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才,就把待遇落实好

2021-02-25唐宗礼

人力资源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技能待遇师傅

文/唐宗礼

作者单位 江苏油田油气生产服务中心

郑师傅的华丽转身

高技能人才紧缺是企业的普遍现象,每一位高技能人才都称得上是企业不可多得的宝贝。然而,就在高技能人才如此紧缺的情况下,郑师傅所在公司却舍得让他脱产进修两年。

36 岁的郑师傅是一名焊接技师,在企业有十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但在2021 年秋季开学时,他却背起双肩包,拽着拉杆箱,进入高级职业院校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学生生涯,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

郑师傅曾多次在职业技能大赛上捧回奖牌,在工作中攻坚克难取得了多项成果,解决了许多技术瓶颈问题,获得十多项专利成果。他作为一名“二代农民工”,高中毕业就应聘到企业从事焊接工作,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焊接专业技术教育,全靠师傅指导和自学成才。郑师傅悟性很高,学习很勤奋,成长进步很快,眼下的业务技能水平在他所在的公司里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了,但从长远看,其提升进步的后劲明显不足。特别是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广泛普及和与相关技术深度融合的形势下,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装备对焊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越来越强烈。为此,他向公司申请,希望能够为他提供深造的机会。

郑师傅的想法与公司领导的意图不谋而合。公司从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前瞻性、储备性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正在筹划尽快培养一支本土化、留得住、有感情、有担当、素质高、潜力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公司领导看到了郑师傅的学习热情、创新精神、担当意识、职业品质,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应该为他创造学习提升的机会,将来能够在更重要的岗位、更宽广的领域、更高层次的舞台展示才能、担当作为、创造业绩,这既是对郑师傅的职业生涯负责,对企业的未来负责,也是以此为郑师傅多年的创造与奉献发放一个含金量较高的福利“大礼包”。

此后,公司积极与职业院校对接,落实了郑师傅的带薪进修事宜,还同郑师傅签订了培训协议,使他能够安心走进校园,实现由技术工人向技工学生的暂时转变。

像郑师傅这样的“技师创新工作室”领头人,在难题攻坚、人才培养等方面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平时工作排得满满当当,无论企业还是他本人,恨不得一个人当成两个人、三个人来用,在高技能人才紧缺的情况下,郑师傅所在公司能够让他脱产进修,充分说明了公司领导的宽阔心胸、远见卓识与前瞻意识,没有被暂时的得失所左右,而是着眼于长远和未来,让高技能人才暂时从岗位上撤下来,花钱送他们去加钢淬火,以求培养更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未来之匠。

“成长”才是企业给予员工的最好待遇

技术工人的待遇高低,既能体现出其能力、奉献和价值的高低,也能体现出企业对他们关心、重视、尊重、爱护的程度。《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思是父母爱孩子,就要为他的长远考虑。爱子女是父母的本性,为子女的长远考虑是父母的职责所在。试想一下,如果父母不爱子女,不考虑他们的长远,而是急功近利,让他们早早辍学做家务、打工挣钱,不为他们的教育提供机会、付出成本,不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品德塑造、能力培养,这样的家庭,亲情、温馨、和谐、幸福从何而来呢?这样的子女,将来又能为家庭和社会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呢?为子女的长远考虑,其实也是为家庭与社会的长远考虑。

同样道理,企业如果不为技术工人的长远考虑,而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地使用人才,既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让他们整天埋头苦干,而不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一听到员工要求培训深造、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资标准、增加福利待遇等,就叫穷、就推挡、就给脸色看,就认为员工缺乏主人翁精神,不能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这样的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何从谈起?员工的归属感、忠诚度必定荡然无存。这样的企业如何能够到市场上与同行抗衡角逐呢?

从长远意义上讲,“成长”才是对员工最重要的事情。企业提供的培训不仅拓展了员工的视野,增加了员工的知识,提升了员工的能力,还让员工具备了成功者的素质,这是为员工积蓄和创造的无形资产,这才是企业给予员工最好的待遇和福利。

当下,许多企业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求贤若渴,这是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应有情怀。但是,尊重不能仅仅表现在口头上,而应像郑师傅所在企业那样,拿出真金白银,用真招实举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强调:“完善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措施,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激发技术工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贯彻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企业是主角、是主体,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短期看是花了一点钱,增加了一点人工和管理成本,但从长远看,对于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必然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小投入能够带来持续不断的大产出,是花小钱办大事的聪明之举。

提升技术工人待遇须形成体系

切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配套、立体完善,培训深造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还有许多方面、许多形式需要统筹兼顾、协调联动,从而让技术工人待遇成为完整的激励体系和运行机制。

●强化服务待遇保障,提升温暖感

“以人为本”不能只是嘴上说说,企业管理者要与技术工人保持经常性、广泛性的密切联系,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特别要精准及时地掌握他们的“急难愁盼”,针对他们的困难开展针对性的排忧帮困工作,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比如,制度化、定期化、常态化地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以及节日慰问、生日祝贺、家庭走访等活动,为技术工人投保大病保险、意外伤害险等,不断改善劳动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办好员工食堂、澡堂、阅览室、活动室,解决好员工子女托管问题,为女员工建立“母婴室”,做好员工职业健康保护工作,等等,让技术工人与金领、白领一样受到尊重和爱护,不因身为蓝领而自卑,增强认同感、尊严感。

●强化薪酬待遇保障,提升获得感

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建立企业技术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为各类技能人才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和年资(年功)工资制度,科学评价技能水平和业绩贡献,合理确定年资起加点、工资级差、增长频率。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或对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和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形式。

建立针对技术工人的补助性津贴制度,提高技术工人津贴水平;制定技术工人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推动技术工人享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政策;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促进长期稳定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设立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等,参照高级管理人员标准落实工资待遇;对于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和重大质量问题、安全环保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不同级别奖项,“师带徒”业绩突出的,给予专门奖励,确保有能力、有担当、有贡献者有实惠。

●强化培训待遇保障,提升成长感

培训是技术工人重要的待遇之一。除了像郑师傅所在企业那样为技术工人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之外,还可以立足实际,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创造培训机会,让更多的技术工人有机会接受培训。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技术工人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发挥工会支持、监督和共青团动员、组织作用,确保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资金落实到位,并向一线技术工人倾斜。

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加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青创先锋工作室等建设力度,从教育经费中列支相关工作室专项经费,支持高技能人才“师带徒”,做到以创新促培训,以培训促创新,把培训与生产经营、创新实践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技术工人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通过“企业+学校”“企业+企业”“企业+院所”等多样化方式,加大对外合作培养技术工人力度。

●强化政治待遇保障,提升尊重感

政治待遇是技术工人待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技术工人的政治待遇保障,就是要在企业重大决策推进的前中后,广泛深入地听取技术工人的意见建议,把技术工人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比如,在企业职代会、工代会、党代会、团代会等代表选举中,技术工人必须占有相应的比例;在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党代会代表选举和政协委员推荐中,应把政治觉悟高、责任担当强、道德品行好、群众威望高、业绩贡献大的技术工人纳入视野,使他们有机会参与政治事务,代表技术工人队伍建言献策、表达心声,切实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感;在各类先进评比表彰中,应为技术工人设立专门的奖项,比如,创新能手、技术能手、合理化建议先进个人、节能降耗标兵、安全生产卫士、设备管理先进个人,等等,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强化职位待遇保障,提升成就感

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让技术工人有舞台、有作为,同样是技术工人的重要待遇之一。建立健全技术工人评价选拔制度,突破年龄、学历、资历等限制,促进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建立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办法,自主开展技能评价,增加技术工人的技能等级层次,拓宽技术工人晋升通道,探索设立技能专家、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岗位,让掌握绝技绝活、本领过硬的技术工人同样可以当总工;畅通岗位、职位、工种交流通道,使技术工人有机会参与领导岗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职称评聘、职位竞聘,领导岗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人才也可以向技术工人岗位流动,架起岗位、工种、职位立体互通的高架桥,激活人才资源池。

在落实职位待遇保障过程中,要注重通过业务竞赛、技能鉴定、岗位竞聘、项目领衔、揭榜挂帅、考试考核等多样化灵活举措考察、评价、选拔、任用人才,体现规范性、民主性、竞争性,着力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公开、公平、公正环境。

猜你喜欢

高技能待遇师傅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
PAMPERED POULTRY 享受“高级待遇”的文昌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