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
2021-02-25郭然然
郭然然
摘 要: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的转变,农村老人劳动力的衰退,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服务起步晚、基础差、投入少、发展滞后,农村养老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以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为中心,以精准扶贫为背景,分析农村养老与精准扶贫的内在联系,积极发挥精准扶贫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上的重要作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以及深入实地的调查,对河南省虞城县郭老家村的20位老人进行个人访谈并记录,向村里有关负责人搜集相关数据资料,然后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具体分析农村养老面临的困难,结合精准扶贫的政策,提出相应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建议,实现精准扶贫与农村养老的衔接。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老人;农村养老
一、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养老问题
(一)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涵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院以及诊所。占中国医疗机构总量95%的基层医疗机构拥有资源占比不到30%,却要完成全国65%的诊疗需求,供需严重失衡,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严重短缺、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府资金支持不足,社会定位不明确。例如郭老家村村里只有3家私人小诊所,医务人员素质水平不高,只能对感冒发烧等疾病进行治疗。而乡镇级别的医院也只有一所,医疗器械资源也相对较少。子女外出打工不在身边,村里还没通公交车,由于距离、交通等问题,加上去大医院看病花费大,生病了首先考虑去附近的小诊所拿点药。
(二)养老机构不健全,公共服务不完善
农村养老是薄弱地区,养老服务设施落后。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有街道、乡镇近4万个,居委会和村委会65万个,而目前全国的社区服务中心有2.7万个,社区服务站14.5万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仅有4万多个,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8万多个,覆盖率之低显而易见。郭老家所在的乡镇只有一所养老院,养老院规模小,房设陈旧,基本生活条件差,管理服务落后。而近些年在虞城县计划建设或扩大建设的敬老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收取费用过高,空床率高等。农村老人也不愿意去养老院一是缺钱。在农村价位并不算高的养老机构,老人们都仍然感觉太贵。
(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体制保障缺乏
无论是以前的农保还是现在的新农保,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新农保体系不健全。目前,老年人各项补贴制度尚未全面建立,同时补助水平又明显偏低,这就使那些经济条件较差家庭中的老年人,很难享受到相应的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现行农村养老金標准过低,无法满足农村养老需求,农民积极性也不高。
(四)养老监督巡查力度不够
为落实“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近年来中央层面出台一系列养老方面的法规政策,仅2018年,大致统计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出台的与养老相关的文件就有十几个。不仅如此,近些年中央还就老龄事业发展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发表重要讲话,对老龄事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国家政策非常明确,领导要求也很具体,但是这些年无论是养老事业的进展,还是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业的进展,都普遍让大家不是特别满意。敬老院公建民营是有利于解决养老服务问题的重要举措,但现实中有的养老机构主体工程已完工多年,但由于后续投入跟不上而长期闲置,甚至成为烂尾;有的硬件条件不错,但管理服务不专业,机构运营缺少活力,床位空置率也很高等等。这些地方本应对引进社会资本和专业管理服务团队有很高积极性才对,但在实际工作中看到的却是等待观望和不作为。
(五)生活照料和精神陪伴缺乏
老人的子女大多常年在外务工,一年回来一两次,大部分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视频聊天,只能通过给子女打电话进行交流,据调查了解除了生病等特殊情况,老人与子女半个月通电话一次。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全村只有一个文化广场,运动健身器材不全,很多老年人因为距离等原因也不愿意去广场运动。文化娱乐活动几乎没有,老人无人陪伴,无事可做,精神孤独。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也是很大的问题。但由于职业吸引力低,职业发展空间小,现在农村养老护理人才总量不足,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质量不高,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关系到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生存问题,需要给与高度的关注。
二、精准扶贫视角下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形成医养结合机制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管理运行机制。将农村卫生服务机构与乡镇或者县级的综合医院有机“捆绑”从而医疗服务得到帮扶,提升农村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投入,在以政府为主体进行资金投入的同时,也要鼓励社会资本以融资和参股等多种形式进行投资,给予民间资本税收、贷款等方面优惠政策。医保支付进一步覆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将居民常见病门诊诊疗费用、慢性病管理及康复医疗相关费用纳入到医保支付的范围内,使医养结合真正切实落地。积极推动农村养老院和农村卫生所的联合,进一步加强政府各部门的联系,制定和完善医养结合的标准,加强医养结合工作的监督。同时,积极开展农村服务人才培训,推动医养结合有序开展,推进医养结合朝着服务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二)特殊人员精准识别,针对性帮扶
(1)特困人员供养解贫
针对特困人员实行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它是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城市“三无救济”制度发展而来,是一项综合性供养制度。精准识别特困人员的困难之处,特困老人群体是农村老人中最薄弱的群体,他们没有能力赡养自己,他们的子女也没有能力赡养他们,基本生活条件缺乏,生活不能自理,生病无人照料,疾病得不到及时医治或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对此进行精准帮扶,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优惠政策,保证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稳定。提供特困人员基本的生活条件,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生活护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给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等。
(2)关爱留守老人,完善留守老人关爱服务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服务体系,增加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帮助留守老人减轻生活负担,提高留守老人养老服务质量。根据留守老人自身特点,开展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活动,比如村里有关负责人组织开展志愿者关爱留守老人活动,定期帮助留守老人打扫卫生,收拾家务等;还可以组织每半年一次的体检活动,重视留守老人的健康问题。同时培训村里一部分妇女或者年纪较轻的老人的护理常识,积极为留守老人提供医疗康复、专业护理等服务。针对留守老人容易孤独的特点,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加强留守老人和留守老人之间的交流。帮助老人学会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和子女朋友加强交流沟通。
(三)健全农村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
加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力度,积极响应5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幸福院”,加大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建设社区养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提供快捷的基础条件,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效率。培养和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优秀养老管理服务人员队伍,积极发挥敬老院对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的的辐射带动作用,尤其是那些已经经过社会化改革的敬老院,其管理和服务方向朝农村居家和社区扩展,同时做好农村和社区养老的培训、指导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层次,提高农村老年人幸福养老指数,政府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应积极支持智慧养老产品的开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