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021-02-22吴俊涛王天刚
邵 锋,吴俊涛,王天刚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河南 新乡 453003)
骨性关节炎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能力[1]。目前,通过手术治疗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且有效的手段,但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且手术本身属于侵入性治疗,会对患者基础健康造成损伤。目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优劣性具有较大争议,发现更好的手术方式是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研究课题[2]。全膝关节置换术主要应用于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技术较为成熟且使用广泛,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3-4]。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膝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单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全膝关节置换术组和膝单髁置换术组,每组50例。膝单髁置换术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55~72(64.10±4.73)岁。全膝关节置换术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55~72(64.22±4.69)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主要病变位置局限于膝内侧室;(2)关节屈曲挛缩及关节活动内翻均不足15°;(3)关节韧带均无病变;(4)术后能定时复查并准确反馈研究数据。排除标准:(1)合并多关节疾病;(2)具有下肢手术史;(3)术后仍参加体力工作,未按要求休息、锻炼者。
1.3 手术方法
1.3.1 全膝关节置换术组患者采取仰卧位,全身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利用低压气囊止血带于患侧大腿根部束缚止血。选择膝关节前方正中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至髌骨,切开关节囊后进入关节腔,清理滑膜及相关增生组织。外翻髌骨且屈曲膝关节使股骨与胫骨面显露,咬除半月板组织、前后交叉韧带、关节面边缘增生骨赘,电刀止血并行去神经化操作,胫骨近端截骨后测量胫骨假体型号,安装骨髓内定位器,股骨前方及远端关节面截骨,再次测量假体型号及再次安装导向器,测量股骨假体长度,切除股骨后髁、前髁、后斜角、前斜角。完成后安装试模,常规冲刺截骨面及切口,涂布骨水泥,置入胫骨、股骨假体,待骨水泥凝固,使用聚乙烯衬垫,缝合后留置引流管。术后常规护理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2 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均采取仰卧位,全身麻醉下行膝单踝置换术,并利用低压气囊止血带于患侧大腿根部束缚止血。选择髌骨内侧切口,关节囊行“L”形切口,打开关节腔后清除半月板,放置胫骨截骨导向器,调节胫骨水平、后倾角度后截骨。定位股骨内髁并截骨,获匹配弧面安装试模,效果满意后使用骨水泥固定,关节囊缝合在屈膝位下进行,留置引流管。术后常规护理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4 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指标: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2)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使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估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评分越高,代表膝关节功能越好[5];使用关节活动度量角器测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角度;使用疼痛视觉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高[6]。(3)并发症: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结果见表1。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单髁置换术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operation time,hospital stay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operation time,hospital stay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全膝关节置换术组50 72.64±8.89 11.50±3.40 156.60±13.39膝单髁置换术组 50 69.47±7.88 9.80±3.10 132.39±12.54 t 1.887 2.613 9.332 P 0.062 0.010 0.000
2.2 2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比较结果见表2。术前,2组患者HSS、VAS评分及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HSS评分及关节主动活动度均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膝单髁置换术组患者HSS评分及关节主动活动度均高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VAS评分低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knee joint function and pain score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s)
表2 2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knee joint function and pain score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s)
注:与术前比较a P<0.05;与术后6个月比较b P<0.05。
组别 n HSS评分 主动活动度/° VAS评分全膝关节置换术组50术前 62.30±5.50 40.64±5.51 6.20±2.30术后6个月 81.20±6.60a 95.95±6.83a 4.30±1.10a膝单髁置换术组 50术前 61.80±5.40 40.13±5.05 6.10±2.10术后6个月 84.90±6.50ab 99.24±6.67ab 3.60±1.00 ab
2.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常见退行性、慢性病变,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尤其是患有风湿性骨病、关节病的老年人发病率更高[7-8]。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和关节疼痛等,患者普遍伴随关节畸形、红肿、渗液、压痛、肌肉萎缩等体征,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对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预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9]。
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退变、炎症、损伤的主要方式。但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慢;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膝关节内组织损伤程度低[10],手术当中只处理膝关节内侧部分的软骨面,对外侧间室和髌骨间室保留原貌,骨量去除少;由于膝关节的韧带得到保留,患者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和本体感觉如感受膝关节空间位置的能力会更好。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膝单髁置换术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术后6个月,2组患者HSS评分及关节主动活动度均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膝单髁置换术组患者HSS评分及关节主动活动度高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VAS评分低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说明2种术式均具有较高安全性。膝单髁置换术对正常骨质的破坏较少,所以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而术后康复速度则直接影响了患者住院时间,因此,膝单髁置换术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膝单髁置换术组手术时间短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致差异不显著的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选择病例数较少。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术者操作熟练程度及手术技巧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存在较大影响。尤其以假体安置位置及骨赘清理程度2个因素影响最大[11]。若假体安置位置不佳,则支架导致膝关节力线改变,后期康复过程中很可能发生假体松动、衬垫磨损等情况,最终加速外侧间室退变;若骨赘未彻底清理则可能引发关节腔内软组织失衡,情况严重时可导致手术治疗失败[12]。骨质、骨强度及术后恢复速度可能与性别、年龄、体质量、工作类型相关,因此,今后研究可在本研究基础上以年龄、性别等因素划分组别并展开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膝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显著缓解疼痛症状,利于预后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