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背景下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方式创新策略

2021-02-23饶贤林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9期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教学方式高中

饶贤林

摘要:古诗词在高三语文课堂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诗词往往表达的不仅是作者的情感还有汉字巧妙的运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当初的生活背景和所处的生活环境。这些对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审美,因此培养高三学生的古诗鉴定能力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方式

引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据了半壁江山,在语文考试中也是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古诗词的重要作用。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不注重发展学生古诗词的兴趣,在加上这类型的古诗比较难以理解,就让学生没办法提起兴趣,这样根本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扬,如何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是目前高三老师教学的一个重点。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

在高三的语文中加入一定的古诗词是为了更好的给学生宣扬传统文化,让中国悠久的历史有人继承,不会被时间遗忘。但是因为古诗词是比较难理解的,很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非常的困难,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也不注重学生古诗词的培养,导致古诗词在高三语文中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很多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都是理解表层的含义,没办法理解深层的含义。现在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应该注重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爱上古诗词,让学习古诗词不再是为了应付学习和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历史以及更好的陶冶自己的情操。老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总结出几个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比如背景知识教学法,让学生在了解故事背景的情况下投入自己的感情进行朗诵。这种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力。希望在老师和学生的推动下,让古诗词有个更好的发展。

二、古诗词鉴赏的方法策略

(一)角色互换,体悟古诗词情感

学生和诗人之间有着历史的鸿沟,这个也是古诗词教学中的难点。如果老师想要让学生理解古诗词里面表达的情感,就需要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互换,也就是让学生站在古人的立场上去体验当初时代背景下的经历、情感。并且现在高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角色转换的能力,只需要老师的指导和训练。在高三古诗文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一定的氛围环境下,进行角色的互换。

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文章的情感,要求学生大体的把文章进行阅读,然后再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从故事的背景和故事的发展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线,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看到广阔的大地,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情感,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在这个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到革命的精神,以及作者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在不同的背景下,学生的感悟肯定有所不同,老师要给学生强调背景的特殊性,在古诗鉴赏的教学中,适当的角色转变可以让深化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文章抒发的感情。

(二)了解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

在高三古诗鉴赏的学习中,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教学的一种方法。老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然后再向学生叙述作者的一生,比如罚官,比如升迁,比如郁郁不得志,比如娶妻生子等等,让学生可以体会作者的心境。比如,在讲授李白《蜀道难》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了解到当初正处在安史之乱,整个国家都是民不聊生,作者对整个国家的形式和人民命运的忧思,《蜀道难》就是那个时候所写,写出了为国家的未来担忧,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写出了自己仕途的坎坷,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愤不平,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内心的感受。

(三)即兴创作,进行互相评价

诗词不是专属于那个时代的,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时代的喜怒哀乐,同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老师可以利用这个阶段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在教学中,老师不要知识局限于课本的内容,古诗词的鉴赏一直针对的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古诗词,老师在教育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抓住重要的字眼,仔细的品味里面的情感,可以在班级中开展诗词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出诗词,然后再课堂上进行演讲,最后老师给出一定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密切的接触中国的古诗词,不再让古诗词成为学生高三学习生涯的一个难点。

高三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古诗词来说还是很陌生的,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中的情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作,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分析古诗词。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也要让学生明白中国的历史和人生的悲哀,让学生在学习中,体味人生。

(四)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兴趣一直都是学生生涯中的学习动力,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别具一别的文化风格,作为一名中国人,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可以感受到古诗词中内敛含蓄的美、凄凉婉转的美、无穷韵味的美,也可以切身的感受到里面那种壮志凌云的情感,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高三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能力,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古诗词的魅力。

(五)根据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学生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高三的教学中,老师一定不可以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反之一定要努力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高三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景色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看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体会作者当初深处的环境,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文章的背诵。在高中语文的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给出你一句古诗,你自己写出下一首,但是由于学生自己的古诗背诵的太多了,导致自己思维的混乱,显得手忙脚乱。这个时候如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的古诗背诵,就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情绪,可以更好的对答问题。

(六)重视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地位

学生是古诗词教学中的主体,老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只是辅助的作用,一定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密切的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的调整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要重点的指导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的整理、比较、古诗词的风格、主题,防止学生进行遗忘,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老师也要带领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情感,理解古诗词中隐喻的感情,提高高三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七)合理整理语文教学资源,利用教材,精讲与比较阅读相结合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不能很好的给学生讲解古诗词。所以,老师要合理的整理教材,对同样题材的和相同风格的故事词归纳为一类进行讲解,找到这些古诗词的相同点。比如,按照古诗词的内容可以分为思乡诗、爱情诗、爱国诗、送别诗等等,或者按照诗的结构进行划分分为七言律诗五言诗等等,在这些精选的古诗词中精选一首进行相应的讲解,之后让学生对其余的古诗进行相应的阅读和理解,从而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八)进行知识的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高中语文老师应该可以体会到如果想要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就需要学生阅读量的增进。所以老师一定要扩大对学生教学的范围,对多学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扩充学生古诗词的阅读量。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古诗词鉴赏书籍,让学生在这些书籍中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或者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名人传记,让学生在阅读诗人传记的过程中了解诗记人物的背景和个人经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诗人作品背后发生的故事。这些课外的阅读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储备量,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可以独立的鉴赏古诗词。

(九)积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古诗词的创新过程是诗人察看、感受、斟酌、表达的过程,是诗人借助外在的景物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高三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让自己走进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在分析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观点掌握好整首诗的思想内容。古诗词有很多固定的意象表达方式,比如折柳往往表达了作者的惜别之情,月亮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比如梅花代表孤傲的性格,松柏代表坚强不屈的性格,梧桐代表凄凉之美等等,引导学生全面的掌握古诗词中的意象并加以理解,才能让学生顺利的掌握古诗词。

(十)掌握古诗词中的艺术手法

在古诗词中有很多的艺术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但是还有很多比较难的艺术手法使学生难掌握,比如,以景结情、虚实相结合、借用典故等这些艺术手法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果单独的讲解这些艺术手法,只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学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因此老师就要进行创新,结合艺术手法和相应的文本,比如《琵琶行》中作者借用景色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达到教学的目的。

(十一)学生个性化学习

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古诗词的韵律,但是在古诗词中记忆积累才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后把这些知识牢固的刻在自己的脑子里,才可以为自己所用。但是古诗词的记忆是单调无趣的,很多是都整齐规律,如果靠学生自己进行死记硬背,效果微乎其微,学生容易忘记记忆也是混乱的,所以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应该了解里面的含义,掌握背诵的技巧进行行之有效的记忆。

虽然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和现在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對所有的古诗词而言,都是有共同点,学生全面的了解古诗词的整体知识体系,可以提升自己阅读古诗词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层雪。可以感受到长江的景色,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

(十二)把握情感主旨

古诗词往往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抒发了自己的宏图伟志,或者是抒发了自己贬官下放郁郁不得志,在或者就是作者借情抒情表达自己思想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让自己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人的情感,这样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这是一首抒发自己壮志悲凉,义重情深,放射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去阅读这篇古诗词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切身的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十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

在高中教学的过程老师可以善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开展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将古人的创作背景、创作经历、创作的情景、人生的境遇给学生进行展示,降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难度,提升学生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增强多媒体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授学生《锦瑟》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里面运用的典故图片或者影像,比如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让学生可以立体的感受到作者不幸的遭遇,悲愤的心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瑰宝。高中生是未来文化的传承者应该要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所以高中老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不断的更新古诗词的教学方式,来提升高中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爱好和鉴赏能力。老师也要及时的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深入研究,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余强.高中古诗词鉴赏的有效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18):88-89.

[2]施慧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04):40-41.

[3]丁毅明.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浅探[J].中学语文,2020(21):23-24.

[4]董婷婷.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19(21):117-118.

猜你喜欢

古诗词鉴赏教学方式高中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高中古诗词鉴赏渗透当代写作的探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考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