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人免疫球蛋白给药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1-02-25杨永煌周秋香陈霞
杨永煌,周秋香,陈霞
新生儿ABO溶血病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血液系统疾病,多发于母亲O型血中,婴儿为A、B型[1]。研究表明,新生儿溶血病部分患儿伴有明显的黄疸,但进行性加重、贫血,严重者则有较高的死亡风险[2]。故临床关于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的研究成为热点[3]。有研究显示,抗体依赖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重要机制[4]。而临床上对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以光照疗法、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为主,虽能改善患儿症状,但是远期预后较差,患者治疗周期较长[5]。人免疫球蛋白(IVIG)含有大量抗体,输入体内后机体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性免疫保护状态,由于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能直接中和毒素并杀死细菌、病毒[6]。本研究比较不同剂量IVIG给药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6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122例临床资料。根据IVIG给药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33~62(46.85±4.54)h;胎龄36~42(39.71±2.20)周;Apgar评分7~10(8.86±1.09)分;体质量2 477~3 253(2 656.03±56.81)g;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8例,剖宫产13例。对照组男36例,女25例;年龄34~61(46.79±4.51)h;胎龄37~41(39.58±2.15)周;Apgar评分8~10(8.87±1.13)分;体质量2 496~3 213(2 649.58±56.73)g;分娩方式:自然分娩51例,剖宫产10例。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患儿家长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7-8]纳入标准:(1)符合新生儿溶血ABO诊断标准,伴有不同程度黄疸、溶血及贫血症状;(2)符合IVIG治疗适应证,且患者无药物过敏史;(3)病情相对稳定且一般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畸形、伴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2)已发高胆红素脑病、宫内血氧者或全身难以控制的感染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根据新生儿黄疸程度给予间断性蓝光照射8~12 h(治疗时以单面蓝光为主),并以总胆红素>342 μmol/L为阈值,展开双面蓝光照射治疗。并予患儿肝酶诱导剂、输液等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2组均予人免疫球蛋白(国药集团上海血液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0970081)治疗,对照组予低剂量IVIG 0.5 g·kg-1·d-1静脉注射,每天1次,3 d为1个疗程;观察组予高剂量1.0 g·kg-1·d-1静脉注射,每天1次,3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9-11](1)血液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3 d后胆红素、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计数变化;(2)血清免疫球蛋白: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3 d后患者IgG、IgM及IgA水平;(3)治疗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贫血、换血、胆红素脑病及过敏反应、全身发热、血液系统功能紊乱等。
2 结 果
2.1 血液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胆红素、RBC计数、Hb、网织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血清胆红素、网织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RBC、Hb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1。
表1 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2.2 血清免疫球蛋白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IgG、IgM及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IgG、IgM及Ig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比较
2.3 治疗预后及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贫血、换血及胆红素脑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治疗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光照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是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常用方法,退黄疸快、不良反应小等是光照疗法的优点,其配合药物治疗使患儿胆红素代谢加快,并可预防胆红素吸收[12]。但此治疗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对于病情危重、进展较快患儿预后较差。
IVIG可快速提升患儿机体血浆IgG水平,减少溶血的发生。IVIG用于ABO溶血症中,药物进入人体后免疫抗体发挥竞争作用,使得红细胞不致敏并与其结合;同时,能与血液中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结合,阻断巨噬细胞系统,预防红细胞破坏[13]。网织红细胞属于红细胞的一种,在人体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表达能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既往研究表明, IVIG联合蓝光治疗,能使得体内生成的胆红素变为水溶性异构物,可随着尿液、胆汁排出,从而能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除,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耐受性[14]。
母体属于新生儿IgG重要的传输途径,而IgG则是新生儿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中半衰期为20~30 d。但是,新生儿ABO溶血患儿IgG水平持续下降,并于胎儿娩出后2个月能自行完成IgG的合成。低剂量IVIG给药用于新生儿ABO溶血病中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远期预后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高剂量IVIG给药则能可快速阻断溶血,有助于缩短新生儿治疗时间,降低贫血发生率及换血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d后,2组血液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贫血、换血及胆红素脑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高剂量IVIG给药治疗新生儿ABO溶血能改善血液指标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高剂量IVIG治疗能改善新生儿ABO溶血病生化指标,有助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调节,预后良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