性。“互联网+”在实际的发展运用过程中,还体现出来了很强的开放性,其能够面向多个不同行业提供服务,也可以从多个维度与传统行业结合,可以说是非常开放,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形式,与“互联网+”形成结合。
二、“互联网+”对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作用
对于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学活动是以线下课堂为主要模式,这造成教学活动呈现出一定的封闭性。以陶瓷产品设计的教学来说,在教学中很多时候还是以课堂上的理论讲解作为主要模式,既没有关注课外的学习,也没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就造成了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将“互联网+”运用到教学中,可以带来一些方面的积极作用。
2.1拓宽教学渠道
“互联网+”本身具有工具的属性,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类工具,或是一类方法,将其运用到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基于不同的运用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运用效果,从而达到拓宽教学渠道的积极作用。比如通过“互联网+”的运用,可以依托互联网教学平台,实施线上教学。也可以将互联网上的资源,引入到线下课堂教学当中。对于“互联网+”形式的运用,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这样一来,将教学渠道从原本单一的线下课堂,拓宽到一些其他的方式方法,让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更加丰富。
2.2提供自主学习
“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发展,一大显著的作用,就是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资源,让学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从教学活动的发展来看,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相对较为缺乏,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堂外学生又较少自主学习,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自学薄弱。而将“互联网+”运用到课程的教学中,便可以建立起相应的线上学习平台,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可以发挥出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动性。
2.3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对于教学活动而言,还可以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的功能。针对陶瓷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如果知识以教材为基础来实施教学,那么可以面向讲解的知识点是比较有限的,素材也不丰富,这样会造成教学活动局限的问题。而通过“互联网+”的运用,就可以从互联网渠道引入各种各样的素材,将其融入教学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充实与丰富。
三、艺术设计课程运用“互联网+”的原则要点
将互联网+运用到陶瓷产品设计这门艺术设计课程当中,需要对一些基本原则要点形成把握,要符合相应的要求,才能激发起内在效用,为课程教学带来积极的帮助。
3.1以学为本
“互联网+”的教学运用,需要切实把握住以学为本的原则要点。所谓的以学为本,其涵盖了多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以学生学习为本,也就是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活动,要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给学生开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学习作用发挥出来。二是要以学生的学习实情为本,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案,或是提供不同的學习资源和任务,达成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
3.2體现趣味
在“互联网+”教学的模式下,会将更多实践交给学生来自行开展学习。由于学生自身的自控能力不强,这就可能出现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度较低的问题。因此,便需要从方法和内容上着手,从中渗透一些趣味化的元素,让教学活动体现出吸引力,这样以便可以刺激学生参与到陶瓷产品设计课程的学习之中。
3.3理实结合
陶瓷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陶瓷产品设计的一些理论知识予以掌握,还需要形成相应的产品设计能力,掌握具体的设计技巧。因此,在依托“互联网+”来革新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关注到理实结合。既要从理论知识学习方面来创新教学,也要从实践锻炼方面来创新教学。协同理论与实践,让陶瓷产品设计教学可以在“互联网+”模式下取得更好的发展。
四、艺术设计课程运用“互联网+”实现教学创新的建议
“互联网+”视角下,对于陶瓷产品设计这门艺术设计课程来讲,就需要着眼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打造出更加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让陶瓷产品设计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4.1实施线上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发展,让线上教育成为了一个未来的主流趋势。对于陶瓷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而言,也应该对线上教学形成关注,积极从这个方面着手,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作为陶瓷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师,就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对线上教学进行研究,了解其具体的操作方法,然后结合自身的教学需求,选择恰当的线上教学平台。不仅如此,还需要切实安排一些课时,进行线上教学,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基于网课的形式给学生讲解课程知识。另外,还可以在线上平台设置练习、讨论等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指引学生在线上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深化自身的学习效果与成效。
4.2优化线下教学
“互联网+”视角下,陶瓷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优化,并不仅仅局限于发展线上教学,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渠道中的各类资源和素材,来对线下教学实现优化创新,提升线下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引入陶瓷产品设计的一些案例,在课堂上围绕这些案例进行讲解,如陶瓷音响、陶瓷手机等等,从具体的产品案例出发,展开针对性分析,探讨其中的设计原理和思想理念,帮助学生对陶瓷产品设计的相关知识切实把握。再比如,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拓展其他的陶瓷产品设计知识,如设计软件的运用、陶瓷产品设计发展的相关文献研究等等,引入各类型不同的丰富素材,可以让陶瓷产品设计的线下课堂更加充实与丰富。
4.3教师队伍建设
要确保陶瓷产品设计教学的发展契合互联网+的发展形势,就还需要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关注,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增进教师自身的“互联网+”教学素养,教师要确保自身可以对相关的技术、平台等形成有效运用。一方面,作为陶瓷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师,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对“互联网+”加强学习,尤其是要对有关教育的“互联网+”技术、平台等形成掌握,并将其尝试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要组织集体培训、校外交流等活动,对整个教师队伍进行建设,确保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互联网+”运用能力。
五、结束语
陶瓷产品设计是高校艺术设计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育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应当以“互联网+”为导向,从线上教学发展、线下教学优化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层面着手,推进“互联网+”在陶瓷产品设计教学中的深度融入。
参 考 文 献
[1] 熊青珍. “陶瓷产品设计”教学实践中实施横向项目的改革与思考[J].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20(03):181-182,199.
[2] 张鑫. “互联网+”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微课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20(16):172-173.
[3] 冯明兵. 论”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及其教育[J]. 美术大观, 2019, 373(01):128-129.
[4] 骆明星. “互联网+”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应用探讨[J]. 农家参谋, 2020, 663(15):220-220.
[5] 王爱莉,杨滟珺. 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11):1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