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性别、临床科室患者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2021-02-23刘婷婷王树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抗原阳性率血小板

陆 乐,李 平△,刘婷婷,王树亚,周 勤

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输血科,江苏南京 210008;2.江苏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血小板是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在伤口愈合、止血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输血技术的提高,血小板输注已成为提高临床患者(特别是血液疾病和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防止出血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是现代成分输血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1]。通过输注血小板可以有效降低血小板疾病导致的病死率,对于临床上反复输血的患者,其体内易产生血小板抗体[2],经常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的破坏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3]。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包括非免疫因素和免疫因素,非免疫包括发热、感染、脾大等[4],免疫因素为血小板抗体[5],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为血小板同种抗体。现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8 250例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有输血可能性的入院患者,排除临床诊断不明确、病历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共计8 2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 975例,女性4 275例;发病年龄1~101岁,平均(51.0±18.26)岁。

1.2试剂与仪器

1.2.1试剂 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相凝集法)、血小板抗体筛检细胞、血小板抗体检测用指示红细胞均购自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2.2仪器 TD58低速离心机购自长沙湘智离心机有限公司,PW-812全自动酶标洗板机购自深圳汇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3检测方法

1.3.1标本前处理 采集患者2 mL左右静脉血,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1 500×g离心10 min。

1.3.2固相凝集法 (1)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平衡至室温(18~25 ℃),制备洗涤液,将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按1∶24体积比稀释。(2)稀释商品化的冻干血小板,每支血小板冻干粉加入0.5 mL生理盐水,溶解混匀。(3)反应板条上标记患者编号、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每个反应孔中加入1滴(50 μL)血小板悬液,轻摇反应板10 s。(4)平板式离心机50×g离心5 min,将血小板固定在反应孔底部。(5)轻轻倒出反应孔中的液体,洗涤液清洗反应板3次。(6)每个反应孔中加入2滴(100 μL)低离子强度溶液,并按编号向相应反应孔中加入1滴(50 μL)患者血浆、阳性对照液及阴性对照液。(7)用封口胶将反应孔封好,混匀,平放入湿盒中,37 ℃温浴30 min后,弃封口胶,清洗反应板5次。(8)加入1滴抗人IgG及1滴指示红细胞试剂,混匀,观察记录结果。

2 结 果

2.1不同性别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比较 本研究中女性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6.60%)显著高于男性(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78,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的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比较

2.2不同临床科室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 不同临床科室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13,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临床科室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

2.3聚类分析 利用最长距离法对表2中的所有临床科室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进行聚类分析。依照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将样本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的科室,包括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和中医科;第二类为其他科室,即这些科室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较低。比较第一类样本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7,P>0.05); 比较第二类样本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36,P>0.05)。说明聚类后,每一类中的各科室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别。聚类后对两类样本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利用均值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76,P<0.05),表明第一类科室(3个)和第二类科室(23个)聚类后两类间存在明显差异,即第一类科室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和中医科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同时也表明聚类是有意义的。见图1。

注:图中两个矩形内的科室分别归类为两类样本,数字代表科室编号。

3 讨 论

血小板表面存在着复杂的抗原系统,一般可分为血小板相关抗原与血小板特异性抗原。血小板相关抗原主要有红细胞血型抗原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红细胞血型抗原包括ABH抗原,此外还有其他血型抗原,如Lea、Leb 等。血小板膜表面表达的HLA主要为HLA-Ⅰ类抗原,包括HLA-A、HLA-B和少量的HLA-C。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由血小板特有的抗原决定簇组成,表现出血小板独特的遗传多态性。血小板特异性抗原主要分布于血小板膜糖蛋白上,构成血小板膜结构的一部分,同时还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细胞等。妊娠、骨髓移植和反复输血都会刺激机体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这些抗体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血小板抗原抗体免疫反应[6],当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时就可能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特别是有些反复多次接受血小板输注的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明显增高,呈正比关系[1,7]。根据原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8]中成分输血指南的规定,临床输注单采血小板必须进行ABO同型输注,因此,避免了因为ABO血型抗体导致的血小板输注无效,但HLA-Ⅰ类抗体与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导致的输注无效尚无法避免。固相凝集法中的血小板筛检细胞上同时有HLA抗原和人类血小板抗原,可以及时检测出患者体内对应的血小板同种抗体,从而提示可能出现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本次试验选取8 250例住院患者检测体内血小板抗体,临床科室基本覆盖。结果显示,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在不同的临床科室分布有显著差异,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和中医科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临床科室,这与临床科室患者疾病有关。本次研究中血液内科患者均为血液肿瘤患者,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15.18%,略高于董晓锋等[9]报道的血液肿瘤患者的阳性率(10.02%)。究其原因可能与患者治疗原发病反复输注血液制品有关,输注的血液制品(包括血小板)刺激自身免疫系统产生除ABO血型抗体外的抗-HLA或抗-HPA等同种抗体[10]。血小板输注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越高[11-12]。有研究报道,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时抗原抗体反应减弱,即便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输注血小板后也会有效果[13]。在本研究中,风湿免疫科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达25.37%,高于血液病患者,其中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排在前3位的疾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其他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也有阳性患者,如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弥散性(混合性、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及系统性硬皮病等,但这些病例数较少。国内较少见对风湿免疫科患者血小板抗体的研究,此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容易导致存在抗血小板的自身抗体,使其血小板数量低下,引起出血风险,应引起重视。中医科患者样本例数少,在此不作讨论。

女性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妊娠史密切相关。妊娠是女性患者产生血小板抗体的主要原因[14]。在我国二孩政策下,妊娠次数的增加会使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也增高[15]。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女性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与女性患者流产也有相关性,随着流产次数增加,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也会相应升高。

在统计数据时,男科、神经内科和疼痛科这3个科室的样本量很小,而样本量的大小可能会影响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估计。如删掉样本量低于30例的临床科室数据,重新考虑上述问题,总体结论与之前一致,即临床科室之间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别,而性别依然会影响血小板抗体阳性率。

血小板抗体的存在会导致临床患者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紫癜、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多种免疫反应,当患者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后,可通过血小板抗体检测判断输注无效的原因是否由免疫因素引起[16]。女性,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病的患者在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前应考虑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一步做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从而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供者血小板,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

猜你喜欢

抗原阳性率血小板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helium bubble at(110)twist grain boundaries in tungsten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吉西他滨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