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转型路径

2021-02-25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业财企业财务

王 蓉

(四川中税网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1.引言

由于企业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政府监管限制的逐步放开,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逐步从企业运行效率的改善转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不少企业开始探索适合自身的财务转型途径和财务管理转型解决方案。因此,企业管理者值得探索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财务转型途径。

2.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转型存在的主要难点

2.1 管理认识和管理手段的意识固化

在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企业高级领导和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制度普遍存在浅显弱化的认识,使企业财务处理手段单一,管理认识难以与时俱进,继而对企业具体的财务流程设计和财务责任划分产生不利影响。一是财务工具认识有待更新。由于企业财务管理者尚未充分学习和研究大数据财务工具、人工智能财务工具和财务共享工具平台的应用措施,同时企业管理者认为采购财务工具软件对企业财务效率并非产生很大影响,使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工具的更新积极性不强[1]。二是财务责任认识不健全。在企业常规的财务管理制度中,企业财务责任的区分一般以财务流程和事件经手第一人作为责任人,但是由于企业非财务管理者不重视凭证、票据等财务文件的签署,使财务文件、报表等编制责任的执行存在履职风险。三是管理手段多元化认识不完善。尽管企业集团财务制度相对比较完善,但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却存在不足,使多种财务手段的牵制制约效应不强。

2.2 财务管理成本费用难以削减

由于企业分支机构多、集团经济活动频繁、会计账目体量巨大等因素制约,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成本费用极高,尽管有企业应用了财务共享模式,但是企业财务成本费用依然是年度支出的一大份额[2]。一方面,是指企业财务人员的任用规模庞大。依据业内权威调研数据发现,我国企业财务团队的任免数量和学历要求不低,特别是在管理会计、国际注册会计师方面的总需求巨大,使企业任免的财务管理队伍巨大、薪资水平不低,继而对企业财务成本费用的增长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是指企业财务人员的岗前配置机制不完善。由于企业财务人员的任免不仅要遵从内部控制不相容原则等基本原则,同时企业财务人员的任免还要满足企业分支机构的账目编制需求,使企业的财务组织机构冗长、财务人员岗位和能力不匹配的现象偶发[3]。

2.3 财务共享、财务大数据的应用设计不健全

尽管不少企业应用了财务共享工具、财务大数据工具,但是企业在采购决策、供应商选择评价、事前可行性评价、事中问题发现、事后结果反馈等环节缺少完善的部署,导致企业的财务转型效率不高。一是供应商评价机制不完善。尽管有企业设置了供应商信息评价流程,但是企业对供应商与其他企业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识别不全,使企业采购财务软件的信息涉及面不够广、影响企业财务采购活动的科学性。二是工具应用纠错机制不完善。也就是说,在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应用不畅、财务大数据平台报错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并不能及时可靠全面的收集异常信息,使供应商跟进解决、企业自行解决财务工具异常的机制不灵活、不顺畅[4]。

2.4 业财融合平台机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不佳

由于企业集团不重视业财融合建设,同时企业业财融合平台的搭建存在细节性不足,使企业财务转型速度过于缓慢。一是业务数据库搭建存在不足。由于企业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合规性意识有待提升,加之企业业务活动的开展缺少充分的票据支持,导致企业业务数据库的搭建基础薄弱,继而影响企业业财融合的建设效率。二是业财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5]。由于企业没有对财务部的业务信息需求、业务部的财务信息需求进行归集整理和集中反馈,导致企业业财融合平台的应用效果不佳。

3.企业实现财务转型的科学建议

3.1 树立符合企业战略的财务管理理念认识

要杜绝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存在弱化认识的现象,企业要树立符合企业战略的财务管理理念认识。一是要求企业完善财务工具认识的渗透完善机制。这需要企业通过内部培训、职工大考核、绩效奖惩等形式传播和渗透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以保证财务管理者充分学习和研究大数据财务工具、人工智能财务工具和财务共享工具平台,从而为企业采购财务工具软件做良好铺垫,最终为企业财务效率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二是健全财务责任认识。这要求企业完善非财务管理者对经济责任的认识,使得企业全员重视凭证、票据等财务文件的签署环节,保证财务文件、报表等编制责任的执行准确、风险合理。三是完善管理手段的多元化认识[6]。这要求企业首先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特别是多种管理手段的牵制性,从而保证企业科学引入股权激励、绩效创新、职工激励创新等管理手段,以便于提升企业管理多元化、财务管理转型的溢出效应。

3.2 探索提升财务管理投入产出比的具体途径

要加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企业管理者要注重财务成本的控制探索、使财务去人工化趋势加速形成,从而帮助企业提升财务处理效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一是企业需要完善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也就是说,企业要在原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改进业务流程,使得财务共享的标准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以便于企业提升财务共享的应用效果。二是完善企业财务人才的内部吸收机制。这要求企业在区分管理会计人才与财务会计人才基本职业素质的基础上,对各部门及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岗中培训、晋升等机制不断完善,使得企业财务人才人尽其用、财务效率充分提升[7]。三是完善财务人员的岗前配置机制。这要求企业在遵从内部控制不相容原则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的对财务人员岗前考核任免机制进行设计完善,不仅应用传统笔面试等模式,同时还需要应用心理素质考核、职业特征考核等新型考核模式,以便于提升企业财务任免模式的科学性。例如,在应用心理素质考核的岗位配置机制时,企业要对不同岗位的人员特征要求进行明确收集,使不同的财务岗位匹配到合适的财务人才。

3.3 科学搭建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科学搭建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完善供应商评价机制。这要求企业完善设置供应商信息的评价流程,使得企业不仅掌握到供应商与其他企业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同时使得企业充分掌握供应商与本企业的历史交易信息,以便于对企业财务采购活动产生充分的积极影响[7]。二是完善财务工具的应用纠错机制。针对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应用不畅、财务大数据平台报错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需要设计相应的应急预案、供应商沟通机制、纠错预案,从而保证企业管理者及时可靠全面的收集异常信息、处理异常信息,以便于保证供应商跟进解决、企业自行解决财务工具的异常修复机制运行顺畅[8]。

3.4 加速建设基于企业业财融合的大数据平台机制

加速建设基于企业业财融合的大数据平台机制,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业财融合建设、补足业财融合平台搭建的细节性不足,保证企业财务转型的顺利进行。一是保证企业业务数据库的稳固搭建。这要求企业提升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合规性意识,通过定期培训机制、轮岗培训、财务常识培训等形式,从而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开展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同时在业务办理的同时快速形成财务信息,继而夯实企业数据库的搭建基础,达到响企业业财融合的建设效率提升的效果。例如,对企业业务部门人员进行财务常识培训并进行考核,使考核绩效计入年终总体绩效,最终提升业务部门执行财务规定的积极性[9]。二是健全企业业财信息沟通机制。这要求企业及时收集财务部的业务信息需求、业务部的财务信息需求,同时进行归集整理和集中反馈,确定反馈方式及相关载体、工具,以便于企业提升业财融合的交互反馈效率。例如,在业务部门需要的财务信息时,企业财务部门需要提供预备的该业务相关的财务明细信息,及时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10]。

3.5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转型路线图

通过前述分析可知,企业财务管理的演进与转型是从财务会计(包括会计核算、成本管控、财务会计报告)等作为其基础职能,通过引入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形成管理会计报告,实现对企业经营决策一定的支撑,最终通过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业财融合的决策支撑系统(如下图):

4.结语

企业财务转型的难点在于企业管理认识和管理手段的固化困难、财务管理成本费用难以削减、业财融合平台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此,企业管理者可以参考搭建基于业财融合的大数据平台机制、科学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建议,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科学选择、顺利转型。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业财企业财务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