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讲真话、道真情”

2021-02-23陈静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0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陈静

摘要: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陷入了一种“空洞、乏味”的怪圈,甚至出现了公式作文、模式作文等,不利于作文教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以及“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入手,提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教学方法,并提出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讲真话;道真情

1924年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里提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兴。”如今80多年过去了,再回过头看一看小学生的作文,最大的问题还是空话、假话、成人话。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成为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摸索了一些针对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

一、引导学生流露真情实感

小学生由于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天性好奇贪玩,不受约束,他们在用自己的方法和眼光探究观察这个世界,因此都有独特鲜明的个性。我想如果在作文教学活动中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从孩子们爱好与个性入手,不用成人的错与对作为对孩子的衡量标准,那么就能够挖掘孩子的个性,写出真话作文。 我们班有40个学生,在这个来自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的孩子集体里,经常发生一些让他们自己十分感兴趣的事情。有些孩子在过年的时候送贺卡,本以为自己可以收到对方的贺卡而没有收到的时候,难受得哭了;为了表彰那些单元考试考得好的学生,我在奖励给他们礼物时有的学生甚至不屑一顾......这些发生在孩子们的身边,以此为题他们写出了十分优秀的作文。也正是我基于这种认识,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更多地鼓励他们表达出来,写出自己身边的事,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加以恰当的引导,看了孩子们更多的发自内心的真话、实话、自己话,我也为自己的成功探索而高兴。

二、鼓励学生讲真话 ,道真情

学生作文为什么“空洞乏味”?我觉得这可能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关。传统的作文教学经常是“出题--讲解--写作”,甚至出现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体操”式的方法,把什么人物描写、气候描写以及特定的事件叙述搞成范本,然后让学生抄下来,背下来,也就无怪乎孩子的作文千篇一律了。

其实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物质文明发达、信息通讯渠道十分通畅的今天,即使是在我们农村,孩子们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了解万千社会。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闻和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孩子创造了千姿百态的心理世界,也使得学生形成了独特各异的方法和模式,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写出他们多彩的生活和独特的思想情感,那么就不怕学生写不出真话、实话、自己话。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仅注意每一个孩子的课堂表现,更多的注意孩子们的课外表现。我经常看到课间休息的时候,几个男孩子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赛尔号》,多么渴望着自己也有机器人那样的本领;有些孩子在谈到自己出游的感受时更是神采飞扬;女孩子们在一起比较谁的文具更好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十分充足的理由证明自己的文具是世界上最好的。如果把他们随口说出的话记录下来,就应当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种丰富的艺术,没有生活的色彩,作文也就苍白乏味,犹如嚼蜡,品尝不到生活的原生态滋味,而作文只需把生活中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下来,体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会,让原生态的情感与大家一起分享,那么作文也将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为了创新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我首先在作文命题上下功夫,改变传统由老师命题的教学模式,找准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很多时候我只提出小作文的范围和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拟定题目进行习作。比如每次写作我都放在星期五来讲解,让学生在周末有充足的时间和一个轻松的空间里进行写作,往往都能够在交上来的作文中捕捉到学生们在周末写作的快乐。到最后的时候我根据学生的要求,我给孩子们出了多个题目让他们选择,这样的作文题目刚写出来,同学们就讨论开了,各自说出来自己喜欢的题目的理由,写起来也就十分顺手。

三、鼓励作文语言风格的个性化

孩子的作文语言,应该是打上孩个性化的烙印的符合孩子的个性的并带有童真的语言。我曾看过一个资料说有位作家家长不允许女儿在作文里面使用成语,在能够用成语的地方都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我为这位高明的家长的做法而拍手叫绝,现在有多少孩子害了“成语依赖症”。但是回过头来说,我也鼓励学生活用成语,毕竟成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个性化的习作必然有创新的火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鼓励,努力探索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东西和不同孩子的个性;可以肯定孩子们的语言是不成熟的,但是我觉得也正是这种不成熟才能体现出一个“真”字。因此我感觉孩子在语言学习、运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只属于他们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他们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这种表达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孩子化”,虽然没有什么精彩的修辞和华丽的词藻,但却十分生动;有些语句甚至不够规范但很有创意;有些表达不够精确但足以表述他们的生活。我们班里有个孩子因为星期天的作业太多,除了学校布置的之外,还有家长的安排。他在作文中写道:“我觉得我的妈妈像一把无形的大锁,锁住了我的星期天,我真想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有的同学在观察了下雨的过程后在作文中写道:“因为我们不注意卫生,天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还有个别的学生看到爸爸在星期天打了一夜的麻将,直到早晨才回来,在作文中写道:“我真恨我的爸爸,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地打牌呢!”也有同学看到学校的国旗每个星期才升降一次,在给老师的建议书中写道:“老师,我们的品德课里说国旗要与太阳同升同降,可是我们学校的国旗为什么不分白天黑夜地挂在那里,它的心理该多么难受呀?”

看着孩子们的这些鲜活的语言,我渐渐地找到了该提倡学生怎么想怎么写,如何引导孩子“写真”,在这些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条条框框越少,孩子的个性越能得到充分表现。因此我想如果能把孩子看成一个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表達方式,鼓励和欣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作文,那么,孩子们的作文距离真话与自己话也就不远了。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
以互评互改为抓手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看思说写”并重 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侧重习作讲评,观照“后作文”教学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作文教学中有关“审美”的探讨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能力
情发于中,言无所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