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席人才官”的战略心法(下)

2021-02-25何欣

人力资源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店长人才企业

文/何欣

溢出性人力资源——企业如何看待离开的人才

企业现有的人才管理思路主要聚焦于在职员工的选、用、育、留这几项工作,很多人力资源工作者把员工的离开当作本企业人才管理的终点。但在数智化时代,年轻员工的快速异动、牛人屡屡被挖猎、业务变化带来的人员流动比比皆是。那么,人员离开企业之后是否依然可以为本企业所用呢?

阿里巴巴对待离职员工的态度很值得参考。阿里的离职群叫“前橙”,寓意“前程”,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喜欢的词。阿里保留了每一位离职员工的工号,还定期举办“阿里校友会”,让前员工重聚。同时,离开公司的员工仍然可以倾诉他们在工作方面的诉求,阿里会评估双方是否还有机会合作,从而采取对应的协同行动。这些举措无疑将离职员工变成了后援。

阿里系离职创业的成果算是比较丰硕的,主要集中在电商领域、生活出行领域、互联网金融领域。比如滴滴创始人程维,曾是支付宝商户事业部经理;如今身价10亿的同程旅游创始人吴志祥,出身著名的阿里中供铁军,同程估值超130 亿元;这份名单里还有口碑、挖财、阿米巴资本创始人李治国,蘑菇街创始人陈琪,嘉裕资本创始人卫哲等,他们都是马云眼中的“阿里后援会”。

建立与离职人员的联系机制,真正将离职人员群体视为人才库,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吃“回头草”。从“群贤毕至”的观点来看,人才来自社会,那么当他回归社会的时候,还可以是我的人才,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为我所用。这就是“溢出性人力资源”。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内部员工信息库,可是有多少家企业建立过离职员工信息库呢?

在阿里之前,麦肯锡就将员工的离职视为“毕业”,“毕业”之后麦肯锡的前员工都是“麦肯锡校友”。这些“校友”在“毕业”之后无论去世界上哪一处麦肯锡的办公室,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而且,麦肯锡将离职员工视为潜在客户,而非竞争对手。

一个人才,从本公司离开的那一刻,就变成了“溢出性人力资源”。优秀人才可以返聘,既补充人才,又能巧妙地获取该人才上一家公司的必要资源;创业人才可以合作,对标企业也可以由他们牵线;当我们挖猎对方企业人才的时候,他们还可以给我们提供免费的背调。我们至少可以从五个角度操作“溢出性人力资源”这件事情(见表1)。

表1 “溢出性人力资源”操作的五大方式

“溢出性人力资源”的操作前提是企业如何看待自己的离职人员,是否建立起“离职文化”。海底捞将工作一年以上的人员离职当作“嫁女儿”,一个店长离职,给8万块的“嫁妆”,就算是这个人被竞争对手挖走了也给。海底捞老板张勇解释,因为在海底捞工作太累,能干到店长以上,都对海底捞有贡献,应该补偿。不过有意思的是,海底捞发展至今,店长以上干部上百,真正从海底捞拿走“嫁妆”的,却只有寥寥数人,这一方面说明海底捞员工的忠诚度极高——属于我的人,别人挖不走,但另一方面,即便挖走了,他也是我的“溢出性人力资源”。

因地而异,因时而移—— 根据自身特征、阶段决定管理行为

深圳某物业企业,对标华为三年,一心“打造狼性团队”,苦不得其法,三年中大量员工离职。问及学习目的,答曰:希望公司能够提高执行力,全员具有狼性精神,这有错吗?我答:错了,因为华为的“狼性管理”是个系统,是一套管理与激励机制,也跟其业务类型有关,不是谁上来就能复制的——物业公司一个扫厕所的员工,需要什么狼性?是应该跳起来扫,还是喊着口号扫?前台一个行政人员,一个月需要帮公司实施三场会议,她不出问题就可以了,难道还要激情地跳起来说“三场不够,我一定要办五场”?何况你半年也舍不得给他们涨100 块钱,狼性从何而来?

公司的业态不同,对管理者要求的差别也很大,不存在谁优谁劣、谁应该复制谁的问题。

海底捞的传帮带做得非常成功,每个店长业绩达标后,必须带出一定数量的后备店长才能晋升,一代传承一代。出师后,徒店长的奖金抽出3.1%给师店长带来激励,徒孙店长的奖金抽出3.1%给徒店长、师店长带来激励,以此类推。这种人才激励,在海底捞的一线门店生生不息。但真的适合所有餐饮行业吗?不见得。也有很多学海底捞学倒掉的,因为大多只学了皮毛,复制不了人家的“系统”。海底捞你之所以学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系统,是个很微妙的词。它可能是多个管理动作的组合,也可能是内部和外部的生态圈,还有可能是特定产品属性带来的管理行为。因此,看人家什么好就拿来直接用,也不管自己企业的特征、阶段,那就是刻舟求剑、东施效颦。

据媒体报道,耐克为了让CEO 马克·帕克继续留任5 年,授予他价值3000 万美元的股票奖励,这比帕克以往的年度奖励高了10倍。于是有企业说,耐克拿出重金直接砸到CEO 身上,让其保持忠心,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实际情况是,这个奖励是有条件的:马克·帕克需要留任五年,中途离开是要赔付的;同时,奖励是与相当高的销售业绩挂钩的,五年内只有完成特定任务才能得到,不然只是“看起来很美”而已。就拿薪酬来说,每个公司的情况不同,既要考虑大的市场环境,又要考虑公司自身的情况。薪酬的激励是自己用的,不是拿来给别人看的。如果你有钱,薪酬对标没意义,你可以重金砸人;如果你没钱,对标更没意义,因为对了标你也给不起钱。

企业在做管理对标之前,一定要研究自己的系统,想明白了再看什么该学、什么该用。独立思考是一把手最重要的能力,无论是狼性管理还是传帮带、薪酬激励,放到不同企业就不一定行得通,这就是所谓的“因地而异”。

在企业内部,这个“地”还可以指不同专业、不同部门。比如,在用人上,销售重“利”,多以直接的利益驱动,而且是短期可见为主;研发重“技”,你给他加1000 块钱,和他获得德国红点奖比起来,他可能更重视后者。人力资源除了专业技术外,应该还有一些人际敏感,要“会来事”“会推动人”;财务除了专业技术外,还要对数据敏感,看到数据能够反思发生的事情;做审计的就不要太油滑了,过高的情商和人际敏感对于需要坚守原则、铁面无私的审计来说,反倒是个负累。

除了“因地而异”之外,一把手用人还需要“因时而移”,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考虑用人的特征。有的初创企业从大型企业重金挖管理人才,岂料干了没几天就走人,美其名曰“价值观不合适”,实际上还是发展阶段问题。一些成熟的大型企业在授权体系、人员编制上较为充裕,所以管理者只需要放权,处理好方向性问题即可;但初创企业往往在标准化、人员编制上较为薄弱,管理者既是管理角色,也是操作角色,甚至连发通知、打印材料都得自己动手。企业发展阶段极为成熟,就需要管理者对市场有一定预判,有创造力,能够发现新的商业机会,那种任劳任怨、执行力超强的人才就不一定适用,而那些善于独立思考、不那么听话的管理者反而更加合适。我以选“将”为例,对“因时而移”做一个整理(见表2)。

表2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用人的差异(以选“将”为例)

最后,一把手还要紧随时代特征用人。数智化网络生产时代与线下生产制造时代相比,其人才能力是有明显差别的。计划管理越来越多地被“计划赶不上变化”所取代。同时,对于时代所带来的代际变化而言,管理70 后、80 后与90 后,甚至是00 后,策略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我将“因地而异,因时而移”的用人策略加以整理(见表3),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看清自己,正视差异;因地而异,因时而移。

表3 “因地而异,因时而移”的用人策略

不可替代与组织能力—— 对个体能力与组织能力的取舍

法国思想家圣西门讲过一段精彩的话:“假如法国突然失去了自己的50 名优秀物理学家,50 名优秀化学家,50 名优秀诗人,50 名优秀作家,50 名优秀军事家和民用工程师……法国马上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因为这些人对‘祖国最有用处’,而要重新培养这样一批人,则至少需要整整一代的时间。”圣西门的这段名言,站在很高的层面说明了“不可替代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也蕴含着忽视“人才备份”和“组织共好”行为而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不可替代人才”是组织当中掌握了独特技术、资源、人脉的人才。某些关键问题必须依靠此类人才解决,而这样的人才流失又会带走对应的技术、资源与人脉。从数智化时代的企业特征来看,大量企业都属于“短平快”的企业,好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现在大量人才都注重自身不可替代性的提升——不依靠其在企业内的“捆绑价值”,更关注自身的“纯价值”。很多公司宁可使用跳槽频繁的牛人,也不用从不跳槽的庸才。

在我看来,办企业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可以短期救急使用跳槽频繁的牛人,但长期还是要有“同心者”同路,一盘散沙的企业难以长久。但我们必须看到,企业内部人才流动是不可抗的:一个人越优秀,人才市场对他就越透明,单位时间内诱惑就越多,逃离的概率就越大;即便不是因为诱惑而“叛逃”,两地分居、小孩教育、身体健康等问题,也都有可能带来不可替代人才的不可抗拒性离开。一个组织不可替代的人才越多,这样的风险就越大。有的企业千辛万苦挖来行业大咖,不料还没来得及施展本领就被竞争对手挖走;有的企业将资源倾斜于少数牛人,结果某天牛人由于不可抗力离开,导致人才断档,青黄不接。

不可替代人才在各个组织都存在。《解放军报》曾有一段极为形象的描述:“实事求是地讲,(军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仍显得有些单薄。一个突出表现是,有的单位在组织军事演习、进行战法研究、实施示范教学等活动时,总是那么几个不可替代的熟悉面孔,新人新手可谓寥寥无几。无数事实证明,在当前高素质人才培养难度越来越大、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注意建立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不重视抓好对新人的培训、帮带和摔打工作,一旦这些使着顺手、用着放心的骨干人才离开军营,部队人才队伍建设就很可能会出现断层,直接影响战斗力的巩固和提高。”不可替代人才的离开,使组织面临巨大冲击,也使得过去的“沉没成本”付之东流。

随着数智化时代人才流动速度的加快,越是“不可替代”,越要未雨绸缪,抓好“人才备份”的工作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某个员工很优秀,就应该想办法让大家跟他一样优秀,这是另一种形态的“共好”。

一方面,一把手要强化人才的储备和技术培训,使得一些关键技术不只被一两个人所独占;另一方面,对同一尖端技术的岗位,至少要有两三个小组同时攻关,即使个别人才流失,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再一方面,设立后备人才培养计划、AB 岗位计划,让后备人才、B 岗提前熟悉要做的工作,不至于“临时抱佛脚”。这种力求相互替代、注重梯次配备的做法,有助于企业推动团队作战能力均一。当然,在推动这种共好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不可替代人才的激励,同时要保障对不可替代人才的发展与培养,避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担忧(见表4)。

表4 “人才备份”打造策略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管理者要有分享意识

一位朋友所在的企业打算实施事业合伙制,咨询了某标杆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过了半年,反馈效果不佳,问及原因,答曰:老板赞同了合伙的形式,但只愿意拿出股权的3%用于激励。

很多企业激励制度的失败,在于一把手没有分享意识。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都是带着自己的诉求在你手下工作,“分赃不均”或压根“不愿分赃”,则问题很严重。

广东人有一种说法:人旺地旺,地旺财旺。人旺是说大家都聚集到一个地方,则这个地方就“旺”起来,也就是发达发展起来;而地“旺”了,则钱财自然滚滚而来,也就是财“旺”了。

蒙牛董事长牛根生认为,世界上80%的喜剧跟钱没关系,而80%的悲剧全跟钱有关系。他在谈及品牌的“三大死穴”时曾表示,死穴之一就是只重自我利益,不重生态平衡。因此蒙牛成立至今,在墙上一直挂着这样一段话:“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参与为收入,合作伙伴需赚钱,父老乡亲盼税收。”牛根生把企业比作生态圈,这个生态圈里方方面面的利益都得照顾到。如果你忽略或损害了其中的某个环节,就算这次你占到了便宜,下次它肯定会出问题,生态链条断了,生态圈就没法再循环下去。

一把手如果不肯放过蝇头小利,就会错失更大的利益。因为他太专注于眼前,以至于没有时间去考虑更大的获利方向,也没有时间去为获得更大的利益储备资源、能力和素质。

“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换个说法就是“爱你就等于爱自己”。企业要真正实现利益最大化,光靠自利是不够的,还必须利他。这个“他”,不光是市场、客户,还包括员工。一把手是否了解员工的诉求、心声?是否愿意将企业做成员工实现自我的平台,进而实现老板的自我?是否愿意帮助员工解决问题?是否亲自把企业的价值观宣导给每一个员工,推动员工和企业特质吻合,“眼看着你,就像贴近自己”?愿不愿意定期开诚布公,向团队分享自己的成败得失?

很多老板在用人方面都有一个定式,就是“你干多少活儿,我给多少钱”;而下属则想“你给多少钱,我干多少活儿”。这种“动态博弈”的结果,只能让企业管理永远停留在“得失平衡”上。聪明的老板会怎么做?

如果激励资源有限,老板可以先聚焦“精英战场”,选择奋斗者、奉献者成为榜样、标兵,给他们超出期望的激励,“六分人才,八分使用,十分待遇”,让大家羡慕他们、向他们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家;在文化宣导上,除了树立标兵、自身倡导之外,鼓励员工“用价值来交换激励条件”,而不是先谈条件后干活儿;或给员工设置激励目标,保底任务之上还有挑战,挑战之上还有“尖叫”,“尖叫”之上还有“嚎叫”,用“目标悬赏”来交换员工的投入;再不济,现在没有钱,给未来的期权预期,或用职业发展机会、培养学习机会作为交易成本,等等。与其陷入动态博弈,不如跳出来重新思考。这些方法都可以一试。

除了分享物质之外,事业、价值观、人生经验、技术等要素也可以列入分享范围。过去有这么一句话,“对基层待遇留人,对中层情感留人,对高层事业留人”,这句话稍微绝对了一点,但也说明分享应该是多方面的。哪怕是古代皇帝,若自己犯了错,也会写“罪己诏”发布天下,何况是企业的一把手。

当然,其他的分享还是可控的,而技术类的分享,如果老板本人是技术大拿,那么分享起来可能就会有些障碍。这就涉及技术专利的申请、保密协议、配方专利等手段了,分享的是技术操作的“标准化流程”,但不一定是“顶层源代码”,企业的技术机密还是要有的。

猜你喜欢

店长人才企业
企业
人才云
《我啊,走自己的路》迟来的感同身受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一图自测:优秀店长VS普通店长
猴店长的烦恼
内衣店没有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