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带来电视制作技术的变革

2021-02-26张献江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2期
关键词:变革技术数字化

张献江

【摘要】    为分析数字化技术在电视制作技术中所发挥的作用,引领的革命。方法:选取某家电视台通过传统技术及数字化技术对于电视制作技术所用的时间及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做对比,对比两者之间操作的像素性、方便性及用时时间长短。结果:数字化技术对比传统技术像素率、方便性及用时性、受欢迎程度均优于旧的技术,一场数字化的电视制作技术的革命正在进行,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的便利,我们应顺应社会的潮流,在这场革命中进行技术性的交流。当数据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数字化    电视制作    技术    变革

引言:

随着现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化的时代使得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崛起,已悄悄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数字化技术深深让我们懂得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使我们更了解对世界的认识。就如电视制作技术的改变,传统技术时是通过模拟的技术进行电视制作的处理。数字电视技术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形成二进制数学信号,便于计算机进行各种处理,如记录、存储和传输等[1]。对比传统技术的操作复杂性、数字化的技术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现如今人们手机、电脑、电视等均在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前进,这场技术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的优越性及先进性,通过对比两组技术的各项指标及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市场调查及分析,我们可获得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生活的改变及人们对于数字化技术的接受程度。

一、对比实验及问卷调查

1.1对比实验

此前,我们选取了龙岩电视台两档较热门的节目《记者追踪》和《看龙岩》进行调查,根据实际情况由共同的人分别完成这两档节目旧技术及数字化技术制作,分为传统技术组及数字化组。(所进行实验对比的技术人员均符合技术要求,均熟悉传统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的制作)

1.2问卷调查

为调查群众对于数字化技术的了解以及受歡迎程度,在问卷中设定一定的问题派发给人们进行填写调查,所设置的问卷需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及一道论述题,在人员流通较大的地方进行调查,在进行问卷填写时不可扰乱参与者进行填表,且在计算数据时应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真实反映群众的态度和想法等。

二、传统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对比

2.1 传统技术处理

传统技术通过使用模拟信号,即直接模拟所摄取的形象的光学特征,通过光电转换,变成连续的电子波讯号对节目制作进行处理。

2.2 数字化技术处理

在收取完成相应的图像及声音后通过编码的程序形成特定的数字信号,经过计算机的处理,进行一系列的上传、剪裁、合成、修改、储存等完成相应的制作。

2.3 结果对比(详见表1)

通过实验分析可得,数字化的处理技术不仅操作简便、像素率高,且深受人们的欢迎,传统技术各方面均低于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便利。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详谈传统化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的特点

3.1 传统技术的特点

1.耗时较长:传统电视制作技术运用起来较复杂,因此消耗的人力及物力资源较多,耗时长。

2.信号问题:传统技术运用的复制模拟信号有时候会出现信号中断或卡顿的情况,在有些天气较恶劣时候会常出现信号时好时坏情况,不稳定。

3.元素构成较单一:传统技术能提供的制作等元素有限,许多制作的节目仍然停留于黑白图像中,难以满足现阶段人们新鲜感的需求。

4.像素较差:传统技术制作的电视多为黑白成像,画面的清晰度不够,像素较差,有时候较模糊不清。

5.传送速度慢:传统技术在制作完电视节目播出后有时候会出现台词与画面不一致的画面,这是优于传输较慢,画面已出现而语音后续才传输成功。

3.2 数字化技术的特点

近几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的制作手段也更加丰富,能够通过对不同特效和编辑手段的应用来丰富电视节目,提升节目效果[2]。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丰富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及工作,增加了公共获取资讯信息的来源渠道。

1.制作用时少:现阶段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计算机系统化,运用数字化技术的电视制作不仅用时较少,而且操作亦较简便,增加了许多制作岗位人员的福利。

2.信号稳定:近几年,数字化技术运用的制作不管是手机、电脑、还是电视,其信号覆盖面广,极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即使是人烟稀少还是环境恶劣的地方,数字信号面也在努力覆盖,一旦遇上天气较差时,观看电视也可正常进行,这一点是人们最喜欢的一条。

3.交流便利,元素丰富:有些家庭可能会遇到老人和小孩喜爱的成片、图像不一致,这时数字化技术可提供的新鲜元素较多,画面通过特效处理的效果到达丰富多彩,十分受到小朋友及其家长们的欢迎。

4.画质高清:数字化技术抗干扰能力较强,传统技术在多次对模拟信号进行复制后会出现画质像素衰减的情况,而数字化技术则通过二进制特殊处理后能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像素保持不变。

5.传输信号快:数字化技术是可以进行双向传输的,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实现资源共享的问题,对于一些做得较好的节目亦可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分享至另一个平台上,以供更多人可进行观看、下载,大大方便对节目后续的编排、制作提供一定的资源,对于较好的节目片段,观众可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剪裁并进行储存,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硬盘储存量较大,可把有用的资源进行储存以供后续进行参考。

6.工艺由复变简: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可进行设备操作的自动性、完整性的工艺程序大大减少,计算机系统通过脉冲信号“1”和“0”与数字电视信号的“1”和“0”进行兼容,从而使数字信号可以更简便的处理通过利用3D特效及画面后续处理的结果,使电脑制作更上一层楼,产生更多民众更喜欢的色彩缤纷、特效炫酷的画面。

7.码率进行压缩:电视信号成像与邻像素、相邻行、相邻场有着纽带的联系,由于传达的信息量较庞大,需进行一定的压缩,传统技术所进行的压缩在解压后会与实时的播放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不易控制其时间,数字化技术可以借助计算机计算及处理的功能可以方便的进行压缩技术,且压缩的码率亦较高清。

8.数字化系统:在这场数字化改革的里程碑上,电视制作的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数字化技术的设备如摄像机、特效台、配音机等,使电视制作逐渐趋于系统化、完整化。

9.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操作系统为电视制作后期的一项数字化技术,把后期的视频剪辑、字幕、配音等合成一体,使得数据可进行随地随地的修改,同时方便信号的搜索,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0.数字化3D特效:常看古装剧的人们可能会特別奇怪戏中的古装场景是如何搭建的、一些仙剧演员的炫酷特效是如何完成的,这全依靠非线性编辑系统,且特效的信号经过多次的编辑仍然保持一定的质量。

11.网络电视:通过将非线性编辑系统及演播系统、动画系统、声音处理系统等组成相应的网络小区域网子系统,采用可传输信息的宽带建立宽带视频网络,可以在各大的网络终端影视APP进行观看,可重看、可快进后退等,通过数字化技术与手机端的连接,就成为了当下较流行的网络电视。

四、如何发展数字化技术与电视制作技术的融合

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正逐渐倾向于数字化。数字技术也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各电视台应将数字化技术当成重点学习项目,可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进修,多培养相应的人才,可在新闻类、动画类、讲述类、影视类等节目逐渐应用起来,可以多创新、多尝试。同时可多研究数字化电视制作的后续方向,例如:虚拟类节目:现在虚拟类的空间转播逐渐冒出苗头,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可以实现“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行环境的模拟,就好比DR类的探险,有种跨空间的感觉,如果可以将此类节目运用到人们日常的家中数字电视,这将会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可定位类的电视节目,通过数字化系统于定位系统的紧密结合,,可定位到观察相应节目时所处在的位置等。增加新闻类节目制作的时效性,传统技术由于制作周期较长,新闻类节目时效性较差,数字化技术可通过非线性系统,及素材、剪辑、处理为一体的系统,建立可同时使用几个终端的数字网络,实现新闻类记者采访及播出为实时转播,增强新闻的时效性的质量。数字电视的发展也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我们需要不断整合和渗透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和PC通信网络,打造一个信息传输网络[3]。

五、 结束语

阿拉伯数字发明后,尤其是10进制和0的发明,极大的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交融,数字与0符号的改造与推广,更是带来了人类计算领域的革命[4]。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电视制作工序的以简便化,且可制作多种多样的节目电视,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现如今数字信息化越来越普及,作为信息传媒介质的电视,更应顺应社会的潮流,将数字化的技术取代传统的技术,这同时也是对于电视制作人员的一项挑战,因为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及相应的理论知识,传统技术电视制作是由多为技术人员分别分工合作的,但数字化的技术确是一岗多工,传统的技术是按照编辑的要求进行简单的字幕、声音、画面、剪辑逐个完成的,对于个人的思考及能力方面发挥有限。数字化技术却可以锻炼不同的思维能力,同样的爆破特效如何做出来才更逼真、画面比例如何调整才更适合、声音的配音如何与演员的唇语更匹配等等都是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制作人员需要提高自声的各项能力,例如对于语言的艺术、美术的审美、比例的协调性等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电视制作也需要不断及逆行调整和创新,这场数据化技术的革命也将改变电视制作原有的架构及业务范围,需要积极推进全方面的业务,有些员工可能对于之间的工作模式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式的思维模式,一时间较难转化及适应,可以先慢慢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必要时可去参加一些计算及培训班,多了解及学习网络方面、通信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抓住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抓住机遇,跟上发展的步伐。

参  考  文  献

[1]王玉明.数字化带来电视制作技术的变革[J].影视技术,2002(05):36-38.

[2]郑强.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传播力研究,2020,4(03):182+184.

[3]王宏图.谈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发展[J].传播力研究,2019,3(18):285.

[4]王建军.数字化:新的技术革命[J].金融电子化,2019(02):17-18+6.

猜你喜欢

变革技术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卷首语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