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督导体系探索
2021-02-23周琼
周琼
摘要: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普遍存在教师们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教师有效挖掘思政元素、并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融合能力不够、课程思政督导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所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仍处在初级阶段。因此,重建课程思政督导体系,推进多方督导主体协同,以督促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督导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如何构建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督导体系,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措施之一。
一、课程思政督导体系构建的核心概念
(一)三全育人理念
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是要把各方力量充分动员起来,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二)课程思政要义
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入挖掘各专业各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教学督导体系
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协调各职能部门,组织制定制度体系及运行机制,规范教学质量管理,从而实现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2]。
二、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虽然课程思政理念已提出了一段时间,但因为课程思政没有标准答案,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所以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部分教师不知如何有效的组织开展课堂思政,课程思政元素不知如何自然的与专业知识衔接,即便是有课堂思政,但思政内容的切入也比较突兀;还有部分教师课程思政认识还不到位,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3]。另外一方面,因为没有构建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课程思政督导仅停留在表面,教师是否有进行课堂思政,但课程思政元素深度如何、融入是否贴切,作为教学督导很难判断某门专业课程是否实现了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也不知如何进行监督、反馈和指导。所以及时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督导体系,明确各部门权限职责,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课堂评价标准与体系已迫在眉睫。
三、课程思政教学督导体系构建思路
课程思政督导应以各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督导为核心,并对课程教学日历、课程大纲、单元教学设计、PPT、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效果评价等环节设置明确的检查指标,将课程思政专项督导与日常督导相结合,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挖掘与自然融入,确保课程思政落实在每个环节、落到实处。结合各环节督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内容,确定督导主体及标准,以督促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课程思政教学督导体系基本框架
基于课程思政督导体系构建思路分析,课程思政督导主体主要包括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校级督导)、二级学院(院督导)、学工系统(辅导员)、学生信息员。
(一)教务处
教务处主要负责开课前课程教学日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单元设计等教学材料课程思政融入情况督导。包括督导检查课程教学目标是否融入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授课计划是否合理、按要求完成,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内容是否充实且符合课程大纲要求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等。同时应将课程思政纳入对各二级学院、各专业教师的年终考核,并定期组织开展课堂课程思政比赛,课程思政教改项目的申报、评选最美思政教师等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来,让课程思政教学变为常态化教学。
(二)质控中心(校级督导)
校级督导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学习成效评量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情况督导。包括课堂教学目标是否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符合行业产业需求,是否出现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元素教育不融合现象,课堂教学内容是否融入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责任担当等元素,是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质控中心应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驱动课程思政改革。高校现有的课程思政課堂教学评价标准缺位或不完善,导致教学督导对于思政课堂教学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明确思政教学水平、育人态度与育人效果等指标体系,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突出课程思政的导向性和驱动力,将专业知识讲授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融合起来。
(三) 二级学院(院督导)
二级学院(院督导)主要针对本院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融入情况督导。包括思政教育元素是否进教学大纲、教学设计、PPT设计等,课程目标是否体现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责任担当精神的培养,教研活动是否组织各教研室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针对不同的专业大类,提炼出不同的课堂思政特色,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可重点培养学生诚信、细致、谨慎、不做假账等专业素养;而工科类专业可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
(四)学工系统(辅导员)
学工系统主要包括学生处、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其主要督查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学生满意度、学生个人品格的养成等,并利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继续深化课堂思政效果。
(五)学生信息员
学生信息员主要围绕课堂教学阶段中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个人素质提升情况进行督导反馈。主要关注学生个人品格的形成、学生三观是否正、是否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热爱劳动、工匠品格、勇于拼搏、责任担当等优秀品质。
课程思政教学督导要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按专业特点分类督导及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完善“教、督、学协同,教务处、质控中心、二级学院、学工系统、学生信息员五位一体”的督导体系,发挥教学监督督查、指导作用,形成常态化改进机制和三全育人格局,高质量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高金华,葛广鹏.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督导体系探索[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6(6):15.
[3]暨星球.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制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20,40(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