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进“智造”,人才发展展望

2021-02-25何嘉伟

人力资源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智造军工国防

文/何嘉伟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行业,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2021 年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9%,比上年同期提高1.3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2%,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的产量同比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近期广东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重庆市等地纷纷发布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如何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规模和能级,促进产业人才等资源高效配置,将成为先进制造业现在乃至未来需要面对的主要课题。

智能制造人才缺口较大

数据显示,国内制造企业2021 年上半年业绩达成情况较好,有50%的企业完成了全年业绩的一半以上。随着经营业绩的好转,企业人才需求扩张,48%的制造企业2021 年人员编制增加,近四成企业2021 年下半年增加招聘量,企业招聘规模一般在300 人以上。

从岗位需求来看,制造企业招聘需求最大的是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而招聘难度最大的是研发、数字化和销售人员,其中智能制造的人才缺口较大,如数据治理、架构师、数据工程师、智能化工程师、机器人调试工程师等。数字化领域技术人才的薪酬涨幅最高,跳槽涨幅可达40%;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涨幅可达30%。

随着企业人才需求回暖,2021 年人员流动活跃度有所提升。有43%的制造企业表示2021 年上半年员工主动离职率上升,制造业上半年主动离职率平均为9.1%,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制造、轻工制造、电气设备领域主动离职率上升较明显,均超过10%。

2021 年制造业热门职位年总现金收入(万元)

2021 年—2022 年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调薪率

先进制造业研发人员占比提升

研发人员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2020 年先进制造上市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为19.9%,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7.3%)2.6 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15.9%)4 个百分点。2016-2020 年,先进制造三大行业(机械设备行业、电气设备行业和国防军工行业)的研发人员占比均有提升,其中国防军工行业的研发人员比例在2020 年突破25%,相比2016 年提升3.6 个百分点,占比和增幅均为最高。相比于机械设备行业和电气设备行业,国防军工行业对于技术的要求及创新驱动要求更高,研发人才储备更为充足。

加大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尤其在关键技术和高精尖设备领域,有助于增强产业链整体实力。2020 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减税降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旨在鼓励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将高新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经济效益,尽快完成产业升级。除了研发人员配置外,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也在不断提升,2020 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高于上市企业平均水平5.7%,其中国防军工行业的研发投入占比达到8.8%。

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员工主动离职率

人员结构较为稳定

人员配置的结构性变化是完成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以先进制造上市企业为例,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行业2020 年生产人员占比均为50%左右,2016-2020 年这五年间技术人员占比分别提升2 个百分点,达到23%和24%,反映了在智能制造和技术升级的背景下,企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加,但生产人员仍是制造业的主体人员类型。

变化相对明显的是以航空航天、船舶等高端装备为主的国防军工行业,技术人员占比由2016 年的28%提升至2020 年的31%,同时生产人员占比由46%下降至43%。

2016-2020 年五年来,先进制造企业人员配置有所优化,但整体格局较为平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制造业产业升级效率提升,主要来自技术驱动、生产布局和流程优化等因素,人员配置投入的因素影响相对较弱。制造业生产效率和人才效率提升,更需注重人力资本要素的精准投入。

先进制造业专科技能人才配置不足

值得关注的是,2016-2020 年五年间,先进制造上市企业专科学历人员占比持平甚至呈下降趋势,专科生是制造企业技能人才的主体。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不仅需要本科、硕博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做支撑,技能人才同样是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也是制造业提升产品和技术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随着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推进,企业对技能蓝领的需求明显上升,有41.3%的企业表示技能蓝领的用工数量增加。据报道,我国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口达到上千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当前制造业用工荒尤其是技能人才紧缺的背景下,企业需关注高职高专技能人才的吸引和培养。

技能蓝领员工有效的培养方式目前主要有师带徒/导师制、在岗操作实践,另外轮岗/实习、鼓励考取技能证书、项目实践、技能竞赛、校企合作培养等也是企业常用的培养方式。

技能蓝领员工有效的培养方式

人工成本下滑,职工薪酬上涨

对比来看,A 股上市先进制造企业的人均人工成本呈现上升趋势,2020 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出现小幅回落。

A 股上市公司先进制造业人均人工成本平均值(万元)

A 股上市公司先进制造业人均职工薪酬平均值(万元)

纵向对比(2016-2019 年期间),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国防军工行业分别上涨31.7%、26.9%和33.5%,但2020 年均有小幅下降。这是因为在疫情期间企业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且社保减免等优惠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人工成本负担,导致人工成本水平不升反降。

横向对比,国防军工行业人均人工成本最高(17.2 万元),这与该行业研发人员(薪资水平较高)占比较高有关;机械设备行业(13.9 万元)与电气设备行业(13.4 万元)较为相近。

尽管人均人工成本出现回落,但2020年三大行业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呈上升趋势,如:机械设备行业人均营收同比增加26%,电气设备行业人均利润同比增加36%。

总体而言,2020 年先进制造业人均成本投入降低,而人均产出增加,表明该行业的人工成本投产效率有所提升。

尽管2020 年先进制造企业人均人工成本有所下滑,但三大行业的职工薪酬继续保持增长,机械设备行业和电气设备行业的人均职工薪酬较为相近,五年增幅分别为41.4% 和39.3%,国防军工行业的人均职工薪酬较高,五年增幅42.3%。

产业升级带来企业人员的结构变化,近五年,先进制造业中技术人员占比提升(上升1.7%),而生产人员的占比降低(下降1.7%),研发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在各类型人员中相对较高,拉高了人均薪酬水平。

智能制造领跑全行业调薪

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参与调研企业中,76%的制造型企业已在2021 年为员工调薪,相比2020 年,这类企业占比上涨13%。从具体调薪水平来看,预计制造业平均调薪率6.2%,相比2020 年的5.9%有所增长。从细化行业来看,智能制造领域2021 年调薪率最高,2021 年为6.7%,其次为电气设备领域的6.4%。

随着智能升级、数字化营销、数智化工厂等技术的发展,企业对高端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相关岗位薪酬也十分亮眼。如2021 年AI 工程师的年总现金收入中位数为39.6万元,而研发工程师为20.4 万元,前者近乎后者的2 倍。

猜你喜欢

智造军工国防
蓝月谷“智造”幸福生活
“山东智造”闪耀冬奥会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3D打印智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