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全场景模式探索

2021-02-22刘涛

教育传媒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体系的关键是正面回应“何为融入”“如何融入”“融入何处”三个基本的教学问题,如此才能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融入模式、融入路径、融入机制。本文结合暨南大学融合新闻教学团队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全场景模式。全场景模式强调沿着“全素养”“全空间”“全课程”“全链条”四个方向,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到三大目标体系、四大学习空间、五大课程形态、六大教学环节之中,以此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学体系的“全程”“全时”“全域”“全效”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传播实务教学;课程思政;全场景模式

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肩负推动学科融合、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使命。新文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创新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模式,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新文科视野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①就此而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统、全面地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体系,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回应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学体系仍然有待进一步改进

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客观上需要在模式创新、路径创新和机制创新上进行探索。然而,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学体系仍然有待进一步改进,这些有待改进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融入模式”尚不健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非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存在多个维度的思想内涵,包含诸多具体的思政元素。尽管新闻传播学科已经意识到“树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的育人理念”,“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格局”的重要性,②但目前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仍然缺乏对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体系的系统性考察,未能在实践应用层面搭建起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模式和架构。

二是“融入路径”较模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从事新闻工作。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融入理应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过程,它贯穿于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现有的新闻传播学科思政教育,往往将目光锁定在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代表的课程教学层面,即仅在单一课程维度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未能从丰富多元的教学实践中探寻思政元素的融入切口。

三是“融入机制”待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教学的关键是解决思政元素的“落地”问题,即在学科建设的具体操作层面找到着力点,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所要求的专业理念、价值规范、思政要素真正落到实处。当前,新闻传播实务教学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学过程的讨论,总体上呈现出局部性和碎片化特征,缺少对长效运行机制的深入探索。如何通过互动空间打造、教学基地搭建等具体措施,保障课程思政的良性运转,仍然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思考方向。

为了避免讨论问题陷入泛泛而谈,本文结合暨南大学融合新闻教学团队的课程思政实践,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机制。

暨南大学融合新闻教学团队将新闻传播实务课程群细化为三大课程模块,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模块、基础新闻实务课程模块、数字新闻实务课程模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模块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等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职业理念和价值规范。

基础新闻实务课程模块共包括“新闻采写Ⅰ”“新闻采写Ⅱ”“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深度报道”等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实务能力。

数字新闻实务课程模块共包括“融合新闻学”

“音视频制作”“数据新闻”“多媒体新闻制作”“数字营销传播”等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阶实务能力。此外,融合新闻团队还开设诸多工作坊和训练营,如“准记者南方训练营”“功能游戏训练营”

“移动新媒体设计训练营”“音视频制作训练营”“数据挖掘与可视化训练营”“融合传播训练营”等,以此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融入效果,并拓展学生的能力。

多年来,暨南大学融合新闻教学团队以新闻传播实务课程模块为依托,创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学体系的“全场景”模式,即沿着“全素养”“全空间”“全课程”“全链条”的方向,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教学体系中的“全程”“全时”“全域”“全效”目标。基于此,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三个基本问题——“何谓融入”“如何融入”“融入何处”,从融入模式、融入路径、融入机制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讨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全场景”模式。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模式探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模式探索,要求我们厘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传播实务教学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二者的整体架构和内在属性之间找到合适的衔接位置。具体来讲,新闻传播实务教学是一个统筹了教学目标、教学基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动态活动,它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闻人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在长期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具备了多维的意义内涵和实践指向,同时包含了诸多思政要素。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各个思政要素抵达全部教学场景,与教学目标、教学基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发生关联的过程。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实务教学团队创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学体系的“全场景”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内容细化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制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并按照全素养、全空间、全课程、全鏈条的方向,具体融入到三大目标体系、四大学习空间、五大课程形态、六大教学环节之中。

(一)全素养:融入三大目标体系

知识传授目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育的核心切入点。作为一套系统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绝非固定僵化的教条,而是紧扣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完善的观点、方法、理论。由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模块、基础新闻实务课程模块、数字新闻实务课程模块对应的知识体系略有差异,这便要求针对三大课程模块的知识差异,探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不同知识模块对应的专业理念、价值规范和职业伦理话语。

价值塑造目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育的根本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闻传播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最大公约数”。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现出鲜明的政治属性,其目标是塑造个体的价值观,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④能力培养目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育的重要着力点。从能力培养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明确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实践性,它要求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肩负起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与使命,能够根据媒体本身的传播属性和特征,生产具有传播力、感召力和公信力的新闻作品,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展现人民的精神风貌。

(二)全空间:融入四大教学空间

教学体系实际上包含诸多具体的平台和场域,不同教学空间承载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育人主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有全面覆盖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程度不同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训、重线下轻线上、重一般训练轻主题实践的问题。因此,全空间聚焦人才培养的育人平台体系,强调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到四大教学空间,具体包括课堂空间、线上空间、特训空间、实践空间。由于四大教学空间具有明确的教学“分工”,这便需要在教学活动组织上推动四大教学空间的联动与协同,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实现四大教学空间的互补与延伸,以此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全空间覆盖。

(三)全課程:融入五大课程形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体系的重中之重是课程思政,即课程是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关键场景。实际上,教学体系中的课程类型较为多样,具体包括五类课程,即线上课程、线下课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长期以来,课程思政方面的模式探索和经验总结主要立足于线下课程,而线上课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思政要素融入问题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使得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结构性的“硬伤”。因此,全课程的涵义即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指导,重视五类课程的思政教育。由于每一类型课程的特征和属性各异,我们需要结合每一类型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实践逻辑,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探讨课程思政的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自从国家启动一流课程建设以来,暨南大学融合新闻教学团队在全课程体系建设上,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政治意识等纳入到五类课程中,结合每一类课程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建设,目前获批的国家级一流课程涵盖五类课程,如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新闻采写Ⅱ”、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数字营销”、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准记者南方训练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数字营销传播”、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新闻采访虚拟仿真教学”。通过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到五类课程体系中,课程思政拓展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融入教学体系的整体疆域,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接触面”。

(四)全链条:融入六大教学环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学的主导思路是“生态性融入”“结构性融入”和“体系化融入”,因此需要对教学系统的整体链条进行设计和策划,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到新闻实务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全链条聚焦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体系,强调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六大教学环节,即内容设计、资源建设、教学组织、课堂教学、项目实践、教学评价。具体来说,内容设计的关键是教学内容应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新闻实务能力培养所要求的专业理念、价值规范和职业伦理;资源建设的核心是打造科学性、专业性、政治性相结合的案例库和其他教学资源;教学组织的重点是以项目为驱动,打通教学环节的各种区隔和壁垒,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渗透到系统的教学体系之中;课堂教学的理念是抓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战场,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和安排,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场景;项目实践的思路是拓展教学实践的“社会空间”,聚焦重大社会主题开展项目研究和专业实践,在社会“熔炉”中练就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素养;教学评价的本质是在教学系统的各个评价体系中,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落地”效果,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改革和设计提供必要的反馈。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路径探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体系的重之中重是解决“融入路径”问题,即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探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应用场景”。相应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打造全链条的教学路径。具体来说,暨南大学融合新闻教学团队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态化、系统化、过程化、模块化融入理念,探索并形成了五种融入方式:一是教材融入,二是项目融入,三是案例融入,四是实践融入,五是评价融入。五种融入路径之间互为前提,融合推进。

(一)教材融入

思政课程落到实处的关键是在“源头”上把关,这要求在内容建设层面实现政治性、专业性、科学性的统一。暨南大学融合新闻教学团队长期重视教材体系建设,努力在教材中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理、价值和规范,近年来出版了《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写作》《新闻采访》《融合新闻学》等20余本教材。教育部于2018年实施“新课标”改革,首次将《融合新闻学》列入新闻学专业建议课程名录。在这一背景下,暨南大学融合新闻教学团队积极加强融合新闻实务课程的教材建设,拍摄并上线MOOC《融合新闻:通往未来新闻之路》,同时出版了《融合新闻学》教材,系统探索媒体融合语境下融合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二)项目融入

以项目为驱动,对重大社会议题开展专项调研,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暨南大学融合新闻教学团队一方面带领学生积极申报国家“大创”项目,另一方面设立专门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聚焦社会重大议题,开展主题社会调研,以此孵化“挑战杯”和“互联网+”项目,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实践能力。团队在项目设计层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主题社会调研项目“台湾青年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台北高校学生为例”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主题创新创业项目“互动故事实验室:公益互动故事创作孵化基地”获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决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

(三)案例融入

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得传统意义上较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加“接地气”,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暨南大学融合新闻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通过“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两种路径,在每门课程中均选择或建设了相应的案例库和资源库,特别是从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权威媒体选择了一批既有专业价值又体现思政价值的教学案例。通过精心选择和讲授教学案例,团队积极推动案例与知识之间的深度对接,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嵌入到知识体系的内在结构中,以此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融入目的。

(四)实践融入

聚焦社会场景中的重大议题,将国情教育、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思政要素全面融入社会实践场景,是暨南大学融合新闻教学团队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突破。团队于2009年发起“我行我动”主题社会实践活动,11年来,“我行我动”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实践活动——2009年,关注广东“双转移”;2010年,推出“读懂广州路线图”;2011年,用脚步丈量世界,在《南方日报》开设《非洲非常道》专栏;2012年,开展“喀什、林芝深度采访行”;2013年,启动“海疆万里行”;2014年,走进“广交会”;2015年,重温“抗日烽火”,寻访“东江纵队”;2016年,重走红军长征路;2017年,聚焦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系列报道;2018年,两次深入甘孜藏区18個县市实地调研“精准扶贫”。⑤11年来,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会实践调研成果丰硕,出版社会调研丛书17本,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一等奖。2018年,《人民日报》特别报道了暨南大学“我行我动”社会实践,并给予高度肯定。

(五)评价融入

暨南大学融合新闻团队构建的综合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三大素养体系,确立了三大目标体系——思政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在课程评价和项目评价层面,团队基于三大目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思政目标主要关注作品或项目的现实意义及价值引领意义。例如,“融合新闻学”课程的思政目标主要体现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知识目标体现为融合新闻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能力目标是融合新闻的策划、制作、生产、发布与运营能力。

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机制探索

全场景模式的有效推行,离不开一整套长效运行机制的建设。为了保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到实处,暨南大学融合新闻团队立足全空间思维,在人才培养的育人平台体系搭建过程中,根据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开发、建设、维护四大教学空间——“课堂空间”“线上空间”“特训空间”和“实践空间”,促进“四大空间”协同互动,实现课程思政全场景覆盖。四大教学空间不仅搭建了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协同模式,其逻辑主线也恰恰对应于新闻人才的四种能力体系——求实、知行、明辨、批判。“四大教学平台”体现了能力体系培养的“模块化”和“系统化”两大特色。“模块化”体现为求实、知行、明辨、批判“四种能力体系”,“系统化”体现在四大模块之间的无缝驱动与协同对话。

(一)课堂空间

课堂空间包含传统课堂和延伸课堂。传统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是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中枢系统。而延伸课堂主要包括不同类型的工作坊,如VR新闻工作坊、数据新闻工作坊、数字产品工作坊、融合新闻实务工作坊等,同样是课程思政教学不容忽视的教学空间。例如,专业课程“新闻采写Ⅱ”精心布局课堂空间,重视新闻采写实践的“历史书写”,形成了丰硕的实践成果。近年来,聚焦抗战胜利70年、红军长征胜利80年、香港回归20年、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等重大社会议题,暨南大学融合新闻团队指导学生完成并出版了新闻采写作品集“100个人眼中的中国十年”系列丛书(2本)和“时代长镜头”系列丛书(5本)。《光明日报》于2020年6月17日刊发了《以文字记录冒热气的生活》一文,对“时代长镜头”系列丛书给予积极评价,认为丛书“重返历史的厚重,重现记忆的色彩”,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经过长期耕耘与建设,“新闻采写Ⅱ”获批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

(二)线上空间

线上空间主要体现为基于MOOC资源建立的线上MOOC课堂或SPOC课堂。线上空间建设的关键是加强线上平台的资源建设与活动设计,使其与线下空间进行有效对接。暨南大学融合新闻团队一方面积极建设MOOC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网络MOOC资源,依托“SPOC+慕课堂”教学支持系统开展基于“翻转+直播+实训”理念的混合式教学,⑥将课程思政延伸到线上空间的内容设计、项目实施、在线讨论、教学评价体系中。近年来,团队注重在线开放资源建设,目前共建成12门线上学习资源,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媒体文化十二讲》《融合新闻:通往未来新闻之路》《新闻传播史》《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等,这为线上空间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平台基础和资源基础。

(三)特训空间

特训空间主要指面向特定能力模块培养的训练营,是课程思政的深度延伸。本着“项目驱动,协同育人,知行合一”的育人思路,暨南大学融合新闻团队于2008年创办了“传媒领袖讲习班”(12期),于2009年创办了“准记者南方训练营”(12期),于2013年创办了“移动新媒体实战专训营”(8期),于2019年创办了功能游戏训练营(3期)以及音视频制作训练营(2期)等,受益学员超过5000余人。例如,团队创建功能游戏训练营时,创作了30余款社会公益类融合新闻作品——新闻游戏,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创新社会议题表达的形态和方式,其中聚焦“整容贷”议题的《网红的非正常死亡》获第三届橙光校园杯制作大赛最佳故事奖。团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制作出来的五款抗疫公益游戏,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将抗疫知识和故事打造成为可视化、趣味性的游戏形式,得到网易游戏首页重点推荐。

(四)实践空间

实践空间主要聚焦重大社会议题的主题实践与专业训练。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⑦暨南大学融合新闻团队在井冈山、延安、红旗渠、瑞金设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育基地,每年选拔优秀内外招学生80人次前往延安、井冈山等地开展暑期实践活动。该项目将国情教育与实践调研有效融合,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调研、新闻采写、融合报道等专业实践素养。从2014年至2020年,该项目共开展了14期,每年投入资金50余万元,共计有600余人次师生参与。团队就62个项目课题进行了调研,累计形成调研报告100余万字。2019年,调研作品《红色文化融入党性教育宣传路径研究——基于沂蒙革命老区的考察》入选共青团中央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篇优秀调研报告”。2020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教育实践”项目入选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精品项目“灯塔工程”。此外,团队还发起“广东援藏深度采访行”等系列大型调研,出版调研丛书20余部,依托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南方+、腾讯等建立“校媒联培实践基地”,通过搭建“实践空间”连接课堂与社会,创新思政教育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体系的实践路径。

概括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全场景模式旨在回应三个内在关联的教学问题:一是“何谓融入”,即解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融入模式”问题;二是“如何融入”,即解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融入路径”问题;三是“融入何处”,即解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融入机制”问题。

注释:

①教育部、中宣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2018 年 9 月17日。

②冷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践探索——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学实践为例》,《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8年第2期。

③張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3期。

④胡钰、陆洪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思路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11期。

⑤《喻季欣:执着于教书育人,“我行我动”育新闻英才》,暨南大学新闻网,https://news.jnu.edu.cn/sdjn/rw/2018/10/15/09200743112.html,2018年10月15日。

⑥刘涛:《“翻转+直播+实训”: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9期。

⑦《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1/12/c_1125223796.htm,2019年11月12日。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我国媒介审判现象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看记者道德修养的五个层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