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茧成蝶 向阳而生

2021-02-22侍晓云

学生之友 2021年10期
关键词:恋爱观情绪管理生涯规划

侍晓云

摘要:大学生对恋爱关系的正确处理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学习状态、生涯发展和对大学生活的心理满意度等。如果大学生不能妥善地处理好恋爱过程当中潜在的问题和冲突,不仅会阻碍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还会威胁到校园环境的安全和稳定。作为身处一线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应该因事而化、因势利导,及时发现并加以干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情绪管理;生涯规划

一、案例简介

大一入学前,小杰(男,化名)在老乡群认识了同在南京读书的老乡小华(女,化名),军训结束后两人开始恋爱。大一上学期,小杰成绩中上,多与女友相处,少与同学交流。下学期返校后上网课,小杰突然连续多门旷课,整日在宿舍一言不发,且生活作息严重紊乱,情绪消极,有几次深夜3点多在空间更新动态,文字和链接中频繁出现悲观厌世的字眼。向班委和室友了解情况,大家均反映小杰像变了一个人,对谁的关心都不理不睬,且态度很不友好。辅导员后又从小华老乡群里得知,小杰被分手,情绪激动,不能接受。辅导员第一时间与小杰谈话,小杰甚至请求辅导员支招帮其追回女友。又经过几次谈话深入了解,小华和小杰并非激情分手,根本原因在于两人现阶段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差别太大。

二、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反映大学生由于恋爱分手而引发的一系列情感认知偏差、学习动力丧失、发展认知不足等问题。

三、案例关键点

1.如何帮助小杰缓解负性情绪,控制非理性信念,正确看待恋爱和分手。

2.如何指导小杰融入大学班集体,改善其与其他同学的人际交往问题。

3.如何帮助小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其找到生涯发展动力,科学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四、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一)多次倾听、科学识别、寻找突破

在注意到小杰的异常行为后,辅导员第一时间向其身边的同学了解小杰的平时表现,并查阅该生家庭情况资料。考虑小杰当前状态,辅导员买了一箱牛奶,趁年级集体活动的时间深入宿舍看望,并约至班部谈话,前期以倾听为主。在初次谈话时,小杰仍沉浸在严重的失恋情绪里。问及家里人是否知晓,小杰沉默,深入交谈后发现,在小杰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长期缺位,内心渴望完美的爱情。

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辅导员对小杰的心理问题进行识别,小杰存在焦虑、抑郁、睡眠反常、孤僻等症状,情况持续一周,未影响逻辑思维,基本可定性为一般心理问题。由于存在严重不合理信念和负性情绪,为防止因长时间持续而引发心理危机,辅导员决定及时干预,重点关注。

与女友分手是导致小杰情绪改变的直接原因,在后来的几次谈话中,辅导员得知小杰女友一心打算出国,而小杰还不想规划未来发展,这也成为两人矛盾的来源。辅导员抓住这一突破口,首先肯定了小杰想追求美好生活和感情的初心,同时指出发展规划这一问题,借此话题共同探讨、丰富小杰对现实和情感的认知,引导其换位思考,尝试用理性战胜感性,理解女友的选择。紧接着借助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小杰将注意力从分手事件和自己的负性情绪逐渐转移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启发小杰逐渐领悟到分手并不能剥夺一个人选择未来生活的权利,自己的负性情绪是由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导致。

(二)多方支持、耐心指导、走出阴霾

经过多次谈话,小杰的失恋情绪逐步得到缓解,心理危机得到有效的干预,小杰逐渐走出自我,并且开始在意他人的看法,他意识到自己大一上学期和他人交流太少,且担心分手时自己的冲动行为会被大家嘲笑,因而十分害怕融入各种集体。对于身在异乡的大学生来说,同学是接触最多的人,同辈间的交流也最为直接、频繁,为了让其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彻底走出失恋阴霾,辅导员决定先从班级和宿舍两个集体入手,帮助小杰敞开心扉,建立人际关系自信。一方面,辅导员联系班导师、班长,告知基本情况,请他们借开学初在班级内组织生日聚会、信任考验破冰、宿舍装扮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多关心、理解小杰,多给他互动的机会,帮助小杰和班级同学、室友快速加深了解。另一方面,辅导员从班导师、班委、室友处了解小杰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找到小杰在人际交往及集体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表达方式过于直接、冲动、我行我素等,辅导员与小杰仍然保持定期谈心谈话,自然而然地通过案例导入、角色扮演、带小杰换位思考,并通过自身经历分享向小杰传递遇到各类问题时的应对办法,帮助小杰更好的融入集体,改善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人际交往问题,收获友情。此外,为进一步发挥亲情支持,辅导员跟小杰的父亲也进行了联系,父亲表示自己之前缺失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后会更加关心、支持小杰,帮助他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三)多措并举、找寻动力、规划未来

在接下来的一次定期谈话中,小杰表示自己已经慢慢放下了心结,也开始在考虑前期辅导员提出的发展规划问题,经历了分手一事后,自己完全找不到大一上纯粹的学习热情和状态,期中考试在即,小杰有些焦虑。经过辅导员与其深入交谈分析小杰学习动力丧失的原因有三:1.对自己发展规划的迷茫;2.前一个月课业脱节;3.在前期谈话中,辅导员得知小杰体育测试长跑成绩很好,鼓励其在校运会报名接力跑,一方面为缓解小杰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为更方便地关注和帮助小杰,辅导员向学院领导汇报了小杰的情况,希望学院能为小杰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院领导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同意了这个提议。为了维护小杰的自尊心,辅导员以寻求帮助的形式邀請他担任辅导员助理,小杰欣然接受了辅导员的邀请,减轻了经济压力,增强了自信。

经过两个月的交流沟通,小杰已经慢慢放下心结,自信心也逐渐增强。他对于爱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会了剖析自我和包容他人,跟女朋友的关系更加融洽。他的性格也变的开朗起来,跟同学相处很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再没有发生过异常行为,慢慢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担任辅导员助理期间,小杰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一改以前腼腆害羞的样子,做事情有始有终,获得了办公室老师的一致好评。现在到了大三下学期,小杰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他倾向于就业,尽快改善家庭经济情况,对长辈尽孝,另一方面还有读研的打算,想继续深造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五、经验与启示

(一)耐心引导,形成正确价值观

大学生所面对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普及的环境下,海量的信息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信念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非常重要,不仅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如何将正确的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到育人的过程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不过辅导员要有帮助学生改善价值观的意识,在学习生活的点滴小事中不断提醒学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多措并举,树立健康恋爱观

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成为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壤,爱情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是否得当、正确,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为男女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举办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讲座,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和恋爱交友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爱不仅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要用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爱情,对待伴侣。

(三)有的放矢,提供切实帮助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身边的人和事,正确看待机遇和挑战,要感恩长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帮他们分担压力,营造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此外,辅导员还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实质性帮助,向他们解读国家和学校的奖助贷勤政策,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去获得奖学金;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劳动去获得报酬,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

(四)制定规划,全面提升能力

学生在大学阶段会面临诸多选择,自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对于学生的困难,作为辅导员,首先要引导学生直面问题,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认真学习,自立自信,踏实肯干,是一定可以改变命运的。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一些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优点,做一些能胜任的工作,在工作中逐渐获得自我认可;鼓励学生担任学生干部,不斷提高自己的沟通和组织能力,全面提升自己。

(五)充分尊重,信任每个学生

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等情况,这种矛盾性的心理活动会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对于身心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学生,辅导员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正向激励,让他们在成长中获得成就感,不断发展自我。

六、总结

(一)瞄准目标群体,重点学生心中有“数”

经济困难、环境适应、人际障碍、恋爱受挫、家庭矛盾、学业和就业压力等,都有可能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对于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同学,应做到尽早干预。通过入学筛查、日常表现、谈心谈话,建立目标群体,及时发现问题。

(二)炼精自身专业,复杂问题脑中有“路”

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不断积累知识与经验的同时,应努力加强自身关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哲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交流,及时对工作总结反思,整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采用专业方法,有效解决问题。

(三)拓展教育内容,敏感话题言中有“度”

一个案例往往是多个问题的综合体,交谈的过程更是思维和观念的碰撞。辅导员既要在日常加强对学生良好价值观、恋爱观、消费观等的培育,同时在遇到特殊案例时,也要对有个性的同学给予充分尊重,拓宽教育形式,灵活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尧,王爽,严亚瓴,等.基于沉浸式设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J].北京教育(高教),2017(09):103.

[2] 黄华华,刘少英,徐芬.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01):71.

猜你喜欢

恋爱观情绪管理生涯规划
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当代医学院校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
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现状分析