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链视角下智能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研究

2021-02-24邱恒许军黄晨廖生武吴伟旋蒋丽洁刘倩

中国全科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智能化老年人节点

邱恒,许军,*,黄晨,廖生武,吴伟旋,蒋丽洁,刘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1-2],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及其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越来越严峻。有关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健康体适能是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的先决条件[3],与机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相辅相成[4-6]。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体适能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7-8],相对而言,我国老年人的健康体适能状况不容乐观[4],整体水平低于美国常模推荐量[9-13],且干预研究多局限于单个或几个措施的综合效果,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促进策略[14]。服务链理论以客户为中心,整合相关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该理论与卫生领域以患者为中心思想相契合,为促进老年人健康体适能提供新思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网民中老年人的比例在逐步提升[15],“互联网+”为传统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机遇[16],本研究基于服务链视角,依托“互联网+”探索构建智能化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以期为改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1 相关概念

1.1 健康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概念来源于体适能。体适能由美国体育联合会于1987年提出,是指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劳,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早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就开始进行体适能的普查,当时主要指标以身体运动能力为主[17]。根据对身体素质不同层级的内涵要求,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竞技体适能和代谢体适能[9]。其中,健康体适能是指对增进健康和预防某些疾病有特殊作用的素质,其不仅是机体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还是保证愉快完成日常工作和减少慢性病发生的前提[18],主要包括心肺耐力、身体成分、肌力和肌耐力、柔韧性4个要素[19]。这与国内学者所说的“体质”不谋而合,其核心内涵均为“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2 服务链理论 服务链理论起源于对服务业运作机制的研究,于1999年提出,是指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优化服务运营的技术与系统,从而实现提高客户满意度并降低运营成本[20-21]。胡正华等[22]认为服务链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等),以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把与服务有关的各个方面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而形成的完整的服务网络。綦佳等[23]认为,服务链的基本构成要素叫“节点”,即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机构;“节点”之间具有相关性,且服务链作为开放式的体系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扩充新的“节点”。本研究提出基于服务链的智能化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的核心思想为:依托“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以提高老年人健康体适能水平为出发点,基于老年人的健康体适能评价分级,如本课题组研制的“健康体适能评定量表”及其常模,针对可能影响健康体适能的因素(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及内外交互因素等),结合三级预防的思路,将区域内的政府机构、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构建基于服务链的智能化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方案,逐级实施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详见图1。

2 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三级促进方案

2.1 一级促进 除年龄和性别外,饮食习惯、遗传因素、健康素养及生活方式等都是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因素[10,24-27]。针对影响老年人健康体适能水平的因素开展健康体适能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现场宣讲、发放宣传书册、APP视频、网络推送或者远程讲座等形式不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体适能的相关科普知识与技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及自我健康体适能管理技能。

2.2 二级促进 二级促进方案的制定基于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是加强人员培训,上级医疗机构专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开展健康体适能的相关培训,提高其识别、分析及管理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制定标准化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评定量表”,探索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对社区老年人开展健康体适能评定。

2.3 三级促进 三级促进方案基于延缓健康体适能水平进一步降低的原则,一方面要建立集临床专家、护理专家、营养师、药事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运动教练、家庭医生、公共卫生医生、照护者和志愿者等为一体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团队。另一方面根据老年人健康体适能评价与健康需求、生活习惯等数据,结合潜在的影响因素分析,制定分级管理的个性化干预方案,比如适宜且规律的体育锻炼、减少久坐[28-29]、保持身体匀称、控制体质量[30]、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合理膳食和充足的睡眠等[31]。同时,定期开展家庭随访,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3 基于服务链的智能化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

图 1 基于服务链的智能化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模式Figure 1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promotion model for the elderly using the smart supply chain theory

3.1 界定服务链节点的功能定位 基于服务链的智能化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主要包括3个节点,功能定位分别为:(1)政府机构:由区域政府牵头,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2)医疗机构:由区域三级医疗机构牵头,联合区域内的二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区域整合型医疗联合体,牵头实施三级促进方案。(3)社会组织:包括科研院校、志愿者组织及服务企业等。辅助医疗机构开展三级促进方案,其中科研院校通过科学研究转化,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为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志愿者组织和企业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日常生活及医疗照护服务。

3.2 明确服务链关联点的作用路径 服务链上顺序的节点存在相关性,相互间通过关联点建立联系,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本研究各关联点表现为不同节点在服务链中收益的依赖性及作用点:区域政府宏观引导,医疗机构实施三级促进,社会组织辅助实施三级促进,财政投入和医保支付等方式是医疗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能减轻政府的社会经济负担,社会组织通过间接(通过医疗机构)或直接服务于老年人来获取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节点间依托“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使各个节点能够快速、准确地适应老年人个性化需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

3.3 理顺服务链的管理方式 借鉴服务链的服务阶段,基于服务链的智能化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的服务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一级促进、二级促进和三级促进。本研究服务链管理方法的特色体现在依托“互联网+”,探索智能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的创新模式。一级促进阶段,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实现多种传播渠道、多种呈现形式和多种获取方式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及需求调查等。二级促进和三级促进阶段体现在通过综合监管模块、服务供给模块和信息共享模块等构建智能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及时互联互通。智能服务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数据库、互联网应用、物联网设备等实现一体化管理,并能实现政府的监管功能。

3.4 梳理服务链的影响因素,制定适宜的管理对策

3.4.1 重视政策的宏观指引与保障作用 区域的政策对区域内服务链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建立健全国家宏观政策,能促进社会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28],从社会保障、健康促进等方面完善我国健康老龄化立法。其次,鼓励“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政策,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卫生领域的融合,通过互联网的信息通信技术及创新成果的运用,对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2],为探索智能化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模式提供了政策依据。最后,随着新医改的深化,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的推行等成为医改的重点领域,这些政策将为老年人院前预防、院中诊治及院后康复一体化、连续型健康体适能促进服务提供机制。

3.4.2 考量区域的资源特征 区域的积极设施建设、卫生资源分布及人口疾病谱情况对于服务链有着潜在的影响。首先,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良好的交通和通信设施,能提高服务链的运营效率,影响信息的获取与传播;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为老年人体育锻炼提供基础保障。其次,区域老年人的疾病谱结构及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将影响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服务链的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在制定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服务链的过程中需统筹考虑、因地制宜。

3.4.3 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医疗卫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基于服务链的智能化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主要需求技术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和科研等机构上。首先,加强区域人才的引培工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结合现代医学模式,优化健康相关课程教育。其次,鼓励科研人员在政策制定的决策参考作用,在临床诊疗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作用。最后,建立专业化、跨学科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团队。

3.4.4 明晰区域产业规划 合理的区域产业规划影响服务链的整体长远发展。首先,区域政府应立足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区域特点,科学制定智能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服务产业的详细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其次,加强标准化建设,以社区为基础,以点带面,围绕智能化促进社区老年人健康体适能水平,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和社会组织资源。

4 展望与建议

构建和完善基于服务链的智能化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不仅契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而且弥补了我国当前医疗卫生服务碎片化现状的不足[33]。探索和研究基于服务链的智能化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对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基于服务链的智能化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可持续的发展,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4.1 明确各节点的责任和功能 发挥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作用,创建优质资源主动参与的社会经济环境。医疗机构作为服务主要提供方,要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以价值医疗为导向,协同合作,提供持续性卫生服务。社会组织作为服务协助方,要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周边服务。保持各个节点间的高度关联性与独立性,分工合作,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

4.2 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基于服务链的智能化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是一个开源式的工程,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为目标,进行区域内资源的动态整合,因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政府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为主,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准入机制,充分激发市场的竞争作用,从而实现基于服务链的智能化老年人健康体适能促进策略的良性发展。

作者贡献:邱恒、黄晨负责文章的构思与设计;许军、廖生武负责文章的可行性分析;邱恒、刘倩负责文献/资料收集;邱恒负责文献/资料整理、论文撰写;许军、廖生武、吴伟旋、蒋丽洁负责论文的修订;许军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并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智能化老年人节点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认识老年人跌倒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age distance for common users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