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外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2021-02-25冯卓尔刘凡梁晨安琪
冯卓尔 刘凡 梁晨 安琪
摘 要:本文以BBC广播新闻节目Six O’Clock News 2020年1月~10月有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涉华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展开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研究发现,BBC广播新闻对突发事件的涉华报道在主题上多牵涉政治、语言上多批评贬低、态度上多西方主导。对突发事件各阶段涉华新闻报道的历时性分析表明,BBC广播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逐渐增强,但是对报道内容的选择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念。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当今国内的高校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辨相关报道,从而不为所惑。
关键词:突发事件;BBC广播;中国形象
一、引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健康等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影响。而中国政府的沉着应对,中国人民的紧密团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抗击突发事件成就最突出的国家之一,社会生活各方面平稳运行。同时中国并未独善其身,而是积极地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抗击突发事件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防控成效有目共睹,中国崛起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在突发事件期间的表现塑造的国际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西方媒体不乏对突发事件的涉华报道和评价,而BBC是英国乃至西方最具知名度的媒体之一,且常以“客观”自居,其报道主题、语言和态度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方世界对中国抗击突发事件的观点。研究BBC对突发事件的涉华报道,有助于我们认清国际舆论形势,从而更好的塑造中国形象。BBC广播的受众很广,对中国国际形象传播有重大影响,但是国内目前研究往往集中于BBC网站的文字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或纪录片,对广播节目研究得很少。“六点新闻”是BBC广播历史悠久的新闻节目,始于1931年,是BBC广播新闻的代表性节目。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借鉴以往对BBC涉华报道的研究方法,初步解读BBC广播6 Clock News 对突发事件的涉华报道,并将其与国内相关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其在报道主题、报道语言、报道态度方面的特点及其变化。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针对BBC涉华报道的特点,对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提出建议,帮助学生分辨相关报道,并积极传播中国好声音,为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作出自己的努力。
二、文献综述
纵观历年来对BBC涉华报道的研究可以发现其特点大致如下:(1)研究主体的范围较广包括新闻事件和纪录片。(2)研究所涉及的報道内容领域较丰富,覆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生态等各个方面。(3)研究的时间跨度较长,多以年为单位,体现出外媒对华报道趋势的变化。(4)研究的角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对报道内容、报道语言、报道视角等。
(一)BBC涉华报道总述
郭言(2021)指出,一段时间以来,BBC 涉华报道严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热衷于编造谎言,充斥着双重标准和意识形态偏见。比如,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强行将突发事件与政治挂钩,给中国泼脏水;在涉疆问题上,恶意编造新疆所谓“再教育营”中存在虐待妇女的虚假新闻。中方多次就有关问题对BBC及其驻京分社提出严正交涉,但BBC不仅一再抵赖,甚至明目张胆地美化造假行径。由此可见,BBC违反了新闻真实、公正的要求,与其“公正”“客观”的形象相差甚远。
(1)BBC涉华报道的策略
BBC涉中报道的负面情感主要通过语言学策略含蓄地展现。幸尧在对BBC纪录片文本使用Replace Pioneer软件进行词频统计时发现:宏观描述上有关“大量”、“最多”、“最大”等词频繁出现,表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备受瞩目;报道倾向性主要以带有否定意味的词为主,转折词的使用更加突出其对负面信息的强调;行为主体多为非国家主体以及个人行为,与针对别国的报道不同,旨在增强新闻的故事性;在时态上关注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对未来走向不大在意;在经济层面用词侧重于原材料、劳动力和基础建设,对资源掠夺和环境污染问题表示担忧。
BBC认为中国利用科技限制民众思想自由。高嘉潞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于BBC纪录片中构建的中国形象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其中在文本层面使用“过度词汇化”和意识形态方针可以建构中国“利用科技阻碍国民感知”的歪曲形象;在话语实践层面以议程设置辅助技巧性排列组合的基础上,利用互文性发现文本内含的隐形权力关系,强化极权、负面的科技中国形象;在社会实践层面呈现“自我中心论”与“意识形态的你我阵营”,隐含西方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偏见。
BBC报道对中国发展前景呈现悲观态度。陈丽江通过建立语料库的方式分析了2001年到2006年以来BBC所有的涉华报道,发现针对经济、社会、政治、体育等方面在肯定中国在发展成就的同时更加注重未来中国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中国新闻基本保持及时反映速度和中立立场,通过选择、强调等手段突出涉华负面新闻报道,报道的态度及价值取向受政党或集团利益影响。
BBC认为中国的发展会给别国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谢未来在对BBC通过“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的文本分析发现:在词汇方面,BBC通过使用大量的贬义词汇,在一系列的新闻报道之中构建了国强必霸的中国形象;在语法方面,新闻语篇中大多采用被动语态来表述,把中国描绘成了一个侵犯他国正当利益的国家;在架构方面,利用“前景化”和“背景化”策略通过强调或忽略某些信息隐含地表明自身的意识形态偏见,引导听众认同它所宣扬的重利轻义的中国国家形象这一观点。在互文性上,采用大量的来自直接引语将中国刻画成得益者和破坏者的双重国家形象。
(2)对BBC抹黑中国言论的反驳
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抹黑,其实质体现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对立。这种对立可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造成了西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专制论”在西方的盛行。相关报道在英国主流媒体BBC中有较明显的体现。
所谓“中国威胁论”是指西方国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可能会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对世界和平造成造成威胁。宣莉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在西方媒体中也常被引申为“中国威胁论”。BBC纪录片《中国人来了》中,记者走进非洲,特别选择当地卖鸡商贩为采访对象,借商贩之口“诉说”中国人抢了非洲人的生意导致其生活水平下降,并污蔑中国的鸡是“充气鸡”。然而中国人进入非洲做生意不可避免的会对当地的传统商业造成冲击,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会面临的正常商业竞争。梁虹通过分析突发事件期间BBC对中国的报道,其中“突发事件使中国变得更大胆了吗”的标题体现其认为突发事件最早暴发又最早被控制的中国通过对各国的援助扩大自身利益,谋求更高的地位,这与BBC对英国报道就事论事的态度形成了对立。
所谓“中国崩溃论”是指流传于西方社会的“中国经济存在虚假繁荣,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论断,大致开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朱桂生、黄建斌通过对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中针对中国青少年的大量批评性话语进行分析,引用其中对中国青年“沉迷网络”、“面临沉重的教育压力”、“爱情观扭曲”的表述,得出其刻意唱衰中国青年,唱衰中国未来的核心观点。宣莉认为,《中国的秘密》故意忽视英国青少年网络成瘾和教育压力问题,忽视西方爱情观中的桎梏;同时忽视中国大量的积极向上的青少年,这也体现了西方对东方的霸权。
所谓“中国专制论”是以西方的“中国两千年专制说”为起源,认为中国是一个缺乏民主的、专制的国家,意在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张昭军指出,尽管“专制”二字古已有之,但其最早来源于西方。BBC对“中国专制论”的炮制可以从其对西藏问题的报道中体现。如对于2008年国务院新闻办强烈地回绝了达赖试图通过接触商谈搞“藏独”的主张,而BBC在当日播出了反映西藏偷渡者的《雪域谋杀》,将偷渡者表述为处于弱势的“难民”,将戍边战士曲解为强者对弱者的“谋杀”,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偷渡者的同情和对中国政府“专制”的批判。在西方媒体看来,西藏不仅是一片充满自然美、宗教精神色彩浓厚的地域空间,也是西方国际政治利益的重要诉求。
(3)BBC涉华报道的变化趋势
BBC对中国的报道频率及内容的多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而变化。高嘉潞指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与日俱增,越来越多海外媒体对中国的关注显著提高。继《中国的秘密》《中华的故事》《中国新年》之后,BBC 又制作播出了一部关注中国科技发展的纪录片——《中国创造》。该片开播便引起了国内媒体和受众的热议: 一方面,许多人認为该片真实客观、多角度地呈现了中国蓬勃昂扬的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事实;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此片只是借科技议题,以较温和的方式掩盖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刻意指责与误读。
(二)突发事件期间BBC的涉华报道综述
(1)突发事件期间BBC涉华报道主题
从报道主体来看,BBC推文报道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李志毅(2020)表示,BBC报道中,有关政府官员(包括港澳台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占比高达40%。其次是普通民众的生活,占比20%。其次是社会生活17%,科研人员13%,病患7%,占比最小的是医务人员3%。具体来看,在30个样本中,有关医务人员的报道只有一条,而BBC还是旨在强化其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弱化医生“积极奉献,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全部的230个推文的总体中,有关医务人员的报道全部是围绕李文亮的,没有一则是有关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报道,这与国内媒体报道的主体选择相比差异极大,与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总体性质不协调,也与中国政府采取的积极派遣医疗队支援武汉的情形不相符合。由此可以看出,BBC貌似客观公正的报道手法隐藏了其背后强烈的主观意愿。
李志毅还表示,BBC中文推特基本能够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但是,基于事实的“发挥”成为其独特的叙事风格。研究显示:63%的报道属于“告知事实”类型,即陈述发生的事实,不做特别的引申。但是,仍然有27%的推文采用了“事实+负面突出”,3%采用了“事实+正面突出”的叙事结构。30个样本中,明显表示出否定、负面态度感情倾向占比23.3%,中立倾向的66.7%,10%持积极肯定态度。在各个报道主体中,对政府主体类态度情感的负面、中立、肯定的占比分别是33.3%、58.3%和8.3%;对普通民众主体的负面、中立、肯定的占比分别为16.7%、83.6%和0%。由此可以看出,BBC新闻报道并非如人们印象中的客观公正,在客观性、平衡性、报道对象的选择、强化政府治理问题、弱化社会组织动员方面存在不小的偏见。
梁虹(2020)提出,BBC涉华报道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多角度表现,关注点相对集中。表现在它重视来自中国政府以及官方机构的报道,病例确诊数、死亡人数以及防控措施是重点;反映民众生活,突出个人感受;隔岸观火,关注突发事件期间的中外(尤其中美)关系;关注突发事件对中国不同行业的影响。第二,中国经验未得到充分体现。高度赞扬新加坡、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的防疫举措,而中国大陆仅在“公众及时知情”一项中提及,且作为拖延突发事件通报并在突发事件初期向公众隐瞒信息的反面例证。第三,评论多由西方主导,中国声音缺席。从所搜集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话题虽然围绕中国突发事件,但是评论部分较少采用中国政府、专家和学者的评论。因此可以看出,BBC报道所谓的客观只是“看起来是”,大多是因为它所报道的都是已定的数据,而事实上,它在处理新闻事件的时候却将当事人处于哑声状态,将中国事件完全置于西方的评论声中。
(2)突发事件期间BBC涉华报道的语言
BBC涉中报道注重事实的阐述,但负面情感远多于正面情感。李志毅在对于BBC中文网推特对中国突发事件报道的分析中得出:报道的主体重视政府官员而轻视普通民众。在叙事结构上,BBC基于事实的“发挥”成为其独特的叙事风格。主要报道类型有仅告知(63%)、事实+负面报道(27%)和事实+正面报道(3%)。宣传手法上,大部分的推文采用“就事论事”法,对报道不做或只做有限的引申,但对于正面报道多采用“弱化凸显”的宣传策略。
(3)突发事件期间BBC涉华报道的态度
BBC在突发事件暴发初期,重点关注冠状病毒的信息,报道感染该病毒的症状以及有关该突发事件的最新研究,对中国的抗击突发事件工作也保持关注。如1月21日BBC报道《中国冠状病毒:掩盖新病例的官员将一辈子生活在耻辱中》,批评中国政府官员瞒报病例,中国突发事件防控不力。由此可见,虽然中国在突发事件防控上有所作为,但一些国外媒体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把病毒说成“中国病毒”,将强烈的主观意识表现在报道中,这或许就体现出来,它们口中所谓的“客观”真实度并不高。
综上所述,从研究内容上看,大部分学者都是站在较为宏观、全面的角度分析外媒涉华报道,如研究各种外媒对某一事件的报道,或是单一外媒对涉华内容的总体观点,而缺乏对某一媒体针对某一具体事件报道的深入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很多研究都采取文献阅读法,借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通过数据说话,以概括出外媒涉华报道的特点;从研究结论上看,大多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提出提升中国形象的手段,这些手段或是不够具体,或是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分析,本小组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该聚焦具体媒体和具体事件,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外媒涉华报道的变化趋势,而研究成果提出的建议应更为具体可行,如精确到学校教育和学生素质的提升。本研究尝试针对BBC广播6点新闻对中国突发事件的报道,分析得出其在报道主题、语言、态度方面的特点及其變化,并且为改善高校报刊阅读课、提升学生辨别能力提出建议,从而为提高中国形象奠定基础。
三、研究内容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BBC广播6点新闻对中国突发事件的报道,发现其报道的个性特征,从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提升对外媒报道的鉴别力,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本次研究的研究问题如下:
1. BBC广播6点新闻(以下简称“6 Clock News”)对中国抗击突发事件的报道(包括内容、数量、频率、变化等)
2. 6 Clock News 对中国抗击突发事件的报道是否客观,是否存在片面性?
3. 6 clock News对中国抗击突发事件报道的片面性体现在哪些地方?
4. 如何提升中国青年学生对相关新闻的辨别能力,提升我国国际形象?
通过试图分析6 Clock News对中国抗击突发事件的报道,本小组研究成员希望为如何提升大学生对国际新闻尤其是涉华新闻的敏感性和辨别力,为维护和提升国家形象作出自己的贡献。本小组研究成员通过对2020年1月至10月6 Clock News针对中国抗击突发事件的共44篇报道进行分段转写和分析,观察出随着中国和世界抗击突发事件过程的进展,它们在报道内容、报道视角、报道态度、报道用语等方面的特点的变化,总结出其变化的趋势,分析该趋势产生的原因,从而为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辨别此类报道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研究过程
首先,本研究小组成员参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7日发布的《抗击突发事件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将中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大致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之后依据划分好的阶段对6 Clock News的内容、数量、频率、变化等展开研究。
第一阶段:迅即应对突发突发事件(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1月19日)湖北省武汉市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国第一时间报告突发事件,迅速采取行动,开展病因学和流行学调查。(在被研究的44篇报道中,没有针对第一阶段的报道,这本身就体现了一定的片面性,为之后污蔑中国政府“对突发事件反应迟缓”做铺垫)
第二阶段:初步遏制突发事件蔓延势头(1月20日至2月20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快速增加,中国采取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一招,坚决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全面打响。
第三阶段: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2月21日至3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统筹突发事件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复工复产重大决策。
第四阶段: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3月18日至4月28日)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突发事件传播基本阻断,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解除,武汉市在院患者清零。
第五阶段:全国突发事件防控进入常态化(4月29日以来)境内突发事件总体呈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出现散发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突发事件,境外输入病例基本得到控制。
之后,本小组成员依据该时间段的划分,选择每一阶段中的重点事件,对6 Clock News的报道进行了分析。
(一)对6 Clock News 针对中国突发事件报道的分析
1. 报道的主题及频率
(1)第一阶段(2019年12月27日—2020年1月19日)
在本组所研究的44篇报道中,针对本阶段中国抗击突发事件的报道数量为0篇。然而,对比中国国内及其他海外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在突发事件起源方面,国内媒体称2019年11月欧洲已出现突发事件。据腾讯网报道,发表在《欧洲流行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病毒自2019年11月已在欧洲出现,并开始在法国传播;在抗击突发事件方面,国内报道和CNN给出的突发事件时间轴均表明,突发事件出现伊始中国政府就立即报告突发事件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突发事件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6 Clock News关于中国在突发事件初期行动的报道很少,这侧面体现了其报道的片面性,也为其之后提出并反复强调所谓“武汉起源说”、“中国起源说”,以及抹黑中国反应迟钝、未能控制突发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奠定基础。
(2)第二阶段(2020年1月20日—2月20日)
在本组研究的44篇报道中,针对本阶段中国防疫的报道数量为15篇。
这一阶段,面对全国(特别是湖北武汉),以及世界范围内确诊病例快速增加,中国政府及相关组织已经全面打响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坚决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武汉进入“封城”状态,突发事件蔓延势头得以初步遏制。这一阶段6 Clock News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内的确诊人数、防疫管理、医院及医护人员、政府和群众的反应、人权问题、突发事件与经济、各国撤侨行动以及国际上对中国防疫的评价方面。以下为本组对第二阶段15篇报道中各类主题出现频次的统计。
通过对上述15篇报道所关注的主题进行分析,本小组发现6 Clock News对中国突发事件的报道主要强调突发事件严重性,这一点通过国内的封锁隔离措施和各国争相撤侨侧面反映出来,而鲜少关注中国其他更为主动的防疫,且主要为负面报道。除了关注中国突发事件本身,6 Clock News还把焦点放在由突发事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上,如所谓的“政治问题”、“人权问题”等,通过一个个单一的事件,如对官员的任免、对违反防疫措施行为的惩处、乃至医护人员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添油加醋”的评论,为指责中国“侵犯人权”、“专制统治”、“政府低效”、“形式主义”积累素材。为了使这种歪曲报道变得更为“客观”,6 Clock News从不同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如将中国、西方、政府、民众等主体的观点进行选择性转述,作为支撑的证据。但从总体上来看,本阶段6 Clock News主要还是着眼于中国国内的突发事件及相关事件的分析报道,涉及的主体也以国内为主。
(3)第三阶段(2月21日至3月17日)
本阶段针对中国突发事件的报道为5篇。
从本阶段6 Clock News报道的主题可以看出,它开始进一步发现并关注中国在抗疫中取得的成就,侧重表现中国抗击突发事件对世界的影响;同时也夸大国外抗疫成果。但是仍然热衷于通过挖掘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小事件,并将其与中国政治和人权挂钩。政治方面,6 Clock News强调“突发事件中国起源论”,认为中国是故意传播突发事件,又通过突发事件来改变世界局面和人类历史进程,为“中国威胁论”提供所谓支持;然而在中国国内,6 Clock News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形同虚设”,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人权方面,6 Clock News站在西方价值观的角度,认为中国政府牺牲经济利益换取防疫成果,在这一过程中的各种努力本质是通过限制群众人身和言论自由权掩盖政府的过失,即所谓“没有及时报告突发事件”。
(4)第四阶段(3月18日至4月28日)
本阶段针对中国突发事件的报道数为9篇。
这一阶段6 Clock News的报道关注国际上对中国防疫的评价及中国的回应,相关评价主要集中在中国突发事件、防疫措施、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等方面。
(5)第五阶段(4月29日~10月28日)
本阶段6 Clock News相关报道共15篇。
这一阶段,6 Clock News把报道重点转向了国际上对中国突发事件的评价,以及这些评价对中外关系的影响。同时它也没有对中国抗击突发事件成就视而不见,开始更加客观地报道中国抗击突发事件措施,也通过比较中西方防疫提高说服力。然而,6 Clock News又不甘于通过中国的高效衬托出英国政府的无能,因此主要选择那些对中国不利的国际评价进行所谓的“客观”转述,间接地表达其对中国抗击突发事件仍然存疑。
2.报道语言的使用
(1) 第二阶段:6 Clock News對某一事件的态度可以从其用词的特点得出。本小组关注词汇、句子的感情色彩及隐含意义。首先将特色词汇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
从这一阶段6 Clock News 报道的用词可以看出,其中贬义词汇居多,较少中性词汇。贬义词涉及到各个主题如突发事件状况、抗击突发事件措施、政府和群众反应,以及各方评价。在表达功能方面,首先采用夸张词汇以突出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如将突发事件下的中国描述为a grave situation, ghost town,crackdown,甚至直接用侮辱性词汇“sick man of Asia(东亚病夫)”来刺痛中国人的心灵; 其次是借用国际上不和谐的声音质疑中国取得的抗击突发事件成就,如doubt, uncertainty; 最后是对中国正常的抗击突发事件活动进行曲解,将其上升到政治和人权的高度,乃至颠倒黑白,如将正常的隔离措施解读为“detention”,把实施抗击突发事件措施指责中国民众通过呐喊发泄隔离期间的烦闷情绪为eerie乱象,将医护人员为鼓励患者唱《我和我的祖国》讽刺为propaganda宣传。
(2) 第三阶段:本阶段6 Clock News的报道多次强调“突发事件武汉起源论”,一方面相对客观地报道中国高效的抗击措施,另一方面又谴责中国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并报道突发事件,导致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这一阶段针对中国突发事件报道的用词和相关表达仍以贬义为主,同时采取对比中外突发事件的手法,对西方抗击突发事件的成果进行夸大,如在阐述突发事件影响时,强调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而对外国的影响仅限于体育赛事因不可抗力取消,有避重就轻的嫌疑。而对中国在抗击突发事件期间取得的其他成就,如空气质量提升,中国媒体将其归因于近年来实行的环保政策,而6 Clock News认为其原因在于突发事件之下施行的牺牲经济遏制传播的政策,同时又使用了“humor”一词将2014年北京的APEC蓝讽刺为为达到政治目的牺牲经济的结果。在报道泉州隔离酒店事故时,6 Clock News对伤亡数据进行模糊处理,暗示中国基础设计建设能力不足,救援不力等,在描述被困群众时用了“be trapped in”,体现酒店坍塌对隔离者有不可控影响。
(3)第四阶段
这一阶段,6 Clock News继续强调武汉起源论,与之前把突发事件责任推给中国相联系,6 Clock News报道表明中国抗击突发事件重心由内防新增转向外防输入,而其语言中很少赞扬中国国内抗击突发事件效率,认为中国人过于乐观,“small groups”“can’t stray far”表明虽然中国在尝试逐步放宽抗击突发事件措施,实际上离成功防控还有很远。另外其对中国加强外来防控表达出不满情绪,如报道中国要求海外入境者隔离十四天时,“still”一词的使用体现了明显的不耐烦,让人认为中国作为突发事件的发源国,自己国内的突发事件尚未完全清除,却担心入境者把病毒传播给中国,从而给人一种“中国政府不作为”的印象。而国内直接从根源进行反驳,认为早在2019年11月,突发事件已经在欧洲出现,并开始在法国传播。6 Clock News还存在虚报英国突发事件的嫌疑,认为“大部分患者已经好转,只有20% 的人存在呼吸问题”,这与国内媒体报道的英国低治愈率高死亡率明显不符,6 Clock News将其与中国医生发现消化道症状会使病情恶化放在同一篇报道中,并且表明英国医生对中方这一发现并不惊讶,将本次突发事件与流感等同,可能有不尊重科学且反驳中方科研成果之意。
(4)第五阶段
6 Clock News在这一阶段的报道用语有如下特点。第一是无论报道对中国是否有利,都直接引用了具体、准确的数据。第二是常有比较的意味。这种比较有时较为明显,如提到印度突发事件的严峻性时,直接用了 “surpass”一词,指出孟买的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已经超过中国;而报道北京防控措施变化时,指出与第一次封锁不同,该次封锁期间政府商业部门正常运转,表达出对中国防控的肯定。但更多的时候这种比较隐含在报道内容中,如在报道中美两国时,将美国总统直呼为“Donald Trump”以表现英美关系的亲密, 而称呼中国领导人时则加上前缀“Chinese president”,显得更为正式、疏远;而在另一篇描述中美关系的报道中,6 Clock News将中美间的竞争与美苏冷战时期的“太空战”相提并论,把中美摆在同一水平线上,间接地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以上这些比较都是国际政治关系在媒体中的体现。
3.相关报道的态度
(1)第二阶段:当然,在中国抗击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面对这些有损防控大局的事件,我国政府及相关组织予以了高度关注,进行了严厉谴责,并且实施了一系列的挽救措施,体现了积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态度。然而,在6 Clock News的报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比如在第一阶段针对中国“突发事件吹哨人”李文亮医生的报道,我国媒体关注李文亮医生发现并报告突发事件、遭受冤屈写“检讨书”,到不幸染疫去世的全过程。另外,武汉市相关领导在其去世后进行了深刻哀悼,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组也决定赴武汉调查相关问题,这种诚恳反省的态度得到了绝大多数中国民众的理解。反观6 Clock News报道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李文亮医生被“禁言”的细节;而在对群众反应的报道上,扣住“angry”一词(此处群众原话是“有一点愤怒,更多的是失望”)。6 Clock News借李文亮医生的事件,再次渲染中国社会的“阴暗面”,他们没有跟进报道中国政府的处理方案,更不知道在李文亮医生的微博下,至今仍有无数网民留言悼念。另一个事件香港医护人员为“封关”举行的暴动,我国政府对此进行了强烈谴责,而6 Clock News则站在暴动者一边,并将中国“封闭部分口岸”看做一种对暴动的妥协,而非防疫措施。
(2)第三阶段:本阶段6 Clock News与中国突发事件相关的报道,从表面上看增加了一些积极的主题,但是通过仔细研读,仍可以發现其在语言表述方面有否认中国成就的嫌疑。如提到中国医生援助意大利抗击突发事件时,主要站在意大利的角度,称中国赞扬其防疫措施完善,而没有直接提及中国与意大利分享经验,相关信息和态度仅能从意大利医生对中国的称赞中获得,6 Clock News并未直接对中国这一举措表示赞赏,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突发事件缓解后,6 Clock News大肆宣扬英国对韩国的帮助。
(3)第四阶段:这一阶段6 Clock News的报道集中于国际上对中国防疫的负面评价及中国对其的回应和反驳。6 Clock News指出中国一直在否认国际上尤其是美国对武汉虚报突发事件的指责,然而最终结果表明这一虚报“属实”,在报道中方回应时,又指出中国认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在虚报突发事件,而中国去一直在努力控制,相关报道让人感觉中国在推卸责任。另外,在中国政府逮捕参加香港暴动的暴徒后,6 Clock News将暴徒称为“民主人士”并且对其进行采访,表达出英方的关切,将中国这一举动理解为突发事件之下稳定形势的做法,这又一次体现出英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4)第五阶段:通过分析本阶段6 Clock News报道的主题和语言特点,可以发现随着中国防疫的进展和国内突发事件的缓解,相关报道也越来越“客观”。但是这种“客观”是带有一定主观性的“客观”。在信息来源方面,6 Clock News一般避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选取一些对中国不利的国际评价间接表达对中国防控的怀疑,这实际上也是6 Clock News不得不承认中国成就,并且试图掩藏自己的嫉妒心理的结果;另外6 Clock News习惯使用己方记者的言论,报道中随处可见“Our correspondent”的表述,而很少采访中国官员、专家和群众,这无疑也让中方处于“哑声”状态。而为数不多的中国声音,也基本是对外界质疑的回应和反驳,让人感到中国大多处于被动地位,这与中国国内“积极”报道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如针对欧盟拒绝美国入境,允许中国入境但要求中国接受互惠条件一事,6 Clock News的驻地记者主要关注美国的观点和反应,仅把中方意见作为一种衬托;但是中国国内则主要报道对欧盟互惠条件的反驳,认为中国已经控制住了突发事件,而接受该条件会威胁国内防控稳定。在这一报道中,6 Clock News只是描述了客观事实,没有作出过多的评论,但从报道角度和重点的选择上也可以体会到其作为第三方“隔岸观火”的态度。
(二)6 Clock News对中国突发事件报道变化的总结
综合以上五个阶段对中国突发事件相关事件的报道,本研究小组发现,在突发事件防控的初期,6 Clock News热衷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专制论”寻找所谓的依据,经常将中国的防控举措与政治和人权相结合,立足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并对其进行“添油加醋”或“轻描淡写”,抓住一切机会抹黑中国、否定中国。而随着中国防控成效日渐显著和国内突发事件形势的趋缓,6 Clock News报道的主题更加多样、语言更加准确、态度更加客观。但是我们要区分6 Clock News所标榜的“客观”与真正的客观是有区别的。首先在报道角度的选取上,前者习惯以旁观者的角度报道国际上对中国的评价,较少提及己方观点,实际上通过国际观点的选取就能够体会到6 Clock News报道的原则和立场。其次是信息的来源多是己方的驻地记者,极少采访当地的官员、专家和群众,让中国处于“哑声”和被动状态,这种所谓的客观与中国国内的“积极”报道不同,虽然有利于人们从多个角度看待事件,但也可能误导观众,使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对中国产生误解。
(三)本研究成果的教育意义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我国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多样,获取的信息也更加丰富。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了解西方媒体对国内事件的报道,希望从另一个角度更加“客观”的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与西方实力的对比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不可避免的会激发某些国家的嫉妒心理,加上国外对中国本身也存在一定误解,以及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外媒的涉华报道内容良莠不齐,甚至有歪曲和抹黑的嫌疑,这就需要我国学生提高对相关报道的辨别能力,以免受到西方错误思想的误导。以往研究表明,中国学生对外媒报道中国事务的现状和手段有较清晰的了解和较明确的态度,并且能够以理性而非激进的态度看待。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学生很少能通过直接接触或中国官方媒体转述了解外媒报道的内容,而是通过微信、微博、头条等途径间接知晓。而我国目前的大学课堂中,也较少涉及相关内容的传授,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理论知识。以上不足导致学生面对国内外媒体的不同观点可能会感到迷惑。
为了应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学生首先要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认同中国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学生在课外了解相关实事新闻时,要将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加以对比,相互补充,以便更加全面地认清事实。对于外媒對中国的批评言论,更要加以辨别,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加以佐证,形成自己的、合理的判断。另外,大学英语相关专业应该重视报刊阅读课的建设,使学生学会分析报道的主题、语言和态度的特点,提升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郭言. BBC离“最值得信赖”相去甚远[N]. 经济日报,2021-02-20(008).
[2]幸尧.国际媒体报道与中国形象建构——以BBC纪录片The Chinese Are Coming为例[J].公共外交季刊,2013(01):83-87+127-128.
[3] 高嘉潞.偏见下的中国:从话语选择到形象建构——基于BBC纪录片《中国创造》的批评话语分析[J].今传媒,2020,28(09):68-70.
[4]陈丽江.21世纪BBC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J].当代传播,2017(02):50-53.
[5]谢未来.从BBC对“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新闻传播,2018(15):18-20.
[6]宣莉. 在真实与偏见之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7]朱桂生,黄建滨. 西方主流媒体视野中的中国青年形象研究——基于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7,(05):106-111.
[8]宣莉. 在真实与偏见之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9]张昭军.“中国式专制”抑或“中国式民主”——近代学人梁启超、钱穆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探讨[J].近代史研究,2016(03):113-132+161
[10]来自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xwfb/2008-11/10/content_1144770.htm
[11]宣莉. 在真实与偏见之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12]高嘉潞.偏见下的中国:从话语选择到形象建构——基于BBC纪录片《中国创造》的批评话语分析[J].今传媒,2020,28(09):68-70.
[13]李志毅.境外社交媒体对中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报道主体与叙事结构——以BBC中文网推特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报道为例[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0(03):35-43.
[14]李志毅.境外社交媒体对中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报道主体与叙事结构——以BBC中文网推特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报道为例[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0(03):35-43.
[15]梁虹.突发事件期间BBC等英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8):19-23.
[16] 李志毅.境外社交媒体对中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报道主体与叙事结构——以BBC中文网推特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报道为例[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0(03):35-43.
[17]周亭,巩玉平.国际媒体有关新冠肺炎突发事件报道的传播力比较研究——以CGTN、CNN和BBC为例[J].国际传播,2020(02):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