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及其与房颤发生的关系

2021-02-25郭桂兰黄和平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影像科43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室间隔阵发性左心室

郭桂兰 黄和平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超声科 影像科 43000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类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有文献表明[2],高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56.5%,成为危害现代人群身心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有研究[3]说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变异性升高是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饮食结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高血压患病率日渐提高,房颤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心脏超声是常用的诊断手段,能清晰显示心脏生理、病理变化,房颤发生会造成心房解剖重构以及电生理重构,因此根据心脏超声表现,可判断心脏病理变化特点[4]。因此本文分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的检查特点,探讨与房颤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该研究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且审核通过。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5]中原发性高血压标准;(2)房颤组有动态心电图房颤的证据表现;(3)患者及家属对研究持知情态度,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器质性疾病;(2)各种心肌病、瓣膜病者;(3)NHYA分级≥Ⅲ级;(4)有脑卒中、急性感染、恶性肿瘤者。纳入8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6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两组患者均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到院就诊,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检测方法 两组患者在院行超声心动图监测,X150型超声心动图仪器(机器型号:Philips iE Elite 探头型号S5-1),探头频率为2.5~3.0MHz。由同一位经验丰富、资深的临床医师完成检查,准确记录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E);使用M型超声检测舒张期左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测量收缩期左心房前后径(LA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统计患者有无二尖瓣反流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心脏超声相关指标比较 房颤组LAD、LVSd的表达水平及二尖瓣反流发生率均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超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脏超声指标比较

2.2 心脏超声指标与房颤之间的关系 以心律作为因变量(阵发性房颤=1,SR=0),将LAD、LVSd、二尖瓣反流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s回归分析,LAD、IVSd及二尖瓣反流是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并非是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心脏超声指标与房颤之间的关系Logistics回归分析

3 讨论

高血压是当前危害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多数高血压患者病程延长,长期高血压作用下会出现诸多并发症,伴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房颤是高血压患者常见并发症,由高血压性心脏病造成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占22%~36%,预估到2050年阵发性房颤发生率将增加3倍以上[6]。当前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是因为高血压病程延长,会造成心脏结构重塑,出现心肌代偿性肥大、心功能衰竭等病症。同时高血压患者体循环动脉压力持续升高,使左心室代偿性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致左房容量负荷量及其压力增加,导致左心房形态及病理改变[7]。左心房改变会引起心房电活动异常,使心房传导速度延长,进而使心房扩大,心房活动出现折返,诱发房颤。

心脏超声是当前诊断心脏器质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超声显示心脏解剖结构,判断疾病发生情况[8]。本文中,房颤组LAD、LVSd的表达水平以二尖瓣反流发生率均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后,左心室扩大、室间隔增厚。二尖瓣反流是反映机体左心房扩大、左心室肥厚的重要指标,因此二尖瓣反流的发生表明了机体发生左心室扩大、室间隔增厚情况。与房颤之间的关系评价中,经Logistics回归分析,LAD、IVSd及二尖瓣反流是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具体原因分析是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后,左心室后负荷压力升高,逐渐形成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的形成,会相应降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在代偿性增加压力作用下,促使左心房排出量增加,心房结构异常。患者发生二尖瓣反流的机制作用是二尖瓣反流产生的逆向血流,会持续冲刷心房,缓解左心房血液阻滞程度[9]。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常会诱发机体严重的炎症反应,刺激氧化张力,同时会激活体液因子,进而出现心肌细胞肥大及心肌细胞纤维化。左心室肥厚是反映机体左心室内压状态,表明左心房局部血液流通缓慢,造成局部血流淤滞,甚至会导致脑卒中的发生。为了缓解左心房扩大诱发的不良症状,患者多会出现二尖瓣反流。有研究[10]表明,阵发性房颤年龄越大,越易发生高血压或脑梗死。而高血压病程越长,血压调节功能降低,使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影响左心室功能,使心房结构异常改变,诱发阵发性房颤。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经心脏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特点表现明显,以左心房扩大及室间隔增厚明显为主,并伴发二尖瓣反流,与房颤发生关联密切。因此对本病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能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室间隔阵发性左心室
室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促生长激素释放素、N末端B型利钠肽原、心房钠尿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胎儿室间隔缺损的误诊分析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清miR-21、TGF-β1表达及临床意义*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1例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肺癌症状早知道
低位右心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