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蛋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小儿重度黄疸性肝炎的临床效果
2021-02-25林毅辉潘万贵
林毅辉,潘万贵
黄疸性肝炎作为消化内科常见病,通常表现为肝炎病毒牵连肝细胞受损,并导致肝小管堵塞及肝组织破坏重构,使血液内非结合和结合的胆红素呈现升高趋势,最终引发眼球巩膜、皮肤、黏膜等出现黄染,随着疾病持续加重,重度患儿可能出现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受损等现象,直接影响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1-2]。针对此,临床多选择药物进行干预,其中常规方案为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胆汁堆积状况,改善肝功能,缓解病情,但此方案难以达到快速消退黄疸的效果,治疗周期明显延长[3-4]。随着临床不断深入分析,发现在门冬氨酸钾镁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的疗效更好,不仅有效改善胆汁堆积,达到快速退黄目的,同时还可增强肝功能,促使病情早日稳定[5-6]。本研究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小儿重度黄疸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重度黄疸性肝炎确诊患儿60例,病历资料均完整。排除试验前2个月服用影响肝功能的药物患儿;存在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史;合并病毒性肝炎或者肾脏功能障碍的患儿[7]。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12(8.26±1.45)岁;病程15 d~4个月,平均(2.19±1.01)个月。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14(8.47±1.33)岁;病程18 d~5个月,平均(2.44±1.06)个月。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开展,患儿家长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门冬氨酸钾镁常规治疗,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四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368,规格:20 mg)每次120 mg混合10%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Gedeon Richter Plc.生产,注册证号H20130590,规格:10 ml ∶400 mg无水门冬氨酸镁和452 mg门冬氨酸钾)每次20 ml混合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
观察组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门冬氨酸钾镁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瑞士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国药准字H20090408,规格:0.5 g)每次500~1 000 mg混合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持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胆汁酸(TBA)、凝血酶原时间(PT)]、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及不良反应(低热、恶心呕吐、皮疹)发生情况。
于治疗前后抽取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留上层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IL-6、TNF-α、hs-CRP、PT、ALT、TB、DB、TBA。
1.4 疗效评定标准[8]显效:用药后各症状消退或者显著缓解,黄疸消失,TB水平改善>80%;有效:用药后各症状减轻,黄疸好转,TB水平改善50%~80%;无效:用药后未达到上述结果。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见表1。
表1 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肝区疼痛、全身乏力、尿黄、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2.3 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ALT、ALB、TB、DB、TBA水平及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ALT、TB、DB、TBA水平及PT均较治疗前下降,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下降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4 炎性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IL-6、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2组患儿炎性指标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见表5。
表5 2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黄疸性肝炎多发生于小儿,可能是因为其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使病毒轻易侵犯免疫功能,造成淋巴细胞致敏并增生,一旦肝细胞表面的病毒抗原与病毒发生结合反应后,淋巴细胞可能在清除病毒的期间,牵连肝细胞受损,尤其是重度患儿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或者肝肾综合征等,直接危及生命安全[9-10]。
目前临床治疗方案以药物较多见,其中促肝细胞生长素可引发肝细胞再生,并促进肝脏组织恢复,避免肠道毒素带给肝细胞的损害;而门冬氨酸钾镁积极参与肝细胞的核酸产生过程,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同时为能量基础提供保障,促使肝细胞能力好转,增强胆汁排出能力[11]。两者联合使用虽然能够缓解病情,但患儿恢复时间较长,难以快速达到退黄效果,甚至可能加重肝功能的受损程度[12]。随后临床经深入分析,发现在门冬氨酸钾镁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弥补常规疗法的缺陷,促进黄染快速消失,保障预后[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ALT、TB、DB、TBA水平及PT和IL-6、TNF-α、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下降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有效率更高,利于症状的改善,肝功能好转明显且对炎性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用药安全性高。分析原因为腺苷蛋氨酸作为机体中常见的活性分子,在机体生化反应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避免肝内胆汁堆积;同时腺苷蛋氨酸还可发生质膜磷脂甲基化,进而提升细胞膜的流动性,使胆汁排出,达到退黄的效果,并利用硫化物的合成反应,促进毒素排出,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使其功能改善[14-15]。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后效果更为明显,可显著增强肝功能,并缩短症状好转时间,减轻对患儿的伤害,保障预后。
综上所述,腺苷蛋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小儿重度黄疸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消除炎性反应和改善肝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