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2021-02-23徐荣明
徐荣明
摘要:现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已成为教育行业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更是十分受到欢迎。小学美术教学可让学生欣赏与创作美术作品,并培养其美术审美观念,教师可通过巧用多媒体,将美术作品以视频、声音等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认识、了解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美术兴趣,拓宽其美术视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质量;巧用;提高
前言:
小学美术教学,教师应抓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具有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特点,借助美术教学互动,引导学生将这些特征发挥出来,培养学生美术思维意识,使学生可以通过所观所想,将自己的见闻所得描绘出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帮助教师借助画面展示,将美术作品以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实现美术动态展示目标,引导学生突破时空限制,提高其美术鉴赏能力,从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主要以美术欣赏能力培养为主,使学生初步掌握美术技术与知识,并可以依据美术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美术创作欲望。多媒体的应用,可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使教师借助灵动的美术画面展示,引导学生充分的想象力與创造力,形成美术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发美术学习兴趣。而教师通过巧用多媒体,取得上述教学良好效果的同时,可助力其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如,以《色彩大家庭》教学为例,除了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多种多样之外,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将各种颜色调和后的色彩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知识的认知,形成初步的美术色彩认知观念。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各种不同色彩形成过程,进行生动的演示,使学生了解三原色,懂得什么是三原色,三原色可通过三种不同颜色的颜色融合形成什么颜色。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大家庭中都有些什么,这些色彩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其价值又是什么。而后可灵活地将这些颜色应用在美术作品创作中,培养其美术思维意识,激发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多媒体培养美术学习思维
巧多媒体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取得培养学生美术学习思维能力良好效果,使其美术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并不断提高。教师想要达成以上教学效果,可借助多媒体,营造美术学习氛围,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进入到学习活动中,借助多媒体视觉体验进行主观想象,创造美术作品的能力得到培养,激发出美术作品创作的欲望。
如,以《盛开的鲜花》教学为例,这一课题内容中以展示“盛开的鲜花”主题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可通过播放与美术作品相同的歌曲,进行教学氛围的渲染。而后进行图画内容的展示,并借助多媒体画面展示千姿百态的鲜花盛开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借助问题的思考,提高其美术想象力,拓展其美术思考的范围。教师的问题设计可依据多媒体画面情节,以环环相扣形式提出,并以提问模式,引导学生完成多媒体画面的欣赏。如教师可通过问题“你喜欢鲜花么?”、“你见过哪些开放的鲜花?你还记得这些鲜花盛开得样子么?”、“怎样画出渐变的色彩?”、“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渐变色?”。学生美术学习思维能力得到锻造,提高美术学习效率的同时,使得教师巧用多媒体教学目标达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提高美术学习能力
巧用多媒体,在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美术学习能力。教师可通过美术教学内容,设计适宜的美术创作能力培养画面,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画面的生动有趣,产生想要自己进行美术创作冲动。而后,教师可指导学生依据教学内容,准备适宜的美术作品工具,指导学生依据画面中创作步骤,完成美术作品的模仿,取得美术学习良好效果。
如,以《蔬果造型》教学为例,蔬菜瓜果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教师可应用多媒体将这些寻常见的蔬菜、瓜果以美术艺术视角进行摆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的同时,使其感受到蔬果造型的艺术之美,萌生出想要进行临摹的冲动。教师依据学生的美术创作欲望,可指导学生依据所要创作的蔬果颜色,进行充分造型展示。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准备是以创作的美术颜料、画笔、调制颜色的料盘等等,准备好这些工具,引导学生参照多媒体画面播放出来的造型,从不同观赏角度进行创作,完成心仪的美术作品创作,提高美术创作能力,藉此达成巧用多媒体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目标。
总结:
总之,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促使多媒体教学得到普及,成为教学重要辅助工具,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巧用多媒体,抓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的特点,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所长,培养其美术思维意识。使其通过所观所想,将自己见闻描绘出来,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激发美术兴趣,拓宽其美术视野,从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乔路.论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14):48.
[2]闫隽.小议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